首頁> 其他類型> 61個國家王牌部隊內幕> 三、大紅一師——第1機械化步兵師

三、大紅一師——第1機械化步兵師

2024-08-07 19:13:33 作者: 李慶山、楊毅
  美國第1機械化步兵師,是美軍歷史最為悠久、名氣最大的陸軍師,自1917年組建以來,先後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越南戰爭、海灣戰爭等重大戰事,皆充當主力,創下不菲的功績,贏得「大紅一師」的美譽。在美國現代陸軍歷史上,它占有多項「第一」:一戰中第一個與敵軍交火,第一個出現傷亡,第一個抓到俘虜,第一個攻人德國。二戰中第一個進駐英國,第一個在北非、西西里和法國登陸,第一個穿越德國西部防線齊格菲防線……。在美軍各陸軍師中,它是為數不多的從未退出過現役的部隊之一,也是在寒帶、熱帶、森林、沙漠等各類地區均作過戰的部隊之一。步1師還是一支以狂妄傲慢聞名的部隊。它一貫以王牌自居,驕橫跋扈,目空一切。在長期的征戰中,步1師遵循著這樣一條師訓:「任務第一,職責至上!」

  「二戰史上最黑暗的記錄」

  步1師於1917年6月組建於法國,當時叫第一遠征師。創建伊始,即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歷經數次重大戰役戰鬥,總共作戰158天,傷亡22320人,獲榮譽勳章5枚,贏得「大紅一師」的綽號。

  一戰結束後,步1師返回本土,駐紮在紐約地區。1941年12月6日,珍珠港事件爆發前夕,全師調往麻薩諸塞州的彭文兵營集結。次年8月派往英國,不久,全體向北非開拔,征戰地中海,開始了自己歷史上最輝煌的二戰生涯。

  1942年入冬時,整個西歐及其南緣的地中海地區已被德、意法西斯集團控制,盟軍在西歐大陸幾乎沒有立足之地,而且還面臨著德、意軍隊衝過中東、挺進南亞,與日軍會合的危險。為奪回歐洲大陸,並阻止德、意南進,盟軍最高統帥部決意首先從納粹歐洲最薄弱的南翼下手,奪取地中海南緣的北非地區,控制地中海,進而向南歐進軍。為此,發起了代號為「火炬」的北非作戰。

  1942年11月8日,美英軍隊10餘萬人開始在北非的摩洛哥登陸,步1師奉命從一個叫做奧蘭的瀕海古城上陸。當時駐守摩洛哥的是德國扶植的法國傀儡政權維希政府的軍隊,他們對美軍的登陸進行了小規模抵抗,步1師打響了美軍在二戰中的第一槍,很快制服了抵抗,不久,美、英軍隊全面控制了摩洛哥。

  可是,在摩洛哥以東1000公里的突尼西亞,此時卻出現了不利局面。由著名將領隆美爾率領的德意非洲軍團在阿拉曼戰役失敗後,逃脫了英軍的圍堵,從埃及一路狂奔,竄入突尼西亞,從維希法軍手中奪取了整個突尼西亞東部地區,擺開一副固守的架式。突尼西亞位居北非中部,與義大利的西西里島隔海相對,是與西西里距離最近的北非國家。為拿下這個跨海北征的基地,把德意軍徹底逐出北非,美英軍隊立即揮師東征,開往突尼西亞。

  突尼西亞是一個類似半島形的國家,宛如一個拳頭向地中海伸出,海岸線由西而來,在東北角的崩角折向正南。境內多山,中部自北向南,平行綿亘著兩道山脊,非洲軍團進駐後,盤踞在東山脊至東海岸線之間的狹長地帶里,美英軍隊則搶占了西南部山區,兩軍之間形成一條長約400公里的戰線。

  1943年1月初,加入美2軍編成的步1師進駐戰線南段,分兵把守住幾個重要山口據點。官兵們士氣高昂,信心十足,準備給德軍一個痛擊,讓這支曾打遍歐洲無敵手的軍隊好好嘗嘗美國軍隊的厲害。

  不料,隆美爾這支兇狠狡詐的「非洲之狐」卻搶先出擊,猛撲過來,先讓他們領教了一番條頓騎士團的威風。

  2月中旬,非洲軍團選擇部署分散、缺乏經驗卻傲慢輕狂的美軍為突破口,發起了一連串迅雷不及掩耳的攻勢。德軍第十、二十一兩個久經戰火考驗的裝甲師迅猛衝向步1師和裝甲1師聯合駐守的凱塞林山口,坦克排成嚴密的戰鬥隊形快速推進,新式六管「奈比爾威費」火箭炮傾瀉著駭人的炮火,根本沒有準備的美軍官兵嚇得面如土色,倉惶抵擋一陣,便落荒而逃。短短几天之內,美軍就損失了6300人、98輛坦克和57輛半履帶車,德軍一氣深入了150公里。就在後方美軍放火焚燒後勤物資、準備撤向阿爾及利亞時,德軍卻主動撤了回去。

  這一仗成了美軍「二戰史上最黑暗的記錄」,不可一世的步1師遭到迎頭痛擊,蒙受前所未有的羞辱。

  激戰西西里

  美軍指揮部痛下決心,撤掉了2軍軍長,改由著名的巴頓將軍接任,同時及時補充力量,調整部署,準備與隆美爾再比高低。

  3月17日,美英軍發起進攻,步1師在巴頓親自指揮下,猛攻一個月前失手的加夫薩要塞,迅速將其拿下,然後嚴陣以待,防備德軍反擊。3月23日,曾在凱塞林山口讓美軍大吃苦頭的德裝甲10師大舉反撲過來,步1師堅定沉著地進行還擊,打退了一次又一次進攻,裝甲10師損兵折將,被迫撤回,陣地上留下32輛熊熊燃燒的重型坦克。美軍自開戰以來,這是「第一次實實在在、無可爭辯地」打敗了兇悍的德軍,步1師報了凱塞林山口的一箭之仇。


