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61個國家王牌部隊內幕> 二、淚水與歡歌交織的歷史——法國裝甲兵

二、淚水與歡歌交織的歷史——法國裝甲兵

2024-08-07 19:16:42 作者: 李慶山、楊毅
  從冷兵器時代的騎兵到現代社會的全副武裝的裝甲兵,法國人最為自豪的裝甲部隊不知不覺又走過了近一個世紀。法軍裝甲兵的歷史是近代法國興衰榮辱、幾起幾落的一個縮影,是法蘭西民族自路易十四和拿破崙時代起就一直在孕育的大國之夢的一抹重彩。

  一戰之中顯身手

  法國是最早擁有坦克的兩個國家之一。儘管它不是第一輛坦克的誕生地,但卻幾乎與英國同時生產出它的第一批坦克。全重14.6噸、裝有1門75毫米口徑榴彈炮的「施奈德」和全重22噸、裝有同口徑火炮的「聖沙蒙」坦克均在1916年底裝備法國陸軍,時間只比英國晚了不到半年。

  但是法國首次使用坦克的情況就遠非英國那樣有效和幸運了。在索姆河戰役中,英軍首次將坦克用於掩護步兵衝擊,在沒有遭受重大傷亡的情況下,就在10公里寬的正面上推進了4至5公里,其中一輛坦克俘虜了300名德軍並占領了一道塹壕,另一輛則占領了一個村莊。而法軍卻不那麼幸運。在實施「尼維爾」計劃時,「聖沙蒙」坦克和「施奈德」坦克分別在1917年4月和5月首次投入使用,卻並未發揮出令人滿意的作用。1917年4月16日,法軍將128輛坦克編為兩隊,從兩個方向向德軍陣地推進。為增加行程,在坦克外部增加了一桶燃料。結果一隊坦克遭德軍炮擊,燃料桶爆炸,坦克變成了移動火堆。被德軍航空兵發現的第二隊坦克也遭到了同樣的命運。不出一個月,5月5日再次接受實戰檢驗的16輛「聖沙蒙」坦克,有15輛掉進了德軍防禦陣地的第一道塹壕里。在1917年7月31日開始的第三次伊珀爾戰役中,大雨使地面化為一片沼澤,分散且陷在沼澤中的法軍坦克成了德軍射擊的靶子。

  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在於:與採用過頂式履帶的英國I型坦克不同,法國早期的兩種坦克採用的都是改進後的民用拖拉機底盤,其野戰機動能力特別是越壕能力難以滿足實戰需要,此外德軍土兵在面對法軍坦克時也已不像第一次見到坦克那樣驚慌失措了。

  在總結自身製造和使用坦克的經驗並借鑑英國坦克製造經驗的基礎上,法國雷諾汽車公司於1917年9月生產出第一批「雷諾」FT-17輕型坦克。在1918年5月31日的雷斯森林防禦戰中,法軍將這種坦克用於支援步兵作戰並取得了較大的成功。1918年7月,法軍在蘇瓦松戰役中,又一次投入了480輛「雷諾」FT-17坦克用於配合步兵作戰,也取得了較大的戰果。

  伴隨著早期坦克的研製和使用,經過不斷摸索,法國裝甲兵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編制體制、運用原則和戰術戰法。法軍最早的裝甲兵部隊組建於1916年,亦稱突擊炮兵,由當時還是上校的J-E.埃司丁將軍主管。早期的編制最大單位是編有3至4個群的集群,每群編有4個連,每連編有4輛坦克。到大戰末期,與「雷諾」坦克的大量列裝和主要遂行伴隨步兵作戰新任務相適應,裝甲兵部隊的編制改變為以營為主,每營編有3個連,每連配備25輛「雷諾」FT-17坦克。以後又出現了坦克團和坦克旅,裝甲兵逐步成為獨立兵種。

  失去發展良機

  1919年到1940年,是法國裝甲兵失去的20年,面對陸戰戰場發生的悄然變革,法軍卻獨自沉醉於凡爾登要塞防禦戰勝利的光榮之中,無視機械化裝備發展給作戰帶來的重大變化,因循守舊,固步自封,最終以亡國傾城的代價,為那句「上次戰爭勝利的經驗往往是下次戰爭失敗的教訓」的戰爭名言做了歷史的註腳。

