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幾乎沒有缺點的君王
李念道:「後世人雖戲稱劉秀為『大魔導師』、『位面之子』,但那只是出於對其運氣的一種驚讚,並不是認為劉秀除了運氣,什麼都沒有。」
「劉秀是名在運氣之餘,能力也很強的帝王。」
能成為東漢的開國之君,重鑄大漢榮光的人物,肯定不可能沒有能力。
能成功在歷史上作出一番事業的人,尤其是帝王,都是運氣和能力兼備者。
要是運氣不好,他們不可能脫穎而出,要是能力不足,他們也把握不好運氣,撐不起自己的事業。
像始皇帝,別看他好像挺順的,但無論是在趙國那些時日,還是未親政時,面對呂不韋、趙姬、嫪毐等人施加的壓力,要是沒點氣運加身,可能也完了。
再如二鳳,都知道玄武門之變是他成為了最終贏家,可實則在玄武門之變時存有不少變數,這些變數中任何一個發作,都可能使玄武門之變失敗。
李念道:「劉秀在歷史上評價頗高,大唐太宗曾評價其為:『朕觀古先撥亂反正之主,皆年逾四十,惟光武年三十三。』」
「當然,大唐太宗作出這評價,很可能是想順帶顯擺一下他自己。」
「大唐太宗少年從軍,戰功赫赫,大唐幾乎可說是他率領手下文武打下來的,而他繼位為帝時,才二十八歲。」
聽完李念這番解釋,始皇三人瞬間懂了,這大唐太宗也是個好顏面之人,評價劉秀三十三歲讓天下撥亂反正,實則順帶在誇耀自己的功績。
「明洪武也曾評價『惟漢光武皇帝延攬英雄,勵精圖治,載興炎運,四海咸安。有君天下之德而安萬世之功者也。』」
「那位對劉秀評價也極高,稱其為最有學問、最會打仗、最會用人的皇帝。」
「足見劉秀能力不俗,如此之光武,又怎會看不出豪強之危害?」
「但在東漢建立時,他和豪強屬於雙向奔赴,豪強認為他能成大事,所以下注於他,他也需要豪強掌握的力量迅速平定天下。」
「豪強這股力量,倘若劉秀不用,豪強也會下注其他人,反而對他不利,既如此,何不用之?」
「在東漢建立,天下逐漸被平定後,劉秀知曉豪強之害,開始採取了一系列辦法對豪強進行限制,比如他推行『度田令』,下詔令各州郡丈量土地,核實戶口,以此清查豪強們所占領的土地和人口。」
「同時,劉秀還多次下詔釋放奴婢,規定凡虐待殺傷奴婢者皆處罪,廢除『奴婢射傷人棄市律』,提高奴婢的地位。」
「這些措施都對限制豪強產生了效果。豪強之所以壯大,是其有地有人,而光武帝卻限制了他們的地和人,豪強之勢自然減弱。」
「而且,這還能為光武帝帶來許多好處,像度田令清查出的人口和土地能為東漢帶來更多稅賦,而釋放奴婢,則能從民眾那獲得聲望,緩解當時的社會矛盾。」
「一舉數得,何不可為?」
蒙恬問道:「那些豪強就沒有對此進行反抗?」
李念笑道:「當然進行了反抗,劉秀這些政令等於是用刀子割他們的肉、給他們放血,豈能甘願?」
「不排除豪強中某些人有先進性,憂國憂民,可更多豪強都是貪得無厭、多吃多占之輩。」
「面對劉秀的度田令,他們進行了激烈的抵制,甚至以武裝反抗度田令,爆發了全國動亂,一度對東漢都產生了威脅。但他們的刀槍顯然比不過劉秀的刀槍,很快被劉秀剿撫並用給鎮壓了下去。」
蒙恬聽後,又問出一個問題:「為何劉秀能成功對付豪強,推行度田令,而王莽卻未能成功?」
李念道:「因為劉秀和王莽面對的天下形勢不同!」
「劉秀推行度田令時,天下人口已急劇減少,就算豪強占了許多土地,但死去那麼多人,空出的土地也夠活下來的人分。」
「有了地,能養活自己,諸多民眾便不會再隨豪強造反。」
「在大多時候,民眾的需求很簡單,圖一溫飽,只要能活下去,他們便會安分地待在那。」
「而王莽之時,流民遍地,王莽的地分不下來,王莽又沒法給他們發吃發喝,活不下去,自然只能揭竿而起。」
