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4月2日,法國巴黎市政府廣場上萬頭攢動,彩旗飛揚,幾十萬法國軍民正在這裡舉行慶祝法國光復的盛大慶典。堅持祖國解放事業近五載的「戰鬥法國」領導人戴高樂將軍,面對群情激昂的軍民發表長篇演說,熱情地謳歌在法國淪陷的黑暗歲月中不屈不撓、前仆後繼、為祖國和巴黎的光復作出了傑出貢獻的英雄們。講話中他特別提到了一支法國裝甲部隊的光榮戰績:「……就在巴黎群眾舉行起義的時候,一支法國的裝甲師趕來參加了戰鬥。這個師是從查德湖濱來到俄恩河的,它曾穿過沙漠,越過海洋,經歷了戰鬥、犧牲和光榮的四年,恰巧在適當的時間和地點前來支援巴黎,它突破了敵人在南郊的防線,與城內起義的戰士們並肩作戰,把敵人壓縮到他們的堡壘中,迫使他們繳械投降。這支部隊隨後又擊退或殲滅了從諾爾省開來的敵人增援部隊;最後,共和國政府在三色國旗到處飄揚和萬眾歡騰中懷著民族的驕傲,又在自己的首都光榮地建立起來!」
這支部隊,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負盛名的英雄王牌部隊,「巴黎解放者」法軍第2裝甲師。
沙漠中崛起
在戰爭爆發前的1940年初,法國曾經組建過一支第2裝甲師,但它的壽命極短,當年5月12日,西歐戰爭爆發剛剛兩天,這支部隊搭乘火車趕往希爾遜地域救急,下車伊始即遭強大的德軍裝甲部隊包圍,不戰自潰,全軍覆沒。
新的第2裝甲師是在法國軍民艱苦卓絕的反侵略鬥爭中建立起來的,它的前身是著名的「勒克萊爾縱隊」。
1940年6月22日,腐敗無能的法國政府戰敗投降,120萬軍隊成了俘虜,包括首都巴黎在內的北半部法國淪於德國法西斯的鐵蹄之下,一小撮投降分子偏安於南部維希一隅,成立傀儡政權,苟且偷生,法國歷史進入到一個空前屈辱黑暗的時代中。
但是,真正的法蘭西民族精英們並沒有屈服。6月23日,法國投降的第二天,撤至英國倫敦的查拉斯,戴高樂將軍毅然舉起獨立自由大旗,宣布建立「自由法國」,成立「法國民族委員會」,號召留在國內的和散布在海外的法國人團結起來,共興祖國解放大業,徹底趕走侵略者,拯救祖國於水火之中。他激昂地向全球宣告:「戰爭沒有失敗,國家沒有滅亡,希望沒有破滅。法蘭西萬歲!」
戴高樂的當務之急,是召集法軍殘部和駐紮在海外的殖民軍隊,組建自由法國武裝力量,並與維希政府爭奪海外殖民地,在那裡開闢反法西斯根據地。他把目光投向了撒哈拉大沙漠以南的赤道非洲。
自19世紀末以來,經連年擴張,法國在非洲占據了大片殖民地,它們包括西北非、西非及赤道非洲的喀麥隆、查德和加彭等國。194(年法國戰敗後,西北非、西非的殖民當局相繼投靠了維希政府,僅有赤道非洲形勢對戴高樂較為有利,其中查德領地長官公開表示要站在「自由法國」一邊。因此戴高樂把查德選作第一個突破口。
8月中旬,戴高樂派3名助手飛往查德。臨行前,一名頭扎繃帶的壯年軍人匆匆趕來向戴高樂報到。此人名叫菲利浦·馬里耶·雅克,上尉軍銜,原系一個師的參謀長,戰爭中在香檳省受傷被俘,剛剛逃出俘虜營,來到英國。戴高樂一眼就看清了「這是個什麼樣的人物」,認定「他應當去赤道非洲」,並當即派他加入赴乍代表團。雅克高興地登上了南下的飛機,起飛前,他給自己重新取了個名字「勒克萊爾」。
代表團到達查德後,查德當局立即宣布正式加入「自由法國」。勒克萊爾等人奉戴高樂之命,又向查德的南鄰喀麥隆發展。8月27日晚,勒克萊爾率領一支不足百人的小部隊繞道英屬奈及利亞,乘坐非洲土人的木舟在喀麥隆海岸登陸,在內應的配合下,順利占領了政府大廈,接管了政權。勒克萊爾搖身一變,成了上校和領地長官(總督)。10月27日至11月12日,他又與柯尼希上校配合,率領三個營的部隊,攻占了喀麥隆南面的已投靠維希政府的加彭,進一步擴大了自由法國在赤道非洲的地盤。
隨後,戴高樂一面在東非和中東發展勢力,一面著力經營赤道非洲,準備伺機向北出擊,攻人意占利比亞,打到地中海。勒克萊爾奉命離開喀麥隆,到查德擔任軍隊總指揮。
查德北鄰利比亞,是赤道非洲法軍與意占區對峙的最前線。該地原有一支由法國人和土著人組成的「查德團」,號稱進行過機械化改裝,但實際情況相當糟,官兵素質很差,由法國人擔任的軍官本來人數就不足,且普遍不懂現代戰術,裝備也相當簡陋,僅有80輛舊式卡車和幾門大炮。肩負重託的勒克萊爾於12月份接收這支部隊時,並沒有被這些困難所嚇倒,他向戴高樂表示:「我們不會因為任何困難而後退,不管它是來自前方還是後方。」
他把經過戰爭考驗的前軍人和鬥志高昂的法國志願人員補充到部隊中,通過戴高樂向英國尋求裝備援助,對官兵進行嚴格的訓練,花大力氣培養軍官和士兵骨幹,在不長的時間內就組成了一支面貌一新的機動縱隊,並立即對意軍防線發起了衝擊。
1941年1月,勒克萊爾縱隊派出一支小分隊,大膽穿越乍利交界處的撒哈拉大沙漠,深入1000公里,到達意軍防線西端的斐贊綠洲偵察襲擾,吸引意軍注意力,其主力400人在月底則向意軍防線東端的庫夫拉綠洲發起進攻。
部隊乘坐著用各種手段徵集來的100輛卡車,鑽進撒哈拉大沙漠,一輛接一輛,像大海中的船隊一樣奮勇前進。部隊的裝備仍然很差,隨行的僅有1門75毫米口徑加農炮、數門37毫米口徑野炮和幾輛配有重機槍的裝甲車,但官兵們土氣高昂,一往無前。裝備精良的意軍進行瘋狂抵抗,勒克萊爾縱隊在飛機支援下勇猛衝擊,迅速攻占了外圍支撐點,把主陣地團團包圍起來。意軍很快喪失了鬥志,於3月1日宣布投降,勒克萊爾部隊一舉俘獲350人(其中軍官11人),繳獲大炮4門、機槍40挺,全部占領了綠洲。意軍投降後,才發現打敗他們的是一支人數和裝備遠不如他們的小部隊,不禁羞憤交加。
