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61個國家王牌部隊內幕> 九、追求榮譽—一第10山地師

九、追求榮譽—一第10山地師

2024-08-07 19:13:43 作者: 李慶山、楊毅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組建的美國陸軍第10山地師,是美國最有名的山地作戰部隊,在二戰以及戰後的若干次美國對外征戰中均發揮了不同尋常的作用。該師一直把「追求榮譽」作為動力和師訓,它也確實獲得了很多榮譽。

  馬歇爾贊同組建山地師

  1939年9月,德國入侵波蘭。1939年11月,蘇聯進攻芬蘭。依靠雪橇實施機動的芬蘭部隊殲滅蘇軍2個坦克師,使蘇聯人蒙羞不已。國家滑雪巡邏隊主席查爾斯·M(明尼)·多爾認為,芬蘭部隊的勝利充分說明美國陸軍也需要一支山地部隊。於是,他花了數月時間遊說陸軍部訓練山地作戰與冬季作戰部隊。1940年9月,多爾得以將報告送交當時的美國陸軍參謀長喬治·C·馬歇爾上將。馬歇爾認為多爾創建滑雪部隊的建議很有價值,指示陸軍對此作出反應。

  1941年12月8日,美國陸軍在華盛頓州的劉易斯堡正式組建第一支山地部隊——第87山地步兵營幅來成為團)。為了紀念多爾,這支部隊起名為「明尼滑雪部隊」,在海拔4391米的尼雷爾山頂進行訓練。國家滑雪巡邏隊擔負起為第87步兵團以及後來的第10(輕型)步兵師招募新兵的任務。

  1943年7月15日,美國陸軍以第87步兵團為核心,在科羅拉多州的黑爾兵營正式組建第10輕型步兵師。該師下轄第85步兵團、第86步兵團和87步兵團,在海拔2804米的黑爾兵營進行訓練,磨練部隊在最艱苦的山地條件下作戰和生存的技能。後來,1943年7月15日被確定為美國第10山地師的成立日。

  1944年6月22日,第10(輕型)步兵師移駐德克薩斯州的斯威夫特堡,準備參加1944年的路易斯安那機動作戰演習。此次演習後來因故取消。

  1944年11月6日,第10(輕型)步兵師改編為第10山地師,被授權佩戴藍白相間的山地師臂章。此後,第10山地師開赴歐洲作戰。

  首戰德軍:沿懸崖攻擊

  1945年1月28日,第10山地師在義大利亞平寧山脈北部投入戰鬥。該師面劉的是在長達8公里的貝爾韋代雷山一托拉西亞山山脊上構築有堅固防禦陣地的德軍:其他師對貝爾韋代雷山發動了3次攻擊,儘管有時短暫地占領了它,但始終未能攻下這個山頭。如欲攻下貝爾韋代雷山,第10山地師就必須首先攻占「里瓦山脊線」,而山脊上的德軍正在拼命保護著通往貝爾韋代雷山的道路。第86山地步兵團第1營和第2營F連擔負攻占里瓦山脊的任務。經過偵察之後,第86團決定在夜間沿陡峭懸崖實施攻擊。德軍認為根本不可能有人能從懸崖爬上山脊,故而僅用1個山地營防守里瓦山脊。1945年2月18日深夜,天空一片漆黑,第86山地步兵團對山脊發動突然襲擊,從德軍完全沒有意料到的地方攻上山脊,攻其不備,大獲全勝。

  貝爾韋代雷山是下—個攻擊目標。貝爾韋代雷山不僅有重兵把守,而且有地雷區防護。在第86山地步兵團攻占里瓦山脊後不久,第85山地步兵團和第87山地步兵團在沒有炮火掩護的情況下,於2月19日突然對貝爾韋代雷山發起進攻。看見端著刺59的美軍已來到跟前,德軍倉促應戰,兩軍在山頂展開你死我活的拼殺。經過幾小時的浴血奮戰,第85山地步兵團和第87山地步兵團終於攻占山頭。德軍深知這個山頭的重要性,故而在隨後的兩天中發動7次反衝擊,企圖奪回山頭。經過頭3天的激烈戰鬥,第1山地師以陣亡195人、戰傷655人的代價,俘虜德軍官兵1000人。此時,第10山地師處於突破德軍亞平寧山脈防線,奪取第65號公路,打開通往波河河谷的道路的有利位置。

