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 第650章 ,女紈絝與不公

第650章 ,女紈絝與不公

2024-10-26 14:58:06 作者: 小兵王2
  第650章 ,女紈絝與不公

  大漢歷49年4月12日,會稽郡,吳縣第一造船廠。

  劉嫖得到家族支持之後,來到大漢最大的造船廠。

  這是一個蒸汽朋克的世界,在船塢當中有個巨大的鋼鐵龍骨,四周的工匠用的工具機在一塊塊厚重的鋼板上,鑽出一個個孔洞,而後龍門吊把鋼板吊起來,固定在龍骨上,工匠拿著一個個燒的通紅的鐵釘,插進鋼板的孔洞當中,而後用鐵錘把這燒的通紅的鐵釘,「砰砰砰」一錘錘進去,等鋼釘冷卻,鋼板就牢牢焊死在龍骨之上。

  造船廠管事笑道:「在大漢只有我們的造船廠能生產2萬t以上的運輸船,最多10年風帆戰列艦將會被淘汰。」

  大漢的造船業一直是支柱產業,受到大漢朝廷的極大重視,造船業主要分布在南方和遼東地區。

  南方是以大漢的造船廠為主,北方則是遼東諸侯為主,在風帆運輸船的時代,造船的主要原材料是木材,南方很快砍完了適宜的木料,導致南方艦船的龍骨從最開始的百年樹木,變成了用巨木拼接,最後到鋼鐵龍頭的過渡,而北方有山林當中到處都是適合建造船隻的木料,那種能製造萬噸運輸船的巨型龍骨在北方可為是比比皆是,所以技術上是南方造船廠的領先,但南方造船的成本卻比北方大。

  但蒸汽機出現之後,很快就搬到了船上,只用了十年時間,蒸汽輪船就徹底取代了,大漢境內的各種風帆船,平底運輸船,只有在遠洋貿易上,因為蒸汽機的效率太低,還難以取代風帆船。

  而且隨著大漢蒸汽機技術的不斷疊代,各種先進的工具機開始出現,可以鑲嵌鋼板的技術研發出來,鋼鐵開始取代木材成為造船業的主要原材料,蒸汽機也開始取代風帆成為船隻的主要動力,鋼鐵開始取代木材成為了造船的主要原材料,南方造船廠開始進行機械化的改造,龍門吊,工具機,熱處理爐等先進設備開始,開始用於製造鋼鐵蒸汽船。

  原材料的限制被打開之後,南方造船業的產能開始迅猛暴漲,每年都能造出幾十艘萬噸級運輸船。

  劉嫖看到這種蒸汽朋克的景象,內心想的卻是自己家二伯家的產業,沛國雖然也有小型的蒸汽輪船,但主要建造的還是遠洋風帆船,畢竟遼東的木材資源豐富,木材的品質高,在很長一段時間,遼東造船廠生產的風帆運輸船風帆戰列艦一直是供不應求。

  但如果以後都用鋼鐵來造船,沛國的造船廠不但沒有優勢,反而是劣勢了,要是他二伯沒跟上時代,沛國的支柱產業都有可能衰敗。她決定回到遼東之後還是要跟他二伯說一說,最起碼派人到吳縣的造船廠來學習。

