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清水洗歷史> 第46章 :武則天:只想蒙人,沒想騙史

第46章 :武則天:只想蒙人,沒想騙史

2024-09-14 17:42:21 作者: 作家伊君
  清水洗歷史,櫻桃小果上桌:

  武則天:只想蒙人,沒想騙史

  作者:伊君

  武則天是女皇,女皇是唯一,而且還創造了太多的第一。

  在皇帝中是第一個女性,在中國歷史上也是唯一的一位。

  第一就已經不容易了,似乎唯一比第一更難。

  更難的是在武則天大帝離去的時候,還給世人留下了一塊無字碑。

  無字碑上沒有文字,沒有文字的意思,據說是「任由後人去評說」。

  女皇怕什麼,怕什麼可能就成不了唯一了。

  武則天當皇帝是事實,留下無字碑也屬事實。不敢確定是不是事實的就是她的出身。

  武則天據說是姬武的後人,姬武據說是周平王的小兒子。

  武則天不僅把她的祖先追憶到了周文王姬昌,而且還把李氏王朝改成了「周」。歷史上稱之為「武周」。

  武周大帝告訴世人的意思就是:可以看成是周王室的延續。

  武則天做的似乎還真就比周平王的後人更像是後人。

  她不僅恢復了「周禮」,而且還恢復了很多周時的制度。

  給周文王,周平王都加了封。

  還重用周興做酷史。

  不知道當時的周興知道不知道武則天的用意,但是周興當時,對周平王少子姬烈絕對是應該知道的,他不可能不關注自己是如何姓的「周」。

  反正武則天倒是用的挺好。或者是恰好。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在周平王遷都之後,還真就修了史。史料上記錄最清楚的有天子的登基,還有周平王少子烈的輔政。

  周平王少子烈分封至汝墳。

  周平王的大兒子姬泄父病逝,二兒子姬孤開始做人質,後來也沒有等到坐上大位。當上天子的是姬林,周平王的孫子。

  周平王的孫子當上了天子,扶持天子的也就是周平王的小兒子周烈。

  周烈也是汝墳候。

  西周有周公吐哺,當時的東周也出現了周烈輔政。

  周文王的後人很多,兒子孫子們也都多,在眾多的選項中,武大女皇別人不選,非選了個周平王的少子。

  不過武則天沒有說她是周烈的後人,她說她是姬武之後。

  姬武似乎也可以成為周平王的少子。

  不知道周平王的兒子到底有多少,除了武則天說的姬武之外,在歷史上有記錄的是三人,在這三人中,還偏偏就記錄了他的小兒子姬烈,還偏偏說他是汝墳侯。

  周公吐哺很出名,姬烈輔政在當時應該也很是盡心盡力。

  天子順利地登上了基,傳說中的汝墳也被他打理出了新格局。

  當時在《詩經》中就有了《周南-汝墳》。

  汝墳成了有名的汝墳,汝墳侯自然也不屬於機密。

  基本上也如同了西周時期的周公旦。

  歷史上的周公不止一人,吐哺自然也不止一人。

  周公旦輔政的是自己哥哥的兒子,周公烈也同樣。

  武則天找誰不好,非要找一個沒法遮住的人來遮擋。但是則天大帝似乎也確實聰明。她說他們那支是「周平王少子姬武」的後人。姬武也是「武」姓的始祖。

  似乎她也渴望得到像周公旦那樣輔政的人。

  武則天姓「武」,這點還就是給對上了,但是就是這個「周平王的少子」,還真的需要斟酌。

  周平王的少子已經有了別人,怎麼又有了一個?

  難不成是雙胞胎?

  武則天似乎還就是不管,不管你有沒有記錄,有沒有傳說,有了更好。

  武大帝要的也就是這種結果。

  周公旦人人都知道,周公烈更靠近唐代。

  武則天家的姬武據說「生下來手上就有個』武』字」所以叫「姬武」。

  看似很合情,但是就是讓人感覺有點不自然,或者是粉墨太重。

  姬烈是汝墳侯,在後來周赧王走向民間的時候,也是走向汝州的,接著還出現了一個流行廣泛的《汝墳女》。


  《汝墳女》的流行,自然也是在展示當時的社會,或者是當時的最關注。

  周赧王去了汝州,汝墳一直是周平王少子烈的後人們在堅守。

  數百年來的經歷,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有了鞏固。

  即便是進入到了秦朝,想來秦嬴政要想一下子改變,似乎也確實沒有那麼多的時間。

  歷史上給他的是大興土木,搜刮民脂民膏的忙乎。

  被拉去修長城的汝墳人應該不少,不然在秦時,單單流行了一個《汝墳女》?

