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印度尼西亞古代史> 第四章麻喏巴歇帝國時代

第四章麻喏巴歇帝國時代

2024-08-24 20:32:05 作者: 王任叔
  ——十四世紀至十五世紀中葉

  第一節麻喏巴歇的建立

  威查亞擊敗了元蒙的侵略軍以後,就正式宣布麻喏巴歇王國的建立。上王號為克爾塔·臘查沙(Kerta Rajasa)。因為從他的世系來說,他是肯·昂羅和肯·德德斯所出的第四代孫子,是同辛加沙里王朝毗濕奴瓦爾達納王共同執政的納臘辛加副王的孫子,而他又表明自己的王權是繼承於辛加沙里末王克爾塔納加臘的,所以把他的王號稱之為克爾塔·臘查沙。克爾塔·臘查沙也就是克爾塔納加臘和肯·昂羅的王號的聯結。

  大概為了確保王權的正統性和合法性,克爾塔·臘查沙把克爾塔納加臘的四位公主都娶了過來成為他的妻子。儘管有記載說,這四位公主之一已經許配給查亞卡旺的兒子阿爾達臘查。作為王后的第一位公主,是特里布瓦納(Tribhuwana)。第二位公主是托查希塔(Tojashita),也稱為馬哈提婆(Mahadewa)。

  第三位是普臘納帕臘米塔(Pranaparamita)。第四位公主是格查特里(Gejatri),並且尊稱為臘查帕特尼(Raja Patni)。

  這稱號非常特別,它的意義就是「國王的妻子」,大廄是表示寵愛的意思。

  用聯姻的辦法來獲得王權的正統性和合法性是有它重大的政策意義的。首先我們必須指出:在辛陀王朝建立以後,清除了印度殖民者所加於印度尼西亞社會的傳統,在王權承繼問題上吸收了印度尼西亞古代社會母系氏族的殘餘傳統,以女方為合法繼承人,而以女方的配偶行使國王的權力。伊散納王朝各個繼位者幾乎都是這樣。克爾塔·臘查沙之所以將克爾塔納加臘的四位公主都收為己有,事實上是利用這種習俗傳統,用來籠絡民心的。所以在《爪哇史頌》里,稱讚說:「全國人民樂於看到國王有這四個王后」。其次,這一政策在以後發展中,又成為爪哇島內和外島的統一的於段和象徵。在1305年的碑銘上,說到這四個王后是作為四個征服地的象徵本身的。這四個征服地,就是巴厘、未羅游、馬鄭拉和丹或布羅。而在以後發展中,則採取公主下嫁到各個藩侯那裡去,使各個藩國成為王國的統一體。這特別在查亞毗濕奴瓦爾達尼女王(第三代王)執政時表現得更為明顯。

  據說,在威查亞擊退了元蒙侵略軍10天以後,由克爾塔納加臘派往西部蘇門答臘等地的遠征軍國到了爪哇。軍隊帶回來兩位末羅游公主,其一是達臘·帕塔(Dara Petak),共二是達臘·津加(Dara Jingga)。克爾塔·臘查沙把達臘·帕塔收為自己的側室;而把達臘·津加送回蘇門答臘,就在那裡結婚。結婚後所生之子土罕·達納卡(Tunan Danaka),後來就成為末羅游國王。這樣,這個末羅游王就通過他的母親達臘·帕塔,同麻喏巴歇結成姻親聯盟了。這也未始不是克爾塔·臘查沙聯姻政策之一。

