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6月22日,德軍展開「巴巴羅薩行動」,190個師超過五百五十萬人分三個集團軍群,展開了對蘇聯的襲擊。
蘇德戰爭就此爆發。
德軍是在凌晨三點展開的突襲,全世界的目光因此都被這一場突然爆發卻又在預料之中的戰事所吸引。
當整個消息在全世界擴散的時候,德軍便高調的宣布了首日的戰果:
蘇軍超過1200架飛機在首日的襲擊中被毀,其中有800多架的飛機是還未起飛就被摧毀在了機場,除此之外,蘇軍在邊境布置的大量據點被包圍,德軍的兵鋒長驅直入了蘇聯境內。
一時間,全世界震動。
……
蘇德戰爭的爆發,也讓國民政府高層對未來「樂觀」了起來。
他們認為蘇聯為了確保不會被前後夾擊,應該會加大力度支持中國戰場,以確保日軍被拖在中國戰場上,不會出現德日聯合進攻蘇聯的局面。
故而這個時候的國民政府,立刻讓軍統加緊情報搜集力度。
他們需要日本對蘇聯蠢蠢欲動的情報,來說服蘇聯人加大對中國的支援力度。
戴春風領命後,向軍統各區站下達了搜集相關情報的指示,並著重點要求京滬區方面儘快拿出成果來。
可收到老戴電報的張安平,卻淡定的將電報點燃。
因為知曉結果的他,知道國民政府高層的期望只是鏡花水月。
果然,蘇德戰爭持續了兩周以後,國民政府方面立刻打消了指望蘇聯加大援助的奢想——因為蘇軍被德軍摁在地上磨擦了,嚴重到蘇軍開始了焦土抗戰。
即:
【當紅軍部隊不得不撤退時,必須運走全部鐵路機車車輛,不給敵人留下一部機車、一節車廂,不給敵人留下一公斤糧食、一公升燃料……在淪陷區,要造成使敵人及其所有走狗無法安身的條件,步步追擊他們,消滅他們,破壞他們的一切活動。】
(這段話是慈父說的。)
國民政府一看這熟悉的字眼,立即感同身受。
他們情知想要讓蘇聯加大援助的奢想落空了,甚至蘇聯都未必能將2.5億美元的信用貸款全部援助完畢。
(事實正是如此,隨著蘇聯局勢的惡化,42年援華總顧問被召回,自顧不暇的蘇聯徹底的停止了對中國的援助,2.5億美元的信用貸款的物資援助,實際支付1.73億美元的等額物資。)
期待蘇聯加大援助的希望落空了,國民政府此時便關心起另一件事:
蘇德戰爭爆發、德軍入蘇聯境內如履平地、「三月亡蘇論」流傳的情況下,日本人會不會對蘇聯進攻?
雖然四月份的時候,蘇日之間就簽署了【蘇日中立條約】,可誰都知道條約這玩意存在的意義就是用來被打破的,面對如此難得的機會,日本人會不會藉機對蘇聯再一次開戰?!
一旦蘇日開戰,之前在諾門罕吃過虧的日本人,必然會加大兵力的投入,一旦在遠東加大兵力投入,那在中國的兵力自然會減少。
日本終究是國小民寡,自抗戰全面爆發以來,日軍精銳的兵力在中國戰場損耗嚴重,雖然軍隊的數量一次又一次的暴漲,但兵員素質、軍官素質跟抗戰全面爆發之際已經是判若兩人了。
要是朝蘇聯動手,精銳部隊、經驗豐富的軍官自然會向蘇聯方向傾斜,屆時中國面對的可就是二流乃至三流的鬼子兵,到時候壓力就會大減,甚至收復失地都不是夢想。
介於這種情況,應侍從室要求,軍統各區、站、組被要求加大情報搜集力度。
張安平雖然能將日軍未來的精準動向匯報上去,可沒有事實依據的話,報上去只會徒增笑話,他自然只能按照現有的情報進行匯報和建言。
好在張安平手裡有一張叫做「岡本平次」的王牌,通過姜思安,日本內部的動向被張安平及時的匯報了上去。
各地的情報匯總後,得出了以下的結果:
蘇德戰爭一爆發,日本的北進派便迫不及待的想要配合德軍對蘇聯展開進攻。
但日本內部的分歧還是挺嚴重的,北進和南下兩派吵得不可開交。
這一次仍然是北進派占了上風,畢竟兩線夾擊蘇聯的誘惑實在是太驚人了。
可日本人這邊對諾門罕的失利仍然是心有餘悸,最終做出了以下決定:
快速備戰、擇機而動!