  1945年4月14日,盟軍在義大利戰場的最後決戰開始。作為美國第5集團軍的先頭突擊部隊,第10山地師以第85山地步兵團和第87山地步兵團作為突擊力量,向波河河谷發起進攻。這是一場滲烈的激戰,第10山地師第一天的傷亡與失蹤人員就達553人。

  4月14日,第85山地步兵團第2營G連在義大利阿亞諾堡附近向德軍發動進攻。C連剛跨過進攻出發線,就遭到德軍密集火力的壓制。

  密集的重炮炮彈、迫擊炮彈、輕武器槍彈向他們襲來,G連被壓制在地面動彈不得。連長不幸中彈身亡後,代理連長率偵察小組向909山頭運動,一等兵報務員約翰·D·馬格拉思主動要求配合偵察小組行動。剛走不遠,他們也被德軍火力壓制住。但馬格拉思不像其他人那樣立即撲倒在地,而是緊握M-I「加蘭德」自動卡賓槍,一個箭步衝上前去,消失在房屋的拐角處。

  馬格拉思發現2名德軍正在用機槍向自己的戰友射擊,舉槍擊斃其中一人,迫使另一人舉手投降。另外5名德軍從貓耳洞裡鑽出來,一邊向馬格拉思射擊,一邊向後撤退。馬格拉思丟下自己的卡賓槍,抄起德軍機槍,向逃跑的敵人掃去。1名德軍被擊斃,3名德軍被擊傷。接著,他又發現了另一個德軍陣地,便奮不顧身地端著機槍沖了上去,又擊斃德軍2名,擊傷3名,並繳獲了他們的武器。G連官兵為他的英勇行為所鼓舞,都跟隨其後沖了上去,很快即攻克德軍的陣地。


  那天傍晚,馬格拉思又志願冒著敵人密集的炮火收集全連的傷亡情況,因兩枚迫擊炮彈落在身邊爆炸而壯烈犧牲,年僅19歲。約翰·D·馬格拉思因其英雄事跡而榮獲1枚國會榮譽勳章,成為美國第10山地師惟一榮獲國會榮譽勳章的人。1995年6月,第10山地師將駐地德拉姆堡的體育設施重新命名為「約翰·D·馬格拉思體育館」並掛上馬格拉思的畫像,以示永久紀念。

  時至4月27日清晨,即發起進攻的第7天,第85山地步兵團的首批部隊突破德軍防線,進入波河河谷。在5天的進攻戰鬥中,第10山地師傷亡達1283人。突破德軍的山脊防線後,第10山地師的下一個目標是橫渡波河。

  4月23日上午,第10山地師成為第1個抵達波河的師。第87山地步兵團第1營,也就是最初組建的那支山地步兵部隊,冒著德軍的猛烈炮火,分乘50艘攻擊帆船,強渡波河,順利攻占德軍岸防陣地,為後續部隊打開了通道。

  第10山地師進行的最後一場戰鬥,發生在阿爾卑斯山脈下的加爾達湖畔。1945年4月27日,第10山地師的先頭部隊抵達加爾達湖南面,旨在切斷德軍逃往布倫納山口的主要道路。但是,第10山地師的行動由於隧道被炸毀且到處是路障而被遲滯。第10山地師使用「鴨」式兩棲運兵車,繞過路障,占領了湖頭的里瓦鎮和塔爾博爾鎮,完全切斷了德軍的退路。1945年5月2日,德軍在義大利停止有組織的抵抗。

  第10山地師在114天的戰鬥中,以陣亡992人、負傷4154人的代價,擊潰和殲滅5個精銳德軍師。

  幾度改編

  在義大利的戰鬥結束後,第10山地師準備進攻日本。1945年8月,隨著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第10山地師進攻日本的計劃只好告吹。在義大利執行短暫的占領任務之後,第10山地師回到科羅拉多州的卡森兵營。

