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爭霸三國,開局先偷孫吳的家> 第二一四章 重建洛陽尚書台

第二一四章 重建洛陽尚書台

2024-08-28 03:06:25 作者: 老燕難飛
  袁術和他的一眾手下,偃旗息鼓了,丁寬可沒有。【寫到這裡我希望讀者記一下我們域名】趁著這個機會,丁寬正好繼續理順自己治下的體系。

  馬日磾把太傅府搬回洛陽不久,丁寬也把他的將軍府搬到了河南,只不過沒有駐紮在洛陽城內,而是駐紮在了緊鄰著洛陽的偃師城。

  丁寬特意選擇了偃師,就是因為洛陽的象徵意義太強,他把太傅府放在洛陽沒有問題,因為這個本身就是文官公署,但將軍府放到洛陽內,就太過強勢了一些。

  此前,丁寬在青州、徐州都有開府,不過這些地方都是臨時的駐地,丁寬的將軍府一直很節儉,並沒有花費太多精力和錢財,來修建將軍府。

  但這次到了偃師,丁寬卻是明確要對將軍府進行大規模的興建,這就是很明確的告訴外界諸侯,丁寬這次的將軍府會在偃師進行長期的駐紮。

  與丁寬進駐的偃師一樣,洛陽城內同樣,也在大興土木。擺出了一副要把洛陽,重新建為都城的架勢。

  原本的皇宮之內已經被清理完畢,但丁寬只是在原本皇宮的範圍,修起了一個簡易的圍欄,將南宮北宮重新圈了起來。

  丁寬並沒有急於重新幫皇室重新修建宮室,只是先把這個空間保留了下來。對外宣稱,皇家宮室該如何修建,需要等待聖裁之後,方可進行修建。

  遠在安邑的小天子,到很想給丁寬和馬日磾傳令,讓他們把皇宮重新修建的富麗堂皇。只不過沒有袁術點頭,他根本不敢表示出,任何移駕回洛陽的意圖。

  漢代的皇宮並不只是皇家的私人駐地,同時也是大漢朝廷的中樞,很多大漢的辦公機構,原本都是在皇宮之內。皇宮不修建,原本在皇宮之內的諸多辦事機構,自然要搬到皇宮之外辦公。

  丁寬和馬日磾二人一商議,乾脆對整個洛陽進行徹底的重建,除了皇宮之內不動,其餘的洛陽建築,全部按照大漢都城的功能需求進行重新規劃。

  只不過大漢已經戰亂了十幾年,民生凋敝,兩人一致的理政思路是與民休養,此時肯定沒法拿出太多的錢糧,將洛陽修築的過於完善和奢華。

  因此洛陽的整個重建周期,預計會拉長到十年以上。洛陽的整個城市規劃,丁寬就交給了將軍府工技司的黃承彥,整個洛陽城的重建,就會依據這種規劃,逐步進行實施。

  丁寬還特意叮囑黃承彥,之前工技司和高級技術學校,一直隱藏的很多新技術,都可以在重建洛陽的過程中,進行實驗性應用。

  尤其是水井、水渠、排水溝、公廁系統等基礎的設施,必須進行先期的系統性規劃。這些內容,其實丁寬也根本不在行,只能是他提出一個大概的目標,再由黃承彥組織人去具體落實完善。

  之前工技司已經按照丁寬的建議,研究出了水泥,只不過水泥的成本還非常很高,而且性能也並不能讓人滿意,這次洛陽的重建,並不會大規模的應用水泥,只會先做一些實驗性的應用。

  丁寬對此到並不失望,大漢此時還只是,剛剛全面進入到了鐵器時代。無論是交通、還是各種技術水平,都不足以很快從農業社會,發展出大規模的工商業。

  丁寬也並不急著,推進各種工商業的高速發展。在農業生產力還不足夠發達的條件下,貿然推進工商業,極有可能反而引起社會的動盪。

  工商業要大規模發展,最基本的基礎條件,就是這個社會的農業產出,能夠支撐大量的非農業人口存在,如果這個基礎條件還沒有達到,就想去玩工商業,就象在沙子上建房子,隨時可能垮塌。