日本人要等待的「機」,自然是德軍在戰場上勢如破竹、大量殲滅蘇聯主力。
而按照德軍目前的進攻速度,日本人便做出了一個動手的時間:
八月二十九日。
隨著這個時間的確定,日本人便開始了快速備戰。
他們以軍演為名,秘密調集軍隊前往蘇中邊界,在七月底便已經準備了七十多萬部隊,再加上本土已經完成了動員的部隊,零零散散加起來足足有百萬之眾。
大量的物資因此也在向東北集結,數以萬噸的糧食、足夠遠東之軍一個季度的石油、大量的軍火……
……
張安平通過東北區、通過姜思安,獲取了無數日軍即將對蘇聯動武的情報,再加上連日軍都準備動手的時間都搞到了,這種情況下,張坑坑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要不,「坑」一把蘇聯老哥?
咦,怎麼喊老哥了?!
他知道日本人最終沒有選擇北進,而是選擇了南下,蘇聯在日軍大規模南下後也開始陸陸續續將遠東的駐軍撤走,填進了對德作戰中——所以,能不能讓蘇聯老哥貢獻一把力量?
在權衡利弊的時候,張安平想起了四月份蘇聯跟日本人簽署的【蘇日中立條約】,遂下定了決心——
坑!
一封電報自上海發出,傳到了重慶的軍統局本部。
……
軍統局本部。
副局長辦公室。
戴春風捏著手裡長長的電報,思緒久久不能平靜。
電報是張安平發來的——除了他這個外甥,估計也沒幾個人敢把電報寫這麼長吧。
電報里,張安平總結了一番當前日本人的動靜,將一副日本人磨刀霍霍隨時向蘇軍動手的畫面描繪了出來。
然後……
然後他話鋒一轉,開始了分析,大意是:
儘管日軍做好了對蘇的戰爭準備,但這一切都建立在德軍將輕易擊潰蘇軍的基礎上、即建立在德軍三月亡蘇的基礎上。
張安平認為儘管蘇軍開戰之初的表現稱得上不堪入目,但蘇聯有漫長的縱深,有廣袤的領土和人口,蘇聯在度過了最初階段的手足無措後,一定會憑藉大量的犧牲來減少國土淪陷的速度、繼而跟德軍進入戰略僵持階段。
他以中日之間的戰爭為例,論述了人口大國、土地大國在面對侵略時候的贏面,得出了德軍在經過了前期的快速推進後,必然會被拖入俄羅斯的酷寒冬季,當德軍的銳氣消散後,戰爭會進入僵持階段。
對大國來說,僵持就意味著勝利的到來。
隨後,他開始分析日本的情況。
張安平認為此時的日本高層已經後悔了對華的全面戰爭,有了這個教訓在,經歷過諾門罕失敗的日軍,在沒有絕對把握的情況下,是不會貿然跟蘇聯開戰的。
他認為日本人的絕對的把握是指:
蘇聯的主力被悉數全殲或者德軍占據了絕對的優勢、蘇聯的遠東軍在兵力上嚴重落後於日軍。
如果日本大本營認為沒有絕對的把握,他們不會將手上的力量梭哈在蘇聯,相反,一旦日本人感受到了無機可趁,南下派必然將占據上峰,屆時日本人的戰略將發生根本性的轉移。
而根據現有的情報可以明確:
日本人已經在為南下做準備了,只是蘇德戰爭的爆發讓日本人的北山派重新抬頭,可一旦無機可趁,南下將是日本人唯一的出路。
這些分析之後,真正的「戲肉」來了。
張安平建議向蘇聯軍事援華總顧問提供日軍目前的所有情報,讓他意識到日軍對遠東動手已經是無可避免。
然後,我方在東北的力量全部動員起來,以梭哈的決心通過各種方式來打擊日軍的後勤,包括但不限於炸毀物資、炸毀鐵路、遲滯運輸等等。
總而言之一句話,中國人感念於蘇聯在我國被侵略時候的仗義執言和支援,願意付出天大的代價為蘇聯遠東軍拖延日本軍隊而戰!
