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起兵 擴張
陳恆昌一愣,隨即朝著門外望去,然而門外並沒有任何人影。
就在他忍不住想要繼續發問的時候,腳步聲朝著門外傳來。
來了兩個人,一個是他熟悉的人,計非語,另一個則是全身籠罩在斗篷中的身影。
兩人走入茶室,計非語躬身拜道:「臣計非語拜見殿下!拜見教主!」
陳恆昌連忙起身扶起他,又驚又喜的說道:「叔父,你什麼時候回來的?」
慶王死後,就將陳恆昌託付給了計非語,這二十多年,計非語一直都在盡心輔佐陳恆昌。
「昨日剛剛回來!」計非語露出了僵硬的笑容,陰驁的眼眸中也多了幾分溫情。
陳恆昌開心的拉著計非語的手臂,就要坐下。
「叔父這兩年過得還好?」
「還好,殿下,我給您介紹一個人!」
這時陳恆昌才關注起站在計非語身側的身影。
斗篷下露出了一張醜陋的臉龐和一雙古井無波的眼眸。
之所以說醜陋,是因為那張臉上布滿了擰的疤痕。
陳恆昌覺得這個人有著與外表完全不相符的內在。
臉上的疤痕醜陋無比,但是那一雙眼眸卻是深邃且平靜,還有此人的氣質,
哪怕全身籠罩住斗篷之中,也給人一種雍容貴氣的感覺。
「他是?」
「呂華,原秘武衛鎮北司提督。」計非語道。
沒錯,眼前這個人就是呂華。
至於他為何會跟計非語在一起。
這話說來就話長了。
自當年陳中術在京都將神陽教安插的人手清理掉之前,秘武衛的很多秘密就被神陽教掌握在手中,甚至很多秘武衛的密探都已經被神陽教收買了。
後來汪中直重塑了秘武衛,但是他並沒有將隱藏在秘武衛中的神陽教徒都清理乾淨。
甚至隨著時間的推移,神陽教在秘武衛中的力量越來越大。
秘武衛一直找不到神陽教的蹤跡,不是因為秘武衛不夠強大,而是因為神陽教已經將秘武衛蠶食了。
再後來,汪中直過世,秘武衛也徹底失控了,幾乎是被神陽教給掌控了。
呂華發現這一點,他本意是想清查秘武衛,將神陽教的人手一網打盡,可惜還不等他動手,秘武衛先把他給拿下了。
他成為了神陽教的階下囚,不過神陽教並沒有將他當成血食,計非語想要收服他。
他被計非語圈禁了五年,這五年他一直都在黑山島,直到三個月前,他才決定屈服。
「臣呂華,拜見殿下!」呂華躬身一拜,但他只拜了陳恆昌,並沒有響林福安施禮。
「原來是你!」陳恆昌驚愣的看著他,
爾後看向身旁的林福安,問道:「師父說道的人就是呂華?」
「沒錯,就是他!」林福安深深的看了一眼呂華,說道。
陳恆昌有些不解,他是知道呂華一直被囚禁在黑山島的,畢竟那黑山島是他的地盤,只是他不理解林福安為何要等呂華前來。
一個呂華,難道還能影響到大局?
林福安說道:「我們需要他來組建血衣衛!』
「血衣衛?」陳恆昌看向計非語。
計非語道:「血衣衛就是在秘武衛的基礎上建立的密探組織,如今我們雖然掌控了秘武衛天半力量,但是秘武衛的很多隱秘我們還是不清楚,秘武衛的運轉也需要一個熟悉的人來負責,所以我們就想到了呂華!」
他們留著呂華就是看重呂華的能力,重建秘武衛可比摧毀秘武衛難多了,如今的秘武衛基本上已經被他們摧毀了,很多暗線和密探都失去了聯繫,致使他們也無法完全掌控秘武衛。
因此他們需要一個秘武衛真正的高層來重建秘武衛,當然以後就不叫秘武衛了,而是改名為血衣衛。
「你可願意助我?」陳恆昌道。
「臣願為殿下效犬馬之勞!」呂華既然來了,自然不會再拒絕。
「哈哈哈,好,好,得呂公公相助,本王如虎添翼,大善!」
陳恆昌高興的大笑著,他拉著呂公公坐下以示親近。
他自稱本王是因為他的父親是慶王,他繼承父親的王位,自然也就是慶王。
呂華面色平靜的坐在他旁邊,並沒有多說話。
陳恆昌大笑後,又雙眸明亮的看向林福安,「接下來我們是不是該起事了?
