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61個國家王牌部隊內幕> 二、呼嘯山鷹——第101空中突擊師

二、呼嘯山鷹——第101空中突擊師

2024-08-07 19:13:30 作者: 李慶山、楊毅
  美軍101空中突擊師原來叫101空降師,是美軍的老牌空降部隊,是著名的82空降師的姊妹師。目前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空中突擊師,擁有的402架直升機,在機動能力和戰術靈活性方面,都非陸軍其他師所能比擬。自1942年創建以來,它屢上疆場,身經百戰,創下一個個輝煌戰績。該師有一個響亮的綽號,叫「呼嘯山鷹」,師徽是一隻印在黑色底色上的美國鷹鷹頭。據說,這個標幟產生於20年代,當時101師還是步兵部隊,到威斯康星州駐訓。他們聽說在內戰時期,當地有一支著名的第八威斯康星步兵團,每次開赴前線時都要帶上一隻名叫「花艾伯」的美國鷹,受到啟發,便把鷹當成了自己的象徵和標幟。設計者們當時恐怕並沒有想到,101師以後真的成了一隻傲翔藍天的、叱吒風雲的「鋼鐵雄鷹」!

  首戰諾曼第

  同82師一樣,101空降師也是從步兵師改建過來的,時間是在1942年8月15日,比82師稍晚。它的首批軍官全部來自82師,其中包括首任師長威廉.c.李准將。最初編有3個戰鬥團,即401、327滑翔機降團和502傘兵團,其中327團由82師轉入。

  初期的訓練工作非常艱難,沒有制式教範、教具和訓練手冊,只好自己摸索,自編教材,邊干邊學,邊干邊練。

  1943年8月,全師正進行建師周年紀念活動,師的先遣小組卻悄悄奔赴英國,為部隊赴歐參戰打前站。9月份,全師陸續登船開赴英國。

  在英國基地,101師繼續進行各種訓練,這期間,首任師長因病離任,剛剛參加了義大利戰役的82師炮兵指揮官泰勒將軍調入,接掌了師指揮官大權。

  1944年5月,101師接到了參加諾曼第戰役的命令。全師官兵個個興奮不已,等待了兩年之後,他們終於得到了馳騁雲天、為國建功的機會。

  101師的基本任務同82師一樣,也是控制盟軍登陸場後方地域,配合地面部隊上陸。具體任務是在82師空降場以南空降,控制美步4師登陸場猶他海灘通往內陸的4條堤道的出口,並奪取後方杜佛河上的橋樑及其他要地,肅清該地域內的德軍。

  6月5日夜,501(配屬)、502、506(配屬)3個團共6500名官兵搭乘432架運輸機從英國機場起飛,越過英吉利海峽,到達法國海岸上空。這時,德軍防空炮兵向空中射來密集的炮火,不時有飛機被擊中。傘兵們在師、團長官的帶領下勇敢地躍出機艙,飛向黑夜籠罩下的大地。

  部隊落地後,最初一段時間情況很糟:人員撒得到處都是,且大部分都偏離了預定目標;電台和通信器材不是摔壞就是丟失,使得各分隊之間無法取得聯繫;還有一些分隊指揮官落地後或是受傷、或是斃命,使其部下失去了頭領。泰勒師長隨師預備隊——501團3營落地,著陸後僅找到72人,其中還有12名非戰鬥人員。泰勒看著這支陣容殘缺的隊伍,愁雲滿面:「我何曾帶過這麼少的兵!」

  但是,他們很快鎮定下來,分散在各處的營團指揮官們使用玩具蟋蟀聯絡失散人員,就地對收攏的部隊進行重新編組,修改作戰計劃,就近尋找戰機,指揮部下沖向一個個重要目標,在德軍防線後方點燃了戰火。

  泰勒發現與預定占領一、二號海堤出口的506團聯繫不上,便果斷改派他身旁的人員去執行這項任務。501團3營營長埃威爾帶領只收攏的70人的部隊(後增加到150人)趕往一號出口,經過短暫激戰,奪取了它,接著又迅速追擊撤向海灘的德軍,將他們消滅,並與海上登陸部隊取得了聯繫。

  501團1營在降落時營長被擊斃,繼任者隨後又被俘,團長羅伯特·詹森上校親自接替指揮,率1營奪取了一座重要水閘,粉碎了德軍放水淹沒灘頭的圖謀。2營在巴拉德營長指揮下進攻卡朗坦附近的大橋,由於兵力不足,一時未能奏效。

  502團在空降場最北端降落,團長喬治,莫斯得上校跳傘時摔斷了腿,米凱利斯中校接替指揮。卡西迪中校指揮1營運動到4號出口附近,發現出口西面有一個德軍兵營,便派薩默斯文書帶人去攻打它,經一番激戰,兵營內150名德軍全部被消滅。2營營長查普斯中校落地時身旁只有12名士兵,但仍帶領他們向預定攻擊目標——德軍的一個重炮連陣地進發,到達後發現該陣地已被盟軍空軍炸毀,遂改任團預備隊。科爾中校的第3營降落得更加分散,他本人落到了82師的空降場內。他召集起少數人員後立即趕往分配給他的三、四號出口,沿途還收留了82師的一些人員。到達三號出口後,發現沒有德軍,他估計德軍過一會兒肯定要在此出現,便命部隊設下埋伏,不久,一股德軍果然從海灘沿堤道撤向出口,科爾指揮部下在德軍進到50 - 60米遠時突然開火,一舉擊斃德軍75人。