  步1師接著轉攻埃爾庫塔山脊,師長特里·梅薩,艾倫少將正趕上關節炎發作,行走不便,但仍拄著拐棍在第一線指揮戰鬥。他高喊著:「誰也擋不住第1師!」指揮士兵冒著密集的彈雨頑強推進,終於衝破防線,將德軍趕下了山頭。

  4月下旬,美、英軍隊對退縮到突尼西亞東北角的德非洲軍團發起最後總攻,步1師向東北迅速挺進,連續作戰17天,搶占了一個個要地,一直推進到北部海岸。

  5月9日,非洲軍團25萬人宣布投降,盟軍徹底肅清了北非德意軍隊,完全解放了北非。

  在這次戰役中,步1師承受了極大的人員傷亡,陣亡和戰傷人數超過了其他任何一支美軍師。但同時,它也贏得了比別人更多的獎章和勳章。

  戰役結束後,步1師返回奧蘭休整,兩個月後,又投入了一場新的戰事——西西里戰役。

  西西里是位於義大利南部沿海的一個大島,是出入義大利本土的重要跳板。1943年7月,美英盟軍決定發起代號為「赫斯凱作戰」的登陸戰役,奪取西西里,為日後突人義大利本土鋪平道路。

  7月10日凌晨,戰役打響,3200艘大小艦船搭載著20餘萬美英軍隊,乘著夜色,劈波斬浪,撲向西西里,步1師乘坐的登陸艦行駛在編隊的最前列。

  步1師此次參戰,還是經過了一番周折才決定下來的。北非戰役後,師里一部分官兵舊病復發,仗著自己是作戰功臣,四處尋釁滋事,把所駐城市攪得雞犬不寧,上司趕緊將其調離城區,發落到鄉村駐紮。盟軍最高統帥艾森豪將軍一氣之下,決定不讓1師參加赫斯凱作戰。不料這一決定遭到了戰役總指揮、1師前任上司、2軍軍長巴頓的激烈反對。他認為1師雖然不服管教,但戰鬥力別人難比,打惡仗不能沒她。他闖進艾森豪的辦公室大叫:「我要那些狗娘養的!沒有他們,我不干!」步1師就這樣上了登陸部隊的名單,並被確定為美2軍的先鋒。

  2時45分,艦隊駛抵西西里南岸的傑拉海灘。1師的16團和26團迅速搶灘上陸,構築灘頭陣地。在此駐守的義大利軍隊作了些零星抵抗,很快被擊退,這一天沒有發生大的戰鬥。

  第2天早晨,德軍開始實施強大反擊。一陣鋪天蓋地的炮火之後,希特勒的王牌師——「赫爾曼·戈林」黨衛軍坦克師從內陸衝出,向海岸地帶殺來,其中一路60輛坦克直逼傑拉海灘。此時堅守灘頭陣地的美軍手中幾乎全是輕武器,僅有2輛坦克,配屬的反坦克炮在上陸時幾乎全部掉人海中,後續坦克分隊一時又跟不上,美軍士兵只能用機槍和手榴彈阻擊德軍,但收效甚微,德軍坦克如入無人之境,氣勢洶洶向前猛衝,形勢越來越危急。

  2軍軍長布萊德利將軍給艾倫打來電話:「你是否有麻煩,特里?」

  「我們還沒開始打呢!」艾倫鎮靜地回答。他當機立斷,命令師屬炮兵在海灘上架炮轟擊德軍。師炮兵指揮官安德魯斯叼著菸斗,跑前跑後,指揮部下拖炮架炮。待坦克駛近時,他不慌不忙下達了開火令。炮彈怒吼著飛向德軍,連連命中,前沿士兵也躍出陣地,把手榴彈投向敵人。德軍坦克紛紛起火爆炸,亂成一團,掉頭逃命。

  在16團陣地上,副師長、羅斯福總統的侄子特迪,羅斯福親自坐鎮指揮,他看到德軍坦克越沖越近,便跳上一輛吉普車,搶在德軍坦克封鎖公路前的一剎那衝出陣地,趕到師部,然後帶上一支炮兵連又返回陣地,他親自指揮炮兵架炮射擊,一下子擊毀了5輛坦克,迫使已沖人海灘的德軍倉惶後撤。

  激戰至下午,德軍的反攻終於被擊退,陣地前留下了30輛坦克殘骸和幾百具官兵的屍體。傑拉登陸場仍牢牢控制在美軍手中。

  傑拉登陸是步1師經歷的第二次登陸行動,但卻是第一次真正的登陸作戰。這次戰鬥,再次顯示出了步1師那堅韌頑強的戰鬥品格。事後,布萊德利將軍感慨不已地寫道:「頑固倔強的大紅一師和她的同樣頑固倔強的指揮官既堅強又富有作戰經驗,只有她才能排除萬難,奪取這次進攻的勝利!」他不無慶幸地說:巴頓堅持要步1師參戰,使第二軍「免遭了一場大禍」!