  陳午更是羨慕道:「這才是真正的國之重器,以吳縣造船廠規模,想來建造一個這樣的造船廠花費不低吧。」

  男人就沒有不喜歡蒸汽朋克的,尤其是2萬t的鋼鐵運輸船,這是這個世界最大的機械造物。

  只可惜堂邑侯國,不管是工業的基礎人才的儲備,甚至於錢財都難以建設這樣的工廠。這種如同城市般的造船廠,只有大漢這種體量的工業國才有資本建造。

  「以前船廠主要生產的是風帆運輸船,十年前進行了機械化改造,配備了大量的工具機,熱處理爐,龍門吊,花費了10億錢,才有現在能製造鋼鐵運輸船的船塢。」

  陳午問道:「我們想購買兩艘兩萬噸運礦船,不知道價格是多少,多久能提船?」

  船塢管事笑道:「兩萬噸級的運輸船,一說要1億2000萬,至於時間則需要排在一年之後,沒辦法,現在造船廠的訂單太多了,我們吳縣造船廠十個大型船塢都排滿了。」


  「一年後?」劉嫖眉頭緊皺,他肯定不想等這麼久。

  於是道:「家父尚書令,在會稽郡為太守五年,管事我們是自己人,能不能插個隊,讓我們提前拿到船。」

  船長管事皺著眉頭,劉恆在會稽郡雖然只做了五年太守,會稽郡的發展只能算平穩,但劉恆在會稽郡百姓的聲望非常高,劉恆弄問政政策,讓當地百姓第一次感覺到朝廷是可以聽他們的意見,加上劉恆喜歡深入民間,聽取當地百姓的意見,幫他們解決了很多問題。所以劉恆在會稽郡的威望算是第二高的太守,只差給葉騰。

  現在劉郡守的女兒想要提前拿到船,他還真很難拒絕,沉思半天后,船長的管事道:「這樣,半年後你們來提船。」

  劉嫖覺得半年時間太長,還想繼續說什麼,但卻被陳午拉住道:「半年就半年,多謝管事。」

  「你拉我做什麼,我再商討一下,說不定能壓到三個月以內。」劉嫖不滿道。

  運輸行業,多提前三個月就可以多跑一趟,而一趟就可以賺三千萬錢,所以每提前一天都可以賺幾十萬錢。

  陳午恨鐵不成鋼道:「你忘記了大人的囑咐,要是大人知道你這樣拿他的名聲揮霍,只怕他老人家不會允許我們購買運輸船。」

  陳午雖然做不到像劉恆一樣恪守節儉,但他卻是非常崇拜自己岳父的。他這個女婿都不想看到自己的妻子如此敗壞岳父的名聲。

  劉嫖想到這錢還是自己父親出的,不敢再多說什麼了。

  就只能說劉嫖是一個十足的紈絝子弟,歷史上的她給自己的弟弟景帝介紹美人,他以長公主的身份收受賄賂,安插了大量的貪官污吏進入大漢的朝堂。後面老公死了公開養小白臉,公德和私德都極差,陳阿嬌的皇后被廢和劉嫖他們飛揚跋扈有很大關係。

  大漢歷49年9月1日,關中,杜里。

  秋收即將到來,關中的小麥由綠轉為金黃色,風吹麥浪,發出沙沙的聲音,這個聲音在徐愛民聽來極其悅耳。

  徐愛民笑道:「今年又是個豐收年,這麥子看上去和軍隊一樣,其茂如林,密密麻麻,看上去就精神。」

  徐愛民青年的時候見識過關中的田地,那個時候關中只有少量的肥沃土地才能達到畝產三四石糧食,大部分土地還是兩石,尤其是上郡的土地一石的下田是非常普遍的。但現在這田地里的麥苗明顯多了好幾倍,最起碼有七八石以上。

  陳買崇拜道:「還是托太上皇的福氣,弄出來了化肥廠,天下農戶才有現在這樣豐收的景象。臣從上計統計出來的數據,從朝廷開始大規模建設化肥廠,大漢這十幾年時間,每年糧食都能增產一成以上,現在在大漢的民間,家家都在朝拜太上皇,太上皇之功堪比神農在世。」

  糧食想要豐收,水利和化肥是兩個最關鍵的因素之一,前20年大漢大規模的新修水利,讓糧食的產能逐步提升到3石左右,後面的20餘年時間,大漢在全球挖掘鳥糞石,硝酸鉀這些天然肥料。

  但因為距離和運輸的關係,這些天然的肥料價格高昂,難以在整個大漢普及,後面徐凡弄出合成氨之後,氮磷鉀三種肥料都不缺,再加蒸汽輪船大規模普及,肥料的運輸費用大幅度的下降,降低了肥料的價格,讓農戶樂意用肥料來提升糧食的產品,大漢糧食的產能再一次暴漲,現在畝產普遍能達到六石。就是因為有了充足的肥料和灌溉,現在一畝土地種植的小麥密度提升了好幾倍。