赤道非洲當局興奮地向戴高樂發電報告:「這是『自由法國,的軍隊第一次攻克敵人的據點,這是走向勝利的第一步。法國萬歲!」戴高樂宣布授予勒克萊爾「解放十字勳章」。
此後到年底,勒克萊爾根據庫夫拉戰鬥的經驗,又埋頭整訓部隊。這期間,戴高樂給他送來了上百名訓練有素的軍士和數百名白人志願軍,英國提供了一批大炮和車輛,到入冬時,勒克萊爾縱隊已建成為一支官兵素質較高、兵種較全、建制較完整的旅,共有3個摩托化偵察連、3個步兵連、1個坦克連、1個防空連、1個汽車隊和若干後勤支援分隊,編成2個步兵營和1個機動大隊,分由英戈德、德朗日、迪奧和馬蘇等少校、中校軍官統領。
10月份,戴高樂命勒克萊爾縱隊作好準備,配合駐埃及英軍第8集團軍對利比亞東部發起的進攻,從查德進攻利比亞西南部的斐贊基地。但英軍的攻勢很快被打退,勒克萊爾改命部隊對斐贊發起一次襲擾性作戰。
1942年3月份,勒克萊爾縱隊出其不意沖向斐贊,迅速席捲了意軍幾個外圍據點,然後不等對方反應過來,就主動撤出了戰鬥,帶著一批俘虜、文件和軍用物資安全返回。
3月25日:戴高樂任命勒克萊爾為「自由法國」所屬非洲軍隊總指揮官,提升他為將軍,指示他「為在非洲以外行動和參加其他地區作戰作準備」,並通知他「在來年夏天有可能使用最精銳的部隊返回法國本土作戰」。
9月3日,戴高樂從殲羅飛抵勒克萊爾司令部所在地一查德的福特一拉米,勒克萊爾調出他的人馬,以齊整威武的陣容接受了戴高樂的檢閱。
10月中下旬,英軍第8集團軍取得阿拉曼大捷,駐利比亞德意軍隊陷入困境,勒克萊爾縱隊接到戴高樂手令,準備向斐贊發起總攻。
斐贊是利比亞西南部沙漠中的一個綠洲,中間建有模蘇克、格特龍、塞巴等幾個居民點,南距利乍邊境約400公里,北距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600公里,西距阿爾及利亞400公里,是從查德通往法屬西北非的戰略樞紐,意軍在此構築了堅固的防禦工事,部署了約1個團的兵力。
12月12日,英軍已深入利比亞之際,勒克萊爾縱隊發起了進攻。他們穿越撒哈拉大沙漠,迅速接近斐贊,12月22日發起總攻。英戈德和德日朗部隊分頭向綠洲南緣的格特龍和東緣的烏木耳一阿拉內布推進,在「布列塔尼」航空隊的支援下,肅清了敵裝甲機動縱隊,占領了兩處要地。12日,又占領了北緣的塞巴,打通了北進的通道。13日,奪取主陣地模克蘇,勝利結束了斐贊戰役。此役,他們俘虜意軍1000餘人,其中軍官40多名,繳獲大炮20門、迫擊炮與機關槍數百門(具)、裝甲車幾十輛。
戴高樂聞訊大喜,稱這是「沙漠中味美且豐碩的果實」。13日,他發表公開廣播講話,盛讚勒克萊爾縱隊的英雄壯舉,他說:「我們的英勇士兵的戰鬥,將會使苦難的法國稍得安慰……是的!在赤道炎熱的氣候下嚴格地進行長期而艱巨的準備,在飛沙走石的沙漠中精疲力竭地前進,飛行隊拚命地飛行,攻擊敵人的陣地,同敵人的機動部隊和飛機進行浴血搏鬥;從年輕有為的將軍到無名的列兵,一切純潔勇敢的人們都承擔起了這一重任,他們用自己全部的熱血向苦難而高傲的法蘭西奉獻出一份微薄而珍貴的禮物!」
勒克萊爾縱隊馬不停蹄,兵分兩路向利比亞西北海岸挺進,1943年1月20日,迪奧中校的右路摩托化分隊挺進到的黎波里東南面的密茲達地域,迅速突破意軍防線,將該地占領。25日,法里特上尉率領一支突擊隊開進的黎波里,與英第8集團軍勝利會師。與此同時,左路部隊殺向突尼西亞,26日,奪取了利、突、阿三國交界處的格達美斯兵站,又俘獲大批人員和物資。
進入2月下旬以後,勒克萊爾縱隊作為英第8集團軍左翼,對突尼西亞境內的德意軍隊展開進攻,他們從南面繞過突利邊境的馬雷斯防線,前出占領了加貝斯。
突尼西亞作戰結束後,他們被調到已被戴高樂接管的原法屬摩洛哥,進行休整。9月份,戴高樂正式宣布重建法國軍隊。根據這一計劃,10月間,勒克萊爾縱隊在當地吸收了大批積極要求參軍的法國青年,改建為裝甲師,打出了第2裝甲師的大旗。
歷經三年的艱苦錘鍊,勒克萊爾縱隊由小到大、由弱到強,一路高歌,從偏僻荒蕪的非洲內腹殺到了美麗壯闊的地中海;下一步,他們將揚鞭策馬,重返家園,從德國法西斯手中解放自己的祖國。
重返故土
1944年春,百萬西方盟軍正屯兵英格蘭,躍躍欲試,準備跨越英吉利海峽,重登西歐大陸,給法西斯德國以毀滅性的一擊。
勒克萊爾的第2裝甲師榮幸地被選為參加這次登陸進攻行動的唯一一支法國部隊。
早在1943年年中,盟軍籌劃法國登陸作戰時,戴高樂就向西方盟軍最高司令部遞交了一份備忘錄,請求派一支法國師參加此次行動,但最高司令部遲遲沒有給予明確的答覆。12月27日,戴高樂與西方盟軍總司令艾森豪將軍的參謀長史密斯面商此事,史密斯表示不能接受戴高樂的主張,理由是盟軍沒有足夠的船隻將1個裝甲師從北非運到英國基地。他建議法軍在地中海作戰,從法國南部登陸,並說艾森豪的意思是最多只能吸收1個法國步兵師參加西線登陸。戴高樂極為生氣,威脅說,如果不接受他的意見,他就「連一個師都不派」。12月30日,戴高樂又直接與艾森豪洽淡,艾森豪仍口口聲聲說有運輸上的困難,戴高樂一字一句地正告他:「我相信您不會在沒有法軍的情況下進入巴黎!」艾森豪被迫同意了戴高樂的要求。
裝2師光榮地領受了參加主攻方向作戰的任務,1944年4月,它浩浩蕩蕩開往英國。在這裡,它換上了全套美式坦克裝備,並進行了整訓,陣容煥然一新。