  稍事休整後,步1師在美2軍的行列中向北卷擊,一路上過關拔寨,連克強敵。8月初,奉命進攻德軍在西西里的防禦中樞特洛伊納。此時,激戰竟月的步1師戰鬥減員已非常嚴重,許多連都由軍士指揮,排則由下士或一等兵指揮,但他們仍頑強地展開進攻。經過近一個星期的拚殺,終於奪得了這個戰略要地。隨後,又在一天中擊退了德軍十餘次反撲。後來特洛伊納戰鬥被稱為西西里戰役中最激烈的戰鬥之一。

  8月17日,美軍攻占了最後一個據點墨西拿,勝利結束了赫斯凱作戰。一個多月中,步1師共攻占城鎮18座,俘敵數千,殲敵無數。


  但是,在這次戰役後,1師卻失去了她最有威望的指揮官。布萊德利將軍等高級將領們對艾倫、羅斯福及其部屬的驕橫傲慢早就惱火透頂,一直憋著勁要收拾這個「刺兒頭」。這一次,「為了拯救艾倫和他光輝榮耀的生涯,也為了把1師從過分成功所帶來的輕率後果中解脫出來」,布萊德利毫不客氣地來了個「卸磨殺驢」,把艾倫和羅斯福調離了1師,改任他職。

  新任師長是克拉斯·R·許布納將軍,這是一位在陸軍中以執法嚴明而著稱的指揮官。他到任之初,1師老兵們對他處處報以冷眼。但是,他們很快發現,他同樣是一位傑出的指揮官,統領他們這支明星部隊完全夠格。勇渡英吉利海峽

  1944年上半年,大戰形勢已經出現根本性轉折,德軍在蘇聯和義大利節節敗退,日呈頹勢,美英盟軍決定不失時機地發起跨海登陸作戰,攻入法國,開闢第2戰場,給希特勒來個致命一擊。

  6月6日,空前規模的諾曼第登陸戰役打響,5千多艘船隻滿載著盟軍部隊,浩浩蕩蕩駛過英吉利海峽,直撲法國海岸。

  步1師再次被選為登陸主力和先鋒,加入美5軍編成,6時30分率先到達主要登陸地區——科湯坦半島北側的奧馬哈登陸場,搶灘上岸。

  部隊上陸後,立即發現他們掉入了一個恐怖的陷阱中。奧馬哈海灘寬6.4公里,縱深約1.6公里,兩端是高30米的懸崖峭壁,後面是一排防波堤和一塊高45米的高地。海灘上密布著5道塹壕和雷場,高地上構築著幾十個輕重火力發射點,登陸難度相當之大。而且,美軍上陸後才查明,在此駐守的並非情報中所說的地方守備隊,而是德軍精銳的主力師352步兵師!

  德軍對美軍的登陸展開了兇猛的抗擊,機槍、追擊炮、大炮鋪天蓋地射向海灘,美軍登陸艇連連中彈沉沒,正在上陸的坦克、火炮紛紛爆炸起火,官兵或死或傷,成片倒下,海灘上鮮血橫流,海水都染成了紅色。倖存的士兵龜縮在海堤、懸崖後面,不敢動彈半步,部隊上陸一小時後,竟未能前進一步!

  形勢變得十分危急,坐鎮「奧古斯塔」號巡洋艦指揮登陸的第一集團軍司令布萊德利心中暗暗叫苦,覺得成功的希望已微乎其微,他開始考慮放棄奧馬哈海灘,轉攻其他登陸點。

  海灘上,1師官兵們拚死進行著最後的抗爭。許布納師長眼見火炮和坦克無法上岸,情急之中用無線電緊急呼喚海上艦隊,要他們不顧誤傷自己人的危險實行抵近射擊。12艘驅逐艦毅然啟航,不顧水下障礙、水雷密布,最大限度地駛近海岸,用大口徑艦炮猛烈轟擊德軍陣地,壓制住德軍火力。

  先頭團團長泰勒上校一步跨出隱蔽物,冒著橫飛的彈片和子彈,鎮定自若地在海灘上大步行走,他衝著躲在岩石後面瑟瑟發抖的士兵們大喊:「只有兩種人可以留在海灘上,一種是死了的,另一種是準備去死的。給我沖!」

  海灘上的部隊終於開始向前挪動。

  下午1時,布萊德利收到許布納發回的電文:「部隊牢牢守住了奧馬哈海灘!」他如釋重負,長舒一口氣:「謝天謝地,大紅一師在那兒!」

  入夜,共有3.5萬名美軍在奧馬哈上陸,坦克、卡車和自行火炮源源不斷開上海灘,向縱深挺進。這一天,步1師損失了2500名官兵,在5個登陸場中高居首位。

  7月25日,美軍集中上陸部隊,發起「眼鏡蛇作戰」,一舉突破德軍設在科湯坦半島與內陸聯結處的「聖洛」防線,打開了進入法國北部平原的大門。開過萊茵河

  8月以後,戰火迅速在西歐大陸蔓延,西方盟軍以雷霆萬鈞之勢,由西向東,橫掃法國北部平原,再轉入比利時、荷蘭,直搗德國本土。

  步1師在美第一集團軍編成內向東疾進,勢如破竹,收復了一座又一座法國城市。9月,進入比利時,途中追上兩個潰退中的德軍師,將其殲滅,俘虜1.7萬人。11日,師先遣偵察隊進抵比德邊界一帶的齊格菲防線外圍。

  齊格菲防線是西歐境內與馬奇諾防線齊名的防禦設施,修建於1936~1939年,從北向南綿亘於德國與荷、比、盧、法毗鄰的邊境地區,總長580公里,縱深35到75公里,由2至3條防禦帶組成,遍布由鋼筋混凝土或鐵甲屏護的輕重火力發射點,號稱「西部壁壘」。在盟軍步步逼近的1944年秋,它成了希特勒拒敵於國門之外的主要屏障。