  一戰之後,法國擁有的戰車數量為各國之最,具有豐富的坦克研製經驗和雄厚的生產能力,法軍在戰爭中也取得了寶貴的坦克作戰經驗。相形之下,德國作為戰敗國,被禁止擁有坦克。法國裝甲兵完全可以憑藉戰勝國的優勢地位、雄厚的基礎以及以往的經驗,駕馭機械化軍事革命的浪潮,遏制宿敵德國的重新崛起。事實上,法軍中的許多有識之士已經敏銳地捕捉到了戰爭形態即將發生的重大變化。曾在一戰中指揮法國裝甲兵的埃司丁將軍和當時還是初級軍官的戴高樂等,都主張並積極建議成立具有積極進攻能力的機械化職業軍隊。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這些具有遠見的正確主張,在整個領導層和學術界的遲鈍、麻木和冷漠面前,被法軍當權者斥之為異端妄說而屢遭冷遇。當時法軍首腦幾乎無一例外地熱衷於修建馬奇諾防線,力主消極防禦。曾任陸軍部長的貝當元帥就認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寵兒是堡壘陣地與步兵武器相結合,遂構成法軍的勝利。今後,法國如將全部國防線建築堡壘,則敵人在陸上即無法加以摧毀與超越,此種陣地用自動火器與鐵絲網相配合,足以掩護後備軍之動員集中,則法國安全可以保證。」在這20年裡,正是由於法軍領導層墨守那些曾為他們創造輝煌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已成為謬誤的經驗,法軍裝甲兵的發展才遇到了難以逾越的障礙。

  落後的觀念產生落後的戰術。由於認為「下一次戰爭將以1919年的方式進行」,法軍在其頒布的各種條令和教令中,給坦克規定的任務都僅限於直接支援步兵作戰,其作戰行動要受到步兵指揮官的嚴格控制。直至二戰爆發,法軍也未能成功地將富勒、利得爾,哈特等人掀起的關於新戰術的「紙上革命」搬上裝甲兵的訓練場。而就在同一時期,臥薪嘗膽的德國人卻在用汽車改裝的坦克、甚至農用拖拉機來模擬訓練坦克突擊戰術。

  戰術思想的落後又造成了編制體制上的落後。大戰剛一結束,法軍突擊炮兵司令部便被撤消,擁有上千輛坦克的裝甲部隊絕大多數被編為獨立坦克營,分割配置給8個野戰集團軍,分散地配置在漫長的國境線上。直到1934年,法軍第一個輕型機械化師才正式成立,到1940年5月,法國共組建了3個輕型機械化師。需要指出的是,這些由騎兵發展而來的機械化部隊只是遂行戰鬥偵察和警戒任務,並不具備獨立機動作戰的能力。裝甲師的發展情況就更糟了,早在1935年,德軍就組建了它的首批3個裝甲師。4年之後,在二次大戰已經爆發的時候,法國才組建了第一個裝甲師。到1940年5月西線戰事爆發,法軍共組建了3個裝甲師,之後又倉促組建了第4個裝甲師。這些裝甲師僅裝備坦克158輛、火炮24門,不僅規模小,而且步坦比例失調,普遍缺乏訓練,獨立作戰能力很差。

  戰術思想發展的滯後同樣造成了裝備發展上的偏差。從坦克對步兵的從屬地位出發,坦克研製者較多地注意了坦克的防護力和火力,對機動性能則考慮不夠。儘管這一時期法軍坦克在有些方面處於領先地位,而且生產數量也相當可觀(1940年德國人侵法國時,法軍已經擁有3500輛坦克),但從總體來看,這些坦克機動能力不足,對於裝甲兵集中使用和機動作戰具有重要意義的坦克電台等裝備的發展亦相對滯後。