  羅伯特,辛克的506團傘兵只有八分之一降到指定位置。原定計劃已難以實現。辛克將部隊重新編組,另行分配任務。1營營長特納中校率50人前往攻占一號出口,到那裡時,發現埃威爾已將出口占領,便又返回辛克的指揮所。2營營長斯特雷耶落地後集合了一支200多人的隊伍,立即帶領他們向一、二號出口前進。途經四號出口時遭到德軍機槍射擊,遂展開攻擊,奪取了堤道。下午到達二號出口後,立即展開部隊,建立了穩固的防禦。沃爾弗頓中校的第3營落地後的遭遇最為艱難,戰鬥也最為悲壯。德軍預先覺察了該營的空降位置,悄悄設下了一個伏擊圈。當沃爾弗頓的傘兵臨空跳出機艙時,德軍點燃了一座座農舍,把曠野照得通明,埋伏在四周的機槍、迫擊炮發射出密集的彈雨,傘兵們連連倒斃,沃爾弗頓本人也未能倖免。所幸的是,降落到這裡的僅是3營一小部分人員,大部分傘兵則因飛機偏航,分散降落到了空降場外。團作戰參謀謝特爾上尉著陸後,面對嚴峻的局勢沉著鎮定,率領身旁的30餘名官兵堅決沖向預定攻擊目標勒波特大橋,沿途又找到20名傘兵。他們這支不足60人的小分隊不畏艱險,於6日上午英勇攻占了大橋,完成了本營領受的任務。

  6日這天,101師損失了1240人(戰死182人,受傷557人,失蹤501人),但完成了控制海灘4個出口和杜佛河各渡口的任務。

  第二天,101師連續作戰,圍攻重鎮卡朗坦,502團從西面,隨海上部隊上陸的327團從東面,兩面夾擊。戰鬥從中午開始,一直打到半夜,502團3營一連攻克了城邊的4座橋樑,又被一座德軍重兵防守的樓房擋住了去路,科爾營長命人施放煙幕,擋住了德軍視線,然後率領僅有的70名士兵猛衝上去,他們端著刺刀,怒吼著衝進樓房,將負隅頑抗的德軍逐一消滅,掃除了攻占卡朗坦的最後一道障礙(據美軍戰史記載,這是美軍在二戰中進行的第一次大規模刺)J攻擊)。隨後,506團突入城內,攻占了卡朗坦。

  這次行動的成功,確保美軍在奧馬哈和猶他兩個登陸場之間形成了暢通的聯繫,使登陸作戰進一步順利實施。

  在這以後,101師沒有再參加大的戰事,於7月份結束諾曼第作戰撤離戰場,回到英國駐地。

  「市場作戰」

  1944年9月,101師會同82師參加「市場——花園作戰」,這是它參加的第二次空降行動。

  101師擔負的任務是奪取比荷公路南段南起埃因霍溫、北至維格爾的長24公里的地段,控制這一帶所有的橋樑,守護公路兩翼,確保地面部隊沿公路順利北進。

  9月17日上午,501、502、506團分乘400架運輸機從英國機場起飛,經約3個小時飛行,到達指定空域。泰勒師長第一個跳下飛機,部屬們緊隨而下,部隊基本順利地降落在3個空降場上。落地後隨即四面出擊,攻打預定目標,經大半天戰鬥,奪取了大部分橋樑,另一部分橋樑被德軍炸毀。

  第2天,327團乘450架滑翔機在502團開闢的機降場機降著陸。這支部隊在飛行過程中遭到德軍地面炮火襲擊,一架滑翔機上的正副駕駛員均負傷昏倒,在飛機向下墜落的關頭,傘兵埃文斯挺身而出,控制住飛機,然後叫醒駕駛員,協助他操縱飛機安然落地。副師長希金斯將327團和502團組成特遣隊,在公路兩側展開掃蕩,清剿德軍。至第3天,斃敵300人,俘敵1400人,開闢了一條寬數公里的安全地帶。- 是日傍晚,德軍發起首次反撲,其107坦克旅從東面向506團駐守的宗鎮撲來,泰勒親自指揮官兵阻擊,將反攻打退。此後幾天,德軍繼續從兩翼迫近公路,重點進攻師防區最北端的維格爾。21日,在此駐守的501團1營在金納德中校指揮下主動出擊,在維格爾以西6公里處包圍和摧毀了德軍的一個集結地,俘敵418人,自己僅傷亡各5人。埃威爾的3營隨後也出城作戰,與1營共同掃蕩外圍地區。25日,德軍一支傘兵大隊猛攻維格爾大橋,金納德的1營在一座12米高的沙丘上與之展開持續數小時的白刃格鬥,反覆拼殺,終將其擊退。

  在參加「市場作戰」的73天中,101師一直堅守在埃因霍溫至維格爾的公路地段上,基本上保證了這段公路的暢通,為此,他們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傷亡數千人,這段公路後來被他們稱作「地獄公路」。

  巴斯托尼保衛戰

  參加完荷蘭作戰,101師撤到法國的蘭斯休整。剛剛過了3個星期,部隊突然又被調往前線參戰,任務是作為步兵前往防守比利時一個不出名的小鎮巴斯托尼。領受任務時,師里有不少人很不以為然。他們認為,用空降兵這把尖)9去打防禦戰,這未免太乏味了。他們怎麼也沒有想到,恰恰就是這次枯燥乏味、完全顯不出「飛將軍」風采的戰鬥,使他們的部隊一戰成名,攀上了二戰生涯中最輝煌的頂點,奠定了躋身美軍王牌家族的基石。


  1944年12月,盟軍已經收復法國大部,進入荷蘭、比利時,直逼德國西部邊境,戰勢對德國愈加不利。但是,性情頑固殘暴的希特勒並不甘心認輸,12月上旬,他精心策劃了一次大規模反擊,準備動用28個師的兵力從德盧比邊界的阿登山區打開缺口,突貫盟軍戰區,西進至荷蘭的安特衛普港,將比、荷境內盟軍攔腰一)J切成南北兩段。他在全體參戰高級指揮官會議上聲嘶力竭地吼道:「我們必須向敵人表明,不管他們幹什麼,都不能指望我們投降!決不能!!決不能!!!」

  12月16日凌晨,德軍第六黨衛軍裝甲集團軍居北,第五裝甲集團軍居中,第七集團軍居南,在南北長120公里的戰線上發起了全面進攻。

  盟軍對德軍的行動事先完全沒有預料,在阿登前線僅部署了4個戰鬥力平平的美軍師。戰事開始僅數個小時,統帥部就連連收到前線的告急電報,12集團軍群司令布萊德利面對圖上密密麻麻分布的德軍進攻標識,大發其火:「那個狗娘養的弄來這麼多德軍!」