  步1師16團C連在11日到達這裡後,當天下午就在斯托爾伯格附近越過邊界進行偵察,成為西方盟軍中第一支踏上德國國土的部隊。

  11月中旬,美、英、法軍隊對齊格菲防線發起第一次大規模進攻,盟軍出動2200架轟炸機、1200門大炮,對德軍防線狂轟濫炸,開闢通道,步兵隨後發起進攻。新任師長安德魯斯將軍(西西里戰役時任師炮兵指揮官)率步1師加入柯林斯的美7軍的編成,充當第一集團軍的先鋒,在亞琛地段展開攻勢。進攻初期進展順利,但在進抵許爾特根森林地段的齊格菲防線時遇到了兇猛抵抗。德軍憑藉修建在土丘、岩石、樹叢間的多條堅固工事帶為依託,以密集的交叉火力,層層堵截,大量殺傷美軍。1師官兵冒著槍林彈雨,拚命沖向一個又一個德軍陣地,一撥倒下,另一撥接著衝上去。森林裡硝煙瀰漫,殺聲四起,彈片、亂石、木屑不時伴隨著震耳欲聾的爆炸飛向天空。盟軍飛機趕來支援,但由於天上雲層太厚,地面密林遮蓋住目標,無法準確投彈,對德軍未能造成多大損失,反倒誤炸了自己人。最後用了整整3個星期,1師才將德軍肅清,將戰線向前推進了9.6公里。此戰消滅德軍近萬人,而自己也損失數千人,16團兩個整連被打光,許爾特根森林因此得名「綠色地獄」。盟軍其他各路人馬也遇到頑強阻擊,最後僅向前推進到魯爾河一線,被迫停頓下來,沒能實現進抵萊茵河的戰役目標。


  12月中旬,不甘失敗的德軍孤注一擲,集結重兵在法、比、盧交界處的阿登地區發起兇猛的反擊,企圖將盟軍趕回西線。盟軍在突如其來的打擊下陷入混亂,一線陣地大部失守。步1師作為第一集團軍預備隊,在危急關頭被調往前線,堅守北部防線。官兵們掘壕固守,懷著為許爾特根森林陣亡將士復仇的心愿,奮勇射殺向陣地撲來的德軍,3天之內擊斃3000多人。各路盟軍協同作戰,最終粉碎了德軍的阿登反擊戰役。

  進入1945年,盟軍對萊茵河一線的「西線壁壘」再度發起全面衝擊,步1師與82空降師並肩攜手,冒著漫天大雪,沿著崎嶇的山道,穿越阿登北部山地,插向德國境內。3月中旬,前出至德國西部主要河流萊茵河,到達河西岸的雷馬根。在這裡,美軍第9裝甲師已於3月7日成功奪取了魯登道夫橋——這是萊茵河7座橋樑中唯一被盟軍完整奪取的。

  3月16日,上級將一面1918年由卡賓上校帶過萊茵河的美國國旗交給師炮兵第五營營長萊德利中校。當晚,萊德利高擎著這面旗幟跨過大橋,到達河東岸。

  1師主力浩浩蕩蕩開過萊茵河,隨即投入到鞏固橋頭堡的戰鬥中。德軍出動了12個師的兵力撲向橋頭堡,還調來了重炮、飛機、浮雷和蛙人,甚至向大橋發射了11枚V-2飛彈——這是德軍唯一一次在戰術上使用這種飛彈,拚命要奪回並炸毀魯登道夫橋。美軍以4個師的兵力進行阻擊,步1師堅守在自己的陣地上,一天之內擊退了德軍14次進攻。第一集團軍在河東岸穩穩站住了腳,雖然後來大橋在戰火中坍塌毀壞,但美軍已在河上架起了6座浮橋,把兩岸牢固地聯在了一起。

  4月以後,步1師又參加了圍殲魯爾工業區德軍B集團軍群的作戰。接著,橫貫德國中部,向東南挺進,進入捷克斯洛伐克,清剿德軍殘餘。最後根據美蘇達成的占領區劃分協議,奉命在姆尼喬夫停止了進攻。至此,步1師結束了在二戰中的全部戰事。

  在4年的戰爭中,步1師總共作戰443天,參加大小戰役戰鬥幾十次,獲榮譽軍團勳章彈位)20枚,榮譽勳章(個人)16枚,獲獎之多,參戰時間之長,在美軍各師中名列前茅,而它付出的代價,也居美軍前列,共傷亡20659人,幾乎相當於一個整師!戰爭結束之日,部隊中曾參加過北非作戰的老兵已不足百人!

  1955年,步1師結束了在歐洲的服役履歷,返回本土堪薩斯州賴利堡駐地,在美陸軍參加歐戰的部隊中,它是最後返回本土的一個師。折戟湄公河

  回國後,1師一度在1959年改為訓練師。1961年又改為戰備值班師。1962年加入進擊司令部所屬戰略預備隊,改編為機械化師,成為執行全球戰略任務的機動部隊。

  美政府賦予步1師的基本任務是:隨時準備開赴歐洲或中東地區作戰,增援前沿部署部隊,擊退「敵國」進攻。要求它能迅速空運到「出事」地點,一遇「緊張事件」,3~5天即能到達,「一下飛機即能投入戰鬥」。1964年,將其列為配備武器裝備的「優先單位」。

  從60年代初開始,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蓬勃興起,猛烈衝擊帝國主義在全世界的新舊殖民統治秩序,美政府和軍隊首腦驚呼,「共產主義之火正在全球蔓延」,指示部隊加強針對不發達國家和地區的作戰準備。

  據此,1964年以後,步1師的作戰演練明顯轉向「反叛亂反游擊」作戰。當年接連舉行了3次代號分別為「紅色騷動」、「印地安河」、「金火」的反游擊戰演習,學習掌握向「出事區」迅速展開、在游擊區「建立秩序」、保衛村鎮設施、糾察、處置反美宣傳、爭取人心、偵察、對游擊隊作戰等一整套特種戰技能。