  1945年II月30日,第10山地師退出現役。但是,第10山地師的退役官兵並沒有放棄對滑雪運動的追求。他們在有關地區開設滑雪場,開發滑雪裝備,創辦滑雪雜誌和滑雪學校,致力於提高美國的滑雪水平。

  為了滿足美國陸軍訓練大量部隊的需要,第10師於1948年7月1日在堪薩斯州的賴利堡轉服現役,成為1個訓練師。他沒有保留其戰時山地師的番號,因此不再佩戴山地師臂章。第10訓練師的任務是為其他陸軍部隊招募和訓練新兵。1950年韓戰爆發,更加重了它的任務。在1948年至1953年期間,該師對12.3萬名新兵進行了基礎訓練。

  1954年1月,美國陸軍部宣布將第10訓練師改編為戰鬥步兵師,根據新的輪換政策派駐歐洲。1954年5月,第10訓練師的實力減為零。第37步兵師的人員和裝備被運到賴利堡,於6月15日改編成為新的第10步兵師。

  接著,美國第10步兵師被派往德國輪換美國第1步兵師。移交始於1955年7月,1955年9月移交結束。1955年9月27日,美國第10步兵師和美國第1步兵師的交接儀式在德國維爾茨堡正式舉行,美國第1步兵師師長小蓋伊·S·梅洛伊少將正式向美國第10步兵師師長喬治·E·馬丁少將移交有關指揮權。

  第10步兵師司令部駐德國維爾茨堡,其部隊駐在他周圍120公里的範圍內。第10步兵師的部隊從法蘭克福到紐倫堡成弧形部署,處於北約防禦部隊的戰略中心位置。第10步兵師下屬9個步兵營,4個炮兵營,1個坦克營,具有很強的作戰能力。1958年,第3步兵師到德國替換第10步兵師。第10步兵師回到喬治亞州本寧堡,並於1958年6月14日退出現役。

  1985年2月13日,第10步兵師在紐約州的德拉姆堡正式轉服現役,成為第10山地師(輕型步兵),小威廉·S·卡彭特准將(稍後晉升為少將)出任師長。第10山地師是美國陸軍自1975年以來正式組建的第1個師,也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第1個駐紮在美國東北部的師。組建第10山地師的目的是為了滿足在全世界範圍內實施中、低強度應急作戰的需要,其裝備設計傾向於規模小、重量輕、具備較強的機動能力。索馬利亞行動

  1990年海灣危機爆發,第18空降軍的第82空降師、第101(空中突擊)空降師和第24(機械化)步兵師傾巢出動,但同屬於第18空降軍的第10山地師卻在原地留守。儘管第10山地師作為一支完整的部隊沒有去海灣,但它卻有大約1200名官兵參加了海灣戰爭。其第548補給與勤務營(大約1000名官兵)在海灣戰爭中擔負著支援第24(機械化)步兵師的任務。海灣戰爭停戰後,第10山地師的第一批士兵於1991年3月回到德拉姆堡,最後一批士兵於1991年6月返回。


  1992年8月24日中午,南佛羅里達州突然烏雲密布,狂風大作。這就是給南佛羅里達州帶來巨大災難的「安德魯颶風」。它使13人喪生,使大約25萬人無家可歸,造成的各種損失超過200億美元。1992年9月27日,第10山地師抽調6000人,組成山地特遣隊,趕往南佛羅里達,接過了搶險救災的重任。他們建立臨時救災營房,分發食物、衣物、藥品和建築物品,同時也幫助受災居民重建家園,清除瓦礫和廢品。山地特遣隊的最後一批士兵於1992年10月從佛羅里達回到德拉姆堡。