  統帥部緊急調集後方部隊增援前線。101師接到命令進駐巴斯托尼。

  巴斯托尼是位於比利時東南部的一個小鎮,人口不足4000人,四周為一片片丘陵和群山所環抱。它雖地窄人稀,卻是阿登地區的一個重要交通樞紐,共有7條公路和3條鐵路在此交匯,正處在中路德軍進攻路線內,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價值。

  101師1.7萬人於12月17日匆匆進駐此地。由於任務來得突然,部隊準備不足,出發時隊內一些新補充的士兵連鋼盔和武器都沒有,形勢十分窘迫。泰勒師長回國理事,正好不在位,炮兵指揮安瑟利·c·麥考利夫准將臨時代理了師長一職。雖然是這種情況,部隊仍迅速進入臨戰狀態,作好了阻擊準備。

  當天,德軍開始進攻,101師打響了巴斯托尼保衛戰。

  開頭幾天,戰事還不是十分激烈,德軍最初並沒有十分看重這座小鎮,僅派出一支戰鬥力不強的國民師「順道」去占領它。但是,仗打過幾天後,情況出現了變化。隨著左右兩翼盟軍撤向後方,巴斯托尼漸漸變成一個凸出部,孤零零地留在德軍戰區中間,成了眾矢之的。

  德軍遂迅速調整計劃,改派主力進攻巴斯托尼,他們決意要不惜一切代價,拔掉這個威脅著他們後方的釘子。從19日開始,德軍數個主力師將巴斯托尼團團圍住,發起了強大攻勢。德軍兵分多路,在坦克和重炮掩護下,瘋狂衝擊美軍防線。101師官兵在既無友鄰策應,又無空中支援的情況下艱苦奮戰,頑強阻擊,拼死固守每一寸土地,在好幾處陣地上與德軍展開了肉搏戰,有的連、排全被打光。激戰至22日,外界補給全部中斷,部隊陷入彈盡糧絕的危境。

  就在這天中午,德軍1名少校帶著3名隨從,打著白旗,穿過火線來到美軍陣地,在327團指揮所向麥考利夫准將遞交了一份最後通牒,要求101師在2小時內無條件投降,否則,「德軍一個炮兵大隊和6個重型坦克營將把他們全部消滅!」

  麥考利夫讀完通牒,脫口罵道:「Nuts!」(胡扯)

  「您應該給他們一個正式答覆。」隨員提醒他。

  麥考利夫思忖片刻,忽然笑了。他抓過一張紙,飛快寫下一行字,然後甩給德軍少校:

  「致德軍指揮官:Nuts!」

  莫名其妙的德軍官拿著這張紙回到他們的陣地。當天,他們所威脅要實施的炮擊並沒有發生。

  麥考利夫的答詞像電流一樣迅速傳遍整個陣地,官兵們鬥志倍增,打起精神,繼續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並連夜發起了一系列戰術反突擊。

  23日,天空雪霽轉晴,盟軍飛機趕來猛烈轟炸城外德軍,並向城內空投了補給物資,101師的困難處境稍稍得到緩解。

  25日,聖誕節前夜,陣地上一片寂靜,麥考利夫向全體官兵發表節日祝詞:「我們已經擋住了從東南西北向我們壓來的德軍,我們抗擊住了德軍4個裝甲師、2個步兵師、1個傘兵師的進攻,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戰績!歷史一定會記住我們!」

  當晚,德軍再次猛攻502團和327團陣地,美軍與之展開白刃格鬥,堅決保住了陣地。

  26日下午,前來增援的美軍第4裝甲師37營c連衝破重圍,從南面突人城內,與101師會合。隨後,大批人員和物資沿著這條通道源源不斷開進城內,泰勒師長也隨之趕到,重新指揮部隊,德軍對巴斯托尼的包圍終於被打破。

  30日,巴頓將軍親自入城為官兵頒獎授勳。

  1945年1月3日,美軍粉碎了德軍最後一次進攻。隨即發起反攻,徹底擊退了城外德軍。1月28日,整個阿登戰役勝利結束,美軍以傷亡7.7萬人的代價,消滅德軍12萬人,挫敗了希特勒的反攻企圖。


  101師在這次戰役中,面對強敵,堅守要地,孤軍奮戰十幾日,牽制了德軍多達9個師、2個指揮部的兵力,為戰役勝利立下奇功。它的對手事後在為失利痛心沮喪之餘,也不得不對它的傑出表現表示敬佩,曾親歷此戰的德國第五裝甲集團軍司令馮·曼陀菲爾將軍戰後寫道:「巴斯托尼保衛戰是在顯然沒有希望的情況下進行的,它對於挫敗我們的進攻計劃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希特勒得知戰況後也對部下說:「我真希望看到德國將軍們也能在如此令人絕望的條件下像這樣堅韌頑強地戰鬥!」

  3月15日,艾森豪將軍親自向101師頒發總統嘉獎令,他說:「美國歷史上,還從來沒有一支陸軍因為自己的優異戰績得到統帥以總統名義授予的嘉獎。今天的事情,標誌著美國陸軍一個新傳統的開始!」

  大戰結束後,巴斯托尼居民在當年的戰場上建起了一座麥考利夫的塑像,以紀念這位英雄的將軍和他同樣英勇的部下,塑像的標牌上醒目地刻著4個字母:「Nuts!」。

  在大戰的最後幾個月里,101師加入美第8軍序列,挺進德國腹地,沿途圍捕了大批德軍戰俘,其中包括德國陸軍臨時總司令艾爾伯特,凱塞林元帥。5月4日,部隊挺進到德奧邊境的薩爾斯堡山區,攻占了極富傳奇色彩的希特勒山間別墅伯希特斯加登。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101師共作戰214天,參加了美軍最大規模的兩次空降作戰,傷亡9328人,獲榮譽軍團勳章13枚、榮譽勳章2枚。