  【話說,目前朗讀聽書最好用的app,換源app, 安裝最新版。】

  丁寬要的只是建立一個基礎的自然科技體系,這個體系能夠作為一個獨立的系統,被社會廣泛的接受和承認,並能夠不斷的自我進行發展繁衍。為未來工商業的興起,打一個基礎。

  洛陽城的第一期規劃,主要是通過幾條大型骨幹道路的興建,把洛陽劃分成多個功能區,而未來的城內建築,就會在這些功能區之內再進行規劃和興建。

  為了先讓洛陽的百官能夠擔負起管理功能,百官衙署的興建,自然是第一批規劃的建築。黃承彥從皇城的南門,沿著洛陽城的中軸線,修建了一條直通洛陽南城門的大道。

  而百官衙署所需的建築群,就準備修在這條大道的東西兩側,雖然這些建築群的修建尚需要一定的時間,但僅僅是看到相關的規劃,就能夠想像出這個建築群的莊嚴宏大。

  無論是丁寬的將軍府,還是百官衙署,都是一片占地不小的建築群,主要是需要入住這其中的官員數量極多。在丁寬的規劃之中,未來這兩處地點,將是帝國真正的權力中樞。


  這麼多建築要同時修建,所需要花費的錢糧,絕對是一個極大的數字,因此在丁寬的特意強調之下,無論是將軍府,還是馬日磾在掌管的文官體系,都在儘可能的壓縮成本。

  這個過程中,肯定有不同意見出現,尤其是很多大族出身的人,已經習慣了豪奢,對丁寬和馬日磾的節儉很是有意見,只是丁寬過於強勢,而且文官體系手中的錢糧極為有限,各項監察又極為嚴格,也只能無奈的接受了現實。

  馬日磾原本也是大族出身的奢華之人,不過他極有眼色,自從依附了丁寬之後,發現丁寬崇尚簡樸實用,馬日磾也馬上跟著改弦更張,在公眾場合務實了很多,甚至於他回到自己的家中,也不敢向以前一樣的鋪張浪費。

  丁寬雖然自己比較勤儉務實,但並沒有到不近人情的程度,而且丁家本身發跡,就是依靠了諸多奢侈商品在賺取利益,因此對官員的私生活是否奢靡,丁寬並沒有過多的去干涉。

  丁寬更加關注的,是政府的錢糧所用之地,是否是有足夠的價值。百官如果家世良好,財產豐厚,個人喜好奢華,丁寬並不會多管,但如果想用公款來進行私人享受,丁寬的監察體系就會很快找上門來。

  洛陽的大規模重建,自然引起了天下諸侯的高度關注。洛陽可是大漢的都城,是這個天下的權力核心之象徵所在,從某種意義上,只有大漢的權力中樞,才有權力來重建洛陽城。

  丁寬大張旗鼓重建洛陽,並把太傅府和驃騎將軍府都遷回了洛陽附近,這就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信號。丁寬的諸州聯盟體系,已經不滿足於作為地方軍閥了,而是對大漢的中樞權力,進行了赤裸裸的霸占。

  丁寬接下來的動作,更是把這種目的,毫不掩飾的表達了出來。

  丁寬讓馬日磾回到洛陽,可不僅僅是占據這個舊日都城這麼簡單,丁寬就是要讓馬日磾出面,在洛陽建立新的權力中樞。

  馬日磾除了是官拜太傅,持節鎮撫關東之外,身上其實還有一個權責封賞,此前被很多人都忽略了,這個權責就是錄尚書事。

  東漢末年,大漢的官制實際上已經非常的混亂了,尤其是從宦官當權開始,所謂三公九卿的地位雖然很高,但實權卻在被不斷削弱的。

  他們被削除的權力,就逐步歸結到了尚書台,到了漢末之時,尚書台已經成為了大漢帝國的真正權力中樞部門。

  尚書台名義上的首席官員,是尚書令,只不過在真正運作的過程中,這個尚書令的權力反而並不是最大的,往往皇帝會指派自己信重的人物,來統領尚書台的工作,這就是錄尚書事。

  在大漢的皇權沒有被董卓徹底壓制之前,大漢的重臣如果掌握實權的情況下,都會有一個錄尚書事的權責封賞。例如當初的何進與袁隗,二人共同把持了朝政,身上就有共錄尚書事的頭銜。