  1992年12月3日,美軍為在索馬利亞實施「恢復希望行動」而迅速組建聯合特遣部隊,第10山地師司令部被指定為聯合特遣部隊的陸軍部隊司令部。第10山地師師長斯蒂文·K·阿諾德少將被任命為陸軍部隊司令。第10山地師的任務是:奪占主要城市和道路,為把救濟品送到飢餓的索馬利亞人手中提供安全的通道。經過第10山地師的努力工作,國際人道主義機構宣布:食物緊急狀態已經結束,各派勢力之間的爭鬥已經減少。第41工兵營A連在基斯馬尤北面建築了一座160英尺長的活動便橋。它是越南戰爭以來美軍在國外建築的最長的活動便橋。從1993年2月中旬起,第10山地師開始逐步減少在索馬利亞的部隊。

  1993年5月4日,聯合國承擔了確保救濟物品進入索馬利亞的任務。所有留在索馬利亞的部隊都由一個新司令部——聯合國索馬利亞維和行動司令部指揮與控制。

  1993年10月3日,別動特遣隊襲擊摩加迪沙縱深處一個由民兵堅守的據點。別動隊員成功地抓住了穆罕默德,艾迪德的幾名重要助手。但當他們前往救援一架被擊落的直升機時,他們很快被索馬利亞民兵團團圍住。第14步兵團第2營快速反應部隊被派去占領地面撤離路線。夜幕降臨時,第14團第2營得到了多國部隊裝甲車的加強。他們從港口大門到奧林匹克飯店和別動隊環形防禦陣地,進行了3個小時的流動槍戰。最後,他們成功地與別動隊員會合,開始在敵人的火力下沿巴基斯坦部隊奪占的道路撤退。黎明時分,精疲力竭的美軍士兵終於衝出索馬利亞民兵的包圍,跌跌撞撞地走進巴基斯坦士兵占領的市體育館。第14步兵團第2營持續戰鬥12個多小時,29人負傷,1人陣亡。別動特遣隊損失慘重,57人受傷,19人陣亡,1人失蹤(被俘,後來生還)。據估計,索馬利亞民兵陣亡300人,受傷700多人。

  1994年3月12日,第10山地師駐索馬利亞的最後一支部隊——第25步兵團第2營回到德拉姆堡。第10山地師總共有大約7300人在索馬利亞服役。

  參加維和

  在「堅持民主行動」期間,第10山地師是海地多國部隊和聯合特遣部隊的核心力量。海地多國部隊的兵力來自20個國家。在這支2.1萬人的部隊中,有8600人佩戴第10山地師的臂章。

  1994年9月19日上午9點30分,第10山地師第1旅從一艘航空母艦上起飛,實施陸軍的第一次空中突擊。這支部隊將近2000人,分乘54架直升機對海地實施空中突擊,迅速占領了太子港國際機場。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陸軍直接從航空母艦上實施的規模最大的空中作戰行動。

  第10山地師的任務是創造一種安全而穩定的環境,使海地總統讓·B·阿里斯蒂德能夠重新建立合法政府,舉行民主選舉。10月13日,當塞德拉斯將軍、他的家人和其政府成員離開海地去巴拿馬時,讓流亡總統阿里斯蒂德回國的準備工作進入最後階段。1994年10月15日,阿里斯蒂德總統回到太子港國際機場,第10山地師為他提供安全保障。

  1995年1月15日,美國第10山地師把對海地多國部隊的控制權交給美國第25步兵師。31日,第10山地師的8600多名士兵的最後一批回到德拉姆堡。

  1997年3月18日,第642工兵連被部署到波士尼亞執行6個月的輪換任務。他們在那裡的主要任務是修橋、築路、蓋房子。次日,第14步兵團第2營的兩個連也被部署到波士尼亞,B連的任務是防守一座重要的橋樑,c連的任務是充當戰區預備隊。

  1999年8月初,美國第10山地師正式接過在波士尼亞地區執行維和行動的任務,與此同時,該師第2次開始從紐約的斯塔頓島將裝備海運至目的地。8月4日,在圖茲拉的雄鷹基地,正式舉行了權力移交儀式,美國第1騎兵師師長伯恩斯少將將北部多國部隊的指揮權移交給美國第10山地師師長坎貝爾少將。參加第10山地師維和行動的還有來自肯塔基州諾克斯堡的第229航空團第8營(裝備阿帕奇直升機),這是美國陸軍後備役部隊中僅有的2個阿帕奇直升機營之一。