  叢林噩夢

  1961年,甘迺迪總統上台,提出了以常規機動作戰對付全球中小戰爭的「靈活反應戰略」。

  1961年年中,根據國防部長羅伯特,麥克納馬拉的指示,由18空降軍軍長漢密爾頓·豪茲中將牽頭,成立了一個「陸軍戰術機動需要研究委員會」,即著名的「豪茲委員會」,集中了13名將軍和一批專家,開始系統研究和試驗直升機機動作戰理論。次年夏天,委員會完成了研究,向國防部長提交了結論性報告。報告中指出,美國如果要繼續履行全球義務,其後盾就應是一支能隨時出擊的強大軍隊,這支軍隊應運用現代空中交通工具,恢復騎兵所特有的高速機動傳統和奇襲技藝。報告建議,應馬上組建數個空中機動師,為此,即使削減其他發展項目都應「在所不惜」。

  麥克納馬拉接受了報告的結論,立即下令組建第一個空中機動師。1963年春,陸軍第一個試驗性空中機動師——第11空中機動師正式組成,101師副師長哈里·余納德奉命擔任該師師長。經過一年的研究、試驗、演習,1964年6月,該師改用「第1騎兵師」的番號,成為美軍第一支實用空中機動師,美軍的空中機動部隊正式問世。

  101師雖然沒有加入第一批改編行列,但在變革浪潮的推動下,也進行了類似的嘗試,較早就邁出了革新的步伐。

  早在1960年,101師的一位中校博拉索就向當時的師長威廉·C·威斯特摩蘭提出了建立師屬航空兵的建議,威斯特摩蘭很快批准建立了一個戰鬥航空兵營。

  1962年,金納德出任101師副師長(他本是101師的軍官),立即在師里掀起了一股革新熱潮。他親自學習直升機駕駛技術,領著一批官兵勁頭十足地進行各種創新試驗,探索新型作戰機動方法。他甚至大膽地駕機在高樓房頂降落,試驗城市機降作戰方法。正是由於在101師打下的基礎,他才被選為第一個空中機動師的師長。

  1964年,正當101師進一步深化這場革命的時候,越南戰爭爆發,暫時打斷了這一進程。

  1964年8月,詹森總統眼看著越南人民的武裝鬥爭日益壯大,南方政權搖搖欲墜,而前任甘迺迪政府派出的特種部隊又回天乏術,終於跳上前台,悍然作出了派美軍正規部隊介入,以遏阻「共產主義向東南亞擴張」的決定。

  1965年7月29日,101師1旅奉命開赴越南,加入侵越美軍序列。

  兩年後,1967年11月19日,師里其他部隊,計187、327、501、502、506團5個傘兵團和數個炮團,全部到達。

  101師對參加侵越作戰實際上早就有所準備。還在1958年,越南南方開始出現緊張形勢的時候,威斯特摩蘭師長就著手開展了小分隊叢林反叛亂作戰訓練。他專門開設了一個偵察與偷襲訓練學校,安排全體官兵分期分批人校輪訓,主要訓練科目包括:耐力訓練、高強度體能訓練、叢林行軍訓練、攀岩下岩訓練、野外生存訓練、野戰救治訓練,等等。訓練合格者每人發給一枚特殊證章,上面刻著兩個黑白顏色、一個上指、一個下指的箭頭,顏色象徵晝夜,箭頭象徵天空和陸地。


  因此,101師開赴越南時,已掌握了一定的亞熱帶地區作戰技能。

  1旅赴越後,主要在越南中北部地區的越第二軍區作戰,師主力則主要在中南部地區的第三軍區作戰。1965至1968年冬春之間,先後參加了10餘次重大戰鬥,其中比較重要的有:

  1966年1月19日至2月21日,1旅偕韓國、南越軍在富安省實施護稻作戰,據稱打死打傷對方679人;

  1966年2月2H至21日,1旅在昆嵩省與北越軍隊作戰,據稱打死打傷對方531人;

  1968年4月1日至5月17日,3旅偕82空降師1旅及南越軍在廣治省與承天省交界處作戰,據稱打死打傷對方2100人。

  1968年5月17日至1969年2月28日,在承天省中部作戰,據稱打死打傷對方3299人。

  就在101師浴血搏殺的時候,接到了改編為空中機動部隊的命令。

  美軍在越戰剛剛開始的時候,就將剛組建的第一騎兵師派上了戰場,希望利用直升機機動的最新作戰理論打敗對手,同時在實踐中對這一理論作進一步的檢驗。騎1師不負所望,表現果然奇佳,4年來頻頻以其疾如閃電的機動跨山越水,神出鬼沒於山嶽叢林之中,機敏而又兇狠地攻擊越方武裝,多少抑制了游擊戰在機動性方面的優勢。故此美軍方領導人遂作出了擴大空中機動部隊的決定。

  1968年7月,101師在南越接受改編,由空降師改建為空中機動師,原160航空大隊補入,更名為101航空大隊,全師共配備直升機411架。

  改編後的101師又參加了10餘次作戰,直至1972年。

  在越南作戰的7年中,101師以其較高的軍事素養,為實現當局的侵略企圖盡了不少力,作戰湧現了若干得力打手,如:「優異服役獎章」獲得者、連長小威廉,卡彭特上尉在本連陣地告急之時,果斷要求空軍對陣地投彈,擊退了越軍,而本方有12人被飛機投下的燃燒彈燒傷(卡彭特事先並不知道飛機裝的是燃燒彈,但美國報紙渲染成他明知是燃燒彈,仍冒死要求飛機投下);「國會榮譽勳章」獲得者、連長保羅·布卡上尉,他單槍匹馬沖在隊伍前面,消滅對方一個機槍火力點,接著又孤身掩護全連轉移,並忍著重傷,堅持指揮戰鬥一整夜;「國會榮譽獎章」獲得者、專業兵戴爾,華格拉恩下士,用身體撲向即將爆炸的手榴彈,解救了傘降戰友的生命,等等。

  但是,這場戰爭在政治上、道義上的先天不足,從根本上註定了101師這支老牌勁旅不可能重現歷史的輝煌,雖然湧現了若干勇夫,但整個部隊始終不能擺脫茫然、惶惑、緊張、恐懼等各種不良心態的纏繞。在潮濕陰暗、無邊無際的密林里,他們常常是想前進,走不動,宛如烏龜爬行;想殺人,找不著,又似盲人摸象,自己反倒被不知何處飛來的彈雨打得死傷遍地。美國的一位記者在他采寫的訪問記中,生動地描繪了101師官兵在叢林作戰中的狼狽形象:「他們又飢又渴,又熱又累,上怕日曬雨淋,下怕蛇蟲野獸,只覺得滿地是荊棘陷井,到處有看不見的南越解放軍。」