  徐愛民笑道:「神農再世,太過了,不過大漢能有今日盛世,父親的確是居功甚偉。」

  幾人走進杜里,徐愛民看到幾個坐在村口的笑道:「幾位老丈好,今年收成不差吧?」

  老人笑道:「托天子的福,今年糧食大豐收,過幾天就可以收麥子了。」

  徐愛民笑著問道:「您老高壽?」

  老者笑道:「七旬有餘,也是托天子的福氣,居然給我等老朽養老金,要不然我等老朽怎麼可能現在還活著。」

  這個時候一個稍微年輕的老者羨慕道:「黃老哥當年可是大漢的老兵,即便是退休了朝廷依舊記得老哥的貢獻,我等只有500錢的養老金,但黃老哥可是有2000錢,在我們杜里可是獨一份。」

  長安城的俸祿在大漢自然是獨一份的,但2000錢的養老金依舊可以占到一個青壯勞動力的三分之一,尤其是農村,2000錢可以讓一家人生活優渥。對這個時代的老人來說,這筆養老金足夠讓他安享晚年。

  徐愛民驚訝道:「那您可不是一般的老兵,最起碼要打三次大戰才有這待遇。」

  老者笑道:「當年老朽跟著聖天子攻克過南郡,在黃河打過蒙恬,也跟著天子橫渡黃河,攻破了號稱天險的函谷關,不過沒有立下太大的功勞,只得到了三塊銅質勳章。」

  當初漢軍建立的時候,徐凡就學習後世,建立了勳章制度,分三等級,分別是金銀銅三種材質的勳章,其中金質勳章最難得,都是那種斬將拔旗的先登猛士,而銅質勳章則相對簡單,頒發的數量也是最多的。而大漢的勳章不止是榮譽,還是有實實在在的政治和經濟上的利益,在提拔軍官和漢吏之時,有這些勳章的老兵軍官都屬於優先提拔。

  同時在這批功臣退休之後,一枚銅質勳章,每月可以獲得500錢的養老金,銀質勳章每月可以獲得3000錢的養老金,金質勳章可以獲得萬錢養老金。

  這其中銅質勳章相對來說是最容易獲得的,只要打贏一場萬人以上規模的大戰,所以徐愛民在聽到老者有三塊銅質勳章就知道這個老人打過三場大的戰役。

  徐愛民恭敬道:「沒想到您老是開國功勳。」

  當年徐凡在關中就按照了十幾萬老兵,不過大漢立國已經接近50年,當年的開國老兵已經不多了,徐愛民都沒有想到能在杜里這個一個小村莊遇到一個。

  老者笑道:「開國功勳算不上,老朽這一輩子就作對了一件事,就是跟對人,成為了聖天子手下的一個兵,只打了三年的仗卻享了一輩子的福,這一次的選擇比一生的努力都要重要。」

  陳買道:「老丈,您給我等講講您的故事?」

  老者想了想陷入回憶道:「我以前家住三川郡,當年父親服徭役走了,以後就再也沒有消息了,不知道過來多少年,太守說中原有叛賊造反,就在三川郡募兵,當年我就這樣稀里糊塗的成為了秦軍,而後稀里糊塗的被聖天子擊敗。」

  「卻沒有想到這一敗,讓老朽時來運轉,聖天子雖然俘虜了我們,但卻沒有殺我們,反而是給我們分房屋土地,老夫在潁川郡分了100畝田地,當時老夫就下定決心以後跟著聖天子干,後面老夫南下打過南郡,後面又跟著大軍在黃河河蒙恬對峙,最後連老夫都沒有想到,一直沒有被攻破的函谷關居然會被聖天子輕易攻破。」