  就在這一年,詹森政府作出決策,大規模武裝介入越南,在美麗的中南半島上點燃了侵略戰爭的熊熊戰火。

  步1師在開戰的第二年,作為第一支參戰的步兵部隊奉命開赴越南。

  1965年7月12日,步1師第一批官兵踏上了越南國土。他們躊躇滿志地在亞熱帶叢林裡升起了本師的旗幟。他們相信,憑他們「大紅一師」的神威,定能夠再次斬敵於馬下。

  然而,這一次,歷史沒有再偏愛它。

  步1師赴越部隊計有7個步兵營和兩個機械化步兵營,它們分別是2團1營、16團2營、18團1營和2營、26團1營、28團1營和2營,以及2團2營、16團1營,另外,還有5個105、155毫米口徑榴彈炮營和第一航空兵營,可謂兵強馬壯。到達後,它主要被部署在南越「首都」西貢外圍和越柬邊境一帶作戰,其任務,一是清剿西貢外圍人民武裝,護衛「首都」;二是切斷外界通過柬埔寨向南越境內反美武裝輸送人員、物資的通道。


  在湄公河畔茂密蔥鬱的東南亞熱帶森林裡,步1師與身材瘦小、裝備簡陋,但堅韌不屈、機智靈活的越南人民武裝展開了極為艱難的搏殺。從1965年開始,步1師先後參加了十餘次重大戰役戰鬥,其中比較重要的有:

  1966年6月2日至7月13日,參加平隆省13號公路戰役,協同南越軍步5師與北越人民軍第九師交戰,企圖打通13號公路,據稱打死打傷對方855人。

  1966年11月30日至1967年12月14日,參加西貢外圍清剿戰,據稱打死打傷對方1044人。

  1967年1月8日至26日,參加「聯合城」作戰,與步25師、空降173旅協同進攻越軍第四軍區總部。

  1967年9月27日至11月19日,參加平陽省和平隆省祿寧鎮反擊作戰,據稱打死打傷對方956人。

  1968年2月,參加針對越軍春季攻勢的反擊作戰。

  在這些戰役戰鬥中,步1師發揮其作戰兇悍頑強的傳統,並根據森林水網地帶作戰的特點,靈活調整戰術,取得了一些「戰果」,但在越人民武裝靈活機動的襲擾和打擊下,也蒙受了慘重損失。

  1967年9月在祿寧反擊戰期間,步1師一個營進入祿寧以南鐵三角地區的一處叢林,搜尋越軍一個不知去向的團。營長小特里。梅拉梅沙,艾倫中校——步1師大名鼎鼎的前任師長特里·艾倫的兒子,率領部隊小心翼翼地向陰暗潮濕的叢林深處推進,不幸掉入了越軍的伏擊圈。越軍猛烈的火力從四面八方突然射來,艾倫第一個飲彈斃命。營作戰參謀、西點軍校優秀畢業生、1954年全美橄欖球明星唐納德·霍萊德爾少校頗為勇敢地挺身而出,接替指揮,結果遭到艾倫同樣的命運。這場戰鬥,步1師這支部隊最終打死越軍103人,可自己也死了55人,傷66人。

  1968年9月13日,師長基恩·韋爾少將乘直升機在越柬邊境一帶視察戰況,突遭地面火力襲擊,韋爾隨被擊中的直升機栽到地面,葬身火海,成為命喪越南的7名將官之一。

  1970年4月15日,死傷累累、精疲力竭的步1師撤離越南,返回賴利堡基地(第三旅調駐西德),結束了將近5年的惡夢般的歲月。

  這次戰爭中,步1師仍舊是立下不少戰功,也湧現了一批「英雄人物」,如四級專業兵羅伯特,斯特賴克下士,在一次戰鬥中奮不顧身撲向一個「闊)9」式地雷殺傷區,用自己的身體擋住爆炸的地雷,用生命掩護了同伴,被迫授國家最高獎賞——「國會榮譽勳章」。戰後,全師贏得了「榮譽軍團勳章」,983人(次)獲各類各級個人獎勵和稱號,其中11人(次)獲「國會榮譽勳章」。

  然而,這些「戰功」並沒有變成整個侵越美軍的勝利——1972年,全部美軍都灰溜溜地撤出了越南,並無可奈何地聽任南越政權在3年後徹底敗亡——而且,為此付出了令其刻骨銘心的慘重代價:越戰中共傷亡20770人,超過了第二次世界大戰(20659人)!又在侵越美軍各師中名列第一!

  戰後,步1師在伊利諾斯州的威爾頓修建了一座紀念館,陳列越戰有關物品,並在白宮附近的另一處紀念館中鐫刻下1師在一戰、二戰和越戰中所有陣亡將士的名字。此外,步1師還成立了一個越戰陣亡將士遺屬聯誼會,每年舉行一次活動,緬懷那些血灑湄公河畔的官兵。

  越戰,是「大紅一師」的史冊上一個也許永遠都抹不去的污痕。逞雄波斯灣

  90年代第一個夏天,沉寂了又一個20年的「大紅一師」的威名再一次鳴響在世界戰爭舞台上。這一年,步1師參加了有「90年代第一戰」之稱的海灣戰爭。

  1990年8月,中東軍事強國伊拉克出動10萬大軍,以一個漂亮的「90年代閃電戰」吞滅了小而富庶的南鄰科威特,在兩伊戰爭後剛剛平靜沒幾天的波斯灣上又攪起了掀天波浪。

  一貫視海灣為禁臠的美軍拍案而起。科威特豐厚的石油財富、美國和西方經濟在海灣的石油生命線豈能讓薩達姆這個一向讓美國頭痛的反美狂熱分子霸占!