  苦戰7年,美軍越南戰場陷入了欲戰不勝,欲撤不能的尷尬境地。101空降師更是被拖得遍體鱗傷,疲憊不堪。70年代初,尼克森政府終於明白了這場戰爭是「一場永遠也無法打贏的戰爭」,終於無可奈何地作出了退出越南的決定。

  101空降師作為侵越美陸軍最後撤離的部隊,於1972年3月1日正式離開越南。臨行前,時任美國防部長的麥克納馬拉向101師官兵發表演說:「你們以你們的優異表現和頑強的戰鬥精神,為美國軍隊贏得了尊重和榮譽,你們所付出的犧牲和代價令每一個美國人感到痛心和永久難忘。讓我們離開這個鬼地方吧!希望我們的子孫後代永遠不要重溫我們的這場叢林噩夢。」

  在7年參戰時間中,101師共參加重要戰役戰鬥26次,17人(次)獲個人獎勵稱號,師獲「優秀部隊獎」。

  但是,全師的傷亡也極為慘重,共達2萬多人,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傷亡人數(9328人)的2倍多!

  戰後,部隊在駐地建立了越戰陳列館,以教育後人,銘記這段不同尋常的歷史。馳騁海灣

  越戰後,美國對戰爭中膨脹起來的軍隊作了一次大裁減,空中機動部隊的規模被大大壓縮,騎1師改建為重型機械化師,而101師卻保留下來,成為惟一的空中機動部隊。

  1974年,101師由空中機動師更名為空中突擊師,編制內增加了新型攻擊直升機的比重,增強了火力突擊力。

  1977年8月31日,陸軍部頒發101空中突擊師的《任務職責》,明確指出101師的責任是:在全球,首先是在北約地區進行快速部署,以消滅敵軍,對地面實施控制,運用獨特的空中機動資源,參加合成作戰或單獨採取軍事行動。


  70年代,整個美軍的海外作戰活動受戰略退縮的影響,基本上陷於停滯,101師也相應沉寂下來。但是,它在國內政治舞台上卻相當活躍。1975年,受政府調遣,前往小石城平定騷亂,鎮壓黑人群眾。該師早在50年代就多次充當過這種「政府消防隊」的角色,因此被美國民眾稱為「沙皇俄國的哥薩克」。

  1983年,里根政府為遏阻蘇聯在全球的擴張勢頭,成立中央司令部,負責組織協調美軍在中東地區的作戰,101師與82師同列入該司令部隨時準備調用的部隊行列。

  經過調整後,第101空中突擊師全師有18926人,官兵比為1:8,下轄3個空中突擊旅航空兵群、師炮兵群。師後勤部下轄修理營、衛生營、補給與勤務營、航空技術裝備修理營。空中機動偵察營編有3個空中機動偵察連和一個地面偵察連。防空高炮營有4個牽引式「火神」高炮連。師還裝備有各式反坦克飛彈、防空飛彈發射架等防空武器。

  而且,第101空中突擊師可以全部進行空中機動,因而它在戰場上能夠進行快速集中、快速分散和快速突擊,這也是空中突擊的特點。空中突擊部隊適於擔任屏護部隊和掩護部隊,以及實施遲滯行動、進行增援和節約兵力的其他任務。

  空中突擊師作為靈活而高度機動的預備隊,能在很短時間內在關鍵的時間和地點集中部隊,能進行超越地面障礙的各種行動,不像其他地面部隊必須強渡江河、繞過障礙物和通過其他堵塞交通的城鎮、鄉村等。由於它相對不受地形條件的限制,所以能把戰術上的靈活性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

  空中突擊師獨有的另一特點就是戰略展開能力較高,它是陸軍師中最輕型的一種師。

  空運這樣一個師所需的運輸機架次:一個師或一個旅特遣隊按編制裝備表全部進行空運,按兩架飛機之間起飛間隔為15分鐘計算,展開所需的時間,師為5晝夜零9小時,若不包括旅特遣隊則需要4晝夜;旅特遣隊需一晝夜零1.5小時。旅特遣隊或師進行短期作戰行動時,編制內的全部人員和裝備都進行空運,這樣,空軍出動的運輸機架次就會隨著展開的時間縮短而相應減少。

  應該指出的是,空中突擊旅並不需要像其他師那樣為了快速展開而在指定地區預先儲存裝備,但是一旦要在一個地方進行持久作戰,那就像其他師一樣,需要源源不斷地補充油料和彈藥。到達作戰地區後,空中突擊師可使用建制的手段進行機動和建立作戰基地。

  空中突擊師展開所需要的方法和技能,以及順利實施戰鬥所需要的空中突擊戰術,都不是輕而易舉所能得到的。要求空中突擊師的士兵和部隊都要進行專門的訓練。為此,該師辦有一所空中突擊學校,負責對單兵進行空中突擊技術與戰術的訓練。

  空中突擊學校和戰略展開學校還培養訓練單兵技能。部隊的技術和戰術訓練,主要通過空軍的飛機所進行的聯合空運訓練計劃來實施。此外,空中突擊師還掌握有30節車廂,對每個部隊每半年進行一次裝車訓練。戰術訓練的重點是偽裝、夜間行動(包括炮火襲擊)、反坦克戰術、以及空中突擊的方法等。

  此後,101師明顯加強了在中東方向作戰的軍事準備,部隊定期前往美國南方的國家訓練中心接受沙漠地區作戰訓練,頻繁進行緊急展開演練,每兩年一次開赴中東與埃及等國舉行聯合軍事演習。這些活動為它日後參加海灣戰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90年8月,海灣危機驟然爆發,美國迅即作出了出兵介入的決定。9月間,101師全班人馬緊隨82師之後開赴海灣。這是它自改建為空中突擊師以來第一次參加實戰,美軍計劃利用它由400架直升機、200門火炮、200具飛彈發射器構成的強大突擊力和機動力去撕裂號稱堅不可摧的伊軍防線,採用空中縱深突貫,打一場名副其實的「空地一體戰」,降服薩達姆。

