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印度尼西亞古代史> 第四章七世紀到九世紀中葉的印度尼西亞

第四章七世紀到九世紀中葉的印度尼西亞

2024-08-24 20:12:40 作者: 王任叔
  第一節七世紀前後形勢的變化

  自七世紀前後起,對東南亞地區有很大影響的中國和印度,各自有不同的發展。中國自隋朝於518年形成統一局面後,曾經一度派遣使節訪問過東南亞,這就是常駿出使赤土國,它還企圖把它的勢力向越南北部和中部擴張,征服了業已獨立的交州前李朝(約在604年),並進而侵咯林邑(在605年),分其地為三州。但隋王鶉的國祚不長,不久,在618年,為其將李淵所篡奪,建立了唐朝。直到907年,唐朝始行滅亡。唐朝積極開展了海外交通,先後有玄奘、義淨等和尚訪問印度和印度尼西亞,並且記錄了通往外國的海陸交通路線,即唐賈耽所記入四「夷」之路而保留在《新唐書·地習志》中的。就這海道所記而言,中國已經知道了當時通阿拉伯各國和巴格達(舊稱縛達城)的路線。因而阿拉伯商人的足述從此開始也散布於東南亞各地,尤其是印度尼西亞,並且一直達到中國的廣州、泉州以至揚州等地。

  印度歷史的發展,依然是分裂多於統一。印度自笈多王朝 (約320年到520年,一說亡於470年)沒落後,儘管有戒只王統一印度的偉業,但領上,除控制恆河流域、旁遮普,東自孟加拉,兩達喀拉蚩灣半島,據有以納巴達河為界的中、北印度外,其勢力始終沒有越過德干高原。就在巾印度,脂賈斯坦也還不在它統治之下。依然是小國林立、互爭雄長的局面。而在戒日王時代(606一647年),印度的佛教事實上已經衰落了,在孟加拉的貝拿勒斯成為它最後的據點,一時那爛陀寺也成為東方各國佛教徒朝聖之地。戒日王死後,伊斯蘭教勢力侵入印度。幾百年中,印度四分五裂,境內各國爭霸不休。到了八世紀中葉前後,形成了三國鼎立局面。在中印度為普羅提訶羅王國的領土,東北印度即孟加拉一帶則為帕拉王國的勢力,西部印度則為羅濕多羅古多王國。其南部依然是小國林立,一時,注輦曾崛起稱雄。而伊斯蘭教的哈里發國家則以信德南部為根據地,積極向印度心臟地帶發展。這就是八世紀到十世紀初的印度的形勢。其中,印度佛教的衰落和帕拉王國的興起對東南亞各國政教的影響是很明顯的。自七世紀末以來,印度尼西亞以及柬埔寨成為佛教的聖地了。

  而在東南亞各地,自七世紀起,也有顯著的變化。這變化最顯著的特點,便是合併和服屬了許多部落的大國興起了。這是歷史發展的規律。唐玄類在他《大唐西域記》卷十三,摩咀吒條後就著錄了當時印度畫名的南海六個大國。他寫道:

  東北大海濱山谷中有室利差咀羅國。次東南大海隅有迦摩浪迎國。次東有墮羅缽底國。次東有伊賞那補羅國。次東有摩訶瞻波國,即此雲林邑是也。次西南有閻摩那洲國。凡此六國,山川道阻,不入其境,然風俗壤界,聲聞可知。

  上述諸國,室利差咀羅國,在緬甸,即在七世紀以驃國而記錄於中國史書中的。據稱「其國境,東四三千里,南北三干五百里。東鄰真臘國,西接東天竺國,南盡溟海,北通南詔些樂城界 (今日中國雲南永呂大理)」(《舊唐書》卷一九七)。它有屬國18,城鎮9,部落298,以名見者32(《新唐書》卷二二二下著錄屬國和城鎮名稱)。這樣,這個騾國幾乎包括了今天緬甸的領土了(或者還沒有包括丹那沙林區的南部)。

  迦摩浪迦國有人考證在緬甸白古、仰光一帶。在今日仰光不遠地方有Ramanagara村,或者是它的國都。旦據新、舊《唐書》驃國的國境南至溟海,而Ramanagara村,事實上看來是印度教人的居留地,它是由Rama和Nagara兩字組合而成。即以自稱為羅摩(《羅摩衍那》一書中的英雄)後商印度人的「國家」或地區。把它擬之於迦摩浪迦國是未必合乎史實的。據中國史書所載,當時在馬來半島上的還有赤土國。這個國家「北拒大海,地方數千里。」607年,隋朝曾派使節通其國。據稱其國每城置「那耶迦」一人,「缽帝」一人(《通典》),而《隋書》記載「缽帝」共「有十人」,則其國即有十個城市,這也不是一個小國了。這樣一個大國,印度方面不會不知道的。何況這個國家是印度化的。我們認為,就玄奘所記的方位和當時存在的國家而言,迦摩浪迦國更有可能是赤土國。

