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面見蘇丹
趙忠並沒有在這裡待多久。
很快就有一隊騎兵來迎接趙忠。
為首的將領自稱阿拉丁。
這是一很常見的阿拉伯名字。
趙忠卻覺這個人不同尋常,最重要的不同尋常,乃是周圍的人對阿拉丁的態度。
趙忠可是在皇城根長大的,很多事情最敏銳不過了。
一眼就看出了其中不對勁的地方。
大部分人對阿拉丁的態度,太過恭敬了。
這個阿拉丁不是一般將領。
趙忠自然打起精神,好好應付。
這個阿拉丁的好奇心也非常大。
問東問西的。
「這一次帶來的糖,是怎麼製造的?」
「我不知道。」
「那今後,你們會派商人來賣糖嗎?」
「那是自然。只有貴人有心,我們會年年派船來的。或者蘇丹的船,也能去仰光。」
這還僅僅是開始。
後面就逐漸加深了。
什麼雲南的軍隊多少,官員多少。法律如何,作戰如何?虞醒與韃子幾次大型會戰是怎麼打的?韃子方面主將是誰?等等,一連串問題。
問得趙忠滿頭大汗。
其中有些事能回答的,有些是不能回答的。
有些是趙忠知道的,有些事趙忠不知道的。
而且趙忠發現,這個人在很多事情上,是相當內行的。趙忠想搪塞,也搪塞不起來。
一眼就被看穿了。
就這一路來到了德里。
阿拉丁才告辭,說道:「我很高興認識你。我們會再見面的。」
阿拉丁讓人安排趙忠住下,他直接進入皇宮,見了德里蘇丹。
德里蘇丹年紀已經很大了,白髮蒼蒼。不過依舊眼神堅定,虎死不倒架。
他並不是繼承的蘇丹之位,而是用了很長時間鋪路,這才拿下現在的權位。所以他成為蘇丹的時候,年紀已經很大了。
「阿拉丁,你覺得漢人此來是做什麼的?」
「父王,漢人所來做什麼不重要。其實我們也應該派人去漢人那邊看看。因為仰光與孟加拉已經很近了。」
這就要說起,德里蘇丹國最近的征服了。就是順著恆河奔向大海。也就是獅子國僧侶哀嘆無比的佛難。
其實這一場戰爭,並不是今年才發生的。而是今年才告一段落。之前趙忠西行,就特意避開了孟加拉灣一帶,就是那裡正在打仗。局面混亂,過去很容易將小命丟在哪裡。
即便現在,趙忠也寧肯繞行印度西海岸,也不從孟加拉灣登陸,原因也是如此。
戰爭中淬鍊出的驕兵悍將。誰知道能做出什麼事情。
即便大戰之後到秩序恢復,也會有一段時間的。
趙忠不敢用上上下下的人命去賭德里蘇丹國的軍紀。
但是德里蘇丹國征服恆河下游的諸多小國,自然不僅僅為了弘揚伊斯蘭教,其實德里蘇丹國,甚至包括很多印度伊斯蘭國家,在宗教政策上,並不是絕對的。而是充滿了妥協。
伊斯蘭治下,其實有很多宗教並存的。
伊斯蘭教作為外來統治者,為了維繫自己的統治,不得不在很多地方有所妥協。
當然了,伊斯蘭不同的派系之間,也有不同的處理方式。
但伊斯蘭的思想,對於印度教還是很有衝擊力的。最少種姓制度中,天生處於下位者,面對伊斯蘭,真主以下一律平等的。都是同胞兄弟這樣的理念,很難不信服。
再加上蘇丹們的推動,伊斯蘭教打得印度教落花流水,也就是理所當然了。
德里蘇丹征服恆河下游的行動,不僅僅是為了傳播伊斯蘭。甚至傳播伊斯蘭本身不過是一個口號,本質上也是要利益的。打下來,也是要經營的。
而孟加拉灣距離緬甸已經非常近了。
有多近?
足以發動一場遠征了。
「你的意思想與漢人為敵?」
「沒有。」阿拉丁說得很痛快,說道:「漢人距離我們太遠,我們還有很多心腹之患還沒有剷除,孟加拉已經是我們的極限了。但是不是漢人的極限,我們卻不知道。所以,想辦法與漢人達成一定的聯繫,雙方有一定的默契,是很重要的。」
在德里看東方,恆河出海口孟加拉地區,就是德里蘇丹國的邊疆。印度中部,南部。還有大大小小很多國家。不管這些國家,去打西海路。這簡直是瘋子一樣的做法。
在阿拉丁看來,統一印度的重要性。遠在繼續東征之上。
但是阿拉丁並不知道,雲南是怎麼想的?
雲南會不會以仰光為海軍基地發動一場西征。
雲南有沒有這個能力?
有沒有這個想法?