「天下大亂也削弱了豪強的實力,在大亂中,豪強同樣會遭受衝擊,損失人口、兵甲、糧草等物,不復在王莽時那般強大。」
「另外,劉秀的政令相比於王莽也不同,他的度田令可沒將土地收歸為國有,仍可歸屬於私人。」
「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使得豪強們雖抵制劉秀的政令,但抵制沒有在王莽時那般強烈。」
「雖然劉秀的政令也在損害他們的利益,但劉秀沒將他們逼上絕路,哪像王莽直接要把土地收歸國有,若真讓王莽做成,他們的田產將在一夜間化為烏有,豪強們肯定不能接受!」
說到這,李念想到了魯迅的那句話,笑道:「後世有位文豪說過一番有趣的話,可用來形容劉秀、王莽和豪強們的關係:」
「中國人的性情是總喜歡調和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須在這裡開一個窗,大家一定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來調和,願意開窗了。」
「王莽對土地的政令就是『拆掉屋頂』,豪強們肯定不允許,而劉秀則是『開個窗子』,相比起不能接受的『拆掉屋頂』,當然是『開個窗子』更能讓豪強們接受。」
所以說,王莽真是個冤種,沒有他搞的土地政策,劉秀推行他的度田令十有八九會阻力更大,但有了王莽這個掀屋頂的先行者,度田令也不是那麼不能接受。
至少劉秀沒讓他們一夜間田產全部清零,也就不好以後繼續兼併土地、藏匿人口了,日子要過得比以前相對艱苦一些,如今皇帝老兒勢大,大家捏著鼻子忍忍!
李念接著道:「劉秀在建立東漢的過程中,不僅取得了巨大聲望,更鍛鍊出了一支實力不俗的軍隊,以及忠誠於他的文臣武將,這些都成為了支持他辦事的力量。」
「王莽在為道德完人時,在聲望上也許能同劉秀相比,可其他方面卻遜於劉秀,等到其篡漢、道德金身被破後,則更加不如。」
「劉秀為帝一生幾乎沒有缺陷,其無論是對內,還是對外,都做的極好。」
「對內與民休息、整頓吏治、善待功臣、抑制豪強,使得經歷大亂後的天下開始恢復元氣。」
「對外雖不像武帝時那般打得四夷安服,卻也讓匈奴分裂、西域諸國願意臣服,邊疆多族歸順,更派馬援平定了交趾叛亂。」
這劉秀竟然是一位幾乎沒有缺點的帝王,而且文武雙全、內外通吃,簡直不可思議。
如文帝也有像對外不太行的這種缺點,而像漢武,功雖大,過也不少……
劉秀就沒有晚年時昏聵,整出些禍事來啥的?
李念道:「若真要硬算劉秀的缺陷,於臣而言,可能也就其崇尚儒術和接見腳盆使者,賜了『倭國』之名,但這些實際上也不是缺陷,那時的儒家仍有可取之處,他也不會想到千百年後之事。」
「建武中元二年,在位二十九年的劉秀離世,享年六十二歲,留遺詔曰:『朕無益百姓,皆如孝文皇帝制度,務從約省。刺史、二千石長吏皆無離城郭,無遣吏及因郵奏。』」
聽到這份遺詔,始皇三人皆陷入沉默。
蒙恬、蒙毅在想明明是這般有為的一位帝王,在離世時卻稱自己「無益百姓」,還讓將後事儉省著辦,不要那些官吏郵寄唁函弔唁。
始皇則在心中思索,如果是他離世,能否留下這種遺詔,說自己「無益百姓」,要求「務從約省」?
面對後世的這種優秀帝王,始皇感覺壓力很大,他心氣高,有一個巨大的野望:
他不僅要超過前人,也要讓後人難以超過,成為後世帝王之楷模。
可這後世帝王好像真不容易全方面超過!
始皇心裡明白李念給他講說劉秀這些優秀帝王的那點小心思,不僅是讓他知曉後世歷史,也是有意讓他生出跟優秀帝王相比之念,讓他發生改變,不會變成李念所知歷史上的那位始皇帝。
但不得不說,這小子的心思達成了。
如果以前不知道也就罷了,如今能夠知曉,當然要和後世的帝王比一比。
就像那位的詞中所言「欲與天公試比高」,與天公都可比高,與後世帝王相比,又有何不可?
