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清水洗歷史> 第2章 :周文王與「中」字情節

第2章 :周文王與「中」字情節

2024-08-22 11:21:52 作者: 作家伊君
  清水洗歷史,櫻桃小果上桌:

  周文王與「中」字情節

  作者:伊君

  歷史上武王伐紂的基礎來自於周文王。傳說中的周文王以」仁德」治世,讓西岐出現了一時的繁榮。

  繁榮之後的西岐並沒有安於享受,而是聯合各地諸侯,完成了伐紂。

  商紂王昏庸無道,聽信妲己的讒言,恣意地禍害忠良和百姓。

  在丞相姜子牙的協助下,周武王的伐紂最後取得了勝利。

  武王伐紂的故事流傳千古。

  幾乎歷代不管是朝堂還是民間,也都在倡導周武王的勇敢,仁慈,警示商紂王的昏庸殘暴。

  人們畏懼暴政,希望仁慈。

  但是在人們歌頌周武王的時候,總是會把目光投向周文王。這個不可或缺的奠基人。

  畢竟武王伐紂的時候還屬於比較年輕,而周文王又已經不在了人世。

  為武王伐紂打下基礎的是周文王這個屬於肯定。

  但是在肯定的同時,在武王伐紂之後,周天子的近千年來的治世之道,還在引人注目。

  當初的王朝,在幾千年之後,又何以仍然保持著自己的之最?

  有秘密,似乎也沒有什麼秘密。

  其實本就可能不具有什麼特別的秘密性。

  周文王以」仁德」治世,周武王自然也會繼承。

  關於傳說中的遺言,或者是傳說中的「中」字秘訣,在真實的生活中,或者還真就沒有。

  在儒家的觀念里有「中庸之道」的說法,似乎在後世的生活中還被人堅持了很久。

  但是在周文王周武王的時候,似乎還屬於道教。

  道教以老子為代表,而儒家思想的代表人是孔子,孔子比老子的出生還真就晚了不少。

  「中」字有秘訣,也有投機。

  其實也就是另一種的取巧。

  不左不右,只站在中間,中間似乎是最好。

  可是最好也依然會被孤立。

  周天子不需要,周文王似乎也不是那樣的人。

  不然就不會出現伐紂,不然在商紂殘暴的勢力下,唯獨出現西岐的繁榮?

  周武王的伐紂行動,就屬於敢於除暴,並不是自保。

  自保了就不可能出現伐紂。

  伐紂在當時自然就是擔當,是勇氣。

  周武王沒逃避,周文王自然也不屬於逃避。逃避的是後來人。

  比如戰國紛爭,如果當時的諸侯們也都如周武王,又何以會出現秦始皇?

  周天子債台高築,諸侯們都獨自享樂。

  這或者也是天子的仁慈所至。

  是中庸之道得以出現的原因。

  周文王的「仁德」很好,收到了很好的回應。

  但是人還有自私的一面。

  比如」中」字學說。

  如果周武王堅持「中」,就不可能出現伐紂,後來各諸侯們似乎還真就堅持了「中」,發現了「中」里的討巧,結果在周赧王被困的時候,有些諸侯還真就不去出手。

  都想著投機結果誰得到了巧?

  六國被滅,周赧王走向了民間,秦嬴政開始了」始皇」。

  誰能阻攔,似乎是誰都阻攔不了了。

  陳勝吳廣的起義失敗,劉邦項羽的奮起也不能說就靠運氣。

  在四面楚歌聲中,項羽高喊的是「對不起江東父老」。

  江東父老在項羽討秦之初就給予了重託這才是真實。

  項羽本姓「姬」,據說就是周文王的後人。

  項羽的行為無疑沒有堅持「中」,其實更是點亮了世人的心燈。

  當時的國人並沒有對秦嬴政的行為聽之任之。

  後來不管是劉邦當上了皇帝,還是項羽在烏江自刎,秦王朝的不存在那都屬於一定。

  在史料記載中,周文王共有十八個兒子,兒子們在武王伐紂時,自然也都出過不少的力。


  武王伐紂成功之後,歷史上的周天子「封侯拜相,以國為姓」也屬轟動。

  周武王在感謝功臣的同時,也給了自家兄弟封地,於是,即便是周文王的兒子們,也都有了好多個姓。

  衛叔在衛國,管叔在上蔡,第十子也在沈丘,成了沈姓的始祖。

  周文王的兒子很多,姓氏也很多。

  很多很多的人,也都成了周文王的後人,後人們自然驕傲。

  為前人,或者就為了那場著名的武王伐紂。

  武王伐紂自然不是中立,也不可能中立。

  周天子倡導的顯然不是中立。

  八百多年天子的延續自然最醒目。

  如果是家訓自然天子們會執行和領悟。

  但是在整個的歷史發展中,這種猜測也是極大的不可能。

  天子的後人們依然在繁衍,即便是生活在不同的領域中,也依然在堅守著自己的堅守,開拓者自己的開拓。

  在時代的大潮中,依然出了不少的領軍人物。

  他們肩負著時代的使命,歷史的重任,並沒有去選擇迴避。

  周文王在去世之前,顯然會有遺言,但是遺言中絕對不會有」中」。

  「中」依然屬於後來,其實就是後來人的推脫。

  比如秦嬴政,比如後來各朝的統治。

  秦始皇在攻打周赧王的時候,自然希望所有的諸侯們都中立,大家都中立了,他才可以從中取勝。

  結果他還就真的取勝了。

  在戰國紛爭的時候,各諸侯也都希望中立,因為中立後的國家,可能會在別人的戰果中漁利。

  金珂刺秦王是壯舉,項羽的出兵也是在肩負重任,但是那都是後來。

  後來的結果就是,那個號稱是「始皇」的秦嬴政的兒子孫子們都被別人給殺掉。

  秦王朝沒有發展多久,發展到今天的,還依然是人們要追求正道。

  正道才是關鍵。

  雖然正道是滄桑,但是滄桑的盡頭就是坦蕩或者是可以給後人們留下比較好走的路。

  畢竟生活不易,人生也短暫。

  在有限的人生中,有了周文王的鋪墊才有周武王的伐紂。

  如果沒有周文王,周武王的大業應該更艱難。

  更為艱難的還有後來的治世。

  周文王沒有等到商湯的滅亡,更不可能看到戰國時的紛爭。

  周文王據說是能仆褂,但是他並不是一個「神」人。

  周文王留下了「仁政」,據說還有《周易》,不知道《周易》是不是周文王一個人完成,但是古老的《周易》還就是屬於智慧。

  畢竟是發生的幾千年前,幾千年前的古人就提出了仁政。據說他的四子周公旦在輔助周成王的同時,還推出了《周禮》,周禮似乎也影響到了今人。

  比如道德觀價值觀的形成。

  人人堅守的道德觀,也絕對不是後來所推行的「中」所能夠替換掉的。

  「中」屬於局部,或者是部分人的認同。

  不然現代人為什麼依然在崇拜英雄,爭當英雄,倡導英雄?

  英雄的行為本身就不是「中」,不是投巧,自保。

  自保是誰都保不了。

  周武王沒有,周文王自然也不可能認同。

  不然又何來的仁政和伐紂。

  一個推行仁政的人自然慈善,一個慈善的人自然多包容。

  包容並不一定要「中」,也並不一定是「中」。

  包容和除暴也不同。

  周文王在推行仁政的同時,周武王還是站起來開始了伐紂。

  伐紂也就是除暴。

  除了暴才可能更好地推行仁政。

  周文王要的是仁政,周武王推行的也依然是仁政。

  仁政也是關鍵。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