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廷機辭官這件事,如果李廷機自己走,那麼李廷機就是不辭而別,罪過在李廷機。若萬曆准李廷機請辭,說出去就是萬曆皇帝沒能力保住閣老。
萬曆的決定在利益考量上的確是對的,但問題是這也太折辱人了。
他的罵名已經夠多,多李廷機這一個又算得了什麼?
他扣著李廷機的上疏不回,在他來說只是榨乾剩餘價值,對李廷機來說則是度日如年。
王文龍心中嘆一口氣,他知道李廷機想要跟萬曆斗,根本不會有勝算。
王文龍道:「九我先生,您在內閣已經快五年了吧。」
李廷機搖頭道:「我只做了一年的閣老,後面三年其實是辭職的。」
王文龍搖頭道:
「不論九我先生怎麼想,聖上沒有準先生的辭職,便可以說你做了五年。」
李廷機再次咬牙:「那也只能隨聖上說了。」
「那好,」王文龍道:「本朝規矩,任了五年閣老便能夠加銜,聖上明年給九我先生加銜,先生受是不受?」
李廷機聞言一愣。
瞪大了眼睛。
「不會……不會如此吧?」
他從沒想到萬曆皇帝可能出這一招。
但王文龍知道萬曆皇帝還真是這麼處理的。
李廷機在上疏中表示自己辭職的原因是:身體不好,沒法工作。
既然沒有做閣老的工作,就不應該承擔閣老的大名,所以請求辭職。
現在萬曆皇帝不回,李廷機也不願意自己離開,兩人就這麼撐著。
但玩這種招數,李廷機根本比不過萬曆皇帝。
到了明年,萬曆就會發一篇上諭:閣老李廷機工作優秀,在內閣工作五年,升太子太保。
李廷機為了保住面子,連續三年表示自己無法勝任工作,請求辭職。而萬曆居然還表示他的工作很好,要給他升職。
李廷機能怎麼辦?
如果接受太子太保的頭銜,那就真是不要臉了。什麼面子都保不住。
如果不想接受……李廷機的辭職信萬曆皇帝還是不會准許,他只要留在京城,這太子太保的頭銜竟然加到他身上。
李廷機不光保不住面子,還會更加的受天下人嘲笑,許多言官必會攻擊李廷機沽名釣譽。
說他是為了能夠加銜留在京城,李廷機欺騙天下之人、惺惺作態。
李廷機到那時也只能夠妥協,自己回家。
李廷機猶豫了半天,思索王文龍所說的情況。
不得不承認,王文龍說的這辦法還真能逼他回去。而且非常符合萬曆皇帝的行事風格。
如果他現在不回去,明年受到的屈辱將更大。
李廷機一想到如此,鬍子都在顫抖:
「老朽並非貪戀權位……」
「與聖上相處幾年,也未有逾矩之處。」
「何必如此折辱於我……何必如此呀……」
王文龍也是嘆口氣。
在他看來李廷機已經把一切面子都放下了,就想為自己人生最後掙這麼一個走正規流程辭職,而非自己不告而去的名義。
六十幾歲的人了,也給萬曆皇帝當了快三十年的官,臨退休了,萬曆給他個名義又咋了?
李廷機並沒有得罪過萬曆皇帝,甚至還是是萬曆備選的政治盟友。
他最初留在京城不願私自離去,不是沒有政治頭腦,而是覺得萬曆皇帝不會連這個面子都不給他。
但萬曆皇帝就是要榨乾他最後一滴價值。
這種情況誰能不心寒?
王文龍也算看清楚了。
在當今的大明朝,萬曆作為皇帝,自己就不願意管事兒,只想擺爛。中高層官員也是分派黨爭。
根本不是正常渠道可以做事的地方。
李廷機有足夠才華,名望也不低,何必在這裡浪費時間?
李廷機卻是在思考王文龍所說萬曆給他加銜的事情之後,就打定主意回家。
接近四年的掙扎,不過換來一個笑柄。
他原本的氣勢就是因為最後的執拗撐起來的。
此時整個人仿佛老了十歲,神情可見的委頓了下去。
「九我先生不須如此悲觀,」王文龍突然說:「先生現在的年紀聲望,正是做事的時候。」
李廷機自嘲一笑:「廟祝閣老,一生活成了天底下一個大笑話,做事……還能做什麼事?」
「先生可曾聽過『求實書會』?」王文龍笑著說。
李廷機點頭:「就是建陽在京城之中創辦的那個建書樓的組織。」
王文龍說:「本會的主旨在於海外廣播文教,日後圖書館建的多了,不光在海外移民點,要建立於我大明兩京十三省的地方,也打算建立許多書館書樓。」
「本會的圖書館所藏圖書並不按經史子集的分類,而是分為自然、社會、宗教、綜合書籍四種。」
「面對的也並非廣有學識之人,而是一些超能識字的普通民眾。」
「建立圖書館的目的,乃是讓普通百姓也有渠道接觸知識,開啟民智,建設對我中華文化認同之心。」
李廷機思索一陣,頗為讚許的點頭:
「開啟民智,的確是個偉大事業。」
王文龍一臉誠懇的說:「若九我先生願意,本會想聘先生為名譽會長。」
李廷機一愣:
「老朽如今名聲如此可笑,建陽還想聘老朽做會長?」
王文龍一臉恭敬的道:
「先生是我福建出來的大閣老。」
「在官場之上也是為官清正、廉潔深刻,從福建到江南,記得先生好的人多著呢。」
「先生施仁政於百姓,自有赫赫名聲,何必為京官幾句牢騷而自怨自艾?」
王文龍的誇獎十分真誠,李廷機聽的一陣呆愣。
半晌之後,李廷機居然老淚縱橫。
他用破衣袖擦著眼眶,萬分感動的道:
「天下人還記得我,老朽自己都快忘了……多謝建陽告訴老朽此事。」
李廷機當上閣老以後,連續幾年都在被罵,以至於自己都覺得自己是個廢物。
但他其實是一個很有能力的官員。
即使後世所修《明史》中,口吻經常偏向東林黨立場,可《明史》中對李廷機的記載依舊是「遇事有執,尤廉潔」。
評論李廷機的官場生涯:清廉、守節、能幹事這三個評語絕對沒錯。
李廷機任國子監祭酒的時候便做出不少學術成果。
之後主持浙江鄉試與考核,又杜絕了一大票的舞弊,而且十分公正,並不偏向浙黨或者東林黨。
李廷機到南京為官一任,便在任上罷免逐項雜稅,解決了南京勛貴堵塞長江河道收稅問題、捕捉地方上惡霸、修築城牆考場廟宇。
他回到京城當任禮部官員,又革除了貢使車馬費、停發高麗戍餉。
這些事不是朝堂上吵兩句嘴就能做到,而是實際要去動到各方利益,且實實在在有利於民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