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族產

2024-10-19 13:15:13 作者: 黯淡星L
  第591章 族產

  曹嵩本就是在官場上八面玲瓏的人物,如今想要獲得一個普通人的信任並不難,一番攀談之下,便讓對方敞開了心扉。

  曹嵩了解到,眼前之人名叫王福,他的確只是洛陽縣一個普普通通的百姓。就連債券的消息也只是通過鄰里之人在集市上面聽說進而了解到的。

  而他們之所以想買債券,除了因為這份債券的背後是聖天子之外,還有一個原因——

  王福說道:「用來買債券的金子並非我一家之錢,而是族產。」

  所謂族產,顧名思義,便是屬於宗族的產業。畢竟當代宗族之間守望相助,若是族中有哪個富戶願意向族中捐獻財產田畝等用以濟貧扶弱。

  曹嵩在財貨一事上擁有著極高的敏銳度,對於族產自然是了解的。

  在他的認知里,族中有貧弱,他若想送錢財田畝的話,只需以自家的名義送,還能得到美名,何必藉助族產呢?

  至多留下些足夠祭祀耗費的產業罷了。

  但曹嵩也知道,在一些宗族之中,族產不僅僅局限於祭祀。

  也因此,曹嵩問王福道:「既然是族產,那更該留下,以備不時之需。」

  「今天子聖明,吏治清明,然雖無人禍,卻未必沒有天災……這債券雖能買賣,但畢竟不是錢財,雖有利,但兌換之時最早也得到明年秋收之後了。」

  王福聽後,笑著對曹嵩說道:「老丈放心,我既然來此,那麼自然已經和族人商量好了,就算有天災,族人及族中的積蓄也足以讓我等安度到明年了。」

  「自從光熹以來,我等的積蓄是越來越多了。」

  王福滿懷期待地暢想著:「要是明年還有債券,指不定還能買更多呢!」

  曹嵩聽到此處,左右閒來無事,又與王福繼續攀談起來。

  在交談中,曹嵩了解到,王福今年不過三十出頭,已經有了一兒兩女。年幼的時候家境還算殷實,還曾在鄉間讀過一年書。

  但這種好日子並不長久,很快天災人禍接踵而來,王福一度連飯都吃不上。

  對於這些悲傷的往事,王福並沒有多談,他更多談起了自己對未來的期望。如今他的兒子已經跟著鄉間的老師讀書了。

  王福說道:「我對我這個兒子沒有太高的期望,只希望他能當一個鄉里的小吏,那我就心滿意足了。」

  但他也有煩惱——「只我那兒子愚笨貪玩,既學不好,又不知道珍惜。」

  談起兒子,曹嵩也有話說:「我那長子也素來不聽話,好在這一回聽了我的勸。現在想來,都怪我在他少時對他太溫和了,讓他有些叛逆。依我看啊,該教訓就教訓,打孩子要趁早,不然等到孩子大了,就不好打了。」

  王福問道:「我瞧老丈言語間很有修養,想來老丈的長子也不是凡人吧?」

  曹嵩聽了,故作嫌棄地擺了擺手說道:「也就只是個尋常吏罷了,能被人贊上一句幹吏,我也就心滿意足了。」

  說著說著,忽然有官吏來到這附近宣布道:「諸位莫要再等了,今日人太多了,原本準備的債券已經快要用完了,今日肯定是輪不上諸位了。」

  王福聽了,心中一慌。

  但隨即那小吏就宣布道:「不過諸位莫急,新的債券已經在製作了,明日還會接著售賣。」


  王福稍稍放了心,但隨即他又想到,若是明日也如今日一般,還沒輪到他債券就沒了,那該如何是好?

  又聽小吏宣布道:「今日沒有機會換債券的也別急,稍後會有人送來標號的木牌,明日可攜此木牌優先換取……」

  這下,王福徹底放了心。

  而在人群中的曹嵩見負責此事的魯肅輕輕鬆鬆地安撫住了前來買債券的百姓,心中也是滿意,隨後和王福一樣,領著一個號碼牌離開了。

  臨走之時,曹嵩心中隱隱有些失望。

  為啥魯肅沒有出點錯漏,給他一個人前顯聖的機會呢!