林福安道:「只要殿下做好了準備,那便起事吧!」
陳恆昌眼眸閃動,「師父不打算幫我?」
他與林福安是師徒,但又不是師徒。
拜師只是為了拉進雙方的關係,但誰都明白,他們只是合作的關係。
林福安微微搖頭,「神陽教只是殿下的後盾,卻不能站在台前!」
「神陽教的名聲太壞了,若是殿下以神陽教的名義起兵,只會遭到天下人的排斥。」
「所以殿下要以自己的名義起兵,神陽教會暗中幫助殿下!」
這是他根據以前神陽教起兵的經歷總結出來的經驗,雖然那都是一百五十多年前的事情了,但是這世上依然還保留著對神陽教的記憶,並且那些記憶早已經形成了刻板的印象。
一旦神陽教再次起兵,必然會遭到朝堂和各方勢力的聯合打擊。
因此這次他們絕對不能暴露神陽教的存在。
對於神陽教來說,起兵只是一個開始,接下來神陽教將會隱藏在陳恆昌背後,一邊幫陳恆昌謀取天下,一邊繼續積蓄力量。
同時林福安也將清理神陽教內部,將神陽教的污垢洗淨,讓神陽教重獲新生神陽教想要重見天日,就要乾乾淨淨的站在世人面前,否則神陽教無法鑷服天下。
他不想讓神陽教繼續做陰溝里的老鼠,他要讓神陽教的教眾成為人,生活在太陽之下。
當然,這樣做會讓神陽教付出慘重的代價,甚至失去快速壯大的根本,但是林福安依然決意如此做。
因為他已經過夠了生活在陰溝里的日子,他也想要獲得堂堂正正,想要被世人稱頌。
簡單來說,他也想做個好人,他也想帶著神陽教的弟子和教徒成為好人。
一群邪惡至極的人居然想做好人,這聽起來似乎有些好笑。
但這是林福安最想要做的事,他並不是天生的惡人,他只是一個無法選擇人生的可憐人而已。
如今他想要掙脫命運的鎖,想要光明正大的成為人上人,這並不難理解。
至於那些神陽教徒,不過都是他掙脫命運的工具而已。
因此他願意與陳恆昌合作,願意輔佐陳恆昌。
星月十六年,即建興三年八月初八。
陳恆昌於九江府召集八千壯士起事造反,打出了「誅昏君,滅奸臣,重塑大榮,救濟斯民』的旗號。
陳恆昌以兆元太子之孫的名義起事,打著重塑大榮的旗號也算是正大光明。
承平帝名叫陳兆武,而在承平帝登基之前,陳兆元才是大榮的太子,只是因為後來陳兆元病死了,才讓承平帝繼承了皇位。
算起來陳恆昌與建興帝陳昭鈞還是兄弟,按照字輩陳恆昌應該叫陳昭昌,其實他本來就叫陳昭昌,在慶王兵敗逃到黑山島之後,才改名為陳恆昌。
之所以要改名,一是因為想要跟大榮皇族斷絕關係,二是為了方便隱藏身份。
陳恆昌摩下的八千壯士,其實就是當初黑山島水師的子孫,如今他們又殺回來了。
神陽教和陳恆昌準備的非常充分。
八月初八起兵,他們便占領了九江府。
緊接著他們先後攻占了九江府治下的兩州九縣,短短一個月的時間他們就占領了九江府全境。
並且其魔下的將士增加至一萬八千餘,他們自稱為義軍。
至此,陳恆昌魔下的將士與神陽教的教眾合為一軍,以後都是重塑大榮的義軍。
當然神陽教只是隱藏在幕後,並沒有消失。
神陽教那些高層並沒有完全歸附陳恆昌,那些歸附陳恆昌的神陽教的教眾本來就是林福安為陳恆昌準備的人手。
甚至他們都不能被稱為神陽教教眾,因為他們並沒有修煉續靈煉血功。
簡單來說,在表面上陳恆昌所率領的義軍跟神陽教沒有任何關係。
九月初。
太平縣已是另一番景象,北方的隴南省大旱三年,太平縣也有輕微的旱情,
但是這三年來,楊明昭組織民夫挖水井,挖水渠,從地下取水,從河中引水,不但沒有讓太平縣的農田受旱,反而還多開墾出上萬畝水田。
哪怕是距離水源較遠的農田,楊明昭也讓魔下的兵士組織百姓挑水灌溉。
如今的太平縣,放眼望去,皆是一片豐收景象。
