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大打折扣
「銀子……許多許多的銀子。」這是官員們同時湧起的心思。
尤其是戶部的官員,看著那一車車壓得青石板咯咯作響的大車,眼睛都冒出了精光。
有膽大的官員碰了碰一旁的同僚:「李兄……這麼多大車,裡面裝的全都是銀子吧?」
「廢話,不是銀子難不成是石頭啊。」
「李兄,如此多的銀子,你們戶部可要發財啦。」
戶部的那位官員捋了捋鬍鬚,故作矜持道:「發什麼財啊,你又不是不知道,咱們戶部這些年窮得連耗子都不願意多呆,現在有了這些銀子總算是可以解燃眉之急了。」
「不對啊。」
有人突然指著隊伍喊了起來:「那些囚車雖然去了刑部,可那些銀車怎麼去的不是你們戶部,而是承天門,那裡可是皇宮啊。」
「不好!」
戶部官員原本捋須的手突然抖了一下,一陣刺痛傳來,平日裡被他珍惜的鬍鬚被激動的他扯下了三根。
他來不及心疼自己的鬍鬚,趕緊往後跑去:「不對,這些銀車不是送往戶部,而是要送入陛下的內庫。」
當然,聰明人自然不止這名戶部官員,越來越多的人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一時間內城的衙門裡瞬間開始沸騰起來……
就在一眾官員群情鼎沸的時候,已經過了承天門、端門的車隊開始右轉繞過了東華門,一直到了俗稱內庫的內府供用庫。
戴權早就帶著一群身著黑衣白帽,腰間挎著長刀的番子等候在內庫門口。
看著徐徐而來的數十輛大車,戴權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條縫。
主動上前對馮唐拱了拱手笑道:「馮老將軍此番剿匪大獲全勝,又為朝廷和陛下繳獲如此多的銀兩,功勞甚大啊。」
馮唐卻擺了擺手,「戴總管過譽了,馮某人實在是不敢居功。
此次剿匪出力的全都是這位賈瑜賈隊官,是他在剿滅了二龍山的賊匪後,又以迅雷不及掩耳抓住了戚建輝等人,又連夜查抄了守備府。
老夫趕到昌平府,能做的只有替他查缺補漏而已,實在是不敢邀這貪天之功。」
聽了馮唐的話,戴權眼中閃過一絲詫異,這才將目光看向了賈瑜,打量了一番後笑道:「難怪古人都說自古英雄出少年,賈大人確實當得起年少有為這三個字啊。」
賈瑜一拱手,誠懇的說:「當不得戴總管誇讚,下官只是運氣好,逮住了一窩耗子而已。
若無陛下聖心獨斷,馮大人運籌帷幄,下官便是有通天之力也無用武之地啊。
世人都說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陛下和馮大人便是那伯樂啊!」
「誒喲喲!」
這下戴權是真的驚訝了。
這少年長得端正大氣,英姿勃勃,一看就令人心生好感。
雖然他會打仗能辦事,不過在戴權看來朝廷里能辦事的人多了去了,也不差伱一個。
但是能辦事還能拍馬屁,最重要的是拍起馬屁來居然如此流暢絲滑,這才是最難得的。
此子日後若是不發達,實在是天理難容啊。
看向賈瑜的目光更加柔和的戴權笑了起來:「馮大人,賈大人,還請稍等片刻,等清點完這些銀兩後,咱們一起入宮覲見陛下。」
一個時辰後,幾十輛大車終於清點完畢,共入庫白銀一百四十六萬兩,黃金五千六百兩。
聽到這個數目,戴權的眼睛再一次眯成了一條縫,格外殷勤的給兩人帶路,從東華門入了皇宮,一直將倆人帶到了大明宮御書房。
第一次進皇宮的賈瑜很是好奇,一路上左瞧瞧右望望。
他這個樣子其實已經屬於失禮了,旁邊的小太監好幾次想出言提醒,但看到一旁的戴總管卻是一副笑眯眯的模樣,又重新把話咽了回去。
當倆人進入御書房後,賈瑜便看到對面的大書案後坐著一位身著淡黃色龍袍,頭戴輕紗柔絲帽的中年男子正目不轉睛的看著自己。
賈瑜知道,這就是大夏朝的第四任皇帝了。
只見昌平帝面容嚴肅而冷酷。
眼睛深邃而銳利,眉毛如同兩道炭筆描繪的劍,斜飛入髮鬢,再配上那薄薄的嘴唇,使他看起來更顯得刻薄無情。
因此此次見面並非正朝大典,乃是私下所見,倒也不必拘於跪禮,因此倆人躬身行禮:
「臣神武將軍馮唐(臣選鋒營前哨第三隊隊正賈瑜)叩見陛下,願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來人……賜座!」
今天的昌平帝因為心情愉悅,平日裡總是顯得嚴肅的面容也柔和了許多。
倆人剛拜下,他就趕緊讓倆人站起來。
很快,兩個小太監就搬來了錦凳,馮唐和賈瑜坐了下來。
和馮唐只做半拉屁股不同,從小在紅旗下長大的賈瑜可沒有這種習慣。
他一屁股就坐得嚴嚴實實,但上半身卻挺得筆直,雙手放膝,目不斜視。
這也是他在是前世軍旅生涯時養成的良好習慣。
看到他的坐姿,昌平帝先是微微一愣,剛開始以為是此次故作姿態,但看到他那幾乎是下意識的舉動,不禁點了帶你頭。
將眼底的一抹欣賞之意掩藏起來,這才問道:「賈瑜。」
「臣在!」賈瑜立刻站了起來。
「坐坐……在朕這裡不用拘謹。」昌平帝語氣頗為柔和。
站在他旁邊伺候的戴權將昌平帝的神情盡收眼底,心中也不禁有些詫異,昌平帝是個什麼樣的性格他最清楚了,能被他用這種語氣對待的年輕人這些年來幾乎一個巴掌都能數得過來。
他拿起龍案上的一迭信箋晃了晃:「賈瑜,這是你前天派人加急送來神京的情報?」
賈瑜掃了一眼信箋,「正是微臣所寫。」
聽到這裡,昌平帝眼中閃過一絲嘲諷,「朕聽聞你還有秀才功名,怎麼?堂堂一個秀才公就寫出這種字?」
「這……」賈瑜一張老臉頓時有些發紅。
看來這封信已經成了他這輩子無法洗刷的污點。
不過他也很清楚,這個問題如果不解釋清楚,雖然昌平帝看在他這次的功勞上不會再說什麼,但對他的印象肯定會大打折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