  8月7日,伊拉克拿下科威特的第五天,布希總統宣布實施「沙漠盾牌」行動,向海灣地區派出美國海陸空三軍部隊,逼迫伊軍主動撤出科威特;若恐嚇無效,就不惜一戰,用武力將其逐出。

  步1師1旅和2旅作為首批重裝機械化部隊,於10月初在師長雷姆少將率領下開赴海灣,進駐科威特南鄰沙烏地阿拉伯的北部地區。

  官兵們在沙漠中安營紮寨,開始了緊張的訓練生活。

  10月的阿拉伯沙漠,氣溫雖然已較前一兩個月下降了幾度,天氣變得稍許涼爽了些,但仍然讓許多來自寒帶的士兵感到炎熱難耐。官兵們頭頂如火的烈日,腳踩滾燙的沙地,每天重複著單調的訓練動作,駭人的沙暴時不時拔地而起,遮天蔽日地襲來,把營地變成砂石籠罩的世界。士兵們配備的軍靴還是當年為越戰設計的叢林靴,底部沒有隔熱層,且開著漏水小孔,結果在沙地里,漏水孔變成了「進沙孔」,讓士兵們大吃苦頭。


  單調乏味的生活一天天地延續。舉目四望,周圍是一眼望不到頭的荒漠,「連母駱駝都見不到幾隻」,由於在沙漠裡無法開伙,每天的伙食,都是重複一種經過輻射處理的糊狀快餐,吃得士兵們大倒胃口,厭惡地將這種「隨時即吃」稱之為「隨時拒吃」。士兵們呆了不到一個月,就已經全沒了初來乍到時的振奮感,企盼著輪換日儘快到來,早日逃離這個「該死的薩達姆公寓」(美軍對沙漠營地的謔稱)。

  11月4日,國務卿貝克蒞臨步1師視察勞軍。他一本正經地發表了一通給士兵們打氣的話,然後親切可人地走到士兵中間與他們握手。這時,站在後排的一些士兵毫不給面子地突然大叫起來:「要喝熱水」,「請吃快餐」,「讓我們回家」,弄得貝克滿臉尷尬,只能裝聾作啞,拔腿開溜。

  士兵們沒有等來回家過聖誕節的命令,反而在4天後聽到了布希總統宣布將海灣美軍再增加一倍的消息。

  布希已下定決心要與薩達姆奉陪到底。感恩節這一天,他攜夫人芭芭拉親自飛臨沙特,視察慰問部隊,給士兵們鼓勁打氣。他站在沙丘上對士兵們說:「我們不是來演習的,只要侵略者一天不滾出科威特,我們就一天不離開這裡!」

  大批生活保障物資——全套沙漠作戰服、淋浴裝置、收音機、電視、書刊、熱水器源源不斷運到海灣,用以改變士兵的生活條件,快餐品種也一下子增加了十幾種。聖誕節前,國內發出的慰問卡如雪片般飛來:「上帝保佑你們為自由而戰」,「為保衛祖國利益而戰」、「感謝你們為祖國作出的犧牲」。

  步1師官兵們別無選擇。

  1991年1月17日凌晨3時,20餘個國家組成的多國部隊派出的750架作戰飛機鋪天蓋地般地撲向伊拉克和科威特,以猛烈的空襲,掀起了震驚世界的「沙漠風暴」!

  2月24日凌晨4時,多國部隊的地面鋼鐵兵團又殺向伊科境內,給已被炸得暈頭轉向的伊拉克軍隊最後一擊。

  步1師編人中路主攻兵團——美第7軍,位居該軍最右(東)翼,向北進攻,引導英軍裝1師前進。步1師編成內,有140輛號稱「世界坦克之王」的M-1系列主戰坦克,220輛M-2、M-3「布萊德利」步戰車,400輛其他裝甲車,90門大炮和80架直升機,擁有強大的空地合成突擊能力。

  24日下午,美7軍發起進攻,步1師撲向「薩達姆防線」的最西段,使用掃雷坦克和推土坦克在布滿鐵絲網和地雷的複雜障礙地帶中開闢出通道。入夜,已完成開道任務的50%。

  次日,英軍裝1師沿著步1師打開的缺口突向伊拉克縱深。步1師在鞏固突破口後,隨即向北攻擊。26日夜,步1師超越需補充油料彈藥的裝騎2團,順利完成越線換班,開始東轉,攻擊科威特以北的伊軍戰區預備隊——共和國衛隊。

  27日晨開始,步1師與7軍其他幾個師由南向北一線排開,同時向「共和國衛隊」發起猛攻,打響了這次戰爭中最大規模的坦克戰。美軍大口徑火炮和多管火箭炮猛烈開火,M-1坦克的120毫米脫殼穿甲彈準確地飛向目標,「阿帕奇」攻擊直升機超低空潛入,噴射出一條條火舌,伊軍坦克一輛接一輛地起火爆炸,車體碎片和人體殘肢不時飛向空中,嗆人的硝煙籠罩了整個戰場。當天,步1師連續擊敗伊軍裝12師和裝10師,毀傷坦克數十輛。隨後又擔任7軍右翼,與左翼騎1師協同,對後撤中的伊軍實施兩翼包抄。

  入夜,步1師挺進到連接科威特和巴斯拉的南北公路,建立了狙擊陣地。

  28日晨,科威特戰區的伊軍已完全喪失了抵抗能力,布希總統宣布從當日上午8時起停止進攻性軍事行動。

  乾淨漂亮的地面進攻戰役勝利結束,總共耗費時間100小時,伊軍43個師中的38個被殲,損失坦克1800輛,多國部隊自己損失輕微,僅有8輛坦克被地雷炸毀炸傷,戰果之輝煌,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戰爭結束後,步1師又奉命執行了一次特殊的軍事外交使命,為這次戰爭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3月1日,雷姆師長突然接到中央總部陸軍司令約索克中將的命令,被指派立即去占領沙夫旺機場,在那裡為即將進行的美伊停火談判開闢會談場所。