我們願意付出天大的代價為你們而戰,那作為老哥的蘇聯,這時候為我們在東北的武裝力量提供微不足道的支援,這應該是道義吧?
如果你們覺得這樣會破壞【蘇日中立條約】,那沒關係,東西就放到蘇聯境內,我們的人自己拿——這總沒問題吧?
我們的要求也不高,每個戰士配備一支武器不過分吧?配備點配套的彈藥不過分吧?另外把傷兵營、新兵訓練營設在老哥眼皮子底下……這也不過分吧?
我們為了老哥你,甘願付出天大的代價,我體諒老哥你的情況,可老哥你現在是在受苦沒錯,但咱們把之前的信用貸款交易徹底的搞定這不過分吧?!
——以上這些全都是張安平的潛台詞哈。
老實說,張安平的這個建議讓老戴很動心、非常的動心、特別的動心。
原因很簡單,根據現有的情報可以肯定一件事:日本有意對蘇聯動手。
即便如張安平所說,日本最終不會選擇對蘇聯動手,可這時候國軍若是如此表現必然會獲得蘇聯的感激。
國與國之間,感激其實微不足道,但在方向一致的情況下,心懷感激可是很大的加分項。
一旦蘇聯能解決困境,那對中國的支援將會達到一個空前的地步。
退一萬步說,即便沒有日後,就憑在東北的付出,讓蘇聯完成接下來的信用貸款和君援,這說到底也是值得的!
可老戴還是有一個擔心:
如果真的以這種心態動用在東北的力量,那必然會迎來日本人最殘酷的爆發,很可能這一戰之後,東北的軍統力量就會損失殆盡。
去年的時候,日寇在東北展開了殘酷的掃蕩,軍統組織的武裝也好還是抗聯也好,都遭到了慘重的損失,好不容易恢復了元氣,如果全都賠進去……
可老戴不禁又想起還未完成了蘇聯軍援,若是以犧牲東北武裝力量的代價將高層已經不看好的剩餘軍援解決,這終究是一筆賺大的買賣。
再三權衡以後,老戴決意向侍從室請示。
……
此時的國民政府,對蘇聯能否將剩下的軍援到位持嚴重的悲觀態度——畢竟,蘇聯在戰場上太拉垮了,拉垮到國民政府對蘇聯以後能否存在都持悲觀態度。
這時候軍統突然獻上了一計,讓侍從室這邊瞬間來了興趣。
對侍從室來說,東北鞭長莫及,不管東北的敵後武裝有多麼龐大或者悽慘,根本難以影響到前線,所以從來都是不太關注。
這也是軍統一直沒有在東北大肆發展的緣由,若不是張安平的堅持,出人出力,東北這時候壓根就沒有像樣的軍統組織。
所以,以不太關注的棋子、「棄子」,去換取蘇聯的軍援完成,對侍從室來說,也不是不可以。
畢竟,侍從室連花園口決堤這樣的事都能做出來,又怎麼會在意遙遠的東北的「棄子」?
「侍從長」下定決心後,狠狠的誇獎了一番戴春風,在對比隔壁徐蒽增的拉垮,「侍從長」只有一個想法:
還是親兒子靠譜啊!
「侍從長」做出了決定以後,國民政府便動了起來,開始了跟蘇聯援華總顧問的磋商。
……
蘇德戰起,日本會向蘇聯進攻,這其實是眾所公認之事,蘇聯這邊更是因為日軍所謂的軍演,做到了枕戈待旦的地步——總不能讓日本鬼子跟德國人一樣再把自個打個措不及手吧?