  不過在董卓專政之後,別說尚書台,就是皇帝的權力都已經被武將架空了,三公府、尚書台,等等原本的權力機構,都成為了裝點門面的擺設。

  錄尚書事,也就再沒什麼實際的意義了,更多的是一種榮譽性的虛銜。馬日磾當初官拜太傅之時,同樣被加了這個錄尚書事,只是一直沒有什麼機會發揮真正的作用了。

  但現在馬日磾有了丁寬的支持,他頭上這個錄尚書事的權責就完全不同了,丁寬與馬日磾共同商量的結果,就是馬日磾在洛陽,以太傅錄尚書事的身份,重新設立了一個尚書台。

  而這個尚書台,就是丁寬用來管理諸州聯盟的中樞機構。新的尚書台雖然重新成立了,但要良好的運作,需要有合適的官員。

  現在丁寬的麾下領地,已經接近了八州之地,要處理的公務會有多繁瑣,只要略微一想像,就能知道了,沒有足夠能力的官員,馬日磾一個人,是沒有辦法承擔起這個部門的。

  為此,丁寬特意派出了使者,去往治下的幾個州,準備邀請之前這些州的刺史,回到京城洛陽,共掌尚書台。而各州刺史的職權,在這個過程中會繼續削弱,這些刺史的繼任人選,也不需要再用重臣來擔任。

  刺史這個職位,在漢末非常的特殊,本來刺史與太守是地方上相互制約的官職,刺史的實際權力略高於太守。但大漢中樞衰弱之後,各州的刺史紛紛自立,並通過刺史升任州牧,轉化為了真正的地方諸侯。

  為了防止這種地方分裂的傾向,丁寬麾下的諸州聯盟體系之中,對於各州的刺史的權力,實際上一直是在不斷進行削弱。

  不僅是刺史,丁寬治下各郡的太守權責,也比其他諸侯麾下的太守要小很多。尤其是兵馬之權被丁寬透過都尉體系全盤掌握之後,刺史、太守已經完全轉化為地方文官。

  因此對於大漢那些傳統官員而言,中樞的權力要比刺史、太守有吸引力的多,尤其是偏遠之地的刺史,更是極為願意回到洛陽,進入尚書台。

  丁寬治下,平州刺史是韓融、青州刺史是陳紀、徐州刺史朱符、豫州刺史郭貢、揚州刺史王朗、交州刺史陳群、兗州刺史顧習,總共七個刺史,都表示願意聽從這次人事調度,來洛陽幫助馬日磾共掌尚書台。

  最後,丁寬調回了六位,只留下了交州刺史陳群,沒有調任回洛陽,主要是丁寬在交州還有很重要的規劃,需要一個能夠默契配合的交州刺史。

  這個洛陽尚書台的設置,簡直就是向天下諸侯宣布,丁寬的體系要君臨天下的目標。天下諸侯對此極為不滿,尤其是袁紹、袁術兩兄弟,更是大罵丁寬狼子野心。

  只是丁寬的這個尚書台,依然打著大漢朝廷的名義,眾人雖然從這個機構的設置上,看出了丁寬的野心,但有馬日磾頂在前面,也只能心中腹誹罷了,並不能用這個理由,來指責丁寬有謀逆的嫌疑。

  而且丁寬做事非常有章法,這個洛陽尚書台,只負責管理丁寬治下各州郡的民政,對與其他諸侯,根本就不會用尚書台的名義做任何的插手。

  換句話說,丁寬這個洛陽的尚書台,只是他治下幾州的內部管理部門。並沒有去搶奪,大漢中樞朝廷對其他諸侯的那種名義權力,更沒有以天下權力中樞自居。

  這就消弭了洛陽尚書台,與安邑小朝廷之間的直接衝突。雖然洛陽的尚書台,在沒有皇帝詔書的情況下,就開始了運作,已經明顯是逾制了。

  不過此時的大漢朝廷,早就已經習慣了各地諸侯的自行其事,反而為了籠絡這些諸侯,經常對諸侯的各種逾制行為進行正式追認,承認其合法性。

  丁寬雖然成立了尚書台,但名義上還是用了馬日磾錄尚書事的權責,算是非常給漢廷面子了。

  而且丁寬一直在對外宣稱,要把大漢天子迎回洛陽。

  這就給了小天子劉協,一絲僥倖的幻想,萬一丁寬真是大漢的忠臣哪?雖然他自己也並不真的相信這種事,但卻可以自我安慰一番。

  因此丁寬在洛陽的一系列動作,雖然引得中樞朝廷和各路諸侯側目,很多人私下進行詬病,卻沒有誰敢跳出來,進行公然的指責。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