這都很重要的。
作為一國儲君,他也知道,不可能將希望寄託於外人的口頭承諾上,但是了解自己的鄰居,才能調整自己麾下的兵力。要留多少兵馬鎮守東方。
「你怎麼看漢人?」
「不清楚。」阿拉丁說道:「而今我聽到的僅僅是一面之辭,我之前打聽的消息,也很雜亂。很多事情,也搞不清楚。不過,我想來想去,不覺得與漢人有聯繫是一件壞事。即便將來或許是敵人。並不妨礙現在還是好朋友。」
阿拉丁很清楚,宗教信仰上雙方的立場分歧。
這分歧現在還不是討論的時候。
德里蘇丹說道:「你這樣說,我倒是想看看這個漢人使臣了。」
第二日一早。
趙忠就被帶上大殿。
在高高的穹頂之下,一位老者身穿白衣,坐在王座之上。正是德里蘇丹。
「外臣拜見殿下。」
話音剛落就有人翻譯出來。
「漢王派你來。有什麼事情?」
「我家殿下,派我出使,有兩件事情,我家殿下大敗韃子,俘獲忽必烈的王子,決定於明年登基之日,以此人祭奠天下亡魂。請德里蘇丹派人觀禮。」
德里蘇丹聽了翻譯的話,沉默片刻,令人翻譯道:「你說是忽必烈的王子。沒有翻譯錯嗎?忽必烈,就是蒙古大汗,元朝皇帝,萬王之王。蒙古人的哈里發?是他的兒子?」
哈里發就是白衣大食與黑衣大食的皇帝,因為大食是政教合一,這個位置更類似於教皇。有無上權威,可以說阿拉伯人語境中的凱撒。中國人所稱之天子。
由不得德里蘇丹震驚。
德里蘇丹參與過對伊兒汗國的鬥爭。那時候,他還不是蘇丹。蒙古騎兵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還有傷疤。
對蒙古人的實力,他是有自己的判斷的。
對於趙忠所說的,虞醒數次大破韃子。動輒幾十萬人的全軍覆沒。德里蘇丹也就聽聽吧。
他畢竟在印度。印度人的作風可不是現在才有的。印度史書中的數字,動輒千百萬億,以至於不可計數。德里蘇丹對於趙忠說這些,本能覺得,這事情,或許確有其事。
但一定有水分。
至於有多少水分。他就不知道了。也懶得知道。
但是忽必烈的兒子。
這一件事情萬難做假。
只要派一個人一看,就能確定。
「正是。如此大事,我家殿下既然請貴國觀禮。豈能作假?」
德里蘇丹沉默一會兒,令人翻譯道:「為什麼要殺忽必烈的皇子?」
「因為漢賊不兩立。我家與孛兒只斤家族不共戴天。」
德里蘇丹看著自己的兒子,語氣已經緩和了許多。低聲對阿拉丁說道:「看來,這個漢國要比我們想像的強大。」
「我也打聽過。他們漢王乃是岳父,乃是打死蒙古大汗蒙哥那位將軍的副將。想來戰鬥力還是可以保證的。」
「哦-----」
德里蘇丹眼睛都亮了。
幾十年的釣魚城之戰,早已傳遍天下。對阿拉伯人影響也是特別大的。如果不是蒙哥身死,旭烈兀怎麼會回軍,又怎麼會僅僅攻破巴格達而已。更不可能出現殿後的軍隊,被殲滅這樣的事情。
那個時候,整個阿拉伯世界都在蒙古鐵騎之下,瑟瑟發抖,不知道如何應對的時候。蒙哥死訊傳來,無數阿拉伯人都說是真主保佑。
而今提起來,德里蘇丹也是肅然起敬,多了幾分尊重。
「原來是得了真主庇護的人。」
這個邏輯是怎麼來的?
真主保佑阿拉伯世界,固然讓蒙古人退兵了。怎麼令蒙古人退兵?是借釣魚城守軍之手,殺了蒙哥。
這些釣魚城守軍,豈不是享受過真主的庇佑,或者無形中的指點?
這個邏輯雖然有些扯,但是必須這麼扯。
否則難道是異教徒庇護了阿拉伯世界,這是所有阿拉伯人萬萬不可接受的。
既然釣魚城守軍接觸真主的啟示,德里蘇丹就多了幾分尊重。當然了,其中有很多還是給實力的。
不管是打敗韃子,還是敢殺忽必烈兒子的勇氣。
都是讓人敬佩。
「觀禮的事情,我答應了。」德里蘇丹也知道,這定然不是普通的觀禮,雙方很多事情都是要談的。也有談的必要。但是現在蘇丹不了解雲南的實力。自然要派人去一趟。摸摸底,然後才有談判的可能。
「那另外一件事情?」
「這一件事情,就是一件小事了。」趙忠說道:「我家殿下請蘇丹殿下允許漢人的船隻自由的航行在蘇丹的港口上,並得蘇丹庇護,能航行在其他阿拉伯國家海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