可以說,此時的蘇聯已經做好了不得不兩線作戰的準備。
而此時,國民政府跳出來說願意窮一切代價為蘇聯拖住敵人而戰,蘇聯人自然感到異常的興奮。
至於國民政府提及的條件,在蘇聯人看來真的不是問題。
【我他嗎兩周的時間丟了一百五十萬軍隊、幾千輛坦克、幾千架飛機,相比這個損失,支援東北的敵後武裝一丁點單兵武器算什麼?
無非就是撐死了幾萬人的槍枝而已,如果能達到遲滯日軍的目的,這一丁點付出,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而完全的履行信用借款的軍援,也算不上多大的事,畢竟只剩下幾千萬美元的軍援了而已。
雙方一拍即合。
因為有了國民政府的例子,蘇聯對抗聯也產生了「興趣」,國軍既然可以這樣做,那抗聯也可以啊!
……
張安平一直關注著跟援華總顧問的談判,得知雙方一拍即合後,立馬通過老岑向組織匯報:
無論如何,一定要促成抗聯跟軍統東北武裝的聯合,兩支力量聯合後在東北展開對日的積極作戰。
同時他在電報里給給錢大姐支招,讓錢大姐向東北抗聯的通知轉達:一定要找一些海量的猛人跟蘇聯老哥拉關係,一定要讓蘇聯老哥看到咱們不缺人只缺武器的「悽慘狀況」。
收到電報的錢大姐對張安平再一次表現出來的「無賴」哭笑不得,但因為張安平早就匯報了他的看法,她知道張安平這是為了東北的局勢做的努力。
她將情況匯報上去以後,得到了上級的支持,再加上蘇聯已經向我方轉述了類似的要求,故而上級在慎重考慮後,同意了蘇聯人的要求,並請蘇聯援華總顧問為中人,撮合軍統東北武裝跟抗聯的全方位合作。
援華總顧問自然願意當這個中人,便邀請國共雙方的專人進行了會談。
換做是其他戰場,老戴是絕對不會同意跟中共方面攜手。
可恰恰這是東北。
在他看來,東北的軍統武裝,此戰之後會進入衰退期,說不得還會退入蘇聯。
同時這件事還關係著蘇聯對華剩下的多達九千多萬美元的軍援,且還是侍從長同意的,這種情況下,和中共聯合也不是什麼大事。
說到底,他雖然認可了張安平的判斷,但對東北武裝力量的未來充滿了悲觀,既然是棄子,那跟中共聯合又何妨?
正是因為這種心態,援華總顧問很容易就達成了目的,東北的兩支力量就此聯合一起。
說起來也搞笑,這一幕其實是張安平一手促成的,但在聯合後,反對聲音最響的也是他張安平。
用張安平的話說:
「我的學生都是黨國棟樑,他們眼中只有黨國、只有領袖,決不能跟地下黨同流合污!」
為此,老戴特意向張安平發來了電報,告訴張安平這是為了黨國大計考慮,你就不要亂發牢騷,一定要告誡你的學生,要為了大局考慮……
這封電報差點把張安平整笑了。
好嘛,尚方寶劍來了,以後東北出了啥情況,這封電報在這裡擺著,跟他張安平沒有一毛錢的關係!
……
東北的敵後武裝處境非常艱難。
那裡的情況特殊,和主戰場是不同的。
主戰場這邊說到底是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相輔相成,但在東北,壓根就沒有正面戰場,游擊作戰極其艱難,武器裝備全靠繳獲,根本得不到有效的補充。
許忠義在上海打磨了數年,再加上有張安平給予的大量的金錢支持,他在東北也勉強維繫著軍統武裝不到兩成的補給,剩下的補給終究是要靠繳獲。
可以說東北的軍統武裝,度日如年。
而現在,他們突然間得到了來自蘇聯的補給,用宮恕的話來說,那就是:
沃特瑪多久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了?
抗聯的情況類似,腰包里的子彈鼓起來後,很多問題都不是問題了。
正應了一句話:
漢奸屯(貶義詞)糧我囤(褒義詞)槍,漢奸就是我糧倉!
兩支武裝闊綽起來後,兩家相互聯合,開始了敵後的大規模破襲作戰,再加上軍統這邊受張安平影響,經常給「榜一大哥」發去戰果照片,倒是讓「榜一大哥」越發歡喜了,恨不得天天刷火箭。
惡劣的東北局勢,因為「榜一大哥」的賣力支持,就這麼被盤活了!