  當前編成


  21世紀初,第10山地師的基本任務依然以山地作戰、反恐等為主,其編成包括山地步兵旅、炮兵團、航空旅等,具體是:

  第1旅

  第32步兵團第1營

  第22步兵團第2營

  第87步兵團第1營

  第2旅

  第14步兵團第2營

  第31步兵團第4營

  第87步兵團第2營

  第10山地師炮兵

  第6野戰炮兵團第3營

  第15野戰炮兵團第2營

  第1野戰炮兵團E連

  第10山地師航空旅

  第10航空團第1營

  第10航空團第2營

  第17空中騎兵團第3中隊

  第10山地師支援司令部

  第200軍需分隊

  第10航空團C連

  第10前方支援營

  第210前方支援營

  第710基本支援營

  第39軍械分隊

  第548戰鬥支援營

  第57運輸連

  第59化學連

  第514維護保養連

  第590野戰軍需勤務連

  第10暫編勤務營

  第10通信營

  第10軍事警察營

  第62防空炮兵營第3連

  第41工兵營

  第110軍事情報營

  師樂隊

  現任指揮官

  美國第10(輕型)山地師現任師長詹姆斯·1·坎貝爾少將,負責作戰的副師長蓋里·D·斯佩爾准將,負責支援的副師長約翰·M·布朗(第三)准將。

  美國第10(輕型)山地師前任師長勞森·W·馬格魯德(第三)少將。

  現任師長詹姆斯·1·坎貝爾少將1949年8月16日出生於美國喬治亞州本寧堡。1971年畢業於密蘇里大學並獲得體育學士學位,經過接受後備軍官訓練團訓練後被任命為少尉軍官。

  接受的軍事教育包括:步兵軍官初級課程和高級課程,陸軍指揮與參謀學院,海軍軍事學院。

  1971年6月至1980年4月,歷任駐北卡羅來納州布雷格堡的美國第82空降師第504步兵團2營排長,駐韓國的美國第2步兵師排長,駐本寧堡的美國陸軍步兵學校學員,駐南卡羅來納州傑克遜堡的美國陸軍訓練中心第4戰鬥支援訓練旅連長。1980年5月至1981年5月,為美國陸軍指揮與參謀學院學員。1981年6月至1984年5月,歷任美國軍事學院體育系訓練官兼研究員、班主任、指導主任。1984年6月至1985年11月,任駐夏威夷州斯科菲爾德兵營的美國第25步兵師第35步兵團1營執行官。1985年12月至1987年6月,任美國第25步兵師負責綜合的助理參謀長。1987年7月至1989年5月,任該師第27步兵團4營營長。1989年6月至1990年6月,為美國海軍軍事學院學員。1990年7月至1991年1月,任駐華盛頓州劉易斯堡的美國第9(摩托化)步兵師負責作戰的助理參謀長。1991年2月至1992年5月,任駐華盛頓州劉易斯堡的美國第1軍副參謀長。

  1992年6月至1994年9月,任駐紐約州德拉姆堡的美國第10山地師第1旅旅長和師參謀長。在此任內,於1993年4月至8月兼任駐索馬利亞的聯合國快速反應部隊司令。1994年9月至1995年1月,任駐海地的多國部隊參謀部主任。1995年1月至1995年6月,任美國第10山地師參謀長。1995年6月至1996年7月,任美國陸軍參謀長的執行官。1996年7月至1997年9月,任駐夏威夷州史密斯兵營的美國太平洋司令部下屬的聯合特遣部隊司令。1997年9月至1998年8月,任美國第25步兵師負責支援的副師長。1998年8月至1999年3月,任美國第25步兵師負責作戰的副師長。

