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中華典籍:水經注> 水經注卷三十九耒水

水經注卷三十九耒水

2024-08-31 01:11:01 作者: (北魏)酈道元
  【原文】

  耒水出桂陽郴縣南山。

  耒水發源出汝城縣東烏龍白騎山,西北流徑其縣北,西流三十里,中有十四瀨,各數百步,濬流奔急,竹節相次,亦為行旅溯涉之艱難也。又西北徑晉寧縣北,又西,左合清溪水口,水出縣東黃皮山,西南流歷縣南,又西北注於耒水。汝城縣在郡東三百餘里,山又在縣東,耒水無出南山理也。又北過其縣之西,縣有淥水,出縣東俠公山。」西北流,而南屈注於耒,謂之程鄉溪。郡置酒官,醞於山下,名曰程酒,獻同酃也。耒水又西,黃水注之。水出縣西黃岑山,山則騎田之嶠,五嶺之第二嶺也。黃水東北流。按盛弘之云:眾山水出注於大溪,號曰橫流溪。溪水甚小,冬夏不干,俗亦謂之為貪泉,飲者輒冒於財賄,同於廣州石門貪流矣。廉介為二千石,則不飲之。昔吳隱之挹而不亂,貪豈謂能渝其貞乎?蓋亦惡其名也。劉澄之謂為一涯溪,通四會,殊為孟浪而不悉也。庾仲初云:嶠水南入始興溱水,注海。即黃岑水入武溪者也。北水入桂陽湘水,注於大江,即是水也。右則千秋水注之。水出西南萬歲山,山有石室,室中有鍾乳。山上悉生靈壽木,溪下即千秋水也。水側民居,號萬歲村。其水下合黃水,黃水又東北徑其縣東,右合除泉水。水出縣南湘陂村,村有圓水,廣圓可二百步,一邊暖,一邊冷。冷處極清綠,淺則見石,深則見底。暖處水白且濁,玄素既殊,涼暖亦異,厥名除泉,其猶江乘之半湯泉也。水盛則瀉黃溪,水耗則津徑輟流。郴,舊縣也,桂陽郡治也,漢高帝二年分長沙置。《地理志》曰:桂水所出,因以名也。王莽更名南平,縣曰宣風。項羽遷義帝所築也。縣南有義帝冢,內有石虎,因呼為白虎郡。《東觀漢記》曰:茨充,字子河,為桂陽太守,民惰懶,少粗履,足多剖裂,茨教作履。今江南知織履,皆充之教也。黃溪東有馬嶺山,高六百餘丈,廣圓四十許里。漢末,有郡民蘇眈,棲游此山。《桂陽列仙傳》云:眈,郴縣人。少孤,養母至孝。言語虛無,時人謂之痴。常與眾兒共牧牛,更直為帥,錄牛無散。每至眈為帥,牛輒徘徊左右,不逐自還。眾兒曰:汝直,牛何道不走耶?眈曰:非汝曹所知。即面辭母云:受性應仙,當違供養。涕泗。又說:年將大疫,死者略半。穿一井飲水,可得無恙。如是有哭聲甚哀。後見眈乘白馬,還此山中,百姓為立壇祠,民安歲登,民因名為馬嶺山。黃水又北流注於耒水,謂之郴口。耒水又西徑華山之陰,亦曰華石山,孤峰特聳,枕帶雙流。東則黃溪、耒水之交會也。耒水東流沿注,不得北過其縣西也。兩岸連山,石泉懸溜,行者輒徘徊留念,情不極已也。

  又北過便縣之西,縣故惠帝封長沙王子吳淺為侯國,王莽之便屏也。縣界有溫泉水,在郴縣之西北,左右有田數千畝,資之以溉。常以十二月下種,明年三月谷熟,度此水冷,不能生苗。溫水所溉,年可三登。其餘彼散流,入於耒水也。又西北過耒陽縣之東,耒陽,舊縣也,蓋因水以制名。王莽更名南平亭。東傍耒水,水東肥南,有郡故城。縣有溪水,東出侯計山,其水清轍,冬溫夏冷。西流謂之肥川。川之北有盧塘。塘他八頃,其深不測,有大魚常至,五月輒一奮躍,水涌數丈,波襄四陸,細魚奔迸,隨水登岸,不可勝計。又云:大魚將欲鼓作,諸魚皆浮聚。水側注。西北徑蔡洲,洲西即蔡倫故宅,傍有蔡子池。倫,漢黃門,順帝之世,搗故魚網為紙,用代簡素,自其始也。

  又北過酃縣東,縣有酃湖,湖中有洲,洲上民居,彼人資以給釀,酒甚醇美,謂之酃酒,歲常貢之。湖邊尚有酃縣故治,西北去臨承縣十五里。從省隸。《十二州志》曰:大別水南出耒陽縣太山,北至酃縣入湖也。

  北入於湘。

  耒水西北至臨承縣,而右注湘水,謂之耒口也。

  【譯文】

  耒水發源於桂陽郡郴縣的南山。

  末水發源於汝城縣東邊的烏龍白騎山,往西北流經該縣北邊,又往西流三十里,其間有十四處礁灘,各長數百步,又深又急的水流,與礁灘如竹節相間,旅人逆水行舟或涉水渡河,都有很大的困難。耒水又往西北流經晉寧縣北邊,又往西流,左邊匯合清溪水於清溪水口。清溪水發源於縣東黃皮山,往西南流經縣南,又往西北注入耒水。汝城縣在桂陽郡城東三百餘里,山又在縣東,耒水決無發源於南山的道理。