  墮羅缽底國之在暹羅,伊賞那補羅國之在真臘,摩訶瞻波之在林邑,即占婆,這是顯然的。閻摩那洲國,既以「洲」而名,自然是島國了。但它指的是蘇門答臘,還是爪哇,就不得而知了。在蘇門答臘,這時(即玄奘在印度的627年到644年)室利佛逝王國還沒有興起,而婆利國和干陀利國則為中國史書所稱道。在爪哇則有訶陵國,於唐貞觀十四年,即640年第一次通中國。但爪哇顯然不在林邑的西南,只有蘇門答臘的婆利國恰在林邑的西南,而婆利不僅是個大國,並且確於貞觀四年即630年通好中國的。

  上述東南亞六個大國的出現和存在是完全合乎歷史規律的。由於文化、政教的發展,使一些部落合併於一個大國之內。這正是七世紀開始的東南亞各國的歷史特點之一。


  但由於大國的建立和印度化的深入,本地部族的力量也隨之而興盛起來。這些部族或者從印度勢力控制的王國內分化出來而另建大國,或者推翻了舊日的統治階級而代興,由自己部族的首領建立王國。但作為這種力量的源泉,無疑是屬於同一部族公社的廣大勞動人民。

  這一歷史趨勢,開始於占婆,擴大到束埔寨,而到了室利佛逝興起,達到了高峰。

  我們已經說過,林邑的第三王朝陽邁,顯然是占婆部族取代了印度血統的王族而得國的。但當這一王朝日益印度化之後,在·弼毳跋摩時,卻又為印度血統的恆河王的後嗣所取代,而建立了高式勝鎧(即高式律隨羅跋摩一世(KuSriRudravarman I)的第四王朝(始於529年)。儘管如此,占婆人本族語言,即占婆語的文書已經出現了。隋煬帝大業元年(605年)遠征林邑時,據稱:「方入其都,獲其廟主十八枚,皆鑄金為之,蓋其國有十八葉矣」(《隋書》卷八二)。「得佛經合五百六十四夾,一千三百五十餘部並崑崙書」(《續高僧傳二·彥琮傳》)。所謂崑崙書,是中國當時指稱南海各國語言寫成的書。這個王國,當時大概在以今日的峴港一帶為首都。

  可是這個王國自第五王朝建立以來,卻又為部族人所取代。大約從758年起,占婆王國由畢底邠陀羅跋摩繼立。據東陽碑云:「昔日此土強盛光榮,國人富貴,諸富家常奉此一人為此國唯一君王;汝畢底邠陀羅跋摩,如地上諸神之因陀羅」。據稱這個國王屬於賓童龍諸侯大族,是南方檳榔部落。享有占婆全土,其領土可能已北至橫山,南抵吉蔑國。這顯然是本地部族勢力又一次取代了即度血統的王族,並且從此之後,占婆出現了北方椰子部落和南方檳榔部落交替執政的形勢。部落首領輪流執政,是民族統一的初步。

  這種部族勢力的興起也見之於柬埔寨。據中國歷史記載,大約在550年或560年真臘國王質多斯那「遂兼併扶南而有之」,但在他的祖先時這個被稱為真臘國業已漸強盛。唐玄奘所志的伊賞那補羅國,即當質多斯那之子伊奢那先代立,居伊奢那城之時。而這同束埔寨出土的碑銘也頗相符合。儘管扶南王國並未完全滅亡,它直到七世紀唐貞觀年問(627—649年)還遣使至中國,但已僻處於南面的海角一帶,所謂「益南徙那弗那城了」,大約在今天南越的朱篤一帶。

  真臘國的興起,也就是高棉部族取代了扶南印度血統的王族統治。有人苦於「真臘」之名無從索解,提出了種種解說。但正如越南人把Khmer音譯為「高棉」一樣,真臘則是中國用南方語言來譯Khmer的。南方語言訓真為Keng,而把R或Ru念「臘」或「律」(在新加坡華人譯英文的Road為「律」即是一例)。

  真臘即為Kem一er的對音。顯然是居住於今日泰國境內的猛河流城的孟-言蔑部族的興起而取代了扶南的古國的。

  但不論是檳榔部落或高棉部落,他們的部落頭人都已十分印度化了.在印度化日益深入過程中,部落內部的階級分化也日趨尖銳了。部落的貴族階級也就有利用部落居民的不滿來推翻舊的統治或異族統治之可能了。(大概在此前後吉蔑語的碑銘也出現了。)

  本地部族勢力的興起並不表明公社的勞動人民的解放,本部族的統治階級也還一樣對他們極盡其剝削和壓迫的能事的。但它卻是歷史的趨勢。

  部族的興起並不阻止印度化的發展,不過這種印度化卻同部族的舊傳統結合起來了。這就出現了一種獨特的政教制度。除王族的生活更為豪華和儀禮更為嚴格外,首先是將過去那種對各地部落的鬆弛的隸屬關係改為州縣等的行政區域。其次,國家的官制也逐漸有規劃了。