  「善戰者先勝而後求戰」,在和平時期爭奪未來戰爭優勢的鬥爭中,從作戰指導思想到裝備發展的一系列變化,已經為法國在未來戰爭中付出的高昂代價埋下了伏筆。

  二戰中的悲愴與不屈

  1939年11月11日,納粹德國已經占領波蘭,並在聲勢浩大的「和平運動」掩護下,將2個集團軍群、5個集團軍的領率機關和47個師(包括9個坦克師和4個摩托化師)集結到德國西部邊境。在這千鈞一髮的當口,戴高樂上校向法軍總指揮部提交了一份備忘錄,敦促組建裝甲師。他寫道:「汽油機打破了我們的軍事理論,正像它將打破我們的防禦工事一樣。我們有極好的材料,必須學會如何像德人那樣使用。」甚至在這種時候,戴高樂的思想仍被一些法軍首腦和所謂的坦克專家斷然拒絕了。

  1940年5月10日,西線戰事爆發。戰爭初期,散漫地配置在國境線上的法軍幾十個獨立坦克營,在集中突破,然後長驅直人、快速突擊的德軍坦克兵團面前,紛紛陷入束手就擒的境地。於是,一幕幕慘痛的場景便接二連三地發生了:5月13日,在比利時境內的日昂盧布附近,英、法軍坦克一部與德軍發生遭遇戰。在戰鬥中,法軍坦克雖然在數量上占有優勢,但是由於分散使用,未能形成集中的突擊力量,加上平時都是配合步兵訓練,因而面對坦克戰極不適應,戰鬥一開始就處於極為被動的地位。而對手——德軍第16裝甲軍的2個裝甲師,訓練有素且經過波蘭戰役的實戰鍛鍊,完全掌握了主動權。呆頭呆腦的法軍坦克一輛一輛地被德軍坦克擊毀,戰鬥隊形還未完全展開,就已經基本上喪失了戰鬥力。經過激戰,法軍坦克部隊遭到重創,英法軍隊被迫後撤。5月17日,德軍第16裝甲軍即占領了布魯塞爾。


  讓我們再看看法軍裝甲師的作戰情況。法軍第1裝甲師是法軍組建最早的兩個裝甲師(1940年1月組建)之一,德軍進攻開始時,該師從訓練場直接由鐵路輸送開赴前線。到站卸載之後,大部分坦克還未來得及補充油料,就遭到德軍的大規模空襲和2個裝甲師的突然進攻。由於友鄰部隊已經被德軍擊潰,該師只得孤軍作戰,最後僅剩下17輛坦克。

  與第1裝甲師同時組建的第2裝甲師,在參戰時由於鐵路輸送系統被搞得混亂不堪,全師的坦克被分別卸載在沿途的幾十個車站。而後,該師又奉命在二十幾個地點分別阻擊德軍坦克的進攻,兵力根本無法集中,從而失去了作為一個裝甲師存在的價值。

  法軍第3裝甲師是戰前6周才倉促組建的,戰役開始以後,奉命開赴前線,被分散地配置在20公里長的戰線上,用以阻擊德軍的進攻。5月14日晨,該師勉強集中起一個裝甲旅,向德軍古德里安上將指揮的第19裝甲軍的第1裝甲師發起了反擊。由於組建倉促,訓練不足,而且無線電通信非常落後,在機動作戰中根本無法保證順暢統一的指揮,更難以相互支援,因而在德軍第1裝甲師和第2裝甲師的反擊下,倉惶敗下陣來。德軍乘勝追擊,經過兩天的戰鬥,到5月14日,法軍第3裝甲師的番號已經不存在了。

  在法軍的4個裝甲師之中,只有戴高樂上校指揮的第4裝甲師集中地投入了戰鬥,因而取得一定的戰果。該師是在戰爭爆發後的第三天才倉促組建的,師長戴高樂上校東奔西走,好不容易湊起150輛坦克,但是摩托化步兵和炮兵都嚴重缺乏。儘管如此,戴高樂上校還是在法軍全線潰退之時,集中全師兵力,毅然向德軍的裝甲兵團發起了反擊。5月19日,第4裝甲師從集結地域出發,經過20多公里的機動,直接從行進間投入戰鬥,突然向德軍第19裝甲軍的左翼展開了猛烈的進攻。兵力雖然不多但相當集中的法軍坦克在戰鬥中充分發揮了威力,一些坦克曾經衝到距離古德里安的指揮所不到1.6公里的地方,給正在瘋狂推進的德軍坦克集群以當頭一棒。但是由於缺乏炮火的支援和步兵的配合,面對得到炮兵和航空兵火力支援的優勢敵軍,第4裝甲師孤掌難鳴,不得不押著120名德軍俘虜撤出戰鬥。這次戰鬥結束之後,戴高樂上校被晉升為臨時准將。然而,對於挽回法國戰場上的頹勢來說,一兩次戰鬥的勝利終究是無濟於事的。

