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洗歷史,櫻桃小果上桌:
武媚娘的蒙人,太史公的騙史
作者:伊君
武媚娘也就是武則天,武周女皇,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
她在李氏王朝的中間,開了一朵屬於自己的花。
這朵花自然也屬於艷麗,或者就是無比。
沒有人可以與之相比。
在男權社會裡,在血腥的王權爭鬥中,武則天還就是做到了可以不去正大光明的血腥。媚也能夠媚出自己的世界,拓展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
皇帝當上了,還有著自己的國號。人家叫」周」。
在李氏王朝的世界裡,人家還就是有了不同,不同的似乎李氏王室的後人們,在短時期內,還就是沒有敢發出反對的聲音。
服不服你都得服。
人家是女皇,當女皇當的,似乎也很有說服力。
武則天確實聰明,在聰明的同時,似乎還就是大膽。
她的膽量似乎還就是可以超越男性。不然她還不至於當女皇,也不至於成為歷史上的唯一,之所以成為唯一,自然也就是女皇不好當。
阻力太多,或者也就是犧牲太大。
沒有人敢為,沒有人敢為的她還就是為了。
當也當了,說你就儘管去說吧。
武則天似乎還就是可以被看成是和平的,自然的過度。
丈夫體弱自己輔政,輔政自然也屬於沒有錯。
在輔政完丈夫之後,自己的兒子似乎也需要她不能夠退到幕後,幕後的生活相對於朝堂,自然屬於枯燥。
武媚娘怎麼甘心去過枯燥的生活?
大權在握,手握大權的可以是妻子,為什麼就不可以是母親?
漢朝的呂雉呂太后,自然可以是榜樣,但是在榜樣效仿了一定的階段,自然就可以本色出演。
本色出演的也有先例,比如王莽,比如曹操。
只是王莽和曹操都是男性,而她是女性。
男權的世界裡,突顯的也就是性別。似乎還就是迴避不了。
王莽在輔政了幾個小朋友之後,乾脆就自己來了。王莽給自己的王朝命名為」周」,人家是新朝。
曹操更是挾天子以令諸侯。
武則天應該是研究過新朝,她在輔政自己兒子之後也乾脆放棄了兒子,自己也弄了個「周」,歷史上稱之為」武周」。
王莽的新周在歷史上屬於曇花一現,但是人家武則天的」武周」在歷史上的亮度可比王莽大的多。
武則天不僅改了」周」,還給自己創造出了一個」曌」,然後還給自己找了個最大的靠山,說自己就是周王室的天子之後,自己是周平王小兒子姬武的後人。
周王室的後人繼承周朝,這似乎還就是沒話可說。
符合歷史,似乎也正常。
不太正常的就是,在歷史上,人家周平王的少子還另有其人,人家叫姬烈,不叫姬武。
關於周平王的這個少子,歷史上還確實就有記錄。
」周平王少子烈分封至汝墳」,後來周赧王走向民間,去的就是汝州。
武則天自然知道自己冒充不了周烈後人,乾脆就來個他們家是」周平王少子姬武」的後人。姬武可不是姬烈呀,我們沒有掙功。
武則天為了表示自己是真正的周平王少子的後人,而且還給周平王,周文王都加了封。
做的似乎比周天子的任何後人都更像是後人。
但是人家周平王的少子有了一個怎麼又出來了一個?
周平王的兒子多一個少一個似乎問題也不大,但是少子也就只能是一個。
一個的少子也不可能是雙胞胎。
但是人家武則天也就是認定了周平王少子的特殊地位,或者是特殊身份。
擠一擠,靠一靠,自然也是靠一靠。
你過你的生活,我也就是在邊上沾點光。
周文王是誰呀?周平王又是誰呀?
周文王奠定了周朝,周平王遷都洛陽。
這兩個人物在歷史都不可能抹去。
周平王的少子烈,在歷史上,其實也是另一個周公。
周武王伐紂之後成立了周朝,在周武王去世之後,兒子周成王繼位,成王年幼,由周公旦輔政。「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也就來自於周公旦。
周平王遷都洛陽之後,長子早逝,次子太子孤也沒有堅持到繼承王位,最後繼承王位的是周平王大兒子的兒子姬林,也就是周平王的孫子,而輔政姬林的正是周平王的少子烈。
姬烈的影響在當時,其實也像極了周公旦。
叔叔輔政侄子。似乎也屬於周王室的慣例。
武媚娘自然也知道周公烈的功績在歷史上不可能遮擋住,但是她還是就是要找一個這麼顯赫的人去靠。
似乎也如同她給自己創造的那個名字「曌」,她所需要的也就是亮度。
」曌」據說是來自於《推背圖》的傳說。
《推背圖》據說能夠預知未來,可是未來有多長誰都不知道,它說的到底是誰,似乎也只有去推測。
武媚娘應該聽說過《推背圖》,似乎她還就是領會到了《推背圖》所推的真諦,人家還就是可以大膽地拿來,大膽地去用。
不管別人說的是不是自己,說的是自己更好。
你不是要「日月當空照」嗎?我就給你來個「曌」。怎麼樣?