  又往北流過縣西。

  郴縣有綠水,發源於縣東俠公山,往西北流,然後向南轉彎注入耒水,稱為程鄉溪。桂陽郡設置酒官,在山下釀酒,稱為程酒,也同鄙酒一樣,是用來進貢的。末水又往西流,有黃水注入,黃水發源於縣西的黃岑山;山有騎田之嬌,是五嶺中的第二嶺。黃水往東北流,盛弘之說:從諸山流出的水,注入大溪,名為橫流溪。溪水很小,但冬夏不涸,民間也稱之為貪泉,喝了這水,就會變得貪財,同廣州石門的貪流一樣。清廉的太守是不喝這水的。從前吳隱之飲了貪泉,卻並未受到誘惑,貪泉難道能改變他的清節嗎?不飲這水,大概也是因為討厭它的名字之故吧。劉澄之說是同一條溪,通四會,實在太輕率無知了。庚仲初說:嬌水往南流入始興漆水,注入大海,這就是注入武溪的黃岑水;北水匯合桂陽湘水,注入大江,就是這條水。右邊有千秋水注入,千秋水發源於西南的萬歲山。山上有岩洞,洞中有鍾乳,山上長遍靈壽木,溪的下流就是千秋水。水邊的居民點叫萬歲村,此水下派與黃水匯合。黃水又往東北流經縣東,右邊匯合了除泉水。除泉水發源於縣南的湘破村,村中有圓水,方圓約二百步,一邊水暖,一邊水冷。冷處極其澄清,水色翠綠,淺的地方看得到石子,深的地方看得到底;暖處水色乳白而渾濁。水色既不相同,冷暖也是互異,名為除泉,正如江乘的半湯泉一般。水大時流瀉入黃溪,水小時就會斷流。郴縣是舊縣,桂陽郡治所就在這裡。桂陽郡是漢高帝二年(前205),從長沙郡分出來的。《地理志》說:桂水發源在這裡,因此稱為桂陽。王莽改郡名為南平,縣名為宣風,城是項羽遷義帝時所築。縣南有義帝墓,內有石虎,『因此叫白虎郡。《東觀漢記》說:茨充字子河,他當桂陽太守時,看到老百姓很懶惰,連粗劣的鞋子也很少穿,腳上常有破傷,於是就教他們做鞋子。現在江南知道做鞋都是茨充教會的。黃溪東有馬嶺山,高六百餘丈,方圓約四十里。漢末郡里有個叫蘇耽的人,曾在這座山上居住和遨遊。《桂陽列仙傳》說:蘇耽,郴縣人,小時父親就死了,他奉養母親極其孝順,但說的都是些虛無縹緲的事一,人們都說他是個傻子。他常常和孩子們一起放牛,大家輪流看管,把牛群趕到一起,以免散失。每次輪到蘇耽值班時,牛就只在近傍走動,不必去趕,都會自行返回的。孩子們問:你值班時,牛為什麼不走開呢?蘇耽說:這一點你們是不知道的。他就辭別母親,說:我生性應當成仙,不能再供養你了。又流著淚說:今年將有一場大疫病,人要死掉一半。鑿一口井飲水,可以不得病。蘇耽母親去世安葬後,人們聽到山上有哭聲很是悲哀。後耒看到蘇耽騎著一匹白馬回到山中,百姓為他立祠,於是人民安寧,年成豐熟,因此把山叫做馬嶺山。黃水又往北流,注入耒水,匯流處稱為郴口。耒水又往西流經華山北面。華山也叫華石山,孤峰屹然高聳,山旁有兩條溪水流過,東邊是黃溪與耒水的匯合處。耒水一路向東奔流,是不可能往北流經縣西的。兩岸山巒連綿起伏,山岩間懸掛著下瀉的流泉,行人到這裡就會盤桓不去,流連忘返。

  又往北流過便縣西邊,

  便縣,從前惠帝曾封給長沙王的兒子吳淺,立為侯國。也就是王莽的便屏。便縣邊界上有溫泉水,在郴縣西北,兩岸有田數千畝,全都靠此水灌溉,常常在十二月下種,次年三月,稻子成熟;過了這裡,水都是冷的,就不能長稻苗。溫水灌溉得到的地方,每年三熟。灌溉剩餘下來的水,就散流注入耒水。

  又往西北流過耒陽縣東邊,

  耒陽是舊縣,是按水命名的。王莽改名為南平亭。縣城東瀕耒水。在耒水以東、肥川以南,有一座老郡城。耒陽縣有一條溪水,發源於東方的侯計山,水很清澈,冬溫夏冷;往西流叫肥川。肥川北面有盧塘,面積八頃,深不可測,塘里有大魚,到了五月間,魚就在水面騰躍,激起水浪上涌數丈,向四面岸上橫溢,小魚紛紛逃散,隨水被衝到岸上的多得數不清。又說:大魚將要鼓動水浪時,魚群就浮上水面,聚集在一起。肥川從旁流過注入耒水,耒水往西北流過蔡洲,蔡洲西邊就是蔡倫的故居,旁有蔡子池。蔡倫是漢時的太監,順帝時,蔡倫用破魚網搗爛造紙,以代替竹簡和帛。造紙就是蔡倫創始的。

  又往北流過都縣東邊,

  鄙縣有鄙湖,湖中有個沙洲,洲上居民就用湖水來釀酒,這種酒味極醇美,稱為鄙酒,每年常用來進貢。湖邊還有鄙縣老縣城,西北距臨承縣十五里。太元二十年(395),撤廢鄙縣,併入臨承。《十三州志》說:大別水發源於南方耒陽縣的太山,北流到鄙縣注入鄙湖。往北注人湘水。

  耒水往西北流,到了臨承縣,在右邊注入湘水,匯流處叫耒口。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