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清水洗歷史> 第19章 :《周易》,《周禮》,《周南》

第19章 :《周易》,《周禮》,《周南》

2024-09-14 17:35:49 作者: 作家伊君
  清水洗歷史,櫻桃小果上桌:

  《周易》,《周禮》,《周南》

  作者:伊君

  傳說中《周易》出自周文王,《周禮》屬於周公的倡導,而《周南》卻是歸位為《詩經》中的一部分。

  如果說《周易》代表當時的智慧,《周禮》的倡導是為了人心,規範人。讓人人都注意言行,注重禮節。

  《周南》屬於文藝的範疇,收錄了不少民間的作品。

  《詩經》著名,著名就著名在它的早,出現的早,編輯的也早。而且還朗朗上口,就是在今天,也依然可以被稱為是不錯的作品。

  重要的是,很多內容還屬於寫實,後人們完全可以根據內容去推測當時的古人,以及古人們的生活。

  和結繩記事不同,在《詩經》里還給人以想像。

  周朝是一個什麼樣的周朝?那時候沒有皇帝,只有天子,天子在年幼的時候還可以由其他人輔政,還創立出「共和」治世。

  周文王有作為,周公旦也同樣有作為。

  據說《易經》就是出自於周文王,所以也被稱之為《周易》。

  從周文王的角度來講《易經》等於《周易》,《周易》等於《易經》似乎也是後來者們對老人家智慧的認同。

  自成一家的不僅僅是他為後人們打下來的政治基礎,還有他的智慧,是不是在當時也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

  多少代人去研究《易經》,去把《易經》當成生存的寶典?

  古人有,今人似乎也依然大有人在。

  畢竟是在幾千年前,畢竟那時候人的生活和今人不同。

  不管《易經》里都包括些什麼?要啟發後人們些什麼,但是能夠從遠古穿越進今天,應該已經經歷了太多次的大浪淘沙。

  秦始皇的時候已經是皇帝了,皇帝屬於帝制。帝制時期自然出現了一些跟它配套的東西,但是真正選用周朝時期的「共和制」的帝王們,似乎也就是沒有,或者統治者們就是沒有了那種霍達大度,真正讓天下屬於「天下人的天下」。

  《周禮》的推行,出發點還是希望人人都好,社會能夠真正地達到和諧。

  後來的帝王們不管,他們選用的是《三綱五常》,只為維護自己的統治。

  「王子犯法,可以和庶民同罪」,但是附加的條件還有「刑不上大夫」。

  總有法外的東西,在區別著統治者和普通人。

  《周禮》的推行收穫到了後來的「成康之治」,在周成王周康王的時候 人們幾乎自覺到了不去犯罪,不去傷害別人,刑具都能夠四十年不用,成了真正的擺設。

  周公召公輔政的是周成王,周成王之後就是周康王,「成康之治」的過度,應該說是過度的非常的好,非常的到位。

  不然如此國泰民安的局勢如何得來,又是如何維護?

  周成王的時候出現過亂局,但是在處理好亂局之後,周公推行的禮法應該也是起到了相當的作用吧。

  在一個人人都尚禮的社會中,誰願意充當一個不和諧者?人人都自律,自然刑罰和刑具都會成為擺設。

  周文王是鋪墊,是大智慧,而周公是扶持,是盡心盡力。「周公吐噗天下歸心」,是有了「吐噗」再有「歸心」的。

  周公要的也就是民心,民心所向,自然社會就會和諧。

  一個人人都向善都向好的社會,共同的目標也就是生活的好點,或者是能夠生活的好點,即便是在幾千年前,即便《易經》里還有一些和今人產生分歧的東西,畢竟時代不同,所體現的年代也會有所不同。就周公旦推行的《周禮》來說,立足點是肯定很好,在當時絕對是起到積極的作用,即便是現代,一個尚禮的民族或者是國度,是不是也依然會讓人產生好感,願意去走近。

  至少比強權主義,比強盜邏輯要好的多。

  《周南》屬於《詩經》中的一部分,雖然收錄的據說也有先秦時期的作品,那已經屬於後面的了,似乎也於周人有著一定的關係。從文本來說,《周南》有別於《周易》和《周禮》,它屬於文藝範疇的作品,是可以被提升被傳唱的。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周文王的妻子可以歌頌,普通老百姓家的日常,也完全可以信手寫來。

  《詩經》里不僅有《周南》,還有《國風》等。

  想來那個時期,在幾千年前,古人們就已經有了相當高的智慧,而且還有了系統的教化,有了嚮往美好或者是大同盛世的追求。

  「窈窕淑女」很美,在很美的淑女還有了自己不一般的修為之後,那個淑女便不僅僅是「君子好逑」了吧,應該是很多人,或者是所有人都喜歡才對。

  不然還能給周文王培養出那麼多傑出的孩子?不然武王伐紂能夠成功,而後來的周朝還能夠延續到八百年之後?