沒有這個字,也可以造,造出來就有了。
對於女王武則天來說,連別人家的古人都可以借用,還有什麼不可以拿來用的?
不自己主動拿,怎麼可能當上女皇?
武媚娘有的也就是大膽和破例。
在她的孫子李隆基發動政變,讓她下台的時候,她還就是做到了還政給李朝。
你們自己還來吧,我不管了,我已經玩出了自己的高度了。
女皇屬於第一,結果在歷史上還仍然保持著唯一。
唯一是什麼,就是別人都不可能而她能。
武則天即便是把政權還贈給了李氏,但是直到去世,仍然還沒有說自己不是周平王的後人。周王室後人的身份,在她看來,似乎還就是比當女皇重要。
「任由後人去評說吧」,她給自己留下了無字碑,無字碑的用意也就是讓後人說,但是後人們是否就能夠說得清楚?
不管是有人說還是沒人說,但是人家是女皇,女皇還就是唯一,成了唯一。
不知道周文王和周平王知道不知道自己的後人中有人說是出現過女皇,但是女皇和這個家族的血緣關係,似乎也只有女皇自己最清楚了。
周文王的後人已經很多,周平王的後人也應該不少,多一個少一個似乎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女皇在不是女皇之後還依然不肯親自說清楚。
你李王朝算什麼呀?我在你們中間插朵花,也是絕對有資格的,是在給你們爭光。
武則天還就是給大唐增添了一道異彩。亮度似乎還就是蠻持久。
持久的似乎連周文王周平王都可以默認,可以接受無意中多了這麼一個後人。一個真正的女皇。
周平王少子烈後人們的生活似乎也沒有受到什麼影響,擠一下就擠一下唄,反正這個家族,在歷史上也沒少付出,沒少包容。
收留別人家的孩子可以,自然包容女皇也沒有什麼大問題。
武則天當初,似乎還就像是找對了人,所以她直到去世,都沒有給自己更正。
似乎也知道更正不更正的意義也不是很大。
她要的是熱鬧,要的就是後人們的評說。
《太史公書》是司馬談託付司馬遷完成的,司馬談說自己的家世很輝煌,輝煌的家世應該記錄下來。於是司馬遷就記錄了,直到坐牢,都沒有放棄,可見這部書對司馬氏多麼的重要。
重要的司馬氏家族,在整個《太史公書》中似乎也如同是蜻蜓點水,在一帶而過的過程中,他竟然把別人,以及別人家的家世倒是寫了不少。
前面有傳說,後面有秦始皇,但凡的推翻秦王朝的人,和與推翻秦王朝相關的人,在編寫的過程中,司馬氏似乎還就是充滿了敵意。
即便是當了皇帝的劉邦,漢高祖劉邦在司馬氏的筆下也依然是「說大話,不勞作,結交狐朋狗友,被哥嫂嫌棄」,楚霸王項羽也是「學啥啥不會,幹啥啥不行」,名將周博也是」給死人送葬的吹鼓手」。
在當時的社會中,做個吹鼓手已經夠悲哀的了,還是給死人送葬的。
司馬氏對這些人怎麼就這麼大的仇恨,仇恨又從何而來,威脅到了他們的家族,以及他們家的輝煌?
司馬談說他們的家世很輝煌,可是人家那幾位推翻的可是秦嬴政建立的秦朝呀。
司馬氏和秦王朝有什麼關係?
何至於推翻秦王朝的人是人人都不堪。不堪的人又如何就是推翻了秦王朝?
項羽在四面楚歌聲中高呼「對不起江東父老」,顯然項羽是受江東父老所託,江東父老在用人的時候就都閉著眼睛,讓一個」學啥啥不會,幹啥啥不行」的人去送死?
事實證明項羽不僅不是來送死的,而且還是親自要了秦王子嬰命的人。
司馬氏為什麼要閉著眼睛去寫這些人呢?
周博不僅自己戰功卓著,而且還培養出了兒子周亞夫,單從周亞夫的軍事才能上看,周博也不可能是短期成才的。
一個吹鼓手哪裡來的治國才能?
司馬氏閉著眼睛寫歷史可以,拿著這些瞎編的東西示人那就屬於欺騙。
他家為什麼要騙別人?就連後來的女皇武則天都還政給了李氏,他們還有什麼要遮遮掩掩的?
