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印度尼西亞古代史> 第四節歷史的潛流

第四節歷史的潛流

2024-08-24 20:12:36 作者: 王任叔
  印度勢力之入侵東南亞各地,決非僅為貿易、商業利益或傳教和一些政治難民的流放,而是由於印度國內的部族間和階級間的矛盾和鬥爭爆發出來的一股「洪流」。婆羅門教和佛教之先後傳播到東南亞來,也是印度奴隸主階級同封建主階級的鬥爭所推動的。在印度六世紀後佛教已經遍於孟加拉一帶,繼婆羅門教而興起的印度教又成為封建主的統治工具。而佛教的大乘教也吸收了婆羅門教的階級統治的學說。它們來到東南亞也是一種政治進攻和政治統治的工具。

  大概到六世紀末七世紀初,印度的移民受到三次戰亂的推動。其一是在公元前三世紀,阿育王之侵入和征伐羯陵伽。其二是自一世紀起至三世紀,大月氏人的貴霜王朝,統一恆河上游,時時同南印度象案達羅等國的對抗。其三是四世紀中期,笈多正朝之徵略南印度,征服了拔羅婆國都。所以從四世紀到六世紀,印度勢力之在印度支那半島和印度尼西亞有了更大的發展。

  由於石刻和文字記載的缺略,並且一般沒有區映出印度勢力之侵入對當地社會和當地廣大的村社居民的掠奪情況,使歷史的主流淹沒在王國的表面現象的紀錄資料之中,而成為一股「潛流」了。但即在我們上面所採集的一些材料中,也可以看出這潛流是有無限生命力的。

  以印度尼西亞而論,早在公元前三世紀到公元二世紀就已有相當高度的民族文化。青銅器文化、巨石文化都證明這一點。但當印度勢力侵入之後,特別是四世紀後,印度尼西亞人原有的自己民族文化卻中斷了。而印度的宗教文化——人民的鴉!:,就不斷泛濫起來。印度的宗教成為印度人的或印度化的奴隸主王國的工具了。而象馬克思所描述的以東方公社為基礎的普遍奴隸制就在各個地區建立起來了。

  這一種奴隸制的建立過程也就是激烈的階級鬥爭的過程。

  首先是異族侵入與本地部族之間的鬥爭。儘管印度勢力侵入,有以婚嫁而篡奪的,有以宗教而改化的,但這一切都是通過不同程度的暴力而獲得政權的。而混填之取得扶南,補羅那跋摩之建立多羅磨,就是用戰爭手段征服一些部落的。但在我們所引的歷史記載中,就很少看到這種記載,這正是被掩飾了的表面現象。可是補羅那跋摩的碑銘則真實無誤地透露了這個本質:它聯絡了一些部落,征服了一些部落,然後在各部落之上成立了一個統一的王國。我們幾乎可以把一切印度人的國家或印度化的國家作如此看法。這恰恰是歷史的主流;但被淹沒為潛流了。

  異族的征服和政教的異族化所引起的最主要矛盾,便是統治階級——奴隸主階級對部族和公社的成員,即廣大人民群眾的矛盾。不論是異族奴隸主階級,還有本族人上升為奴隸主而印度化了的統治階級,其唯一的目的,就是壓迫和掠奪公社成員、勞動人民。因之,它也必然引起了本地部族和外來民族之間的深刻矛盾。從前一矛盾說,牟羅跋摩的統治是十分殘暴的,寬能一次將二萬頭黃牛贈賜給婆羅門,建立聖地。這無疑是將許多公社的土地劃給僧得奴漿主。於是又必然爆發了後一矛盾,即部落對入侵者反抗。也就因為矛盾的深化和反抗的激起,使占戴王國的國祚,不旋踵而中斷,以至於其後商,僅能保持一塊小土地,在康平山的洞穴中去敬奉他們的濕婆和佛陀了。

  在四世紀到六世紀中,出現於中國史書中的許多王國,往往時而興起,時而熄滅,就是這一歷史潛流在起作用。任何異族的統治,要長久維持下來是不可能的。

  同時,也正如補羅那踐摩之所作所為一樣,聯絡一些部落,消滅另一些部落,這也就引起了原住民部落與部落之間的衝突和矛盾,而發生了戰爭。閣婆婆達與鄰畫的戰爭,訶羅單之日見侵凌而衰弱,都是部落之間鬥爭的反映。部落和部落間的矛盾,或者為商業利益,或者為土地境界,是本已存在的。但由於印度化王國的建立,由於它獨自掌握了對外貿易,這就使本來的矛盾激化了。而在另一方面,在那些印度化王國勢力不易伸張到的比較僻遠地區,各個部落更採取「閉關自守」的政策,使自己日益鞏固,成為究全自給自足的手工業與農業相結合的獨立單位。這樣,東方公社的生產形態也就得以長期保存下來了,從而也影響了和阻滯了印度尼西亞在全島內或所有群島內統一民族的形成過程。

  可是印度勢力每進一步深入,階級的、民族的矛盾也進一步深化的同時,卻又走向它的反面;更多浸透印度化的部族卻往往又使印度化轉而成為部族化或民族化的東西,產生出一種新的力量。這樣,在我們所敘述的歷史的後一階段,就出現了由印度化的部族起而奪取政權,建立起自己部族的王國了。與此同時,也就在梵文和印度字體的基礎上出現了用自己民族語言書寫的歷史記錄了。可以說自七世紀起,本地民族勢力拾頭,印度勢力不斷削弱,而統一的帝國形勢也逐漸形成了。

  這就是歷史的潛流,也就是歷史的主流。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