  賈誼感嘆道:「當年聖天子是有上蒼保佑,所以連函谷關這樣的雄關險要也難以阻擋我們漢軍。」


  秦漢大戰充滿許多的玄幻色彩,春秋戰國多少霸主想要統一天下,但他們卻依舊沒有做到,即便是始皇帝他也是奮6世之餘烈,花了十餘年,而太上皇卻是帶來八百刑徒,三年時間就擊敗擁兵百萬的大秦,尤其是進入函谷關,更是充滿神話色彩了。當時大漢雖然殲滅了秦軍主力,但大秦依舊有十幾萬大軍,占據關中險要之地。六國無數英雄豪傑撞的頭破血流的函谷關卻輕鬆被太上皇找到了小道渡過去了,這不是上蒼保佑都說不過去了。

  老者笑道:「聖天子自然有上蒼保佑了,我們進入關中之後,聖天子把關中肥沃土地分給我們,還讓老朽娶了一個美人,就這樣老朽娶親生子,後半生都待在關中,只是可惜老朽受聖天子恩惠如此多,卻沒有辦法償還這份恩情,雖然打三場大戰,卻沒有立下什麼功勳。」

  「功勞不分大小,您老參加了三場大戰,就為大漢建立立下功勳啊。」

  老者說的這事,徐愛民他們自然清楚,這是太上皇和始皇帝最本質的區別,始皇帝收集六國美人,但太上皇卻把這些美人放到民間,讓漢軍士兵娶親成家,甚至為此連秦皇宮的城牆都拆了,給這些士兵做房屋。漢軍強大的戰鬥力和太上皇以士對待士兵有很大關係。這件事情在大漢的學術界也是大書特書的事情。

  「突突突!」這個時候一輛拖拉機從遠處緩緩的駛來。

  一個老者自豪笑道:「這是老朽的孫子杜預,打小就聰明,勤學苦讀之後考上了農學院,是我們村第一個上學府的人,現在是農社的社長,村里大大小小的事務都是他帶領指揮的。」

  杜預看到徐愛民一群人停下拖拉機走來問道:「爺爺!」

  而後看著徐愛民他們問道:「各位來我們村有何事?」

  徐愛民笑道:「我們是遊客,在村口看到幾位老丈悠閒自得,所以過來閒聊幾句。」

  而後徐愛民看著一位老子道:「老丈,你們覺得朝廷的養老金制度怎麼樣?」

  老人豎起大拇指道:「那自然是前所未有的仁政,古往今來哪有白白送錢給我們這些老朽的,也就是在我們大漢才有的好事情。」

  其他老人也是紛紛贊同道:「要是沒有朝廷的養老金,我等也不可能悠閒自得了。」

  但杜預卻有點不滿道:「有什麼好的,朝廷不公,憑什麼我等農戶只能獲得五百錢,而長安城的老人可以得到兩千錢三千錢,甚至更多。」

  徐愛民聽到這話一臉愕然,而後莫名的想起了自己父親教自己的話,百姓日益增加的物質文化需求,和大漢落後生產之間的矛盾。

  大漢的新生代和老一輩是不同的,這批老人歷經了秦末的亂世,吃過苦,受過餓,遭過刀兵,受過難,所以他們對現在的生活非常滿意,500錢足夠讓他們感恩戴德。

  但杜預卻是大漢開國一代。他生活在物質充裕,制度完善,財富快速增加的盛世時代,即便他可以從歷史書上知道戰國時期的動亂,秦末亂世的殘酷,但他依舊不能共情那個混亂的年代。

  賈誼道:「養老金制度只是朝廷對老人的一個托底政策。讓整個大漢的老人不至於老年生活困苦,城裡工匠養老金高。是因為他們在工廠創造的價值更高。」

  杜預對這套說辭並沒有買帳,他冷哼道:「朝廷是行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要什麼都講效率。那乾脆把朝廷開成商社得了。」

  劉恆笑道:「你這小子懂什麼,天下之事不是說聲公平就能做的好的,辦事情是要花錢的,你想要高福利,那就要有高稅收,以養老金為例,每年開支接近兩百億錢,我大漢只有億萬百姓,增加兩百億的養老金就相當於要增加200億的稅。大漢百姓每年就要增加200億的稅收,一戶五口之家就要承擔上千錢稅。這事你們願意承擔嗎?」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