歷史上就他一部史書,就他一家說的算?似乎他還就希望他們一家說的算呢。
秦始皇都毀書坑儒了,緊接秦朝的也就是漢朝。
司馬談和司馬遷也都是漢朝人。
漢朝人竟然敢如此大膽地不給劉邦面子?
這到底是什麼樣的原因使然?
在「太史公書」中,還有一個典型的人物是商鞅。商鞅本姓商,司馬氏非說他也叫「衛鞅」,而且還是周王室的後人,曾經姓「姬」。
周王室的後人在周天子當政的時候就去給別人家當門客了?而且還是給周王室養馬受周王室分封的人?
一大堆的不合理,似乎還就是讓司馬氏都給編了出來。
秦穆公任用商鞅變法,有了商鞅的變法才有了秦氏的崛起,崛起的秦氏推翻的也就是周朝。
周王室的人幫助別人推翻了自己家?
這是什麼邏輯?
司馬氏的接力著書讓人敬畏,但是不能苟同的是,他在編史的過程中有著改造或者是編造的程度。
加私了不少私人的東西。
似乎編造的成分還不少,針對性還蠻強。
司馬氏沒敢痛批周朝,但是他對推翻秦朝的人,以及參與者,還就是有著極深的仇恨。
他想告訴世人的是,推翻秦朝的人中有你周王室的人參與了,為秦朝做出最大貢獻的商鞅可是姓「姬」呀。
你們的人,自然不要怨別人。
好在秦朝滅亡的早,不然還不知道司馬氏還將寫出什麼來呢。
秦始皇的祖上記錄是養馬,而司馬家族據司馬遷自己說是「養鳥」的。
養鳥和養馬到底有多大差距大家不好說,想來在生活中,一個養馬的人再去養鳥應該也是可以的。
養馬的人的後人姓了「贏」,而養鳥的人的後人還就是姓了「司馬」。
商鞅姓商本身也正常,武王伐紂之後,紂王的兒子武庚也給了封地,封地就在商丘,當時商朝的舊部確實是有了一些人在姓商。
商王室的後人幫助秦氏變法,變法的目的就是要推翻周朝,似乎也沒有什麼,也可以看成是正常。
畢竟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周武王把商湯給滅亡了,有幾個不服氣的,想來也沒有什麼,不正常的就是司馬父子為什麼要掩飾?而且還繞著圈子說人家也叫「衛鞅」,衛鞅就衛鞅了吧,還強調商鞅本姓「姬」。
原本姓姬的人確實不少,周文王的後人們很多也都屬於了別的姓,敢情一個明明叫」商鞅」的人還就要姓」姬」?
姓姬幫助別人推翻自己的家?自己還落了個五馬分屍的下場?
不知道司馬氏父子的腦袋中裝了些什麼東西,想來商鞅的腦袋中也不可能缺筋。讀者的腦袋也應該正常。
如此欺負別人智商的把戲,司馬氏父子玩的似乎還蠻認真。
藏在西安的秦始皇陵都已經被人挖出了不少的東西,司馬氏父子的動機也應該不可能永遠屬於秘密。
把戲註定就會是把戲。
據說後來出土的《竹書紀年》里,就有很多和司馬氏著的《太史公書》不合。
《竹書紀年》躲過了秦嬴政的毀書坑儒,想來經過進一步的考古,還會有著新的發現或者是更多的印證。
秦始皇毀書坑儒的目的明確,司馬氏父子似乎跟他配合的還挺好。但是司馬遷又說自己是受父親的託付,而司馬談卻說自己的家世曾經輝煌。
家世沒見他們寫多少,帶出來的別人似乎還就是不少。
在書寫別人的過程中,似乎也如同秦始皇毀書坑儒般的明確。
不知道秦嬴政想沒有想到,多年之後,竟然還從別人的墳墓中出來了一批竹書,而且書里的記錄,還就是能讓司馬氏父子都坐不住。
人家武則天的無字碑還就是無字碑,無字碑的存在沒有影響到其他的人,借用了周平王少子烈家的家譜,人家也都給周平王,周文王加了封。
歷史上唯一的一個女皇往誰家靠,似乎誰家也不吃虧。但是歷史還就是歷史,歷史需要真實。
有就是有,沒有也就是沒有。
只有真實的東西才能夠更好地為後人服務。
武則天或許在最初就知道自己不可能騙史,也騙不了歷史,但是司馬氏父子花費那麼大的精力,絞盡腦汁的後果,還確實是有點想騙史,至少是某一個階段的歷史。
在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中,他希望自己的某些杜撰可以成真,但是成真的可能性又有多大?能夠堅持多久?
秦始皇陵都已經被人挖掘了,一部《太史公書》還能長期遮掩?又試圖在掩蓋什麼?
今人有得是設備,花的也就是時間的多少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