  一個淑女代表了一個時代,也為一個時代做出了特別的貢獻。

  周文王是君子,妻子是淑女,君子和淑女的結合孕育出了一代天子,天子承擔了大任,作為周武王姬發弟弟的周公旦又輔政周武王的兒子周成王,並開啟了共和,他沒有在父母和兄長的基礎上止步不前,而是和召公一起開啟了「共和」,還推出了《周禮》,真正收穫到了接下來的「成康之治,不治而治」的成效。

  這是什麼力量,什麼人才能夠做到?單靠一個人的吐噗,想來也沒有那麼容易,畢竟民眾很多,要收穫人心,自然需要大智慧。

  恰恰周公旦還就具備。

  具備周文王的智慧,想來還有兄長周武王的勇氣。

  不然何以服眾?何以歸心?

  「天子年少」,年少的天子自然需要人輔政,需要最能夠靠得住的人給拿拿注意。

  畢竟是天子,天子面對的是多國民眾。

  讓人人都收心,人人都擁護天子,天子身邊的人自然要非常地出力。

  姜子牙是外公,外公年事已高,而作為叔叔的周公旦自然是重任在肩。

  周公做到了「吐噗為民」,自然民眾也都回報他為「天下歸心」。

  人心換人心,沒法偷懶,自然也是懶惰不得。

  「成王年幼」,周公不為自己,也得為成王鋪墊出未來。《周禮》的推行,大大有利於後來的「成康之治」。

  不僅影響到了周成王和周康王,甚至整個的周朝,整個民族文化的奠基,《周禮》也應該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作用應該一直影響著後人,直至今天,今人。

  今人依然需要懂禮,知禮,做一個文明有禮的人。

  和諧美好的社會並不是人人都能夠趕上,希望美好,或者是希望生活的好點,是不是也是所有人的希望?

  沒有人希望生活進一個糟糕的社會中,糟糕的社會裡自然也不可能共和得了。

  「成康之治」是有人付出之後的結果。

  「共和」是過度,但是在當時也依然屬於開創。

  周公旦做到了,周成王周康王也收穫了。

  收穫之後的心情,在《詩經》中也依然有所呈現。

  周文王得了賢妻,賢妻正是周成王的奶奶。周成王的母親是邑姜,姜子牙的女兒,姜子牙的女兒在和周武王聯姻之後,周成王的身後就是兩個家族的給力。

  成康之治不是偶然,而是太多必然的結果。

  姜子牙的威望屬於真正的讓人敬佩,信服,而周公旦的付出,也是「天下歸心」的關鍵。

  成王年輕,但是年輕的天子有著良好的基礎,有著得力的輔政者。

  什麼比天下歸心更好,什麼比國泰民安,社會和諧更美。

  一個智慧的民族需要更智慧的人引領,一個知禮重禮的國度,就是能讓外人也心生敬意。

  更何況還是國泰民安,天下歸心呢?

  《詩經》中的很多作品有些就是來自於民間,民間自然也是當時社會或者場景的真實呈現。

  有了智慧人的引領,即便是老百姓,老百姓的生活,或者是人生的價值和意義是不是也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至少大家在禮樂方面都已經有所規範了。

  比如過節,慶祝豐收等。

  天子距離民眾很遠,不可能人人都能夠見到天子,但是四十年的刑具都停用,至少也能夠說明社會和諧到了一定的程度,或者天子們的仁慈也已經仁慈到了最大化,仁慈到了對犯人也只進行說教,從心理上去感化他,改變他。

  天下都能夠歸心了,人人都尚禮喜樂了,誰還去做不和諧,有背於公議的事情呢?

  好者只會更好,自然昌者也會更得民心。

  和諧的社會是一步步來的,最後呈現的結果,也同樣是前面的付出,或者是早期的規劃比較到位。

  比如周文王的智慧,周公旦的提升,以及後來周天子們的一步步接力。

  周朝屬於早期的王朝,早期的王朝有別於後來的帝制,但是它所收穫到的結果,或者是對後人們的影響,似乎也如同它所存在的時間,在整個封建帝制中,幾千年來,還真就沒有哪一個王朝或者是皇帝能夠超越,似乎也超越不了。

  正如開啟的「共和」,封建帝制中,似乎也不太可能存在。垂簾聽政的不少,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時候,也不可能對你老百姓「禮樂」吧?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