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清水洗歷史> 第54章 :中華孝道與草原民族的子殺父

第54章 :中華孝道與草原民族的子殺父

2024-09-14 17:44:32 作者: 作家伊君
  清水洗歷史,櫻桃小果上桌:

  中華孝道與草原民族的子殺父

  作者伊君

  元朝的大軍確實是侵略過太多的人,在歐洲還建立過好幾個小國。除了目前印度的泰姬陵還在之外,元大都早已經屬於遺址了。

  印度有泰姬陵,而且泰姬陵還屬於名勝,但是整個的印度人民還就是不承認,一直的漠視,漠視它的存在,自然是不忍回顧當時的恥辱。

  泰姬陵的輝煌,其實也就是印度人內心的疼痛。

  獅子王朝據說是鐵木真的奶奶的侄子沾木爾的後人所建,在蒙古大軍的鐵蹄第三次踏賤印度的時候,他們忽然就想在那裡建立一個王朝了。也厭倦了搶奪,厭倦了搶了就跑。

  在建立王朝的時候,據說到了第五代,還收穫了一場特殊的愛情,而且愛情很悽美。

  泰姬陵就是沙·賈汗為他的愛妻所修建的陵墓。

  不管他們的愛情是真是假,反正泰姬陵的屹立,就在暗示著獅子王朝的存在。

  獅子王朝在印度統治了三百來年,三百來年裡所經歷過的還都是兒子殺老子。

  沙·賈汗的兒子被他的孫子殺掉,他的孫子被他兒子的孫子殺掉。

  三百年裡,竟然像是遭遇上了毒咒。竟然還就沒有一個倖免。

  泰姬陵的愛情很悽美,但是兒子殺父親也屬於事實。可是事實就在眼前,全體印度人就是不承認,全都漠視,漠視著泰姬陵的屹立,似乎也在漠視著侵略者的來去。

  悽美的愛情也感動不了人,改變不了侵略的事實。

  其實印度被別人侵略也並不止一次,而且是多次了。從有關記錄上來看,基本上也算是一個多災多難的民族了。

  德里變成了後來的新德里,人妖都已經發展到泰國,成了旅遊景點上的節目。

  據說人妖的起源就是開啟於獅子王朝,可見當時老百姓所遭遇的苦難,所忍受的疼痛。

  印度人漠視獅子王朝的存在,獅子王朝還就是在那裡統治了三百來年。

  也如同後來的人妖,大家看到泰姬陵的時候,自覺不自覺中,感受到了的就是心痛。

  心痛到極點,可能就全部無視。

  明明屹立著的泰姬陵被印度人漠視,一直漠視到了今天,今天的印度人依然不去談獅子王朝的存在,而在北京的元朝是被承認了,承認了也就幾十年,後幾十年,元朝的大都設置在了北京。但是在經歷著歐洲人的一次次屠殺之後,在中國經歷過一次中秋節通過月餅傳遞,完成了集體殺韃子之後,元朝的大王爺和小王爺們已經感覺到了危機,急急忙忙把元大都用黃土埋掉之後,匆匆地退回到了草原。

  兇殘地踐踏別人,後來落了個狼狽潛逃,躲藏。

  據說今天歐洲有些王室的成員還攜帶有當時蒙古人的基因。

  可見當時的蒙古人是多麼的猖狂,多麼的目無一切。

  他們的狂妄換來了自己後來的被屠殺,被驅趕。

  歐洲屠殺他們,印度漠視他們,中國用小小的月餅傳遞,竟然就是讓他們魂飛膽破了。

  小月餅的厲害,就厲害在靜悄悄。

  沒有大張旗鼓,也不需鐵馬冰河。


  在同一時間,大家完成了同一的約定,這個約定就是殺韃子,趕走胡人。

  元大都成了遺址,所有的韃子們,王爺們,以及他們的皇帝們,全都鼠竄而逃。

  輝煌不在,享樂不了,便只有被驅趕,趕快躲命的份了。

  傷害了別人,自然會接受別人的懲罰。

  歐洲人對他們的屠殺卻一直存在,中國人對他們沒有窮追不捨,允許他們留在了大草原。

  獅子王朝上演的兒子殺父親的情節,竟然也出現了上演,或者就是成規模地上演。

  歐洲王室成員都有蒙古人的基因,何況普通老百姓?

  那是一次次的侵略,一次次的踐踏。

  今日有設備,可以進行基因檢測,但是元朝和古代沒有。

  孩子出生了也就出生了,女性所遭遇的恥辱自然是沒有人知道更好。

  但是孩子在,在的孩子也會長大,長大後自然要參與到反侵略的征戰中。

  侵略和被侵略者,哪裡會想到自己的基因,自己可能留下了後人?