6月6日,舉世矚目的諾曼第戰役打響,美、英、加等國軍隊迅速在法國西海岸登陸,摧毀了德軍沿海防線,進而突向法國內腹。盟軍統帥部為讓勒克萊爾的師有足夠的能量去完成奪取巴黎的使命,特意把它安排在後續上陸部隊中。
7月30日,勒克萊爾派一支小分隊渡海上陸,回到了闊別四載的故土,當「謝爾曼」坦克隆隆越過海灘沙丘駛入第一個村莊時,村民們還毫無任何表示——開戰以來,他們對軍隊和坦克早已熟視無睹。一名坦克手把頭探出炮塔,俏皮地用地地道道的巴黎土話向路旁的一名少女打招呼:「嘿,我的寶貝兒,帶你去巴拿馬,怎麼樣?」
少女和她的鄉親們驚愕得張開了嘴巴,這時她們才看清了坦克車身上噴印著紅白藍三色法國國旗。她們流下了激動的眼淚,盡情地歡呼起來。整整4年了,她們終於迎來了前來解放她們的第一支法國部隊。
坦克車隊在村民的歡呼聲中駛向下一個村莊,到達時發現法軍登陸的消息已先於他們飛到了那裡,村里男女老幼傾巢而出,簞食壺漿,迎接他們。
勒克萊爾的大部隊於8月6日上陸,迅速向東推進,途中連續從側面攻擊了幾個德軍師,德軍被打得抱頭鼠竄,勒克萊爾興奮地向戴高樂報告,這似乎是「1940年戰局的重演,不過勝負的雙方顛倒過來了——敵人在我軍出其不意的攻擊下,亂作一團,潰不成軍」。10日,勒克萊爾接到命令,配屬美巴頓的第3集團軍第15軍作戰。
當天,巴頓決定對駐守在法萊茲一阿爾讓唐以西地域的德軍兩個集團軍發起一次鉗形攻勢,命美法軍隊充當南翼鐵拳,包抄到阿爾讓唐,與在北翼包抄法萊茲的英加軍隊會合,建立法萊茲包圍圈。勒克萊爾師接令後迅速推進,美15軍軍長海斯利普欣喜地向巴頓報告:該師「鬥志昂揚,勢如破竹」。
勒克萊爾師殺得性起,拋開海斯利普給他的劃定的進攻路線,搶占美軍的道路向前挺進,氣得海斯利普轉喜為怒,連連向巴頓抱怨,巴頓卻不予置評,一笑了之。
8月15日,法萊茲包圍圈已接近形成,但南北盟軍間仍留有一個28公里寬的口子,勒克萊爾師繼續拚命向北推進,把缺口壓縮到17公里。德軍被緊緊逼入急劇縮小的口袋陣里,瀕於瓦解,司令官克魯格將軍在陣中突然消失,不明去向。
16日,裝2師對阿爾讓唐發起進攻,勒克萊爾登上他的「伊塔」號坦克要在最前面指揮戰鬥,手下的德吉耶邦中校百般勸阻無效,只好派人暗中毀掉了車上的發報機。但勒克萊爾又換上另一輛坦克殺上火線。阿爾讓唐被裝2師成功奪占。同一天,英加軍隊奪取了法萊茲,完成了合圍。隨後,美、英、法、加軍隊協同一致,對包圍圈內的德軍痛加追打。德軍沿著公路,穿越田野拚命向東逃竄,成千成千地被打死。兩天後,法萊茲戰火平息下來,德軍5萬人被俘,1萬人被打死,法萊茲變成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停屍場。艾森豪來到戰場視察,所聞所睹,令他心驚肉跳。事後回憶道:「毫無疑問,法萊茲戰場是戰爭領域內所曾出現過的最大的屠宰場之一。……在那裡你完全可以在死屍和爛肉堆上一氣走上幾百碼路而踩不著別的任何東西。」
法萊茲一戰,德軍喪失了用於諾曼第防禦的最後一支預備力量,盟軍的諾曼第登陸勝利完成。
巴黎已遙遙在望。
光復巴黎
裝2師官兵重新踏上法國領土後,始終懷著一個強烈的信念:攻占巴黎,讓這個美麗的世界名都回到法蘭西民族的懷抱。法萊茲戰役期間,他們就迫不及待地準備向巴黎進軍。但是,艾森豪等盟軍高級將領卻對此問題另有考慮,他們認為如果拿下巴黎,他們就必須背上供給200萬巴黎市民吃穿的包袱,這相當於7個整師的補給量,盟軍已經吃緊的後勤線難以承受。因此他們遲遲不發出進攻巴黎的命令。
但是,8月19日,巴黎城內的抵抗組織領導市民發動了大規模起義,攻占了城內重要據點,迫使德國守軍司令高爾蒂茨宣布暫時停火,戰場形勢出現了變化。
8月22日,起義領導人派人出城與勒克萊爾師取得了聯繫,請他們火速出動部隊進城接應。
勒克萊爾當機立斷,立即派吉勒邦少校率一支由坦克、裝甲車組成的特遣隊向巴黎西南外圍的凡爾塞進發,同時向戴高樂報告了情況。
此時負責統轄裝2師的美第1集團軍第5軍軍長傑羅聞訊大怒。對勒克萊爾大加訓斥,命他立即召回吉勒邦。勒克萊爾不予置理,戴高樂也托人帶信對他的決斷表示贊同。
艾森豪接到報告後,無可奈何地搖搖頭:「看來我們將被迫進入巴黎了。」
8月23日下午,戴高樂趕上了勒克萊爾,詳細審查並批准了他的作戰計劃。
8月24日拂曉,勒克萊爾師發起了進攻,經過艱苦努力,於傍晚進抵巴黎市西郊和南郊。主力比奧特部和迪奧部占領了弗來斯內和克洛·伯爾尼,朗高德部占領了賽弗萊橋。德洛納上尉則率領一個小分隊徑直突人城內,到達了市府大廈,與城市抵抗戰士勝利會師。
第二天,勒克萊爾師掃清了外圍,兵分多路,開始進城,比奧特部通過讓蒂勒門推向盧森堡宮、市府大廈、盧佛爾宮,直插德守軍司令部所在的莫利斯飯店。迪奧部穿過奧爾良門,分路向陸軍學校和波旁宮的德軍軍營進攻,諾萊縱隊沿城外林蔭道直插塞納河。羅維洛縱隊開向蒙特巴爾納斯車站和將軍祠。各路人馬沿途不斷遇到手拿三色旗、眼含熱淚出來迎接他們的市民和英勇的抵抗戰士,他們與城內軍民合為一股,鬥志昂揚地殺向一個個負隅頑抗的德軍據點。
下午,勒克萊爾來到市警察廳。滿臉沮喪的馮·高爾蒂茨將軍在比奧特的參謀長霍利少校的帶領下來到這裡,向他正式投降,雙方簽署了巴黎停戰協定。隨後,高爾蒂茨的參謀軍官灰溜溜地在勒克萊爾師軍官的押解下,分頭趕往城內各德軍陣地,傳達停火的命令。
下午4時,戴高樂來到師司令部所在地蒙特巴爾納斯車站,向勒克萊爾表示熱烈祝賀。
