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番外: 我,史子眇,大漢帝師(一)
PS:先用篇番外頂一下。
年輕時候,史子眇一直覺得自己很幸運。
他出身不高,但卻得了一位老道人的看重引為弟子。
時至今日,史子眇仍然清楚地記得當初他遇見的那位老道人時的場景——那時他還只是一個無憂無慮的牧童,平日裡最快樂的事就是在放牧的時候偷懶睡覺。
他家的牛很聰明,不會亂跑。
但就在那一天,在他睡覺的時候,他家的牛卻跑了。
史子眇哭著找了好久都沒找到,就在他以為丟了牛連家都不敢回的時候,老道人以近乎從天而降的方式,牽著他的牛找了過來。
並語氣溫和地安慰抽噎不止的他,還留下了面一句——「小童,我看你天資聰穎,是萬里無一的學道奇才,可願當我的弟子呀!」
至今回憶起來,史子眇仍會忍不住懷疑,他家的那頭牛是不是本來就是被他的師傅給帶走的。
後來老道人跟著他去了他的家裡,史子眇已經忘了老道人是如何說服他的父母的了,但最後,老道人從他父母那兒拿了一大筆拜師禮,然後就帶著他離開了,去了一個史子眇至今都無法忘懷的地方——雒陽。
史子眇還記得師傅跟他介紹雒陽時說的話——「光武皇帝以漢屬火德,水克火,遂去水加隹,改洛為雒。」
當時的史子眇並不懂這些,只覺得他的師傅的確很能說,同時,他還記得他們一路而來的花費都是他家所奉上的拜師禮。
雖然他的師傅一直說兩人的相遇是緣法,但史子眇一直都覺得這份緣法就是他的師傅走到他家附近沒錢了,於是乎便是收了他這個弟子,以獲得路費。
但史子眇不得不承認的是,他的師傅就算是個騙子,也是個能騙住天下人的神騙。
起碼雒陽的那些達官顯貴,被他的師傅騙的一愣一愣的,對他的師傅十分尊崇,就連天底下最尊貴的天子,現在被稱為的孝桓皇帝的天子,都請過他師傅入皇宮坐而論道。
而他的師傅也的確沒有辜負在他父母面前許下的承諾,將自己所知曉的道藏全都傳給了史子眇。雖然史子眇一直以來其實不太明白那些道藏里究竟講了多少深奧的道理,反正他也沒見他師傅靠著這些道藏引來什麼天降異象。
對於這些,他的師傅只是告訴他,順其自然即可,等到時候了,他自然就明白了。
當然,面對那些達官顯貴,師傅對他的要求更簡單,碰到不了解的,微笑就行了。
剩下的,那些達官顯貴會自己想明白的。
靠著這些他並不全然都懂的道理,史子眇在他師傅死後接收並整理了他師傅留下的道藏,用以傳承他師傅的衣缽。
史子眇不知道為什麼,在他完成了道藏之後,很多權貴喜歡到他這裡借閱,對待他也如同對待他師傅一樣尊重,明明他沒有他師傅那般能夠說服人。
就連孝桓皇帝都專門召見過他一次。
只可惜後來沒多久孝桓皇帝就薨了,新君繼位。
那時候,雒陽城很亂,但史子眇靠著自己和師傅留下的名氣,有達官顯貴的護佑,日子過得很不錯。
那時的史子眇一度以為他的好日子會這樣持續下去,等到他的年紀差不多了,也跟他的師傅一樣,去尋一個和他有緣法的弟子……不,史子眇決定尋好幾個,不然只尋一個的話,他弟子少時可能會很無聊。
然而很可惜的是,他的這份計劃卻沒能趕不上變化。
新天子數失帝子。
史子眇至今都不知道是哪個豎子想到了他,居然向新天子提議要把皇子送到他這裡養,用來避災。
史子眇的確想過收弟子,但他從來沒有想過收幼兒啊!史子眇從來沒有一刻像當時那麼痛恨自己的聲名遠播。
不幸的是,天子害怕新的皇子再度夭折,答應了。
對於新天子的作風,史子眇可是親眼見過的,那麼多高官和他們的口中的名士,說弄死就弄死。
皇命不可違。
於是,史子眇糊裡糊塗地就接受了這一項任務。
為了避免皇子早夭,史子眇在接過了撫養還在吃奶的皇子的重任後,每天忙得像條狗。
好在不用他餵奶,史子眇清楚,這時候他的命和皇子的命已經綁在一起了,倘若皇子出了問題,即便他有曾經見過孝桓皇帝的經歷,也難以逃給皇子陪葬的命運。
那時候,史子眇每日圍著皇子打轉,生怕哪一天皇子出現了問題。
當時史子眇覺得勞累不堪,但現在想來,其實都是滿滿的樂趣呀。
在他的悉心照顧之下,皇子活了下來,一天天地長大。
但等到皇子稍大了一點,史子眇就發現了問題所在,為了皇子的健康著想,他不能透露皇子的身份,就連皇帝和皇后都不敢太多地過問皇子的事。
就此,教導皇子的任務也落在了史子眇身上。
可他真的不會教孩子啊!