  沙夫旺機場位於伊拉克境內,距伊重鎮巴斯拉50公里,多國部隊總指揮施瓦茨科夫上將選擇這個伊境內的地點舉行停戰談判,目的是要徹底羞辱一番伊拉克人。

  雷姆立即派3個裝甲連開著50輛坦克和裝甲車趕往沙夫旺,不料在機場附近的一個路口,迎面發現伊拉克共和國衛隊的15輛坦克正把守在這裡。

  裝甲連停止前進,上前交涉,伊軍指揮官拒絕撤離。


  情況迅速報到施瓦茨科夫那裡,這位凶神般的將軍斬釘截鐵地下令:「必須奪取那個路口!」

  「可是,現在不是已經停火了嗎?」部下擔心地問。

  「沒有停火!這是臨時停止進攻。馬上告訴伊拉克人,我們不能容忍他們就在我方部隊附近,命令他們馬上滾蛋,否則就當俘虜。如果要打,就消滅他們!」

  步1師裝甲連的坦克立即將路口團團圍住,黑洞洞的炮口指向對方,「阿帕奇」直升機超低空盤旋,飛轉的旋翼,在沙丘上揚起陣陣砂石。伊軍士兵終於吃不住勁了,他們發動馬達,掉轉車身,憤憤地撤走了,裝甲連立即占領了機場。

  入夜,施瓦茨科夫打電話給雷姆,對他占領機場的行動表示讚賞,並命令他在會談那天派部隊到路口迎接伊方代表。施瓦茨科夫特別囑咐雷姆,務必要在伊方代表經過的道路兩旁陣列各種處於臨戰狀態的軍火,「我要讓伊拉克人好好看看鋪天蓋地排列著的、嶄新的、第一流的美國坦克和裝甲車」。

  3月3日上午II時,伊方首席談判代表、副總參謀長艾哈邁德中將和第三軍賊軍已在兩天前被擊潰)軍長穆罕默德中將一行8人,打著白旗,從巴斯拉驅車來到沙夫旺。在機場人口,被威風凜凜的步1師士兵截住。美軍將他們引上8輛美軍的中型吉普車。

  車隊向機場裡面的會談地點駛去。前面,4輛坦克和裝甲車領先開道,後面,2架「阿帕奇」攻擊直升機以極低的高度慢速尾隨飛行,伊方代表全然成了被押赴刑場的囚犯。道路兩旁,一輛接一輛橫列著步1師的高機動多用途輪式戰鬥車,車體錚光發亮,神情傲慢的士兵肅立在車內,手中的重機槍和反坦克飛彈發射筒指向路心。不遠處,環繞機場的山丘上還密密麻麻地停著幾十輛坦克和裝甲車,炮口全部指向機場中央。

  伊拉克人默默地注視著這一切,臉上不可掩飾地流露出緊張、沮喪和羞憤的神情。

  在隨後進行的會談中,伊方痛痛快快地接受了美方提出的所有要求。

  美報記者事後寫道:「這是海灣戰爭最後一個、也是最漂亮的一個戰役。」

  這次戰爭後,美國根據冷戰消亡的形勢,對軍隊進行大幅度削減,計劃將陸軍現役師從18個減至10個。撤留的基本原則是保留戰鬥力強的優秀部隊。據此,步1師榮幸地得以保留下來,編人新成立的大西洋司令部,繼續充當戰略增援部隊,留駐本土,隨時準備開赴歐洲、中東和西南亞地區作戰。

  「大紅一師」從不退出現役的歷史在繼續延伸。

  步1師當前編成

  美國第1機步師下轄3個裝甲步兵旅、1個航空旅、工兵旅等,具體編成是:

  第1旅(駐堪薩斯州賴利堡)

  第34裝甲團第1營

  第34裝甲團第2營

  第16步兵團第1營

  第5野戰炮兵團第1營

  第1工兵營

  第3防空團第4營c連

  第101前方支援營

  第331通信連

  第2旅(駐德國)

  第77裝甲團第1營

  第18步兵團第1營

  第26步兵團第1營

  第3旅(駐德國)

  第63裝甲團第1營

  第63步兵團第2營

  第2步兵團第2營

  第1(機械化)步兵師炮兵(駐德國)

  第6野戰炮兵團第1營

  第7野戰炮兵團第1營

  第33野戰炮兵團A連

  第1(機械化)步兵師航空旅(駐德國)

  第4騎兵團第1中隊

  第1航空團第1營

  第1航空團第2營

  第1(機械化)步兵師工兵旅(駐德國)

  第9工兵營

  第82工兵營

  第1(機械化)步兵師支援司令部(駐德國)

  第201戰鬥支援營

  第299戰鬥支援營

  第601地域支援營


  第701主要支援營

  第1(機械化)步兵師直屬部隊

  第3防空炮兵團第4營

  第101情報營

  第121通信營

  第1軍事警察連

  步1師現任指揮官

  美國第1(機械化)步兵師師長約翰·P·阿比澤德少將,負責作戰的副師長克雷格·A·彼得森准將,負責支援的副師長里卡多·S·桑切斯准將。

  現任師長約翰·P·阿比澤德少將1973年6月畢業於美國軍事學院(西點軍校)並獲得學土學位,被任命為少尉軍官。

  1974年1月至1983年11月,歷任駐北卡羅來納州布雷格堡的美國第82空降師第504步兵團1營步兵排長和偵察排長,駐華盛頓州劉易斯堡的美國第75步兵團2營排長、連執行官、連長,現代阿拉伯語基礎課程學員,約旦大學學員,哈佛大學中東問題研究中心學員,美國陸軍步兵學校學員,第75步兵團1營平民軍事事務官和連長。