  1991年2月24日,地面進攻戰役開始,101師打響了它的歷史上、也是世界軍事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空中縱深機動作戰。

  101師所從屬的18軍擔任聯軍最西翼的深遠穿插,任務是像切蛋糕一樣切斷科威特戰區(含科威特和伊東南部)與腹地的一切地面聯繫,徹底封閉戰場。101師位居中路從空中實施進攻,其使命一是在伊防線縱深建立前進補給基地,二是切斷科威特戰區向西、向北通向腹地的惟一兩條公路線——沿幼發拉底河谷的8號公路和哈馬爾堤道,充當鐵砧,與地面推進的裝甲部隊合擊,碾碎伊軍主力兵團。

  24日7時整,101師發起進攻,1旅先頭部隊500人乘上60架UH-60「黑鷹」直升機和30架CH-47D「支奴干」大型直升機從出發陣地起飛,向北越過邊界,呼嘯著沖向伊軍防線縱深。1個小時後,機群到達邊界以北113公里處的降落地點。327團1營的黑鷹直升機率先落地,士兵們衝出機艙,清剿周圍伊軍。守衛這裡的伊軍49師一個營進行了短暫的抵抗,但不久即在營長帶領下繳械投降。後續機群徐徐落地,迅速開闢了空降場,建立了名為「眼鏡蛇」的前進基地。直升機群接著又展開穿梭飛行,源源不斷地運來1旅其餘2500人和大批彈藥、油料和其它保障物資,為18軍的作戰提供了強大的後勤保障。這次行動中出動的直升機規模,是歷史上絕無僅有的。


  25日,101師把進攻矛頭指向了第二個目標,也是最重要的目標——邊界以北280公里處的幼發拉底河谷.3旅從邊界出發,展開了這次軍事歷史上距離最遠的直升機集團突擊。中午,黑壓壓的機群飛臨目標上空,一架接一架降落在空無一人、一片死寂的谷地里。背負著食品、飲水和彈藥的士兵跳出機場,踩著泥濘不堪的地面沖向指定位置,迅速在與河道並行的8號公路兩旁建立了攔阻陣地,在伊拉克南部與北部的聯繫通道上打下了第一枚釘子。

  當晚,腹背受敵的伊軍宣布放棄科威特。

  27日上午8時40分,2旅的4個攻擊直升機營和騎兵營從「眼鏡蛇」基地起飛,向東挺進200公里,在戰區縱深建立了又—個前進基地—一「蝰蛇」基地。12時,兩個攻擊直升機營轉向東北方向,攻擊伊軍戰區指揮中樞巴斯拉西北面的哈馬爾堤道。有「空中坦克」之稱的「阿帕奇」直升機穿越層層煙幕,飛臨堤道上空,在能見度不足1000米的條件下利用先進的熱成像儀捕捉目標,對著堤道上狂奔的伊軍車隊猛烈開火,密集的火箭彈和反坦克飛彈傾向地面,伊軍車隊立刻變成一堆堆起火燃燒的殘骸,擠滿了路面。另兩個攻擊直升機營隨後趕來,在路北段攻擊已經越過堤道的伊拉克逃兵,完全堵住了巴斯拉伊軍經此北撤的通道。至此,戰區伊軍完全被堵在了包圍圈內。

  各空降點上的部隊繼續戰鬥,堅守防線,直到28日戰爭結束。

  4天戰鬥,101師在戰場上空縱橫馳騁,實施了4次大規模空中機動,跨越總距離超過800公里,是參戰美軍中機動距離最長、作戰範圍最廣、插入縱深最遠的部隊,為割裂伊軍防禦體系立下大功,在戰爭史上創造了「機動制敵」的典範戰例。

  1992年,在美軍進行的大規模整編活動中,101師被編入應急部隊司令部,繼續肩負全球機動作戰使命,充當呼嘯而出的「空中鐵鷹」。

  101空中突擊師當前編成

  下轄3個步兵旅(1旅、2旅、3旅)、2個航空旅(101航空旅、159航空旅)等,具體編成是:

  第1旅(駐肯塔基州坎貝爾堡)

  旅部與旅部連

  第327步兵團第1營

  第327步兵團第2營

  第327步兵團第3營

  第2旅(駐肯塔基州坎貝爾堡)

  旅部與旅部連

  第502步兵團第1營

  第502步兵團第2營

  第502步兵團第3營

  第3旅(駐肯塔基州坎貝爾堡)

  旅部與旅部連

  第187步兵團第1營

  第187步兵團第2營

  第187步兵團第3營

  第101航空旅(駐肯塔基州坎貝爾堡)

  旅部與旅部連

  第101航空團第1營

  第101航空團第2營

  第101航空團第3營

  第101航空團第6營

  第17騎兵團第2中隊

  第159航空旅(駐肯塔基州坎貝爾堡)

  第101航空團第4營

  第101航空團第5營

  第101航空團第7營

  第101航空團第9營

  第101(空中突擊)空降師炮兵

  司令部與司令部連

  第320野戰炮兵團第1營

  第320野戰炮兵團第2營

  第320野戰炮兵團第3營

  第377野戰炮兵團第1營c連

  第2野戰炮兵分遣隊

  第101(空中突擊)空降師支援司令部

  司令部與司令部連

  第101航空團第8營

  第63化學連

  第101(空中突擊)空降師樂隊

  第426前方支援營

  第526前方支援營


  第626前方支援營

  第801基本支援營

  第101軍支援大隊

  第86戰鬥支援醫院

  第101供給與勤務營

  第106運輸營

  第129戰鬥支援營

  第561戰鬥支援營

  第101(空中突擊)空降師直屬分隊

  師部與師部連

  第44防空炮兵團第2營

  第326工兵營

  第501通信營

  第716軍事情報營

  第82軍事警察營

  第21化學連

  101空中突擊師現任指揮官

  美國第101(空中突擊)空降師現任師長羅伯特·T·克拉克少將,負責作戰的副師長富蘭克林·1·哈根貝克准將,負責支援的副師長維吉爾·1·帕克特上校,參謀長傑森·K·卡邁亞上校,軍士長傑拉爾德·J·康茨,美國第101(空中突擊)空降師前任師長威廉·F·克蘭少將。