  獅子王朝的記錄可以總結,但是歐洲的民間可沒有,沒有的,似乎蒙古族人也確定不是太在乎。

  沾木爾在第三次掠奪印度之後才想到建國,如果第一次留下孩子,在第三次的時候,基本上就已經長大成人了,長大成人的人,自然就會以印度人的身份反抗他們,本身上演的也同意是兒子殺父親。

  反侵略,打敵人可不存在孝和不孝。

  或者是蒙古人早就習慣了,或者是從根本上就接受了兒子殺父親的普遍性。蒙古人似乎對中原孝道的理解,絕對也是一頭的霧水。

  華夏民族提倡的有孝道,孝道也就是晚輩尊重長輩。

  比如問好,比如在公共場合給老人讓座等。

  大家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就已經詮釋了尊重。

  尊重的不僅僅是自己家裡的老人,還有生活中的,偶遇到的。

  你尊重別人,自然也能夠收穫到別人的友善和感激。

  大草原人希地廣,和中原民族,在生活上,生存環境上也有著本質的隔閡。

  更為出奇的是子殺父的被默認或者是被認同,似乎也成了獨有,成了突顯。

  獅子王朝上演的竟然也不是偶然,而是他們的被默認和接受。

  接受著鐵蹄,接受著強勢?

  即便是兒子殺父親,也屬於強者致勝。

  兒子繼承父親的地位,本來也沒有什麼,為什麼非要上演血腥,上演人命?

  出了人命,似乎也沒有人說不孝,也依然能得到眾人的推崇和擁護。

  這是一個在公共場合對偶遇的老者都提倡尊重的中原,確實是很難理解蒙古人的這種生存和對殺父都淡漠的情懷。

  中原屬於杜絕,華夏文化提倡的也依然是不允許和杜絕。

  有些情節晚輩們想不到,更不可能去做,大家所做的也就是尊老愛幼。

  尊老愛幼就是希望,才能夠生生不息。

  以任何藉口,任何情況出現的兒子殺父親的做法,似乎都會被指責。


  在中國古代傳說中有太多的救父救母,不盡孝也就罷了,要去傷害自己家人的性命,那絕對是大逆不道,殺父不僅是天大的不孝,也是犯罪。

  項羽和劉邦也是在歷史文學作品中經常出現的人物,流傳最廣的一段,也就有項羽準備用劉父要挾劉邦,結果劉邦一句「我倆是結拜兄弟,我父親就是你父親,殺了的話,請分一杯羹給我」,結果號稱霸王的項羽都選擇了放棄,即便是結拜過兄弟的父親,項羽也希望自己能夠保住自己的孝道,江山慢慢再說,孝道絕對不能失守。

  就是近代,革命時期,原北平市市長傅作義的女兒是覺醒者,參加了革命,但是面對自己市長的父親,她依然沒有選擇殺掉,而是慢慢說服,改變,完成了著名的北平的和平過度。

  一個城市得以保全,古蹟沒有破壞,女兒也算是堅守住了孝。

  還有什麼比革命者改變革命對象更艱難?父女關係有便利,自然也會多些約束。

  內心的,情感的,自然少不掉糾結。

  比如大義,比如和平改變。

  當時的市長得以有個覺醒的女兒,自然是幸運。但是如果是蒙古人,如果一上來就殺父,後來也會成功,成功的是不是就血腥,就會引發某些的爭鬥?

  爭鬥中自然也會有變故。

  既要尊孝,也要把對方說服,也屬於自信,屬於具備真功夫。

  真功夫里自然是堅守,是文化的底蘊。

  正確的人,做正確的事,自然也會選擇正確的途徑。

  不可能效仿獅子王朝,獅子王朝的存在,印度人不接受,自然也有不接受的道理。

  爭強可以,比賽也行,父母把你生下,有多麼大的深仇大恨非要索命?

  一個人偶然失手是失手,文化里出現,而且是代代如此,那就屬於了可怕,人性的出局。

  一個燒殺掠奪慣了的民族,殺害別人也就罷了,連自己的親爹都殺,而且還一代接著一代,這樣的文化能健康,這個民族能長久?

  沒有醒悟,也不慚愧,談什麼愛情?談什麼絕唱?

  那本身就是可悲,是要命。

  活著的和死去的,都屬於不可原諒。

  自己素質高,自己的兒子素質高,何來的相互傷害,還非得索命?

  獅子王朝已經不復存在,元朝也已經遠去,留下來的也就是大草原。

  大草原也需要健康的風俗。

  經歷了多代人的改變,依靠勞動,選擇放牧,才是正道。

  沒有必要再爭鬥,更何況去上演子殺父。

  兒子殺害父親,在印度,在獅子王朝統治的那三百來年中成了亮點,元朝在中國的時間並不是太久,但是最後的十年裡,也出現過六次的更換皇帝。

  更換的過程中,自然也有爭鬥,也有血腥。

  不然元大都為什麼要用黃土全部埋掉?

  埋掉就是不希望它有。

  掠奪的越多,傷害就越大,燒殺的越多,性情也就更冷漠。

  冷漠到一定程度,或者是代代都提倡燒殺掠奪,殺成習慣,拿自己的人演練,是不是也屬於普遍?

  普遍的連自己都可以漠視,可以忽略,忽略了多次,自然就會出現殺害父母。

  兒子殺父,何至於成為「傳統」?

  這種傳統又如何稱得上「光榮」。

  能量存在於正義中,存在於健康里,當陋習成了習慣,確實屬於要命。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