當晚,市區內德軍大部投降。兩天中,裝2師和游擊隊共俘虜了1.48萬名德軍,打死打傷3200人,自己損失了28名軍官和600名士兵。除了城北一角,整個市區已全部解放。
26日,戴高樂決定在市中心舉行盛大的閱兵式,慶祝巴黎的解放。上午,裝2師正在籌備閱兵事宜之時,傑羅將軍突然發來一紙命令,不允許它參加閱兵,命令說:「你在我直接指揮下作戰,不得接受來自其他方面的命令……戴高樂將軍的指示你可以不理會,應該繼續執行目前我交給你的任務,要在你的責任範圍內肅清巴黎市區及附近的一切反抗勢力。不論是今天下午或任何其他時間,除非有我親自簽署的命令,你的部隊不得參加遊行和檢閱……」傑羅還派出一名軍官向戴高樂當面陳述了同樣的意見。
勒克萊爾和戴高樂根本不加理睬。
勒克萊爾派出部分人員分頭把守住市區中心和外圍的重要地段,嚴密地警戒檢閱會場,同時命令其他部隊擦洗車輛武器,更換軍裝,準備參加閱兵。
下午3時,巴黎上空陽光燦爛,天空碧藍如洗,閱兵儀式如期在凱旋門廣場隆重舉行。戴高樂、勒克萊爾和「自由法國」其他軍政要員莊嚴地站在凱旋門下的英雄紀念碑前,裝2師的上百輛坦克、裝甲車以整齊的分列式排列在廣場上,官兵們在車上昂然豎立,軍旗獵獵飄揚。英雄的查德團位於隊伍的最前列。戴高樂乘坐檢閱車從他們面前緩緩駛過,舉手敬禮,向這些英雄的士兵致意。戴高樂回到紀念碑前,點燃了碑前自1940年6月以來就熄滅了的燈火,廣場上立刻發出驚天動地的歡呼,戴高樂心潮激盪,感慨萬千。事後他在回憶錄中寫道:「這簡直是一個實現了的夢!」
戴高樂離開大會會場,先是步行,然後換乘汽車沿著歡騰喧鬧的香榭麗舍大街前往聖母院大教堂。裝2師士兵緊緊護衛在他身旁。在他到達教堂廣場時,周圍高樓上突然有人向廣場開槍射擊,裝2師士兵立即舉槍還擊,保護戴高樂安全完成了與宗教人士正式會面的儀式。
27日,裝2師投入了解放巴黎的最後戰鬥。他們不顧連日征戰的疲乏,以絕不讓一個敵人留在祖國心臟的決心,撲向城北德軍殘部盤據的據點。經過一天激戰,入夜,迪奧部占領了布爾日機場,朗高德部攻克了斯台斯、皮爾非特和蒙特馬尼,乾淨徹底地肅清了全部德軍,而他們也付出了血的代價,包括勒克萊爾在查德團任職的堂弟雅克中尉在內的幾名優秀軍官倒在了已經解放了的土地上。
8月28日,戴高樂發布新的命令,他莊重宣布:「巴黎的戰鬥光榮地結束了,可是還沒有獲得最後的勝利。今後的軍事行動要求法國軍隊繼續做出不懈的努力。」
勝利進軍
在大戰結束前的最後半年時間裡,勒克萊爾師繼續為全面解放祖國、徹底打敗德國法西斯進行著英勇卓絕的鬥爭。
9月6日,戴高樂寫信給艾森豪,表示希望法國部隊與美英軍隊一同開進德國。他提出把裝2師交給布雷德利的12集團軍群指揮。
10日,略經休整的裝2師重新投入戰鬥。他們從巴黎出發,在肖蒙以北渡過馬恩河,隨後快速向東推進,沿途擊退了德軍大批坦克的反攻。9月12日,他們在第戎附近(蒙巴爾)與從法國南部登陸北上的法國第1集團軍的同胞勝利會師,結束了第一階段的大追擊。幾天中,他們與其他法軍部隊共俘獲德軍12萬人。
11月間,盟軍對德國邊境發起全線衝擊,南路集團的進攻矛頭直指法德邊境最南段的阿爾薩斯地區。阿爾薩斯歷來是法德爭議之地,30年代以後被德國占據,奪回這裡的控制權,對法國來說具有異乎尋常的意義。因此戴高樂堅決要求派一支法國部隊去攻占該地首府斯特拉斯堡。這一使命再一次落到勒克萊爾師的肩上。
11月18日,左右兩翼盟軍分別進抵北阿爾薩斯和南阿爾薩斯,為攻占斯特拉斯堡創造了良機,勒克萊爾率領他的部隊迅速沿中路向東殺去。在他們前面,橫亘著山高林密的孚日山脈,牢牢屏護住斯特拉斯堡,勒克萊爾大膽選擇了一條敵人意想不到的路線向前推進。鋼鐵車隊沿著險峻崎嶇的山道頑強攀行,克服了重重險阻,終於在11月22日衝出了孚日山脈,進入一馬平川的阿爾薩斯平原。
勒克萊爾不失時機地下達了總攻令。23日,部隊分成五路,從五個方向同時殺向斯特拉斯堡。駐守在堅固工事裡的德軍被法軍一往無前的氣勢所嚇倒,幾乎沒來得及抵抗,便驚慌失措四下逃散。裝2師的坦克迅猛突入市區,留在市內的1.2萬名德軍和2萬名德國平民宣布投降,至當日黃昏,整個城區已全部被裝2師攻占。
消息飛到巴黎的諮詢議會會場上,議員們頓時沸騰起來,戴高樂稱這是法國軍事史上寫下的「最輝煌的一頁」。
但是,德軍此時在斯特拉斯堡以南的科耳馬爾仍占據著一塊重要地盤,在此集結了9個師的兵力,在北、西、南三面構築了環形防線,企圖憑藉地勢據險死守。法軍為全面解放阿爾薩斯,會同美軍對科耳馬爾發起了進攻。
可是,此時該地區已進入隆冬季節,氣候酷寒,道路被冰雪覆蓋,供給跟不上,部隊困苦不堪,各路進攻集團均遭受挫折,裝2師南進至艾爾斯坦時被迫停止了前進。正在這個時候,德軍在北面阿登地區發起大規模反攻,裝2師被緊急調回薩爾河一線,協助美帕奇軍擊退了德軍在阿登南翼的攻勢。
1945年1月,盟軍粉碎德軍反撲後,再次向萊茵河全線發起衝擊,裝2師重新投人科耳馬爾地域的戰鬥。1月30日,裝2師會同美軍從科耳馬爾東北角取得突破,攻入敵陣。各路盟軍密切協作,終於在2月9日勝利結束了科耳馬爾戰役,全部收復了阿爾薩斯地區。
2月11日,戴高樂親抵科耳馬爾視察部隊,並為勒克萊爾等戰功卓著的將軍授勳。
3月份,戴高樂決定對戰線後方德軍仍占據的幾個據點發起最後進攻,徹底肅清法國領土上的德軍。裝2師奉命調回西海岸,配合法軍「大西洋別動隊」解放了夏朗德省。