  現任師長羅伯特·T·克拉克少將1970年畢業於德克薩斯技術大學(優秀軍事畢業生)並獲得歷史學學士學位,通過接受後備軍官訓練團訓練後被任命為少尉軍官。後來又獲得奧本大學政治學碩士學位。

  接受的軍事教育包括:步兵軍官基礎課程,步兵軍官高級課程,空軍指揮與參謀學院,國家軍事學院。

  1970年9月至1981年6月,歷任駐德克薩斯州胡德堡的美國第1裝甲師第6步兵團5營連執行官,駐胡得堡的美國第1騎兵師第12騎兵團排長,第8騎兵團排長、連執行官,駐華盛頓州劉易斯堡的美國第9步兵師第1步兵團連執行官、營聯絡官、連長,駐喬治亞州本寧堡的美國陸軍步兵學校學員,駐羅得島的美國陸軍普羅維登斯地區徵兵司令部司令,駐夏威夷州斯科菲爾德兵營的美國第25步兵師第5步兵團1營助理作戰官、連長、營執行官的特別助理和營作戰官。

  1981年6月至1985年2月,任美國陸軍負責作戰與計劃的副參謀長辦公室部隊綜合參謀。1985年2月至1987年6月,任美國陸軍參謀長的副官兼助理執行官。1987年7月至1989年7月,任駐肯塔基州坎貝爾堡的美國第101(空中突擊)空降師第327步兵團第3營營長。1989年8月至1990年6月,為駐華盛頓州麥克奈爾堡的國家軍事學院學員。1990年6月至11月,任第101(空中突擊)空降師師長的特別助理。1990年11月至1992年11月,任美國第101(空中突擊)空降師第3旅旅長,任內率部參加海灣戰爭。1992年11月至1994年5月,任美國第101(空中突擊)空降師參謀長。1994年7月至1995年6月,任美國第2(輕型)步兵師負責作戰的副師長。1995年6月至1996年12月,任駐本寧堡的美國陸軍步兵中心副司令兼美國陸軍步兵學校副校長。1996年12月至1998年2月,任駐維吉尼亞州門羅堡的美國陸軍訓練與條令司令部負責戰鬥發展的副參謀長。

  1998年3月,出任美國第101(空中突擊)空降師師長。

  克拉克的軍銜晉升情況為:1991年5月晉升為上校,1995年1月晉升為準將,1997年10月晉升為少將。

  克拉克獲得的勳章、獎章與徽章包括:帶櫟樹葉的軍團勳章、銅星勳章、紫心勳章、優異服務勳章、飛行勳章、戰鬥步兵徽章、別動隊臂章、陸軍參謀部身份徽章、傘兵徽章和空中突擊徽章。

  負責作戰的副師長富蘭克林·1·哈根貝克准將,1971年畢業於美國軍事學院(西點軍校)並獲得學士學位,被任命為少尉軍官。後來還獲得了佛羅里達州立大學運動生理學碩士學位和長島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接受的軍事教育包括:步兵軍官基礎課程,步兵軍官高級課程,陸軍指揮與參謀學院,陸軍軍事學院。

  1972年3月至1984年6月,歷任駐夏威夷州斯科菲爾德兵營的美國第25步兵師排長、連執行官、該師第2旅助理作戰官、連長,駐喬治亞州本寧堡的美國陸軍步兵學校學員,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學員,美國軍事學院(西點軍校)體育系教官兼助理足球教練,駐北卡羅來納州布雷格堡的美國第18空降軍當前作戰處助理作戰官,駐布雷格堡的美國第82空降師第325(空降)步兵團3營作戰官和第82空降師司令部秘書。


  1984年6月至1985年6月,為陸軍指揮與參謀學院學員。1985年7月至1987年1月,作為交流軍官赴澳大利亞皇家步兵中心任戰術教官。1987年1月至1989年4月,任美國陸軍人事中心步兵科執行官、科長。1989年5月至1992年7月,任駐紐約德拉姆堡的美國第10(輕型)山地師第87步兵團1營營長、師作戰官。

  1992年8月至1993年6月,為駐賓夕法尼亞州卡萊爾堡的美國陸軍軍事學院學員。1993年6月至1995年6月,任駐密蘇里州伍德堡的美國陸軍工程兵中心第3訓練旅旅長。1995年7月至1997年7月,任美國第10(輕型)山地師參謀長。1997年7月至1998年11月,任駐維吉尼亞州亞歷山大里亞的美國總體陸軍人事司令部軍官人事管理處處長。

  1998年11月,出任駐肯塔基州坎貝爾堡的美國第101(空中突擊)空降師負責作戰的副師長。

  軍銜晉升情況為:1993年8月晉升為上校,1998年7月晉升為準將。

  負責支援的副師長維吉爾.1.帕克特(第二)准將,1972年畢業於甘迺迪學院並獲得商業學士學位,通過候補軍官學校培訓之後參加美國陸軍,被任命為少尉軍官。

  接受的軍事教育包括:步兵軍官高級課程,陸軍指揮與參謀學院(包括高級軍事研究學校),哈佛大學高級軍事院校人員班。

  1972年11月至1983年6月,歷任駐加利福尼亞州奧德堡的基礎戰鬥訓練旅連訓練官、助理作戰官,駐阿拉巴馬州納克爾堡的美國陸軍航空中心飛行學員,駐肯塔基州坎貝爾堡的美國第101(空中突擊)空降師第503步兵團1營排長、人事官、連長、第3旅助理作戰官,駐喬治亞州本寧堡的美國陸軍步兵學校學員,駐德國的美國第3步兵師第3航空營連執行官、師副設施協調官、航空營連長。