  1940年6月22日,法國政府在上次大戰結束德國簽署投降書的同一節車廂里,簽署了同樣的文書。貝當政府投降之後,法國抵抗力量的裝甲兵部隊在戰鬥歷程中不斷發展壯大。1943年夏,以「非洲軍」(法國淪陷後,在北非與德軍作戰的一部分法國軍隊)的坦克部隊為基礎,組建了自由法國軍隊的第1裝甲軍。該部下轄5個裝甲師,主要裝備為美制M3、M4坦克,經過戰鬥訓練,這些裝甲部隊或獨立作戰或直接配置盟軍部隊,先後參加了南線的西西里登陸、安齊奧登陸、攻克羅馬等戰役以及北線的諾曼第登陸、解放土倫和馬賽、法萊斯等戰役。特別值得一提的是,1944年8月25日,在巴黎愛國軍民武裝起義的配合下,法軍第2裝甲師與巴頓將軍指揮的美第4步兵師一道解放了巴黎。德軍巴黎城防司令肖爾蒂茨上將向第2裝甲師師長勒克萊爾將軍遞交了投降書。勒克萊爾將軍因此獲得了「巴黎解放者」的榮譽,成為法軍裝甲兵的元勛、法國的民族英雄。1947年11月因飛機失事遇難後,勒克萊爾將軍被追認為元帥。

  冷戰時代的襤尬

  從戰後初期的越南戰爭到1990年的海灣戰爭,冷戰時代的法國裝甲兵走過的是一條目的明確而堅定,但又時有起伏的道路。這其中,既有面對昔日殖民地分崩離析的無可奈何,也有與盟國及宿敵德國的妥協與合作,更有獨立自主地走自己的路的信心和勇氣。

  戰後法軍的首項任務是艱難的重建工作,同時,還不得不準備應付昔日殖民體系土崩瓦解的局面。在此情況下,法軍裝甲兵以戰爭期間成立的5個裝甲師為基礎,以美式裝備為主,進行了緊急的重建和擴充工作。部分部隊征塵未洗,就又開赴印度支那戰場。此後法國為了維護它在東南亞和非洲的殖民統治地位,多次派遣包括裝甲兵在內的武裝力量鎮壓原殖民地人民的正義鬥爭。這期間,法軍裝甲兵先後參加了印度支那戰爭(1946-1954年)、突尼西亞民族解放戰爭(1952-1956年)、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戰爭(1954-1962年)、喀麥隆民族解放戰爭(1956-1960年)、法突衝突(1956-1962年)等局部衝突和戰爭。

  然而,這些任務常常使法軍裝甲兵陷入師出無名而又勉為其難的尷尬境地。在這些局部戰爭中,法軍裝甲兵面對的是靈活機動、戰無定法的游擊隊,裝甲機械化部隊難以發揮作用。有人就曾戲謔地稱印支戰場上那些只能利用公路來機動的法軍坦克為「戰場上的有軌電車」。隨著戰線的延長和時間的拖延,法軍不但缺少道義支持,士氣低落,而且在經濟上也愈來愈難以為繼。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是勒克萊爾(1945-1946年曾率部在印支戰場作戰)這樣的名將也只能望洋興嘆,無計可施。這些局部戰爭最終均以殖民地人民的勝利而告終。