5月初,裝2師又返回東線,追上盟軍大部隊,深入德國境內。5月6日,它作為美帕奇軍的先鋒,進入德奧邊境的阿爾卑斯山麓,攻占了希特勒的避暑山莊伯希特斯加登,在此光榮結束了5年輝煌燦爛的戰鬥生涯。
大戰結束後,勒克萊爾師長被戴高樂任命為遠東法軍總司令,1945年9月2日,在「密蘇里」戰列艦上,代表法國在日本投降書上簽字。1947年11月28日,勒克萊爾不幸在一次飛機事故中遇難。戴高樂聞訊不勝悲痛,當即宣布戒菸。幾年後他在談及戒菸理由時說道:「我想,我必須愛惜自己的身體,因為勒克萊爾已經不能在需要他時為法蘭西出色地效力了,因此我必須能夠替他完成未竟的事業。」1948年6月18日,戴高樂把巴黎的一條大街命名為「勒克萊爾將軍大街」,以紀念這位將軍和他那支英雄部隊。
在戰後的歲月里,適應和平時期的需要,裝2師一度被縮編成第2裝甲旅,編人步兵師中。1979年重新組建,隸屬第3軍,駐紮在巴黎附近的凡爾塞。此時的裝2師已成為裝備著AMX-30坦克、AMX-10P裝甲車、155毫米口徑榴彈炮、「米蘭」反坦克飛彈,「羅蘭」防空飛彈和武裝直升機的現代化勁旅,隨時準備重返疆場,為法蘭西再建功勳。
四、藍天中的「紅色貝雷」——法國第11空降師
一個姍姍來遲的「晚輩」
在當今世界軍事強國的空降部隊中,法國陸軍第11空降師的資歷恐怕是最淺的,它的前身出現在1956年,而它正式打出第11空降師的旗號,是1971年的事。由於歷史的原因,阿爾及利亞戰爭結束後,法國空降部隊進行了一次大改組,空降10師、25師建製取消,合編為一個新的師——第11輕裝干涉師,保留8個傘兵團,取消了營一級建制,每個團直轄3~5個連。1971年,該師再次改名,正式採用現在的名稱——第11空降師。因此,它未能與曾造就了美、蘇、英、德、日等國一大批空降王牌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結下緣分,在傘花怒放的藍天中充當了一個姍姍來遲的「晚輩」。但是,這一切並沒有妨礙它迅速躋身王牌空降家族的行列。在當今世界軍事舞台上,第11空降師的名字早已為各國軍界所熟知,他們佩戴的紅色貝雷帽更成為一種膽識、勇氣和榮譽的象徵。通曉戰後局部戰爭歷史的人,只要稍加留意就可以看到,第11空降師(包括其前身)戰後參加海外征戰次數之多,僅有超級大國美國能與之相當!
回顧法國傘兵的歷史,自1945年迄今,傘兵部隊可以說是法國陸軍中最活躍的單位。在1946年~1954年間,法國傘兵在中南半島的戰爭中兇狠驃悍,初露鋒芒;而在1954年- 1962年間北非阿爾及利亞殖民地戰爭中,他們又浴血奮戰,為法國的殖民擴張立下了戰功,在此後的10年間,法國傘兵又奔波於查德及黎巴嫩戰場,聲名更為顯赫。如果要論歷史淵源,第11空降師走過的道路還是相當漫長的,並不亞於美蘇兩軍。其實早在20世紀30年代末,法國就組建了自己的傘兵部隊,現在的空降11師,實際上就是這支部隊幾經曲折變化發展而來的,一部法國傘兵發展史,可以說就是空降11師的發展史。
乾淨利索的科爾韋齊戰役
第11空降(干涉)師組建後,專門擔負海外應急作戰的任務。但是自60年代初開始,法國的海外殖民地幾乎全部丟失,自己也元氣大傷,海外作戰因此也沉寂下來。不過從內心裡,法國並沒有完全放棄對前殖民領地,尤其是非洲的關注,仍希望在那裡保持一定的勢力和影響。
70年代中後期,蘇聯在全球大舉進逼,在非洲,它以古巴為代理人,打進了非洲腹地,頻頻在法國的前領地里製造緊張局勢,引起法國政府的極度不安。
1978年5月,非洲中部的緊張局勢終於引發了一場嚴重危及法國利益的國際危機。5月13日,古巴駐安哥拉僱傭軍為配合薩伊反政府軍進攻扎南部的沙巴省,派4000人侵入薩伊南部,突然攻占了科爾韋齊市。法國設在這裡的熱卡礦業公司的雇員、家屬和法國僑民2500人被困在城內,部分人員被劫為人質。僱傭軍稱這些歐洲人為「資本主義的忠實信徒」,隨意關押、審訊,乃至槍殺,給這些人的生命安全造成極大威脅。
消息傳到法國,政府當局舉座四驚,軍政領導人經緊急磋商,並與薩伊政府和西方盟國取得聯繫後,決定採取斷然措施,動用賦閒多年的空降11師遠征非洲,消滅僱傭軍,解救人質,平定危機。
5月17日上午11時,駐紮在科西嘉島的空降11師第2外籍傘兵團接到參戰命令,立即轉入戒備狀態。
5月18日凌晨3時,傘2團全副武裝離開駐地,經4小時夜間摩托行軍,趕到索朗扎拉空軍基地。
在機場上,師部向團長菲利普。厄呂蘭上校下達明確指令,要求他率部先飛至薩伊首都金夏沙,然後用24小時完成一切準備,前往科爾韋齊,以「突然迅猛和不惜代價的作戰」在短時間內造成全面威脅態勢,迫使對方潰退而無暇劫持人質。
中午13時,4個傘兵連、1個迫擊炮排及團指揮所編成的第一輸送梯隊乘坐5架法軍大型噴氣式運輸機起飛升空,穿越地中海,駛入非洲大陸,夜23時許,安全到達金夏沙機場。團第二輸送梯隊主要由車輛組成,於次日由美機運往科爾韋齊南面的盧本巴希城。
厄呂蘭團長到達金夏沙後,接到情報稱,僱傭軍正準備炸毀礦山、殺害人質,然後撤回老巢,便當機立斷,決定提前12小時發起進攻。上午11時,4個連的傘兵乘上4架薩伊空軍的C-130運輸機和2架法國空軍的C-160運輸機,從金夏沙機場起飛,1、2、3連直撲南部的科爾韋齊,4連則飛向科市北面的一個機場待命。厄呂蘭團長乘坐1架C-160指揮機飛在編隊中間。