  1983年7月至1984年5月,為駐堪薩斯州利文沃思堡的美國陸軍指揮與參謀學院學員。1984年6月至1985年5月,為該院高級軍事研究學校研究生,獲得軍事學碩士學位。1985年6月至1989年II月,歷任駐德克薩斯州胡德堡的美國第1騎兵師助理作戰官和作戰官,駐德克薩斯州胡德堡的美國第3軍軍長的副官,美國陸軍航空中心阿帕奇直升機飛行員班學員。1989年11月至1990年10月,在胡德堡參與組建美國第6騎兵團第6中隊並任中隊長。後率領該部前往德國,加入美國第7軍所屬的第11戰鬥航空旅。1990年10月至1992年2月,任美國第7軍第11航空旅第6騎兵團第6中隊中隊長。1992年2月至5月,任駐德國的美國第5軍第11航空旅副旅長。

  1992年5月至1993年6月,為哈佛大學甘迺迪行政學院學員。1993年6月至1995年6月,任參謀長聯席會議聯合參謀部戰略計劃與政策部戰略計劃參謀、副部長的執行助理、政策處行動官。1995年8月至1997年12月,任第18空降軍第229攻擊直升機團團長。任內於1997年1月至9月率部配屬美國第1步兵師(即北部多國師)參加波赫穩定部隊的波士尼亞維和行動。1997年12月至1998年8月,任聯合參謀部戰略計劃與政策部歐洲處處長。

  1998年8月,出任美國第101(空中突擊)空降師負責支援的副師長。任內於1998年11月至1999年2月任美國第101(空中突擊)空降師駐薩爾瓦多聯合特遣部隊司令。

  軍銜晉升情況為:1995年6月晉升為上校,1999年9月晉升為準將。

  參謀長傑森·K·卡邁亞上校,1976年成為岡察加大學的優秀軍事畢業生(獲得政治學學士學位),通過接受後備軍官訓練團的訓練而參加美國陸軍。在接受步兵軍官基礎課程之後,赴美國第2步兵師任職,在朝鮮非軍事區附近執勤。此後返回美國,在第7(輕型)步兵師任排長。連執行官、連長等初級職務。在接受步兵軍官高級課程之後,任駐日本美軍司令兼美國第9軍軍長的副官。1985年10月,調美國第101(空中突擊)空降師,歷任監察長、營作戰官和師作戰處副處長。

  1988年畢業於武裝部隊參謀學院,任美國陸軍參謀部戰略計劃與政策處參謀,後任負責作戰與計劃的陸軍副參謀長辦公室下屬的戰略、計劃與政策處處長的執行官。1990年8月,任美國第24(機械化)步兵師作戰處副處長,後隨部隊參加海灣戰爭。1992年6月至1994年6月,任美國第101(空中突擊)空降師1營營長。1995年畢業於美國陸軍軍事學院,任駐巴拿馬的美國南方司令部總司令的特別助理,任至1997年6月。在此期間,還曾任美國總統辦公廳下屬的國家毒品控制政策辦公室的執行助理。1997年7月,任美國陸軍聯合戰備訓練中心「勇士」旅旅長。

  1999年6月,出任美國第101(空中突擊)空降師參謀長。

  前任師長威廉·F· 克蘭少將出生於德克薩斯州的薩姆豪斯頓堡。1968年11月從候補軍官學校畢業之後獲得少尉軍銜。後來獲得聖安東尼奧的雷克大學歷史學學士學位和中密西根大學人事管理碩士學位。

  接受的軍事教育主要包括:步兵軍官高級課程,美國陸軍指揮與參謀學院和美國陸軍軍事學院。

  1969年1月至1974年3月,歷任駐北卡羅來納州布雷格堡的美國第82空降師第1旅聯絡官,駐越南的美國第101空降師第1旅第327空降步兵團1營步兵排長、營偵察排長和營聯絡官和助理作戰官,駐布雷格堡的美國第82空降師第325空降步兵團2營連長,聖安東尼奧的雷克大學學員,駐喬治亞州本寧堡的美國陸軍步兵學校學員,美國陸軍徵兵司令部駐德克薩斯州奧斯汀的地區徵兵司令,駐華盛頓州劉易斯堡的第2別動營連長和助理作戰官。

  1978年7月至1979年6月,為駐堪薩斯州利文沃思堡的美國陸軍指揮與參謀學院學員。1979年6月至1981年6月,先後任駐維吉尼亞州亞歷山大里亞的美國陸軍軍事人事中心陸軍選升委員會秘書處記錄員和戰鬥兵種處人事管理官。1981年7月至1983年7月,被選調作為代表美國第82空降師的交流軍官前往英國,任英國第3皇家空降團C連連長達2年。

  1983年7月至1984年3月,任美國第82空降師第508空降步兵團2營執行官。1984年4月至1985年10月,任該師第508空降步兵團2營營長。1985年10月至1986年6月,任該師第504空降步兵團3營營長。1986年8月至1987年6月,為美國陸軍軍事學院學員。1987年6月至1988年12月,任駐喬治亞州亨特陸軍航空基地的第75別動團1營營長。1988年12月至1989年6月,任第75別動團副團長。1989年6月至1991年9月,任第75別動團團長,任內於1989年12月在「正義事業」行動期間率部參加對巴拿馬的空降突擊。1991年9月至1993年7月,升任駐加利福尼亞州奧德堡的美國第7(輕型)步兵師負責作戰的副師長。

  1993年7月至1996年2月,任駐佛羅里達州麥克迪爾空軍基地的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計劃、政策與戰略評估部部長。

  1996年2月至1998年2月,出任駐肯塔基州坎貝爾堡的美國第101(空中突擊)空降師師長。軍銜晉升情況為:1988年6月晉升為上校,1992年2月晉升為準將,1995年1月晉升為少將。獲得的勳章、獎章與徽章主要包括:國防優異服務勳章、優異服務勳章、帶3枚櫟樹葉的榮譽軍團勳章、帶V字的銅星勳章和帶櫟樹葉的銅星勳章、紫心勳章、帶3枚櫟樹葉的榮譽服務勳章、飛行勳章、帶櫟樹葉的陸軍功績勳章、陸軍成就勳章、戰鬥步兵徽章、優秀傘兵徽章、空中突擊徽章、別動隊臂章。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