  1999年3月,出任美國第10山地師師長兼德拉姆堡駐軍司令。在此任內兼任在波赫地區執行維和任務的北部多國師師長。


  1999年8月4日,美國第10山地師與美國第1騎兵師在波士尼亞首府圖茲拉的雄鷹基地舉行權力移交儀式,第10山地師師長詹姆斯·1·坎貝爾少將從美國第1騎兵師師長凱文·P·伯恩斯少將手中接過對執行維和任務的北部多國師的指揮權。

  負責作戰的副師長蓋里·D·斯佩爾准將,1972年畢業於美國軍事學院(西點軍校)並獲得學士學位,被任命為少尉軍官。後來還獲得了韋伯斯特大學管理碩士學位。

  接受的軍事教育包括:步兵軍官初級課程和高級課程、陸軍指揮與參謀學院、陸軍軍事學院。

  1973年4月至1981年6月,歷任駐肯塔基州坎貝爾堡的美國第101(空中突擊)空降師排長、連執行官,駐喬治亞州斯圖爾特堡的第75步兵團排長、連執行官、營後勤官,駐德國的美國第1裝甲師第46步兵團1營後勤官、連長。

  1981年6月至1982年6月,為駐堪薩斯州利文沃思堡的美國陸軍指揮與參謀學院學員。1982年6月至1990年5月,歷任美國陸軍負責後勤的副參謀長辦公室參謀,第75別動隊團2營執行官,駐華盛頓特區劉易斯堡的美國第9(摩托化)步兵師第60步兵團2營營長。1990年6月至1991年6月,為美國陸軍軍事學院學員。1991年6月至1992年6月,任第75別動隊團2營營長。1992年7月至1994年6月,任美國國務院反恐怖辦公室特別行動處處長。

  1994年6月至1996年8月,任駐夏威夷州斯科菲爾德兵營的美國第25步兵師第3旅旅長,任內率部參加赴海地的「維護民主」行動。1996年8月至1998年7月,任駐巴拿馬的美國南方陸軍司令部副司令。

  1998年7月,任駐紐約州德拉姆堡的美國第10山地師負責作戰的副師長。

  軍銜晉升情況為:1992年6月晉升為上校,1998年6月晉升為準將。

  負責支援的副師長約翰·M·布朗(第三)准將,1971年畢業於西維吉尼亞學院並獲得生物學學士學位,通過候補軍官學校畢業後獲得少尉軍銜。後來還獲得了喬治亞理工大學工業管理碩士學位。

  接受的軍事教育包括:步兵軍官候補課程和高級課程、陸軍指揮與參謀學院、國家軍事學院。

  1971年2月至1980年4月,歷任駐喬治亞州本寧堡的美國陸軍步兵學校行動官、副校長的副官,駐德國的美國第1(機械化)步兵師(前指)第26步兵團1營排長、營助理作戰官、連長,美國陸軍步兵學校學員,駐堪薩斯州利文沃思堡的美國陸軍聯合兵種中心部隊編制部項目官。

  1980年4月至1981年6月,為駐堪薩斯州利文沃思堡的美國陸軍指揮與參謀學院學員。1981年6月至1989年4月,歷任美國陸軍聯合兵種中心項目官、分析官、部隊編制部戰鬥科科長,駐韓國的美國第2步兵師負責計劃與演習的助理作戰官、1營執行官,南阿肯色大學軍事科學教授,駐科羅納多州卡森堡的美國第18空降軍司令部營營長、「龍」旅副旅長。1989年4月至1991年7月,任駐德國的美國第3裝甲師第5騎兵團3營營長,任內率部參加海灣戰爭。1991年7月至1992年6月,為駐華盛頓特區麥克奈爾堡的國家軍事學院學員。

  1992年II月至1994年11月,任駐喬治亞州斯圖爾特堡的美國第24(機械化)步兵師第1旅旅長。1994年11月至1997年3月,任駐德國的美國第1裝甲師參謀長。1997年3月至7月,任美國國防部副部長的軍事助理。1997年7月至1999年7月,任駐華盛頓特區麥克奈爾堡的美國國防大學參謀長。

  1999年7月,任美國第10山地師負責支援的副師長。

  軍銜晉升情況為:1992年4月晉升為上校,1999年7月晉升為準將。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