  但未久,正要親口表揚一下魯肅的曹嵩卻見魯肅帶著憂慮之色對他說道:「曹公,今債券之事如此火熱,百姓趨之若鶩,然我心中卻有些憂慮,不知當不當講……」

  ……

  「陛下,這便是均輸丞魯子敬所言之事。臣以為其言之有物,今之債券雖初創,但百姓踴躍購買,正因如此,正得未雨綢繆!」曹嵩如是說道。

  若換做年輕時候,碰到這麼能幹的下屬,曹嵩說不得會帶著愧疚搶了他的功勞,但現在,曹嵩年紀大了,經歷得多了,反而不太在意這些了。

  劉辯聽著曹嵩說的話,看著眼前的奏書,其上寫著魯肅對債券未來發展的擔憂——

  劉辯瞧著,簡單來說,魯肅認為債券不僅要支付利息,還要在來年支付本金,是以不能因為目前購買債券的人多,而一味的增加債券。

  此外,債券終究是靠著朝廷和天子的信用空手套白狼的行為,需要且必須將債券的發行掌控在朝廷手中,絕不能放給地方。

  總而言之,魯肅的建議核心突出一個謹慎。

  劉辯對此也很是認可,他對曹嵩說道:「原本朕還覺得債券畢竟新設,還不知會出現什麼問題,如今見卿等如此慎重,朕便放心了。」

  曹嵩聽後,提起了他今日聽聞的族產一事,建議道:「陛下,臣思來,所謂族產,大都得遭遇災禍時方才會使用,只要有利,一年、三五年並無多大區別。當初之所以只將債券兌換之期定為明年秋收之後,本是憂心債券不得認可,臣私見,或可嘗試多放數年為期的債券,也能減輕明年還債券的錢糧。」

  聽到曹嵩的話,劉辯忽然理解為什麼魯肅這麼著急地上書了,想必曹嵩一定覺得他提出的建議很穩重。

  面對曹嵩的建議,劉辯卻有些遲疑,要不要走出這一步。

  在這個時代,只需一場大的天災,便能讓國家的經濟陷入崩潰。目前的債券,看似有國家歲收作為支付憑證,但實則更偏向於信用債券,突出一個信任。

  也就是修建運河的費用太高了,不然劉辯也不會貿然採用此法。

  而關於債券的後續,劉辯更希望他成為用以大額交易的交子。

  最終,劉辯對曹嵩說道:「卿將方才所言,寫成一份奏書,讓群臣議上一議吧。」

  對於沒有把握的事情,劉辯習慣性地將之先甩給朝中群賢討論討論。如今朝中的可是實打實的群賢畢至,遇事焉能不用?

  「對了,屆時把魯子敬也帶上。」劉辯補充道。

  曹嵩點頭稱是。

  次日,劉辯便召集了一場六百石以上的朝臣所參與的奏對,還有不足六百石的魯肅。


  三公之中,董卓缺席了,三獨坐中,尚書令皇甫嵩也不在場。

  兩人都提前告了病假。

  尤其是皇甫嵩,多年的軍旅生涯給他的身體造成了難以挽回的損傷。至於董卓,早年的征戰外加在京多年日漸肥胖的身體……尤其是在成為了司徒,達成了人生目標之後,整個人愈發的寬大了。

  歲月催人老,這一批先帝時代留下的老臣繼盧植之後,終將不可避免地離開朝堂。

  然一代新人換舊人,這個國家還將一步步走下去。

  關於曹嵩的建議,群臣的意見並不一致。

  一干老臣連債券本身都在反對,更別說繼續加發債券了,但年輕些的朝臣則更希望將債券繼續下去,早一日籌到足夠的錢,就能早一日完成運河。

  最終在劉辯的拍板下,決定先限量地放一批長期的債券。

  期間,被劉辯特招的魯肅據理力爭,他雖支持放債券,卻也只支持嚴格限量,且對於數額計算清晰,如此穩妥的作風便是反對債券的老臣也不能不認可魯肅的才能。而魯肅也首次在群臣面前展露了風采。