下午15時40分,機群飛臨科爾韋齊老城北面的A空降場上空,厄呂蘭一聲令下,傘兵們在183米的高度陸續傘降著陸。地面上長著茂密的高過2米的象草。傘兵們在草叢中迅速集合起來,收齊裝備物資,並用機槍和89毫米口徑火箭筒猛烈還擊在附近防守的僱傭軍,消滅了4個火力點,擊毀裝甲車2輛。
16時許,3個連分頭撲向老城。城內僱傭軍人數超過法軍,且裝備精良,但在迅雷不及掩耳的攻擊面前,抵擋不住3個連的協同進攻,很快陷入混亂。到黃昏時,傘兵無一傷亡地占領了老城,救出了50名人質。入夜,傘兵們連續作戰,以排為單位徹夜進行戰鬥巡邏和伏擊,使分散退守到附近兵營里的僱傭軍無法集中力量,調整部署,實施反擊。
第二天晨6時,由偵察排、迫擊炮排和4連組成的第二波攻擊部隊飛臨科城上空。偵察排和炮排在A空降場降落,協助第一波攻擊隊清剿附近兵營,並攻擊東面的新城。4連在新城以東的B空降場著陸,從東面夾擊新城。僱傭軍再次落荒而逃,4連很快就控制了新城,救出了剩下的全部人質。當天上午,比利時傘兵突擊隊機降著陸,接管了老城和新城的防衛警戒,全部人質乘他們的飛機撤離。
下午,傘2團開始向附近的僱傭軍據點全線出擊,3連進攻新城以南的馬尼卡主陣地,巧妙突入了僱傭軍外圍防線。1連在西南方面清剿,打散了幾股殘敵,4連向西北方向進攻,在沙巴金屬廠附近遇到僱傭軍猛烈阻擊。僱傭軍掘壕據守,用火炮封鎖住傘兵前進通道。厄呂蘭團長接到報告後,立即命令2連和炮排搭乘就地徵集的汽車火速馳援。4連得到增援後,立即發起新一輪猛攻,猛烈的炮火壓得對方抬不起頭來,僱傭軍抵擋不住,終於敗走,陣地上丟下了80多具屍體和大批輕重武器。
第二天,僱傭軍開始全面退卻。此時,由美機運到盧本巴希的車輛大批開抵科爾韋齊,傘兵如虎添翼,乘上裝甲車,四處出擊,實施更大範圍的清剿作戰,兇猛地追打逃散之敵,最遠的出擊到離城50公里處。23日,馬尼卡守軍被全部肅清。至27日,傘2團已全面控制了科城地域,完成了預定任務。他們把防務移交給隨後趕到的泛非部隊,於6月6日乘美軍的C-141運輸機凱旋科西嘉島。
此次行動,傘2團在正常訓練中領受作戰任務,未經任何應急訓練,也未檢修過裝備武器,即以良好的狀態踏上征程。途中長途跋涉數百公里,未經很好地休整便投入戰鬥,僅用2天時間就控制了局勢,安全救出了全部人質。戰鬥中以陣亡5人、傷25人的代價,擊斃僱傭軍250人,毀、獲輕重武器近千件,乾淨利索地打了一場漂亮的遠程奔襲戰。
法國政府勉慰有加,給予傘2團特別嘉獎,國際輿論也廣泛報導,大加張揚。法國傘兵沉寂16年後,重新放出了光彩,世人為之矚目。
成長中的共和國尖兵
20世紀80年代前期,為適應世界軍事形勢的發展,法國的軍事思想發生了重大變化,更加重視海外應急機動作戰。據此,法軍對軍隊結構又動了一次大手術,在1983年5月組建了一支有數個師規模的「快速行動部隊」,專門擔負在歐洲或亞非拉地區實施應急機動作戰任務。空降11師以其精良的裝備、良好的素質、豐富的實戰經驗被列入這支部隊的序列,並事實上充當了主力角色。
空降11師的具體作戰任務有4項:第一,本土遭到入侵時,參加本土防禦作戰;第二,歐洲發生戰爭時,參加北約集團作戰,主要承擔縱深攻擊使命;第三,亞非拉地區出現法國敵人時,實施遠程奔襲作戰;第四,與法國訂有雙邊防禦合作條約的盟邦提出請求時,實施援外作戰。在歐洲形勢一直比較穩定的條件下,空降11師實際上以後兩項任務作為主要使命。
改編後的11師主要包括下列作戰單位:
第2外籍傘兵團,系師主力和1號值班部隊,士兵均為志願人員,半數以上具有下士以上軍銜。下轄1連(反坦克、城市作戰連)、2連(山地連)、4連(破襲和狙擊連);
第3陸戰隊傘兵團;
第8陸戰隊傘兵團;
第1輕傘兵團,其前身是601、602空降連,在11師中歷史最為悠久;
第9輕傘兵團;
第1陸戰隊傘兵團;
第6陸戰隊傘兵團;
第1空降輕騎兵團,系該師惟一的裝甲作戰單位,配備ERC-90裝甲車36輛和反坦克飛彈發射車24輛;
第35空降炮兵團,承擔全師火力支援任務,配備大口徑火炮36門。
全師共有官兵1.3萬人,裝備各種口徑火炮200餘門,「米蘭」反坦克飛彈發射器168部,直升機數10架,防空飛彈發射器36部,堪稱兵強馬壯的勁旅。
進入80年代後期,空降11師進一步加強訓練建設,以保持其超常的戰鬥力和「精兵」形象。該師新兵選拔上嚴格把關,以確保優良的兵員素質。它的新兵一部分是從各軍區開辦的傘兵軍事訓練中心培訓的學員中招收。這些學員均為17歲半至20歲並且有中學文化水平的志願青年,在中心接受過短期傘兵知識和跳傘技術教育,具有基本的傘兵素養,11師85%的兵員均來源於此,多數作為志願兵服役。
在訓練方面,該師更是以刻苦嚴格而著稱於法國軍界,其訓練口號是:「記住,誰訓練得越刻苦,誰就越容易贏得勝利!」新兵從跨入軍營的第一天起,就投入到緊張的訓練中,每個新兵都要經過嚴格的軍事基礎和跳傘訓練,取得軍事傘兵證書和徽章後才有資格編人戰鬥團。部隊的作戰訓練更是內容廣、科目多、標準高,全師每年在營外操練時間多達150~180天,大大超過其他部隊100天的指標。主要訓練內容有:①跳傘訓練。該師要求每個傘兵都要掌握水上、叢林、雪地的跳傘技術及直升機機降技術,既能在晝間跳傘,又能在夜間跳傘;既能進行4500米高空跳傘,也能進行150米低空跳傘。全師每年跳傘多達12萬人次,平均每人每年10次,多者15次。②軍事技術訓練。該師要求每個官兵都能熟練使用各種武器,掌握各種基本作戰技能和戰術,規定每名步槍手每年實彈射擊450發,火箭筒手每年實彈射擊4發,反坦克飛彈手每年射擊3發。③突擊隊訓練。該師設有突擊隊訓練中心,各連每年人訓2-3次,每次2-3周。內容包括跨障、攀登、格鬥、布雷、爆破、遠程奔襲和野外生存。④山地作戰訓練。該師要求各連每年到山地戰訓練中心集訓1-2次,每次15天,重點鍛鍊山地行軍、生活和作戰能力。⑤海外適應性訓練和駐防。為適應海外作戰的任務要求,該師每年保持2100人在海外基地輪流駐訓,時間為10個月,以加強官兵對海外戰區的適應能力,土兵每人每年平均在海外服役6個月。⑥合練和演習。連級單位每年集中演練1-2次,團級單位每年合練和演習1-2次,師每1-2年組織一次空降演習。