此時正值新稻豐收之時,也是百姓們該繳納秋稅的時候。
都不等縣衙的差役去各村催稅,百姓們就紛紛挑著稻米來到縣城或附近的鎮子上主動交糧納稅。
縣衙外的空地上,前來繳納田稅的百姓一個個都是笑逐顏開,相互之間打著招呼,說著閒話。
楊明昭和陳不渝站在縣衙門內,望著外面的百姓,臉上也是充滿了笑容。
百姓們主動前來納糧,這大概是對他們最大的認可。
其實他們制定的田賦並不低,田賦分為夏稅和秋稅,夏稅,上田畝稅七升,
下田五升。秋稅,上田畝六升,下田四升。
每畝田每年上繳的田賦比大榮的田賦還要多兩升,可是百姓們依然感到欣喜萬分,只因為除了田賦之外,他們不再需要繳納任何苛捐雜稅。
農戶們需要繳納田賦,城內的百姓則需要繳納地稅,即按照住宅面積收取地稅,差不多就是房產稅的意思,大概一座普通的民宅一年要繳納五錢銀子,這個數字不算高但也不算低。
按照太平縣的勞動力,一個壯勞力靠賣力氣的話,一天大概能賺二十多文錢,一個月也就能賺六七錢銀子。
也就是說一戶普通百姓一年要拿出一個壯勞力一個月的工資來交稅。
除此之外,商鋪另算,也是按店鋪面積來算,是住宅房產的兩倍。
然後楊明昭還在太平縣入境和出境的官道上設立抄關,就是收過路費。
最後楊明昭還把鹽鐵茶納入了官營,鹽井生產的食鹽、茶葉作坊炒制的茶葉和從外地採購的鐵錠之類的都有縣衙專門經營。
可就算是如此,如今太平縣的物價依然很穩定,百姓依然很富足。
縣衙的稅收很高,養三千將士都綽綽有餘,百姓家家戶戶有存糧,溫飽完全不是問題。
如今太平縣已是一片欣欣向榮。
「公子,收了秋糧之後,我們就可以出兵了!」陳不渝高興的說道。
楊明昭點點頭,說道:「是該出兵了,將大伙兒召集過來,咱們商量一下出兵計劃!」
其實計劃早就制定好了,他們只需要重新確定一下就好。
兩刻鐘之後,楊明昭的班底就已經到齊了。
文官有馬岩、陸波、齊章、張百川,林柏濤等。
馬岩、陸波是楊明昭的小廝親隨,不過如今他們是太平縣的縣令和縣丞,也是楊明昭身邊的大管家。
齊章是太平縣一個私塾的老師,已有四十多歲,是個老童生,但他是第一個投靠楊明昭的讀書人。
縣衙中有不少文吏都是齊章以前的學生。
這些學生其實沒有多大的學問,只是能寫會算而已,可是他們做吏員卻做的很好,楊明昭很看重齊章和他那些學生。
張百川是第二個投靠楊明昭的讀書人,他是一個窮秀才,因為感激楊明昭給他家分了田地,這才投靠楊明昭。
林柏濤就是楊明昭第一次來太平縣時在城門前遇到的那個被衙役刁難的少年。
如今他也已經投靠了楊明昭,在縣衙中做文吏。
現在的太平縣衙內有五十多名文吏,一部分來自三箭谷,都是從三箭谷培養出來的少年人,一部分是齊章帶來的學生,一共有七人,最後一部分就是主動來投靠的讀書人,跟張百川和林柏濤差不多情況。
對於一個縣衙來說,五十多名文吏肯定是太多,但是楊明昭這是在做官員的儲備。
而事實上,除了縣衙的文吏之外,太平縣內的幾個鎮子也有官所,每個官所都有十多名更員。
另外楊明昭還在太平縣建立了很多學堂,專門為培養官吏設立的。
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他們的底蘊太過淺薄,只能想盡辦法培養官吏。
相比於官吏,武將培養就要容易多了。
無論是鄧星、韓林、李大貴、楊澤四人,還是趙愷、張默等年輕人,都是有資格充當武將的。
這兩年多,他們訓練了三千名將士,教導出三十多名武者,數量不是很多,
但足以滿足他們下一步擴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