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無情,廝殺起來刀劍無眼,並非所有人都能安然無恙。
只是奪取一個延安城,就逼得義軍死戰不止,付出巨大代價才拿下。
若是與邊軍主力對決,進攻防守嚴密的軍鎮,不知會有多少人殞命。
李毅心中感觸良多,布顏突然快馬趕來。
「大人,有一支官兵殘兵死守東城門。」
李毅眉頭一皺。
如今義軍大隊已經入了延安城。
城防已經盡在義軍掌握,如何還會有官兵停留?
快馬到了東城門,果然見數百官兵死守城門。
有拒馬、門板堆起簡陋的防禦工事,看來對方做好了迎戰的準備。
剩下能動的三百正兵,以及調集的一千輔兵皆是陸續趕來。
楊千總眼神擔憂的望著越聚越多的義兵,心中是一點底都沒有。
「弟兄們,援兵很快就到。守住城門,撫台大人必定重賞。」
楊千總大聲喊道。
原本心中驚慌的官兵握緊兵器,心中稍安。
李毅望著簡陋的工事,並沒有硬攻。
這次大戰,義兵損失慘重。
若是再強攻,怕是會死傷更多人。
「布顏,你領弓手爬上周圍屋頂,壓制官兵。李過率領輔兵繞道城外,切斷官兵後路,再派人將城頭的大將軍炮搬下來。」
李毅很快發布軍令。
楊千總本來想占據地利死守。
豈料對方調兵遣將,就是不前來進攻。
等過了半個時辰,他才聽到有手下驚呼。
回頭一看,只見外面塵土滾滾,原來是賊寇從城外饒了過來。
後路被斷,軍心動盪。
官兵宛如驚弓之鳥,面色驚恐。
這時候,側前方有賊寇弓手張弓搭箭,拋射進來。
許多官兵措不及防,被箭矢所傷。
也有官兵弓手想要互射。
但對方占據屋頂,居高臨下,根本不是他們能射中的。
楊千總無可奈何,只能讓官兵躲藏在工事後面。
有著門板遮擋,弓箭紛紛被擋下。
楊千總見此露出笑容,望向李毅軍陣,正好看到兩台沉重的鐵箍炮被抬了過來。
望著黑洞洞的炮口,他嚇得魂飛魄散。
下一刻,炮口火光乍現,然後硝煙和轟鳴聲響起。
兩個石彈直接從他們頭頂飛過,撞在城牆上,砸出一個巨大的豁口。
碎石飛濺,落在許多官兵頭上。
第一次沒中,第二次立刻蓄勢待發。
這下所有官兵都直勾勾的盯著火炮。
轟鳴聲響起。
一發炮彈準確的命中了工事。
官兵殘兵好不容易建立的防禦工事,直接被炮彈砸出一個缺口。
炮彈去勢不減,撞碎兩個官兵的身體,直到滾落在牆根。
兩個失去臂膀的官兵倒在地上,撕心裂肺的哀嚎。
可是瀑布般的鮮血從傷口處流出。
沒有半分鐘,兩個活生生的人就成了屍體。
火炮繼續調整方向,準備下一輪射擊。
有的官兵再也忍不住,直接大喊著就要從城門衝出去。
又有數名官兵跟隨。
楊千總上前彈壓。
只是剛轉身,又有官兵逃離。
在必死的絕境之下,並非所有人都能直面生死。
軍心動盪,官兵一鬨而散。
等到楊千總被押到李毅面前的時候,他的臉上沒有恐懼,只有認命般的坦然。
李毅靜靜望著他良久,這才讓人將他帶進地牢。
穿過工事,望著地上的碎屍,看著營造在大火中,到處是哀嚎的延安城,李毅心中感觸良多。
「大人,找到了王薄均的屍體。」布顏出來道。
李毅跟著走進了城門樓。
只見一根麻繩綁在木樑上,王薄均的屍首掛在上面,臉色鐵紅,五指扭曲的宛如惡鬼。
望著王薄均的屍體,李毅微微一嘆。
自己淪落到如此地步,就是王薄均和艾家等人搞的鬼。
誰承想他機關算盡,橫行無忌,貪污腐敗,最後吊死在這種地方。
不過以身殉城,盡顯剛直忠君,朝廷不會再追究他貪污腐敗,迫使饑民成賊的罪名。
不僅如此,還會大書特書,恩澤他的妻小。
「將屍首解下來,找一個棺材收納好吧。」
看在這麼久的情分上,李毅還是善待了王薄均的屍首。
只是望著城外,李毅總有不好的感覺。
事到如今,洪承疇被趕出延安城,卻依然想守住城門,牽制李毅兵力,他到底是黔驢技窮,還是另有謀劃?
只是李毅沒有太多時間想這些。
如今得到了延安城,他還有許多事情要處理。
首先就是城中倉庫的各種物資。
作為延綏重鎮,延安城一直是北方長城的後勤中轉重地。
所以城中不僅有眾多的棉麻糧食,還有一些兵器甲冑。
這可讓許多義兵樂壞了。
只是打開倉庫,才發現兵刃甲冑早就腐朽,並且並無冊子上記載的多。
看來是被人偷偷的轉賣出去。
李毅讓城中鐵匠翻新修補,開始分發兵刃武裝部隊。
有了這批兵甲補充,義軍至少能夠人手一把武器,披甲率也大幅提升,來到了四成。
在接下來就是按照起義綱領消滅暴政,為人民大家做主,開始公審大會。
延安城情況如何,沒有人比高小甲更清楚。
李毅讓小甲帶人抓捕城中的奸官污吏,還有一些魚肉百姓的豪商富戶。
這些往日裡作威作福的富戶被推到台前,讓高小甲宣讀罪名,然後請證人作證。
這些貪官污吏在延安城早就人人喊打,民怨沸騰。
許多百姓見他們這副慘況,都是心中濁氣盡散,再無顧忌,指著他們大罵。
往日作威作福的富戶官紳被一個個拉出來,自然有百姓指認。
整個場面熱鬧非凡,望著往日遙不可及的貪官污吏認罪伏法,百姓第一次覺得世上還有公正可言,相應的對義軍有所改觀。
另一方面,李毅還拿出三成錢糧分給了城中百姓。
這些貪官污吏都是斂財的好手。
李毅只是派人去搜查,就發現了大量銀子。
如此一來,以取之民用於民的說辭,李毅用錢糧成功收買了延安城的民心,使得城中百姓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