  在真臘,國王「居伊著那城,郭下二萬餘家。城中有一大堂,是王聽政之所。總大城三十,城有數千家,各有部帥。」「臣人服制,大抵相類。有五大臣:一曰孤落支,二曰高相憑,三曰婆何多陵,四曰舍摩陵,五曰髯多婁。及諸小至。朝於王者,輒以階下三稽首。王喚上階,則跪,以兩手抱膊,繞王環坐。議政事論,跪伏而去。階庭門閣,侍衛有千餘人,被中持仗。」(《隋書》卷八二,真臘傳)在墮羅缽底;「王姓投和羅;名脯邪迄遙理數城」,「城內皆王宮室,城外人居可萬餘家。王宿衛之士百餘人」,「官屬有朝請將軍,總知國政。又有參軍、功曹、主簿城局、金威將軍、贊理、贊府等官,分理文武。又有州及郡縣,州有參軍,郡有金威將軍,縣有城局。其為長官,初至,各選官僚助理政事。」

  (《通典》卷一八八,投和國條)

  在盤盤,其國「王曰揚粟是。」「王坐金龍大榻,諸大人見王,交手抱肩以跽。其臣曰『勃郎索濫』,曰『崑崙帝也』,曰『崑崙勃和』,曰『崑崙勃諦索甘」」。「在外曰『那延』猶中國刺史也。」(《新唐書》卷二二二下,盤盤傳)

  而赤土國則尤見特色。「其王姓瞿縣氏,名利富多塞,不知有國近遠,稱其父釋王位出家為道,傳位於利富多塞,在位十六年矣。有三妻,並鄰國王之女也。居僧祗城。有門三重,相去各百證步。每門畫飛仙、仙人、營薩之像,懸金花鈴聒。婦女數十人,或典樂,或摔金花。又飾四婦人,容飾如佛塔邊金剛力士之狀,突門而立,門外者持兵杖,門內者執白拂。夾道垂素網,綴花。王宮諸屋悉是重閣北戶,北面而坐。坐三重之榻。衣朝霞布,冠金花冠,垂雜寶瓔珞。四女子立侍,左右兵衛百餘人。王榻後作一木龕,以金銀五香木雜鈿之。龕後懸一金光熔,夾榻又樹二金鏡。鏡前並凍金盆,瓮前各有金香爐,當前置一金伏牛,牛前樹一寶蓋,蓋左右皆有寶扇。婆羅門等數百人,東西重行,相向而坐。其官有薩陀迦羅一人,陀孥達叉二人,避利密迦三人,共掌政事,俱羅末帝一人,掌刑法。每城置那邪迦一人,缽帝十人。(《隋書》卷八二,赤土傳).而充當那邪迦的,大都為王子。故又有「王遣其王子那邪迦」云云。

  上述這些政教制度,都有共同的特點。除中央政府外,都對各「城」或「州縣」或派「部帥」,或派「參軍」、「金威將軍」、「城局」,或派「那邪迦」,並設有「缽常」。這樣,就使以部落為基礎的國家,對地方的統治加強了。而這正是形成為一個大國的必要條件。

  但真臘至八世紀初(約在705年前後)分裂為陸真臘和水真臘兩國,墮羅缽底曾於638年和649年兩度和中國通好,不復有所見聞。盤盤於635年曾通好中國,也告式微。而赤土則僅一見於《隋書》,並於610年遣其子那邪迦偕中國使者常駿訪問中國後也不見消息了。這樣,除真臘外,其他三國看來都是由於異族的強力統治又復促使本地部族的分裂而消亡了。而在赤土的廢址上,其東面則郎迦戌又復興起,其在西面則出現了羯茶(Kedah)王國。這大約是七世紀末葉的事了。

  在這一時期,東南亞各國的宗教,於印度教以外,佛教也盛行了。占婆於隋入侵時(605年),已獲有佛經564夾。真臘則在近都的陵伽缽婆山山上設有神祠,每以兵二千人守衛之。觀其山名似即為崇奉濕婆的聖地。濕婆教固以樹立林加性標誌來表示神聖的,但也「多奉佛法,尤信道士(即印度教徒)」。而赤土則顯然以佛教為正宗,但又多婆羅門教徒,共裹國政的。自此以後,佛教勢力就代印度教而興起了,或者是印度教和大乘佛教相互混合,如東爪哇的情況,或者小乘佛教又自緬甸而廣泛地傳播到印度支那來了。

  這樣,自七世紀到九世紀末,東南亞各地的歷史特點,就是大國的興起,本地部族力量的抬頭,部落的州縣化,佛教勢力的伸張和阿拉伯商人勢力的發展。這一切預示著各地的奴隸制社會將要先後過渡到封建農奴制的社會去了。因之,這一時期,也可以看作是奴隸制向農奴制的過渡歷史時期。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