  1958年,戴高樂將軍重新執政後,法國擺脫了阿爾及利亞戰爭,開始奉行獨立自主的國家政策和軍事戰略。1966年,法國退出北約軍事一體化組織,並把北約理事會和駐法美軍趕回美國。在獨立自主方針的指導下,不過幾年時間,法軍裝甲兵部隊中的舊式美式裝備就全部換成了AMX-13坦克、EBR裝甲偵察車、VCI裝甲輸送車等國產裝備。70年代,法軍在提出「有效足夠」的核威懾戰略的同時,認為常規部隊必須具備在歐洲和歐洲之外戰場進行干預的實戰能力,為此需要進行著眼於提高火力、機動性和快反能力的改革。隨著這些改革的進行,陸軍的裝甲機械化程度不斷得到提高,裝甲兵建設朝著精悍高效的方向不斷發展。

  與此同時,為了抵制美國對歐洲的控制和影響,增強大國的地位和分量,法國力主推動西歐聯合,特別是加強法德軸心,而以裝甲部隊為主的法德混合旅,則是法德軸心在軍事合作領域的基礎。法德混合旅1990年10月組建,總兵力4200人,由法國第110機械化步兵團、第3裝甲騎兵團,德國1個機械化步兵營、1個炮兵營、1個反坦克連以及其他保障分隊組成,裝備有20輛步兵戰車和輕型坦克、36輛裝甲偵察車、140輛裝甲輸送車、12部反坦克飛彈發射裝置、18門野戰火炮及其他裝備。近年來,法國力主以法德混合旅為核心,組建一支5萬人的,仍以裝甲機械化部隊為主的,由西歐聯盟來領導的歐洲軍團,以進一步增強與美國爭奪對歐洲安全主導權的力度。「幼鹿行動」意義非凡

  1991年的海灣戰爭是法國自阿爾及利亞戰爭以來,在海外的最大規模的軍事部署和作戰行動,法軍裝甲兵在這次戰爭中的出色表現成為法軍裝甲兵從冷戰時代走向冷戰後時代的一個轉折點。

  法國作為伊拉克的第二大武器供應國,本不願在反伊的道路上走得太遠,但為了瓜分戰爭後的戰利品,在以後中東問題上保有發言權,法國還是果斷而快速地決定參與在海灣的軍事行動。伊軍入侵科威特9天後,密特朗總統即宣布向沙特派出地面部隊和軍事顧問,但為了與過去政策保持一致,法軍在形式上不隸屬於多國部隊司令部。法國參與海灣戰爭的地面部隊行動——「幼鹿行動」,由孔福爾·達蓋爾將軍指揮,地面部隊以加強的第6輕型裝甲師為主,總兵力大約1萬人,其中裝甲兵構成了法軍特遣部隊的主力。

  1991年2月24日凌晨,在終於打響的海灣地面戰中,法軍第6輕型裝甲師所擔負的任務是:在作戰部署的最西側,與美第101空降突擊師一道向巴格達方向和幼發拉底河下游發動進攻,確保聯軍左翼安全,並在伊縱深建立前方支援基地;同時,與美軍空降部隊匯合,實施大規模的空中和地面包圍行動。4時整,法軍偵察部隊進入伊境,3個小時後,師主力在細雨中發起了進攻,目標是奪取伊境內90英里處的薩勒曼——一個小型機場。法軍在未遇抵抗的情況下,越過邊界向北攻擊前進,在快要到達目標時,與伊軍第45機械化師遭遇,法軍AMX-3082坦克與「小羚羊」武裝直升機密切協同,在乾淨利落地擊垮了這支伊軍部隊並俘敵2500名後,占領了薩勒曼。

  經過一天一夜的艱苦戰鬥,法第6裝甲師奪取了所有預定目標,並繼續擔任已經轉向東北方向進攻的美第18空降軍的左翼保障任務。到2月28日進攻戰鬥結束前,法第6裝甲師與多國部隊一道切斷了伊軍的退路,並參與了對伊共和國衛隊的殲滅戰。

  海灣戰爭不僅是國際關係格局發生變化的一個標誌,而且也為新軍事革命拉開了序幕,從海灣作戰中取得的經驗,對法軍裝甲兵未來的發展建設及作戰思想產生了多方面和深遠的影響,是法軍裝甲兵走向後冷戰時代的里程碑。也許,在新的世紀裡,法國裝甲兵將會在世界軍事舞台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