經過如此嚴格的訓練培訓出來的官兵,普遍具有良好的軍事素養,成為能征善戰的精兵強將。如第2外籍傘兵團山地連的士兵80%獲得軍事登山運動員合格證,50%獲得軍事滑雪運動員合格證。
法國軍政當局對空降11師倍加器重,80年代以後又多次動用,作為國家的軍事外交尖刀,用以維護法國在世界上的利益和榮譽。
1983年,中東的黎巴嫩戰端頻生,動亂不止,為控制和平定該地區局勢,法國政府派空降11師第8陸戰隊傘兵團作為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進駐貝魯特。該團在錯綜複雜、危機四伏的局勢中,處驚不亂,鎮定自若,發揮出出色的軍事才幹和外交策略,堅定地履行維和使命,為有效挫敗當地恐怖組織襲擊法軍的企圖,他們在營地周圍巧妙地構築「z」字型塹壕、圍牆、土木或混凝土隔牆以及沙桶,並採取欺騙措施,大量設置假裝備、假設施以迷惑對手。同時還定期實施外圍巡邏,從而有效地保護了自己,確保維和任務的完成。8團回國後,受到法國軍方的通報嘉獎。
就在第1陸戰傘兵團進駐貝魯特的同時,空降11師的另一支部隊開赴查德,執行了一次成功的威懾性作戰。
1983年6月,法國的前殖民地查德爆發大規模內戰,數年前被推翻的領導人古庫尼在利比亞支持下捲土重來,殺回國內,會同利軍占據了北部地區,並向南節節進逼。查德政府總理哈布雷緊急向法國求援。密特朗政府立即決定出兵查德,協助查德方面遏阻利比亞勢力的擴張。密特朗公開宣布,我們要讓「任何人都不能懷疑我們要擊退利比亞侵略的意志」,要充分顯示出法國具備「在必要時從軍事上迅速打敗對手進攻的手段」。
第1陸戰隊傘兵團承擔了這一使命。8月9日,由該團組成的法軍特遣部隊空運至查德,到達後迅速開上前線,與乍政府軍和援乍薩伊軍一道,在中部北緯15度一帶建立起了一條強大的防線,代號為「紅線」,擋住了古庫尼軍的南進步伐。此後,雙方轉入政治談判,戰局穩定下來,查德政府度過了這場嚴重的軍事危機。
1986年12月,查德戰火再起,哈布雷與古庫尼聯手對占據查德北部的利比亞軍隊發起大規模進攻。2月份,在利軍反撲使戰事升級之際,陸戰傘1團一年前已經撤出的1000人又緊急飛返查德,與留守部隊1400人會合,在戰線重要地段上擺下迎戰架式,迫使利軍放棄原有南進部署,收斂了反撲氣焰。3月份,以法軍為後盾的查德軍隊終於取得了此戰的勝利,將利軍逐出了北部大部分地區。
進入90年代以來,空降11師根據世界格局的重大轉折和海灣戰爭的經驗,瞄準21世紀,進一步改進和加強隊伍建設。在訓練中明顯加大了夜戰的分量,夜訓時間比1989年增加了20%,明確要求官兵要「在夜間完成晝間訓練指標」。在作戰、保障能力和跳傘技能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標準,提出到90年代末,部隊投入戰場後的自給能力要從現在的2天增至5天,跳傘留空時間縮短到30秒至1分鐘,傘降自然散布而積減少芋分之一。
傘兵其實就是從天而降的步兵,即使是一名具有所謂「三度空間作戰」能力的精銳傘兵,一旦落到地面,他就必須立刻搖身一變,成為不折不扣的步兵。
通常每一個傘兵營包含有7個傘兵連級單位,其中包括了1個本部及勤務連,1個偵搜支援連,4個步兵連和1個作戰訓練連;而每個步兵連則包含了4個步兵排和1個本部排,每個步兵排則由3個步兵班(成員10人)所組成。
法國傘兵通常使用的武器有:
1、AA52輕機槍:這是在1952年所設計出的通用型輕機槍,也是法國傘兵的班級火力支援自動武器,其口徑為7.62毫米,可適用所有北約機槍同規格的彈藥,平均射速為每分鐘900發。
2、FR-FI狙擊槍:這是改良的舊式MAS36制式步槍的狙擊專用步槍,它能將7.5毫米的子彈準確地射向656米外,面積僅有30.5毫米見方的槍靶上,射擊性能良好而且穩定度高。
3、FAMAS突擊步槍:法國陸軍的制式5.56毫米突擊步槍,重量輕、易於攜帶而且火力強大,它與奧地利的AUG步槍及英國SA80步槍並列世界三大軍用犢牛式自動步槍,採用30發裝彈夾,並且不需要特別改裝即可發射榴彈。
4、白朗寧50重機槍:經歷各種大小戰役考驗的白朗寧M2重機槍,被法軍暱稱為「大50」,是目前仍被傘兵普遍使用的主要火力支援武器。
5、API1AS120毫米反裝甲火箭筒:這是最近才配發至第11空降師的新型步兵用反裝甲武器。這種重型反裝甲火箭彈是傘兵坦克獵殺小組的標準武器,發射完即可丟棄,射程達656米,對敵軍坦克有極大的威脅。
6、ERYX反裝甲飛彈:這也是法軍所採用的最新式輕型反裝甲飛彈,射程約為656米。因為準確度高,而且威力足以擊穿目前大多數俄式坦克的裝甲,因此被視為近程反裝甲武器發展史上一項革命性的設計,它也因此獲得了「迷你米蘭」的稱號。