  ……

  已經開始僱傭人手的樊陵並不知道朝中的爭論,他此刻正意氣風發,帶著黃祖視察河道,期待著由他主導的運河早日完工。

  而在他所在的河南尹治下開封縣,得到命令的小吏們早已經開始了宣傳。

  「開挖河道,疏通淤泥……一月千錢,包飯食,只在農閒之時,名額有限,過時不候……」

  樊陵聽著耳邊隱約傳來的小吏的聲音,對黃祖說道:「雖然陛下一定會派校事部在暗中監察這些工錢能夠到僱傭的百姓手中,但這並不代表我等能掉以輕心。財帛動人心,不可不慮。」

  黃祖立刻答道:「老師放心,弟子謹記。」

  如果說當初巴結樊陵是為了更好的進步,那麼數年的相處下來,黃祖已經真心地把樊陵作為了自己信重的老師。

  他出身不俗,本就不缺錢,如今正是做大事之時,豈能容身旁人藉機謀私,壞了他的前程?

  樊陵又說道:「開發新運河,曠日持久,是以原本汴渠、泗水之河運還得繼續使用,不可荒廢。如今最先要做的,便是先趁著黃河水少、汴渠水淺之際挖出渠中堆積的泥沙,不可急於求成。」

  黃祖總覺得樊陵今日的話有些怪怪的。

  而樊陵仍繼續說著:「這運河之事,我開了個頭,但日後我就未必能全程監察了,到時候你身上的擔子會重一些。」

  黃祖看著樊陵花白的頭髮和鬍鬚,忽然想到了自己的老師該不會是在交代後事吧?

  他越聽樊陵交代著疏通運河的注意事項,越覺得自己猜對了。

  忙不迭地對樊陵說道:「老師身體康健,定能長命百歲。運河修成也不過十年而已,老師一定能有見到運河的那一天!」

  黃祖說的不可謂不情深意切,他是真的帶著濃厚的感情說了這麼一段話。

  然後,下一刻,黃祖就注意到樊陵不急不慢地踱步到了他的身後。

  在被一屁股踹倒跌進汴渠的泥沙中之前,黃祖還沒意識到自己會錯了意。

  「老夫的意思是待到錢糧到位了,讓你先去疏通邯溝,正在交待你去邯溝後的注意事項……」


  瞧著正在吹鬍子瞪眼的樊陵,黃祖想著,要是老師能夠親眼看到他親手規劃的運河能夠成功河運的那一天,他便是再被踹幾腳也心甘情願。

  而在汴渠不遠處的鄉里中正宣傳著朝廷僱傭政策的亭長趙義同樣不知道這一幕的發生,他正想著吸引更多的百姓前來報名參與疏通河道。

  趙義原是西園軍中的一個伍長,後來跟著天子專門派到西園軍中的太學生出身的官吏學習了些經典和吏事,後來通過了考核,便回到了家鄉,順利當上了亭長。

  趙義對如今的生活可謂是心滿意足,當然,若是能更進一步,不求當個鄉中有秩,便是鄉佐他也是甘願的。

  雖然縣長沒有明確說明,但趙義很明白,他這樣的亭長所能召來的百姓越多,毫無疑問更能得到上官的看重。

  想到這,趙義叫得聲音更大了。

  有不明所以的村人來問,趙義也細細解答:「不用擔心拿不到工錢,疏通運河可是當今天子定下的朝廷大略,從上到下都有盯著呢,誰敢中飽私囊?」

  「你別不信,當初我在西園軍中當兵的時候,還親眼看見過天子呢!」

  後頭這句話在趙義的亭長生涯中說過了不知多少次,但每次說起來都很管用。因為只要他說自己曾見過天子,鄉人們就算不相信他說的話,也會認為他很有見識,進而去思考他話的可信度。

  而這次也不例外,鄉人聞言,咬咬牙說道:「左右已經過了農時,現在在家中也沒事幹,算我一個!」

  但在報上大名之後,鄉人仍不放心地問道:「是真的包吃吧?」

  「不僅包吃,離家遠的包住呢!不過要自帶鋪蓋。」趙義可不想讓眼前的鄉人反悔,而且身邊也圍了不少意動的人,若眼前人反悔了,不知會有多少心動的放棄呢,「我在鄉里這麼多年,什麼時候說過假話?要是不包吃,或是工錢給的不夠,你儘管回來找我!我趙義一諾千金,差多少我自己補給你!」

  鄭重承諾完後,瞧著都來報名的鄉人,趙義臉上樂開了花。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