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田認真仔細地定睛一看,在蓮花教教主李老八的脖頸上,竟然有一枚細如髮絲的鐵針。
也就是說,展凝兒攔在李老八身前,用手夾住了黑衣人拋過來的飛鏢,卻在打鬥的過程中,那黑衣人在展凝兒不易察覺期間,射出了那一枚細如髮絲的毒針。
「各位大人,李老八被那逃走的黑衣人,使用毒針毒死,現已斷了氣,好在,他在臨死之前,承認了自己就是連環殺人案的兇手,也算是給官家有個交代。」張一田向坐在開封府衙大堂上的王安石、司馬光、蘇軾和鄭獬拱手作揖,匯報導。
至此,這場震驚朝野的連環殺人案終於告破。
原來,這一切都是李老八策劃的陰謀。他利用蓮花教的勢力,製造了一系列的連環殺人案件,企圖引起朝廷的恐慌和混亂。
然而,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最終還是被張一田等人識破了真相。
在這個過程中,張一田展現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勇氣,成功地揭開了謎團,讓真相大白於天下。
他不僅為受害者討回了公道,也為朝廷挽回了聲譽。
同時,他還得到了王安石、司馬光等一眾官員的賞識和信任。
端坐於開封府衙大堂公案前的鄭獬,聽完張一田說的話,頓時,便覺得不無道理。
在他看來,對於開封府衙來說,張一田通過今天的審訊,李老八當著所有人的面,在張一田思維邏輯縝密的推理面前,親口承認了他就是連環殺人案的兇手,開封府衙的燃眉之急已經解除。
先前,趙官家要求十日內破獲此案,張一田提前兩天破了案,當然算是給了趙官家一個非常圓滿的交代。
至於是誰致使的李老八這麼做,這不是他們開封府衙所關心的,他作為開封知府,只想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而已,並不想因為這件事情而捲入到改革派和保守派的紛爭之中去。
畢竟,無論是哪一派,都不是他這個小小的開封知府能夠得罪得起的。
想到這裡,鄭獬眉頭一皺,不怒自威,鄭重其事地宣布道:「諸位大人,張通判所言極是,既然,蓮花教教主李老八在被那黑衣刺客刺殺前,已經當眾親口承認了他就是連環殺人案得兇手,本府在此宣布,本案告破,到此結束!」
「至於這黑衣刺客為何要殺李老八滅口,本府會繼續追查下去,但目前,我們需要先處理好李老八的後事,將其屍體暫時送去驗屍房存放,交由仵作再做進一步的檢查。」
說罷,鄭獬揮了揮手,示意兩名捕快將李老八的屍體抬走,並吩咐他們儘快送往驗屍房。
在場的司馬光和蘇軾二人不約而同地點了點頭,表示同意鄭獬的決定。
雖然對於李老八的死和黑衣刺客的出現感到疑惑,但大家也明白現在最重要的是解決連環殺人案這個大問題。
而如今李老八已死,案子也算給趙官家有了一個交代。
然而,就在這時,王安石突然起身開口說道:「鄭大人,依王某之見,此案還有諸多疑點未解。首先,李老八是否真的就是連環殺人案的兇手還不能確定,畢竟他只是在臨死前才承認;其次,這黑衣刺客究竟是誰?他為何要殺李老八滅口?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進一步調查清楚。否則,一旦官家怪罪下來,我們恐怕難以交差啊。」
鄭獬聽後,不禁陷入沉思。
他知道王安石說得有理,此案的確還有許多未解之謎。
但眼下,他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只能先按照原計劃行事。
於是,他點了點頭,非常客氣地對王安石說道:「王相公所言甚是,此事我自有分寸。待仵作對李老八的屍體做完詳細檢查之後,再做定奪吧。」
不得不說,有時候,王安石的一根筋,確實夠執拗的,難怪都叫他「拗相公」。
看到王安石揪著小辮子不放,與他相鄰而坐的司馬光,忍不住駁斥道:「王相公此言差矣,在張通判未做出案情縝密的推理之前,李老八可是死活都不承認他就是殺人兇手的。正是在聽完了張通判邏輯縝密的推理以後,李老八在鐵的事實面前,不得不承認他就是殺人兇手。」
把話說到這裡,司馬光指了指被關在籠子內紅鷔,話鋒一轉,繼續說道:「這隻紅羽大鳥,也是一個不會說話的證人,李老八再醉仙樓得殺人現場,用劍刺傷他,所以,這大鳥便對李老八懷恨在心,這才見到了李老八以後,就變得焦躁不安。王相公,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相信李老八就是連環殺人案的兇手。」
王安石聽後,沉默不語,但臉上卻露出不以為然的神色。
他知道司馬光一向以剛正不阿著稱,對於案件的判斷往往有自己的堅持和依據。
然而,王安石心中仍存有疑慮,覺得事情似乎並沒有那麼簡單。
他暗自思忖,或許還需要進一步調查和了解情況,才能真正揭開這個案子的真相。
畢竟,留在堂上的展昭之女展凝兒的供詞說得非常清楚明白,朝廷中有人指使李老八和蓮花教教眾刺殺了多名三司調例司的提舉官,定是許了大大的好處。
由此可以推斷,這是朝廷中有人與蓮花教勾結,不僅阻礙變革新法的推行,更是與朝廷作對,乃是謀反的死罪,豈能就此打住,不再繼續追查下去呢?
見到王安石和司馬光在是否繼續追查這起蓮花殺人案背後指使者的問題上產生了意見相左的爭執,坐在一旁的大學士蘇軾,在這個時候便充當起了和事佬。
蘇軾臉上掛著笑容,不緊不慢地說道:「王相公,司馬中丞,你們二位大人剛才所言,皆有可取之處。然而,依蘇某之見,這個十惡不赦、罪大惡極的蓮花教教主李老八被刺客暗殺,實在是死有餘辜。無論如何,他遲早都會受到應有的懲罰,無論是早死,還是晚死,反正都是一死。」
把話說到這裡,蘇軾掃視了一眼王安石和司馬光,發現他們倆臉上嚴肅的表情稍有舒緩後,便話鋒一轉,繼續勸解道:「既然,李老八已經親口承認了,那幾名三司條例司的提舉官都是被他所殺,張通判不僅推理的案情思維邏輯縝密,而且手上也為掌握著充分的證據,這是無可抵賴的事實。
「至於追查案件的幕後之人,不如就交由官家來定奪吧。我們在此爭論不休,豈不是白白浪費時間和精力嗎?何必傷了彼此的和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