  1983年12月至1984年12月,任美國陸軍參謀長辦公室下屬的陸軍研究組參謀。1985年1月至6月,為美國武裝部隊參謀學院學員。1985年7月至1986年7月,任聯合國駐黎巴嫩停戰監督機構黎巴嫩觀察員組作戰官。1986年7月至1988年6月,任美國陸軍南歐特遣部隊第325步兵團3營執行官、空降營戰鬥隊副營長。1988年7月至1990年5月,任駐德國的美國歐洲陸軍司令部暨第7集團軍司令部總司令的副官。1990年6月至1992年6月,任美國陸軍南歐特遣部隊空降營戰鬥隊營長。1992年6月至1993年6月,為史丹福大學學員。

  1993年7月至1995年7月,任駐北卡羅來納州布雷格堡的美國第82空降師第1旅旅長。1995年6月至1996年10月,任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的執行助理。1996年10月至1997年8月,任駐德國的美國第1裝甲師負責作戰的副師長。1997年8月至1999年7月,任美國軍事學院(西點軍校)第66任學員隊司令。

  1999年8月,出任駐德國的美國第1(機械化)步兵師師長。

  阿比澤德的軍銜晉升情況為:1993年9月晉升為上校,1996年11月晉升為準將,1999年8月晉升為少將。

  負責作戰的副師長克雷格·A·彼得森准將1972年畢業於美國軍事學院(西點軍校)並獲得學士學位,獲得少尉軍銜。後來還獲得了美國海軍軍事學院國家安全與戰略學碩士學位。接受的軍事教育還包括:步兵軍官初級課程和高級課程、陸軍指揮與參謀學院、美國海軍軍事學院。

  1973年2月至1983年3月,歷任駐科羅納多州卡森堡的第61步兵團1營排長、連執行官,美國第4(機械化)步兵師分隊軍官培訓學校教官,該師第4步兵旅民事官、連長,駐喬治亞州本寧堡的美國陸軍步兵學校學員,美國軍事學院(西點軍校)學員隊助理人事官、連戰術官.,駐科羅納多州斯普林斯的美國空軍學院學員中隊中隊長。

  1983年3月至1983年6月,為駐堪薩斯州利文沃思堡的美國陸軍指揮與參謀學院學員。此後曾任駐華盛頓州劉易斯堡的美國第9步兵師2旅作戰官,美國陸軍負責作戰與計劃的副參謀長辦公室參謀,第4(機械化)步兵師第12步兵團1營營長、負責作戰的助理參謀長,美國海軍軍事學院學員,美國陸軍步兵學校戰術系主任,駐韓國的美國第2步兵師第2旅旅長,美國陸軍負責作戰與計劃的副參謀長辦公室科長。

  1997年5月至1999年8月,任駐德國的美國第1裝甲師參謀長(任內於1998年10月至1999年8月兼任執行波赫地區維和任務的北部多國師參謀長)。

  1999年8月,升任美國第1步兵師負責作戰的副師長。任內於1999年8月至12月兼任駐科索沃地區的「獵鷹」特遣部隊司令。

  軍銜晉升情況為:1994年8月晉升為上校,1999年12月晉升為準將。

  負責支援的副師長里卡多·S·桑切斯准將1973年畢業於德克薩斯農業機械化大學並獲得數學學士學位,通過接受後備軍官訓練團訓練後被任命為少尉軍官。後來還獲得了美國海軍研究生院軍事運籌與系統分析工程碩士學位。

  接受的軍事教育包括:裝甲兵軍官初級課程和高級課程、美國陸軍指揮與參謀學院、美國陸軍軍事學院。

  1973年10月至1994年6月,歷任主要職務為駐北卡羅來納州布雷格堡的美國第82空降師排長、助理後勤官、連執行官、營助理作戰官、負責支援的副師長的副官、連長,「聯合國軍」司令部/美韓聯合部隊司令部/駐韓國美軍司令部參謀行動控制官,駐肯塔基州諾克斯堡的美國陸軍裝甲兵學校系統分析員、項目官、分析科科長,駐德國的美國第3裝甲師第8騎兵團3營作戰官、執行官、師副作戰官,駐喬治亞州本寧堡的美國第197(獨立)機械化步兵旅2營營長(任率部參加海灣戰爭),美國陸軍監察長辦公室調查官。

  , 1994年7月至1996年6月,任駐堪薩斯州賴利堡的美國第1(機械化)步兵師第2旅旅長。1996年6月至1997年5月,任駐巴拿馬的美國南方司令部副參謀長。1997年6月至1999年7月,任美國南方司令部作戰部部長。

  1999年7月,任駐德國的美國第1(機械化)步兵師負責支援的副師長。

  軍銜晉升情況為:1994年9月晉升為上校,1998年11月晉升為準將。

  前任師長戴維·1·格蘭奇少將畢業於北喬治亞學院並獲得學士學位,通過後備軍官訓練團訓練之後參加美國陸軍,被任命為少尉軍官。

  接受的軍事教育包括:英國特種空中作戰課程,美國海軍陸戰隊指揮與參謀學院,美國國家軍事學院。

  在任師長之前,歷任駐韓國的美國第2步兵師第503步兵團1營營長,駐北卡羅來納州布雷格堡的美國第1特種部隊作戰大隊副大隊長,駐喬治亞州本寧堡的美國第75別動團團長,駐德國的美國第3(機械化)步兵師副師長,特種作戰司令部副司令,美國陸軍負責計劃與作戰的副參謀長辦公室作戰、戰備與動員處處長。

  1997年8月至1999年8月,任駐德國的美國第1步兵師師長。1999年8月,任期屆滿並退出現役。

  軍銜晉升情況為:1997年8月晉升為少將。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