  但是周烈的後人並不姓武,大家以國為姓都姓了「周」,姬烈成了周姓的始祖。

  這個基本上可以跟秦始皇毀書坑儒,大興土木的時間成為一至。

  武則天沒有姓周,在早期的史料記錄中,似乎還真就沒有姬武。但是秦始皇的毀書坑儒似乎還就是給武則天燒出了機會。

  武則天似乎還真就是武則天,歷史上那麼多好選的人她不去選,非選一個有著如此標識,有著明顯記錄的人去碰。

  沒有名字,武則天給自己造了個「曌」字,於是「曌」還就成了她的名。

  在當時,在李姓王室已經有基礎的前提下,武則天要當女皇,似乎也就缺了一個背景,身份。而且這個身份也一定要硬,讓國人和李氏皇室都佩服。

  周平王少子烈後人的名頭在當時應該是她的急需。

  想要名頭,別人都姓了周,她卻偏偏姓著「武」。

  武則天似乎還真就「武」,碑文上不寫字,她說「留與後人去評說」。後來在處理周興的問題上,她做的也是出人意料。

  歷史上周興是酷史,是武則天走向皇位的最得力幹將。

  周興幫武則天處理過太多的人事,算是給武則天走向皇位掃平了障礙,但是後來的武則天還是上演了一出「請君入甕」的大戲。

  聽說周興要謀反,她就讓另外一個酷史來俊臣去處理,來俊臣讓周興自己說他處理那類人的辦法,結果周興還真就中了召。

  「請君入甕」入的竟然是自己。

  周興的結局可謂「悲」之。

  但是讓人萬萬沒想到的是,武則天後來竟然沒殺周興。

  一個謀她反的人耶?!

  女皇還就是女皇。

  武則天流放了周興,周興的死是被他的仇人所殺。

  周興為了女皇上位,自然是沒少待罪人。

  女皇不殺他了,結果他的性命還是沒有保住。

  武則天一生殺了多少人?最後能放走的又有幾個?

  周興看來比別人幸運,似乎幸運也總會有原因。

  不然就那麼巧,而且還剛剛好?

  武則天做事自然有武則天做事的風格,似乎還都可能像極了「請君入甕」。

  「請君入甕」自然是高明。

  讓人自己畫圈,還讓人自己鑽。

  周興為她殺人,結果還讓周興自導自演「請君入甕」。

  入不入最後都是要入。

  她是女皇,自然她說了算。

  周興的結局,估計連周興自己都沒有想到。

  他把周興流放,結果周興在流放的途中被人殺掉。

  仇人太多,自然報復就很多。

  不知道晚年的武則天從周興的身上看到了什麼沒有,或者是已經厭倦了皇室的遊戲,神龍元年(705年),武則天病篤,宰相張柬之等發動「神龍革命」,擁立唐中宗復辟,迫使其退位。中宗恢復唐朝,她還是把皇權還給了李氏。

  也無所謂白忙乎了一場,女皇要的似乎也就是過程,是曾經。

  在給自己留下無字碑的時候,她依然沒有說自己不是周平王的後人。

  周平王少子後人的身份,她一直堅持到了最後,最後也只能讓後人去評說,或者一塊兒去評說。

  反正武則天也知道自己的身後,一定是話題很多。

  周平王少子烈的後人在,武姓的後人也在,到底誰是真正的周王室的後代?

  周文王沒吃虧,周平王似乎也沒有多麼大的損失。即便她說姬武就是周平王的兒子,周平王也就多一個兒子而已。


  但是周平王少子姬烈的後人還就是以國為了姓,人家還就是真真實實地姓「周」了。

  這個改變不了,也塗抹不掉。

  以國為姓本身也就是來歷。

  周赧王走向民間真實,改姓也真實,似乎走向大位的武則天還就是需要這樣的真實,連同當時的機會。

  她要改變李氏王室,需要的也就是力度。

  不影響周平王少子烈後人們的生活,別人的條件還能夠為她所用。

  這個第一似乎還真就不得了。

  不管周平王的兒子中有沒有叫姬武的,她說有也就有,她說叫了,民間也可以認為叫了。

  周興的免死是先例,但周興還偏偏就出現在了武則天的酷史中,而且還成了「請君入甕」的主角。

  歷史還就真的沒有騙人,似乎還真就騙不了人。

  武則天玩的障眼法不見得多高明,但是在當時,還確實可行。

  偷銀行不叫偷,那叫搶,武則天可不甘於做小偷,在給自己找靠山找祖先的時候,也是從大的來,從最顯赫的入手。

  周平王少子烈的後人,在周文王的眾多子孫中,確實也屬於比較出眾的一支,這一支還確實就以國為了姓。

  其實也如同她的無字碑,或者她的名。歷史騙不了,我只迷糊一下活人。

  周興我沒殺你呀,你還是沒有了命。

  明明知道周平王少子烈代替不了,她還就是創造出一個「姬武」。

  考證去吧,任憑你後人去考證。

  我放開了讓你去考證,無字碑就是給所有人留的。

  想說就說,想評就儘管去評。

  反正已經姓了武,跟隨周王室也絕對是不會吃虧。

  吃虧不了的事情,又為何不去干?

  自己的身上還確實需要這樣的光環,如此的力度。

  周興即便是造反,她還依然是個放。

  沒有什麼大不了。

  即便是留下了「請君入甕」的典故,那又如何,也等著歷史去評說吧。

  反正歷史上的評說應該不少,再多一個又如何?

  再多一個還真就奈何不了,畢竟女皇還就是女皇,女皇也是唯一的一個。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