皇子雖然聰穎,但史子眇也只會跟當初他師傅教他的那樣來教皇子。
一開始,史子眇覺得效果很不錯。
但漸漸地,史子眇意識到壞了。
他教的皇子可是皇后的兒子,說不得哪一日就成為太子了……可是看著眼前皇子自然成長的模樣,哪裡有太子的氣勢?
皇子成功長大,當然是他的功勞,但皇子被他養得長歪了,那就是他的罪過了。
這個時候,史子眇忽然想到了一個絕妙的主意——他這麼多年來,一直都住在雒陽,沒有像他的師傅那般有過雲遊天下的經歷,史子眇計劃在皇子被接進宮中後,他即刻出發遊歷去。
當然,說是遊歷,史子眇實則是準備找個人煙稀少的地方先隱居個幾年再說。
史子眇覺得自己太聰明了。
終於,史子眇得到了與他最熟悉的宦官郭勝的通告,可以告訴皇子他的身份了。
平心而論,史子眇撫養了皇子將近十年,心中還是很有感情的。
但看到皇子在知曉自己身份後,將他教過的自然之道全都拋之腦後了。
史子眇不怪皇子,因為這些道理他小時候也一點都不懂,他相信等到皇子再大一些,應該就能變得不一樣了。
只不是現在,所以他離開的心思更強烈了。
但在之後的時間裡,史子眇卻發現了一樁讓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怪事。
如果說最開始得知自己身份的皇子是在強行小孩裝大人,那麼在皇子入宮前的那半個月裡,皇子在某些特殊時刻,給了他一種大人裝小孩的錯覺。
這讓史子眇百思不得其解,他甚至想過或許這就是劉氏天子的天命?
也就是史子眇不愛較真,也不願意去究其根本。
不過皇子在這段時間裡一步步變得成熟,孩子氣越來越少倒是真的。
以前,皇子只會在他要求讀書時才會不情不願地讀書,現在,皇子卻會請求他解讀書中的內容。
從本心來說,看到這一幕的史子眇是有些心酸的。但他更明白,這樣的皇子更適合皇宮。
所以,在皇子入宮前的半個月,史子眇在儘自己所能教會皇子他覺得皇子需要的東西。
然後,目送著被他養了近十年的皇子離開,踏入宮城。
而他自己,則以雲遊四方的名義忙不迭地收拾起了行囊。
其實在察覺到皇子的變化之後,史子眇對於要不要離開心中還是有遲疑的,畢竟對於宮中人而言,皇子明顯在朝好的方向走。
但史子眇最終還是選擇了離開,反正皇子入宮之後,以他的能力,也幫不上什麼忙。
此外,另一個皇子的事即便是他也聽說了,與其留下可能被人找到尋皇子錯處的機會,不如離開,免得礙某些人的眼。
因為當時大漢境內還不算太平,史子眇並未走遠,而是來到了位於京兆尹的少華山上結廬隱居。
早在跟隨師傅的時候,史子眇就學得了一身的求生技術,後來照顧皇子,事必躬親的史子眇更是精進了自己的技藝,在少華山上,可謂是怡然自樂。
雖然心中還是會有些想念,但史子眇明白,他們之間的緣法應是盡了。
而為了不被旁人發現自己的蹤跡,史子眇並未打出自己的名號,但他到底是個有技藝在身的道人,平日裡給人瞧個病啊,開解一二憂思啊,種種皆不在話下。
也因此,雖是在山上隱居,但史子眇仍能斷斷續續地了解到外界的消息。
剛抵達少華山不久,史子眇聽人說起雒陽的史侯是個賢明的皇子,得到了雒陽很多官員的擁戴。
乍一聽聞這則消息,史子眇在最初的歡喜之後立刻意識到,他養大的皇子只怕處境不妙啊,畢竟皇子此前沒有和天子在一起生活過,雖血脈相連,但卻沒有相處過。
之後果然如史子眇所料,即便他冒著暴露的風險主動打聽消息,也沒有打探到更多。
這樣,史子眇也只能嘆息了!