日本人大怒,一邊調兵遣將的掃蕩,一邊拎著「蘇日中立條約」向蘇聯發出了抗議。
蘇聯人呵呵一笑:
我可沒有派過一兵一卒過境支援抗日武裝,你怎麼能污衊我呢?
然後,他們反手加大了支援的力度。
因為蘇聯的特工發現東北的抗日武裝,竟然嚴重的遲滯了日軍物資、軍隊集結的速度。
那還等什麼,加大支援力度啊!
如果能把日本人拖到冬天,估計面對西伯利亞的極端嚴寒,日本人到時候恐怕下不了梭哈的決心——這不就輕易爭取了半年的時間嗎?
沒想到不出人只出一丁點物資,竟然還有如此之奇效!
受此影響,蘇軍在蘇德戰爭的中後期,竟然還將大量的敵後游擊隊的軍官送到抗聯這邊來取經。
……
1941年八月底。
日本大本營對蘇德戰場的局勢進行了一輪又一輪的分析後,終於做出了決定:
放棄北上!
原因很簡單,德軍在經過了最初的快速挺進、大規模殲滅戰後,推進的速度從之前每天的平均三十公里降到了寥寥幾公里,且蘇軍的滾筒戰術已經開始有效的應對起了德軍的閃電作戰。
日軍經過多次分析得出結論:
短時間內德國人是不可能擊敗蘇軍的。
此時如果他們貿然將百萬大軍投入到對蘇作戰中,一旦陷入了僵局,日軍將會不可避免的崩潰。
北進之路,徹底堵死。
回過頭再審視局勢,日本人發現北邊的「棕熊」是會將自己拖進泥潭的怪獸,可南邊呢?
被德國人打到滅國投降的法國勢力?
聯手法國都被德國人摁地上摩擦的英國勢力?
他們在亞洲的勢力本質上就是殖民勢力,只要打出「解放」的招牌,他們的對手只有英法在殖民地少量的駐軍!
唯一值得憂慮的就是美國人。
可是相比隔壁輕易就囤兵幾十萬的蘇聯,美國人……好像不是那麼難招惹啊!
再看看這些列強在亞洲的地盤:
緬甸、越南、南洋……
這些地方資源充沛,且只有少量的殖民者武裝,相比難啃的中蘇,這些地方簡直就是美國貧民窟里的花姑娘啊!
南下!南下!南下!
自此,日本人的南下戰略徹底敲定!
日本人回過頭來,開始調離進駐到中蘇邊境的軍隊,這時候一算帳,日子過得緊巴巴的日本人差點哭了。
辛辛苦苦從本土、中國戰場抽調部隊,再加上關東軍,在邊境組成了百萬大軍,還調集了天文數字的各種物資做好了大戰的準備。
結果?
結果一槍未發就原路返回,調集的物資又得轉向中國戰場,最悲催的是大量的物資還因為抗日武裝力量的襲擾而戰損——來來回回一折騰,一場大規模戰役所需要的消耗就這麼搭進去了,可沒有一丁點的收穫。
不對,不是沒收穫——在東北分明收穫了更加難纏、更加闊綽的對手。
以至於南下派破口大罵:
「該死的陸軍馬鹿,純粹就是只會浪費錢糧的混蛋!」
……
此時的「幕後大黑手」,盤算完這波火中取栗的收穫後,感覺天更藍了、空氣更香甜了,就是看到日本鬼子,也突然覺得眉清目秀了。
「難得碰到這麼順眼的小鬼子,我就少捅你一刀吧!」
張安平一刀結果了落單的小鬼子,留下「燕雙鷹」的大名後飄然離去。
隨著上海行動力量的逐漸撤離,「燕雙鷹」大名好久沒有在上海響起了,以至於不少漢奸又蹦躂了起來。
見此情況,張安平這個大「boss」只得親自出馬,以「燕雙鷹」收拾小鬼子刷存在感。
回去的路上,他心想:
時機差不多了,該見見周佛亥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