  據《爪哇史頌》說,在克爾塔·臘查沙的統治時期(1294到1369年),全爪味都忠順於他,也非常尊重他,社會也很安定。但這看來,多半是他以「巧妙」的手腕,擊敗了元蒙侵略者,使他的聲譽突然飛騰的。同時,在他統治的時候,以乎也沒有向外擴張,僅只對外維持著傳統的關係,因此人民所負擔的戰爭費用也比過去減少。他當時把從前互相爭霸的諫義里和重迎羅統一起來,使它們都成為以新興的麻喏巴歇為首都的王醫直屬領土。麻喏巴歇這首都所處的地點,正控制了布蘭塔斯河的三角洲的上部及港口,並且成為杜馬板和諫義里內地向外發展的要口,確實也是統一了這兩個區域的戰略要地。但封建統治階級的內部矛盾,也包括分藩制與一統制的矛盾,並沒有可能予以解決,更不用說人民和統治階級的矛盾了。威查亞在他流亡時期,曾經答應過當時馬都拉太守威臘臘查「分爪哇天下而半之」。在他登上王位的時候是不能不予以酬答的。據稱,他封威臘臘查為落佶連·曼特里(Rakryan Mantri),地位僅次於國王。並且把爪哇的極東角的土地作為他的采邑。這就是當時稱為盧馬延(Lumayan)領地的,包括盧馬姜(義譯南海漳)南和北直到提卡楚魯。到底其領地有多六,不得而知。但從麻喏巴歇第四代王哈延·武祿(Hayam Wuruk)出巡盧馬姜的情形來看,其領地比今日的盧馬姜區要大得多。很可能威臘臘查所得到的采邑是整個的極東角,即今勿蘇基州。

  除威臘臘查外,克爾塔·臘查沙自然還大封功臣。當時隨從流亡的索臘·南比郁授以高位。對朗卡·拉書,據說還答應他將來擔任首相。而當時的首相卻已委任帕提帕提(Patipati)。這個帕提帕提就是眠濕奴瓦爾達納在逃難時受到庇護的幡族·帕提.帕提的子孫。當時,他已由毗濕奴瓦爾達納從旗盟首腦的地位提升為聖教團的首領。克爾塔·臘查沙任用他的子孫為首相,這對於當時爪哇還有不少以部落為基礎的藩國是有它的作用的,此外,他又為報答庫達杜村長對他的援助,還贈給他一個部落的全部領上,作為他永久的世襲地。這樣,克爾塔·臘查沙雖然企圖以聯姻關系統一用哇,甚至印度尼西亞群島,但又碰到了裂土分封的矛盾,助長了同部落封建主義的矛盾;他為了報答共患難的一些功臣,授以高官厚祿和世表領地,但又碰到了為維護舊日傳統,發生了同辛加沙里舊臣之間的矛盾和鬥爭。而這些封建階級問的內部矛盾,到他逝世以後就不可避免地爆發了。

  克爾塔·臘查沙對外政策似乎更側重於友好往來,就是對印度尼西亞群島諸國,大都也只限於維持傳統關係,沒有用兵的跡象。這由於工國幾經戰火,而對西部群島自克爾塔納加臘以來,遠征軍10年在外,新自歸來,必須與民休養生息。其對中國元蒙帝國,到了1294年忽必烈病沒,其太孫鐵木耳(成宗)即位。克爾塔·臘查沙大概也有所聞,就在1295年派了個使者去中國「獻方物」,以窺動靜:是否元蒙對爪哇還有野心。而當時元蒙帝國似已收斂了侵略的野心,改變政策,主張同四鄰諸國友好往來。

  因之克爾塔·臘查沙又於1297年派使者舍刺班直達,奉表修好。兩國正式和解了。之後,在1312年和1320年間、1321年和1323年間,即當元蒙帝國仁宗和英宗在位時,還遣使賀「天壽」。1325年又復奉表通好。1328年(致和元年1328年2月至8月),元蒙似乎還特地表明對當時的國王查亞納加臘王的支持。據稱「詔優護爪哇國王扎牙納哥,仍賜衣物、弓矢。」大概這正是查亞納加臘奠平了不斷的內亂,表示予以支持的。至1332年,爪哇又派使臣僧伽刺奉金書表,進方物。1363年,「爪哇遣使澹蒙加伽殿來進方物。」(皆見《新元史》卷二五三爪哇國條)這時元蒙帝國已經面對著農民軍及漢族人民的起義,岌岌殆危了。而爪畦依然和它通使修好。這未始不是克爾塔·臘查沙修好中國政策的影響。