被喻為「傘兵師之眼」的敵後滲透偵搜突擊行動小組可說是法國傘兵單位中最精銳的一群成員。幾乎每個傘兵團均配備了至少2個以上的突擊兵小組。這些小組平常受傘兵團的本部勤務連或偵搜支持連管制,但在戰時則成為獨立作戰的直屬單位。
通常突擊兵是以小組為單位,深入空降於敵占區內,進行各種情報搜集或破壞行動,因此每名突擊兵除了掌握基本跳傘技巧外,更必須具備高跳低拉的高級傘技。此外,每個突擊兵還各有專長,通信、爆破、狙擊、武器、拳術,而成為法國傘兵中專門執行敵後滲透、情報搜集和破壞任務的一支精英勁旅。
不論在何處發生戰亂,只要與法國國家利益相衝突,迅速武力干涉就成為法國傘兵空降群的首要任務。這個空降群由來自第2外籍傘兵團(俗稱「綠色貝雷帽」)、第3和第8海軍陸戰隊傘兵團(俗稱「紅色貝雷帽」)和第7指揮勤務傘兵團的5000名官兵所組成。這些部隊平日就處於隨時待命的狀態,一旦發生戰事,立刻就可以打點行裝,然後登上C-130運輸機群,前往動亂地區。
第2外籍傘兵團在1978年5月空降剛果柯威茲的救援行動中,一戰成名。這支具有獨特風格和悠久傳統的外籍部隊,也是在所有傘兵部隊中,惟一將傘兵章別在綠色貝雷帽上面的特殊隊伍。
由於具備了專業化的作戰技巧以及駐紮於科西嘉島的特殊地理因素,使得這支部隊成為第11傘兵師(甚至全法國陸軍)的快速先頭部隊。第2傘兵團的編制和配備與其他團大致一樣,但是它的各連均擅長於各種不同的專業戰技:第1連專長於反裝甲、夜間及都市戰,第2連擅長山地作戰,第3連專門執行兩棲作戰,而第4連的看家本領則為破壞和狙擊。
該團不駐紮於海外時,亦毫不放鬆地在歐洲各地進行各種演習,這使得它的成員淶自世界上51個不同國家)保持了極高的戰鬥力。該團另外具有一項特點,就是超過半數的兵員均具有下士以上的軍銜,因此,幾乎每一位新兵都可以由一位資深士官指導,而形成特別的「搭檔」制度。
第3陸戰隊傘兵團號稱為法軍的「震撼」單位之一。該團駐紮於卡科松,通常專門執行各種海外作戰。驃悍善戰的該團奉行的一句名言是:「到達,然後戰鬥。」在1978年的查德戰役中,該團曾出盡風頭。
第8陸戰隊傘兵團是第一支100%由職業軍人所組成的「紅色貝雷帽」部隊,在過去30年來各次海外作戰中的英勇表現,為該團贏得了「像牛皮一樣硬」的諢名。
該團最值得一提的功勳就是黎巴嫩內戰時擔任聯合國和平部隊。在基督教與伊斯蘭教部隊雙方的槍林彈雨中,該團忍辱負重,成功地完成任務,因而獲得法國軍方的正式表揚。
哪怕是最善戰的部隊,也沒辦法在沒有通信設備和後勤支援的情況下作戰。第7傘兵指揮勤務團就是為了滿足上列需要而設立的部隊。該團專門替所有第一線部隊擔任運輸、替換、維修和保養的工作。
第11傘兵師的其餘部隊尚有:
第1輕傘兵團:該團可以算是法軍中最老的一個傘兵單位,其前身可追溯至1937年法國空軍所成立的第601和602空降步兵連。為了紀念當初那批英勇的空降作戰先驅,因此第一傘兵團的制服上,採用天藍色的肩章,並佩帶空軍的金鷹徽章。
第9輕傘兵團:該團可以算是法軍中的一支明星部隊,他們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執行多國聯合作戰演習和在法國大眾面前展示軍力。該團均由服兩年義務役的年輕士兵所組成,執行法德KO1IBRI聯合作戰演習任務,或者與西班牙空降部隊共同展開GA1IA及IBERIA等例行聯合演習,此外也常常輪調駐守法國各海外屬地。
第1陸戰隊傘兵團:該團最擅長的就是敵後滲透作戰,每一名士兵都受過在敵人後方進行小組空降作戰的嚴格訓練,同時兼具專業戰技和獨立作戰能力,難怪被稱為「傘兵中的傘兵」!該團目前轄有3個步兵連和1個專門擔任訓練的教育連,除了訓練全團士兵外,還代訓盟國的傘兵部隊,因此該團的實際戰力、裝備和任務均列為官方機密。該團最近一次可公開的任務是在1983年曾幫助查德政府軍力拒人侵的利比亞部隊,這使得該團的神秘面紗稍微揭開一小角。
第6陸戰隊傘兵團:該團以執行海外任務為主,在過去數年間,該團曾分別駐紮黎巴嫩、加彭、復活島及新喀里多尼亞群島等地。這些佩帶陸戰隊徽章的年輕戰士們堅持著一個信念:「比別人多走1里路,才能證明你是真正的勇者!」
第1空降輕騎兵團:是法國陸軍中最具傳奇色彩的一支部隊。該團可以說是融合了傳統輕騎兵的矯健驃悍和現代傘兵的強大火力於一身,目前全團配備了36輛ERC-90Sagaie裝甲車和24輛裝置了米蘭反裝甲飛彈的吉普車,是第11空降師的主要裝甲打擊武力。
第35空降炮兵團:是第11空降師的火力支援單位,該團配備36門火炮,並配合空降作戰,能隨時隨地在最靠近戰線的地方,為步兵提供適度的火力掩護。
軍事觀察家點評:
可以稱得上是王牌部隊的,在法國已有近400年的歷史,且是一支兩棲部隊,可見法國軍事歷史的輝煌與悠久。然而進入20世紀以來,法國雖然是實行軍隊機械化最早的國家之一,但由於當政者的因循守舊,沉緬於過去的輝煌之中,錯過了軍隊機械化發展的機遇,因而其王牌部隊也變得「不王牌」了。幸好二戰後法國重返世界政治舞台,軍事力量得到長足發展,幾支王牌部隊再次成為西歐及北約集團的「新星」。無論是北約對某些國家動武還是維護本土安全,法國王牌部隊都發揮了出色作用。由此可見,王牌部隊的命運與國家的興衰及其整個軍隊強弱狀況是緊密聯繫的。同時,應依據國家軍事戰略和作戰需要,建造一定規模的王牌部隊併力求讓其得到實戰鍛鍊,這是整個軍隊建設的重要措施之一。法國王牌部隊的歷史與現狀似乎就說明了這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