又隔了很長一段時間,曾經安分了數年涼州叛軍捲土重來,打到了右扶風,史子眇雖然覺得他們未必能打到長安,更別說還在長安城東邊的少華山了,不過即便如此,他還是再度收拾好行囊,準備一旦有變他就去華山結廬隱居了。
好在這一次,朝廷派遣大軍不僅守住了右扶風,還反攻進了涼州。
史子眇又聽到皇子的名頭了。這時候,人們仍還喚皇子「史侯」。
史子眇聽說了,這次朝廷大軍之所以能大獲全勝,不僅僅在於皇甫將軍和朱將軍兩人指揮得力,更在於漢陽郡冀縣一直沒有被叛軍拿下,不僅如此,冀縣的漢軍還藉助此縣干擾叛軍的糧道,並且在叛軍撤退之後,叛軍首領王國更是被一個叫關羽關雲長的人給宰了。
聽到賊首死了,史子眇很是高興,但接下來他就一頭霧水了。
因為他聽說這個關羽乃是史侯托車騎將軍舉薦的,據說還是受了養育史侯長大的史道人影響……
「我怎麼不記得我知道關羽?」史子眇心中腹誹,不過他也沒有反駁,畢竟他知道很多話在口口相傳中就會變味,背後的真相還不知道是什麼呢!
不過自從這事之後,關於史侯的消息逐漸多了起來。
也讓史子眇更頻繁地懷念起那個被他養大的少年。
只不過,關於史侯的消息有很多在他聽來都很假——什麼史侯被史道人帶著長在民間,和普通百姓過著一樣的日子,所以史道人教會了史侯知曉民間疾苦……
史子眇哪敢給皇子苦吃,他吃苦還差不多。
當然,也有在史子眇聽來很真實的——史道人當真是天下名師啊,史侯少而賢良,肯定少不了史道人的言傳身教。
每到這種時候,史子眇心中就會忍不住的雀躍:「啊對對對,都是我教的!」
又比如史侯曾經說過的一些流傳出來的話語,什麼「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云云。
史子眇覺得,這些話雖然不是他教的,但其中的道理他可都教過。
隨著史侯的名氣越來越大,再之後,關於史侯的事,傳來的都是好消息,史侯的稱呼也逐漸被太子所替代。
史子眇在聽人談起國事時,總是避不開太子的存在,而提起太子,許多人也總是忍不住談起那個自幼教導太子,並且在之後功成身退、不慕名利的史道人。
然而人們會不約而同地發出一句感慨:「若是我的兒女能夠得到史道人的教誨,那就好了!」
再後來,史子眇又聽到了關羽的消息,這一回,關羽搞了一樁大事,處置了雒陽縣的許多犯法的鄉官里吏。消息傳到京兆尹,甚至讓這邊的小吏欺壓百姓的行為都少了些。
而隨著關羽的揚名,當初關於關羽如何被太子通過車騎將軍何苗舉薦的故事再度盛行起來。
這時候,就連史子眇都不禁懷疑,難道是他什麼時候向皇子提了一嘴,結果他忘記了,皇子卻記下了?
想著想著,史子眇自己都覺得這是真相了。
——沒錯!我,史子眇,就是大漢帝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