  在克爾塔納加臘執政時期,王國的首都大概是建立在特里克,即他「臥薪嘗膽」時期開闢的地區。但這裡矗立著各個的山頭,大概只是一個王宮的建立地,而沒有建立起王城來。1349年出書的《島夷志略》作者汪大淵,是在這以前到過爪畦的。他描寫爪哇時說:「爪哇即古閣婆國,門遮把逸山,系官場所居,宮室壯砸」。把麻喏巴歇(即門遮把逸)稱之為「山」,而且指出這裡僅是「官場所居」之地,這就可以推定直到以後幾代國王執政樹,還是以這裡為王宮及官吏們居住地,但顯然沒有形成一個都市。據有些專家考證,王宮,即所謂中央政府,是座落在今天的特臘伍蘭(Trawulan)村。在那裡還有一座1309年的陵廟。大概這一年就是克爾塔·臘查沙經受了長期臥病而死去的一年。把國王的骨灰安葬的陵廟設在王宮之中,這是佛教性質的安葬。但國王還作為濕婆教徒安葬的所謂「聖殿」,在辛平(Sunping)。那就是在勿里達之南松貝查蒂的陵廟。

  對於宗教政策,克塔爾·臘查沙還一仍舊慣。在政府中設有二位宗教監督,即用來監督佛教徒和濕婆教徒的。國家體制大概也沒有多大變更,還一仍克爾塔納加臘時代之舊。除將諫義里和杜馬板合併而統一於麻喏巴歇外,大概還都是以部落為基礎的藩國。據汪大淵之《島夷志略》,其所志爪哇各地,可考者為重迦羅,似在今日之泗水地區。但云其地「無酋長,年尊者統攝。」或者其地自從被艾爾朗加立為自由港口後,一仍過去部落規制,有部落之長者會議治其地。又雲其地與孫陀、琵琶(可能是松巴哇島上的比馬)、丹重或即丹絨布羅,(今之加里曼丹之西南部,也可能在龍目島的北海岸)、員嶠(不詳)、彭里(似即巴厘)相鄰近,水程只數日而已。其地為一重要商業港口,當時已與吉陀、亞崎有船舶往來,互通貿易。但在重迦羅港口不遠處,有八節澗其地,一般認為距馬斯河(即泗水河)口9英里處,則設有「酋長」。與重迦羅有所不同了。其「酋長」不同於「年長者統攝」,或八節澗由中央政府派任,重迦羅為部落自選。其附於爪哇國條者,或者當時為爪哇的屬國,有巫侖,有人考證為中爪哇之普蘭巴南(Pramhanan),取其第一個音節。有希苓,認為即《元史》所謂禧寧官之禧寧,而又有人以禧寧為諫義里。有打板,即杜板。有吉丹,即蘇吉丹,在中爪哇北加浪岸與三寶壠一帶。又有孫刺,認為是今日之梭羅。所以,麻塔巴歇開始建立時,並未將各藩國改為行省,成為真正統一的國家。看來當時藩國對麻喏巴歇的關係,除納貢以外,還將各藩侯之子入質於王室。這在克爾塔納加臘時代已有此制度的蔭芽:查亞卡旺和威臘臘查之子皆服務於王室。而在第二代國王之時,除功臣的叛亂外,又有七位達摩普特臘之叛亂。所謂達摩普特臘者,就是七個藩侯的合法王子,而入質於宮廷的。所以可稱之為「七公子之亂」。

  據稱,在1295年,克爾塔·臘查沙把當時尚未滿周歲的拉登·卡臘·加梅特(Raden Kara Gamet)封為諫義里王,並且給他以查亞納加措(Jayanagara)的稱號,並定他為全國王位的繼承人。拉登·卡臘·加梅特為末羅游公主、側室達臘·帕塔所出,雖為第一王后收為義女,但並非正統的辛加沙里王后所出。克爾塔·臘查沙之所以如此做法,自然為鞏固他後日的合法地應,不至於發生爭嗣的糾紛。但封建階級的內部矛盾並未因之而解決。一到克爾塔·臘查沙去世以後,麻喏巴歇就陷於內亂頻仍之中。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