說來也有意思,在從李念這得知那首詞後,始皇帝親自將其寫了下來,每日都要私底下看上一遍。
李念道:「葬於原陵,上廟號世祖、諡曰光武皇帝,成為東漢擁有廟號的三位帝王之一。」
「東漢本來有好幾位帝王都有廟號,但由於功不符實,最終被去了廟號,只留了三位!」
「足見東西漢廟號之嚴格,哪像後來的朝代,是個帝王幾乎都有廟號,再無多少份量。」
「劉秀死後,其子劉莊繼位。劉莊,劉秀與陰麗華之子,既是東漢第二位皇帝,也是第二位廟號擁有者。」
蒙恬已從沉思中回神,問道:「那劉秀不是後娶了郭聖通為妻,為何不是其子繼位,而是這劉莊?」
純粹是出於好奇想問問,原因也能猜到,無非是劉秀更喜歡陰麗華和這劉莊,於是在其稱帝後,便放棄了郭聖通之子,選擇了劉莊。
李念的回答也不出蒙恬意料:「因為相比於郭聖通,陰麗華更得劉秀喜愛,且劉莊也頗為優秀。」
「陰麗華和劉秀早年見過,劉秀對其一直念念不忘,以後世的話說,陰麗華便是劉秀的白月光。」
「劉秀當年在長安太學留學時,見到執金吾出行的盛大場面,曾說過一句『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
「後來,在昆陽之戰後,劉秀如願以償,成功娶到了陰麗華為妻。」
「對於這位惦念多年的妻,劉秀自然十分喜愛,加之陰麗華不僅容貌出眾,而且恭謹儉約,生性仁愛,與劉秀的性格正好對上。」
「在劉秀娶了郭聖通後,由於郭聖通的出身,加之郭聖通已為劉秀誕下子嗣,陰麗華主動辭讓後位,讓劉秀立了郭聖通為皇后,她則被封為貴人。但陰麗華的這種辭讓會使劉秀更覺得虧欠她,對其也會更加喜愛。」
「偏偏郭聖通由於某些事加上劉秀更喜愛陰麗華,數懷怨懟,最終劉秀廢去郭聖通後位,立陰麗華為後,陰麗華長子劉莊也在兩年後被立為太子。」
這就是白月光的力量,何況還是如此一位美貌與性格並佳的白月光,漢宣帝表示很贊。
「劉莊即位後,繼續沿用其父劉秀的路線,嚴防外戚、打壓宗室、抑制豪強……」
「只是比之劉秀,劉莊更加威嚴,對官員更苛刻,如九卿之臣犯錯惹怒了他,也會被加以鞭杖,有一次劉莊被大臣惹怒,甚至親自提起木杖想要擊打大臣。」
「那大臣逃到了床下,劉莊急得呵斥大臣趕緊出來,這位大臣卻說『天子穆穆,諸侯煌煌。未聞人君自起撞郎。』」
那場面可以想像,身為皇帝,竟怒氣沖沖地提著木棍,呵斥躲到床下的大臣趕緊出來挨打,這劉莊也是個有趣的皇帝!
「但劉莊對官員們苛刻,也帶來了一好處,使吏稱其官,民眾更能安居樂業,人口連年增長。」
「劉莊還任用王景治理了黃河水患,福澤此後九百多年,更興辦學校,讓匈奴人都派遣子弟前來東漢的都城洛陽留學。」
「劉莊對外也比劉秀更強硬,劉秀當時天下初定,元氣不足,但到劉莊時情況好了很多,於是其派遣將領擊敗北匈奴,收復西域,班超便在此時被劉莊派往出使西域。」
「東漢繼承了西漢許多東西,也包括西漢使者那種彪悍的作風。」
「班超帶著手下縱橫西域,威嚇他國之王、挾持他國君主、殺匈奴使者,將大漢的霸道再次傳播到西域。」
西域的兒子們,你的大漢爸爸又回來了,還記不記得爸爸?
要是不記得,也不礙事,爸爸這有一招大記憶恢復術,保准讓你們個個都想起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