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爭霸三國,開局先偷孫吳的家> 第二一六章 將軍府考試

第二一六章 將軍府考試

2024-08-28 03:06:26 作者: 老燕難飛
  馬日磾和韓融這批老狐狸都已經看出來了,這次補官,就是丁寬挖的一個小坑。【Google搜索】而這張候選孝廉的名單,就是這次大規模核查的重要線索,肯定要進行全面嚴格覆核的。

  幾個大臣一商量,乾脆雙管齊下。先是派出了數個調查小組,去各州進行暗訪,查訪各郡舉孝廉的過程是否有太過分的貓膩。

  同時,在洛陽之內,還準備對這些候選孝廉進行考試,而主考官更是由馬日磾、韓融這些重臣來親自擔任。有他們作為主考,這些人選一入洛陽,有沒有真才實學,馬上就能分辨出來。

  【講真,最近一直用換源app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 安卓蘋果均可。】

  從制度上來說,大漢的察舉制,實際上已經有了複試的流程,並且考試也並不是什麼新鮮的事情,只不過在實行的時候,因為官場的黑暗,而流於形式罷了。

  只要真的認真執行,「舉孝廉父別居,舉秀才不知書」這種情況,是很容易杜絕的。

  丁寬此時並沒有想馬上就廢除察舉制,因為沒有那個基礎條件。

  沒有一定經濟基礎的家庭,連受教育的機會都沒有,此時絕大多數能夠讀書有成的人,背後都有一定的背景和關係網,用不用察舉制,最後的人選也脫離不開這個巨大的無形網絡。

  丁寬知道,此時想要完全杜絕官員的裙帶關係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有資格任官的那點基礎人才,都在這個關係網之內。在把教育更廣泛的推開之前,廢除察舉的意義實際並不大。

  就像後世的某項著名運動,連青少年比賽和業餘比賽都黑幕重重,所有的根基和土壤都不具備,還想讓成年國家隊出成績,也就只能呵呵了。

  不過,丁寬至少可以先讓這些人,不能如以前那麼橫行無忌。至少要讓這些人知道,有些東西,是不能明目張胆的亂來的。

  文官體系的官員選拔制度改革,任重道遠,但丁寬自己的將軍府體系,卻已經有了推行新制度的基礎。

  大漢原本的文官體系,提倡的是「以孝治天下」,其實是用道德體系,來替代技術性管理。

  而丁寬更注重技術性管理,丁寬將軍府麾下的部門,大多也都是在處理各種庶務,工作能力的評價更容易採用客觀一些的標準。

  而且,將軍府所屬的官員,除了武將體系之外,其實大部分並不符合大漢的傳統官制,嚴格說起來,只能算是將軍府的掾吏,在這個體系內採用新的選官體系,對原本的大族入仕渠道,並不會有過於直接的衝擊。

  在洛陽尚書台掌管的文官體系,組織察舉的同時,丁寬的將軍府體系,也在舉辦官員選拔的考試。將軍府考試並不只是針對文官,還包括了武將。

  丁寬將軍府體系的官員選拔,完全繞開了郡守、縣令的文官體系,而是由分布在各州郡的典農司和都尉體系來進行。分為縣試、郡試、和會試三級。

  縣試是最初級的考試,報名自願,考試的內容就是三門,算學、生活常識、弓馬武藝。考生可以任意選擇考試的科目,當然最好是三科全考。

  這三門內容,都是各自獨立算成績,算學和弓馬武藝不需多說,生活常識的考試,除了那些常識的知識點之外,其實還考察了最基本的識字和簡單寫作能力。

  任何一門成績如果不錯,其實都可以算是有用之才了。考官認為成績不錯的,可以直接收入到這些基層部門充任低級的胥吏。

  同時考官認為更有前途的考生,都可以舉薦到郡中。通過縣試過程,向郡中舉薦的考生,並不設嚴格的名額限制,可多可少,由考官自行判斷。

  之所以如此,其實是因為漢時的鄉土觀念極重,很多人並沒有特別遠大的抱負,能夠通過這種考試,成為縣級的胥吏,已經十分滿足了。

  真正願意去參加郡試的,都是確實有些能力和抱負,不甘心一直留在小縣城的人。以此時的交通條件,去郡治的城市,往返的時日並不短,濫竽充數的人,即使去參加了郡級的考試,也很難有所收穫。

  同時,為避免各縣城的主考官,把推薦之權作為奇貨可居,丁寬規定任何人除了可以參加本縣的縣試,獲得郡試資格之外,也可以到郡治所在,去參加郡試的預試,成績通過,可以直接參加接下來的郡試。

  郡試同樣是三門,算學難度肯定是有所提高,生活常識則改為策論,策論總共有十個題目,可任選兩道作答,弓馬武藝不用多說。

  郡試成績優秀的考生,同樣可以進入各郡的將軍府分支部門為胥吏,弓馬武藝出眾的,可以直接從軍,但最高任職的級別不高於屯長。

  各郡可以繼續向將軍府推薦會試名額,會試同樣是算學、策論與弓馬武藝三門考試,另外還會由將軍府的官員進行面試,再進行官職授予。

  丁寬這些考試的題目,其實難度都不高,有些類似後世的資格考試,選拔的並不是頂尖人才,而是基本素質。哪怕發現了特別優秀的人才,也不會通過這些考試,就直接給予過高的官職,而是會在後續履職過程中,逐步進行提拔。

  這些考試內容,與儒家經學並沒有特別密切的關係,通過這種考試,會先把獨尊儒術的思想,打開一個小小的缺口,同時把考試選拔人才的制度,進行小範圍的推廣和試行,為將來全面廢除察舉製做些鋪墊。

  丁寬這次的選拔考試,其實報名參加的人數並不是很多,每個縣報名考試的其實只有三五十個。而能夠被舉薦,參與到會試這一級別的考生,數量更是稀少,總共不到一百人,其中還有超過一半,是弓馬嫻熟的武職考生。

  丁寬對此,到一點也不失望,這次通過考試錄用人才,本來就是向外發出一些信號而已。能夠補充到這麼多的基層胥吏,已經為將軍府體系,增加了很多的基層力量。

  丁寬現在的人才培養體系,主要還是依靠他的一系列學校,構成的新教育體系。這些學校的內部考試,題目難度其實是高於這種公開考試的。

  丁寬下屬技術學校的畢業學生,只要願意到將軍府體系任職,根本就不需要通過這種考試。這次考試其實針對的還是丁寬體系之外的人才。

  丁寬推行的新教育體系,時間還太短暫,覆蓋面也還不夠廣泛,每年能夠提供的人才數量還滿足不了他的需求。通過這種考試,能夠在現有培養體系之外,又搜集出這麼多基礎人才,已經是可以令丁寬非常滿意的結果了。

  至於通過這種新教育體系,要培養出足夠數量的優秀人才,那還是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沉澱。丁寬推行這種考試,除了選拔人才,本身就懷有促進新教育體系的目的。

  未來隨著這種新教育體系的影響面逐漸擴大,這種統一考試的參與人數也會自然增加,而考試的錄用標準也會跟著逐步提升,直至與丁寬技術學校培養出的學生,達到基本接近的錄用標準之後,就可以進行並軌,形成真正的「公務員考試了」。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