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北宋官家> 第630章 宰相氣度

第630章 宰相氣度

2025-01-05 19:00:47 作者: 月麒麟
  第630章 宰相氣度

  呂夷簡和辛若沖是連襟,他們的夫人,都是太宗朝宰相馬亮之女。

  這個李迪自然是知道的。

  事實上,也正是出於這個原因,他才會提議讓辛若衝來當這個侍御史。

  畢竟,審官院已經到了王曾的手中,那麼御史台,就絕不能再拱手相讓了。

  當然,李迪並沒有想著,自己能夠控制御史台。

  這是不可能做到的事,也是絕對不能做的事—-除非李迪不要命了。

  所以,他舉薦辛若沖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希望御史台能夠保持中立,如果說能夠在一些事情上稍稍偏向於他和呂夷簡,那就更好了。

  這樣一來,至少能夠保證,朝堂上王曾不會一家獨大。

  至於姻親關係,在如今的朝堂上,可算是十分普遍的。

  尤其是到了朝廷重臣的級別上,大家多多少少,都相互有幾分牽連。

  畢竟,官場之上,很多時候靠的是相互提攜。

  所以,基本上只要不是直接的姻親關係,大家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當不存在。

  甚至於,有些不講究的,公然提拔自己的親族,也不是沒有的事。

  李迪舉薦辛若沖,是看中了他和呂夷簡的關係,但也不是真的任人唯親。

  不管是從能力還是品德上來說,辛若沖其實都是過硬的。

  只不過,他是在許多素質過硬的人當中,多了這麼一層錦上添花的關係罷了所以,在李迪看來,呂夷簡這個時候,只要稍加說和,指不定官家就同意了。

  不過,讓他不明白的是,呂夷簡幹嘛自己承認呢?

  以呂夷簡素日裡的性情,他不應該對此感到高興才對嗎?

  李迪不由朝他遞過去一個疑惑的眼神。

  然而,此時呂夷簡卻沒工夫管這個,在場眾人當中,要說能力最強的,或許還有的爭一爭。

  但是,如果要論對上首這位官家最了解的,那肯定得是呂夷簡莫屬。

  別人不知道,但是,呂夷簡心裡卻清楚的很,別看這位官家年紀不大,可是,卻少年老成。

  剛登基沒多久,就對朝中的結黨之風有了深刻的警惕。

  雖然說,呂夷簡併沒有見過趙禎繪製的那份關係圖,但是,從之前那次賜婚事件,就足以讓他判斷出,這位官家肯定早就已經注意到了朝堂之上,各種錯綜複雜的姻親關係。

  不出意外的話,如今朝中各個重臣的關係網,恐怕早就已經擺到了官家的案頭。

  別說是連襟這樣的關係了,就算是五服之外的親戚,只怕在官家那,也是清清楚楚的。

  要知道,皇城司的本職可就是幹這個的!

  所以,李迪這個時候舉薦辛若沖,毫不誇張的說,就是在往槍口上撞-—

  果不其然的是,在聽完了呂夷簡的回答之後,趙禎笑了笑,很快便轉頭看著李迪,語氣有些意味深長,道。

  「呂參政和辛若沖是連襟,這一點,李相公可知否?」

  這話一出,李迪也頓時察覺到了有些不對。


  看著呂夷簡默默低頭,不敢有半分反應的樣子,他的心頭警鈴大作,當下,

  便開口道。

  「陛下,臣知罪。」

  「哦?何罪之有啊?」

  趙禎臉上笑容不變,問道。

  於是,李迪低頭道。

  「臣只想著誰人品性,資歷合適侍御史一職,卻忽略了朝堂關係,祖宗家法,御史台與中書不得有任何牽連,既然呂參政在中書,那麼,辛若沖身為他的連襟,自然不宜在御史台任職。」

  「臣未曾調查清楚,便擅自在御前開口,犯了失察之罪。」

  實話肯定是不能說的,所以,李迪也只得用自己不知情來遮掩過去。

  當然,只是表示自己不知情肯定是不夠的。

  到了現在,李迪也隱隱猜到,官家肯定是知道呂夷簡和辛若沖的關係,所以這才開口發問的。

  既然如此,便算是他犯了錯。

  所以,姿態先要擺出來,這一番話中,李迪先是請罪,然後自己否掉了自己的提議,最後才擺出一個官面上的理由,可謂是當下能夠做到的最完美的應對了。

  不過,趙禎卻似乎並沒有就此打住的意思,而是轉頭看向了王曾,問道。

  「大相公怎麼看這件事?」

  話音落下,在場眾人的目光,也都同時看向了王曾。

  中書當中,就沒有秘密的關係,大家都是人精,誰也騙不到誰。

  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如果王曾沒有回京的話,那麼,這中書首相的位置,十有八九就是李迪的。

  也正因如此,自打知道王曾要回京的消息之後,李迪就開始明里暗裡的,嘗試給王曾使絆子。

  毫不誇張的說,如今這二人的關係,不說是差到了極點,可至少也算不得好。

  即便是不談別的,以朝堂鬥爭的普遍狀態來論,肯定是要有來有回的。

  若是被人刻意針對了,卻沒有任何回應的話,那麼只會在朝堂上被人看輕。

  而現在的時機,正正好好,就是李迪兩次出手,先是在大軍賞賜之事上給王曾出難題,如今又想和王曾爭一爭御史台,而王曾這邊呢,雖然應對得當,但只是防守,卻並沒有施以反擊。

  如今李迪又犯了錯,王曾會趁此機會,落井下石嗎?

  「陛下,臣以為,御史台言官眾多,各自都有風聞奏事之權,即便是派出了一些御史前去巡邊,也不會影響御史台的正常運行。」

  在眾人的注視當中,王曾沉吟片刻,緩緩開口。

  「所以,臣以為有孫爽坐鎮御史台足矣,不必再另外提拔侍御史。」

  話音落下,眾人的眼神微眯,神色各有不同。

  李迪似乎有些意外,呂夷簡則是若有所思,其他的幾人,眼中紛紛閃過一絲讚許之色。

  王曾並沒有選擇著李迪不放,而是直接將整件事否掉,這般做法,既有些出乎意外,但也在情理之中。

  畢竟,作為宰相,在對待言官之事上,還是要謹慎,尤其現在,還是在李迪已經插手干預的情況下。

  王曾這般表現,雖然沒有刻意針對李迪,但起到的效果,卻反而更佳。

  從二人的對峙上看,王曾沒有斤斤計較李迪對他的針對,可謂寬宏大量,而從朝事上來看,王曾也沒有趁此機會舉薦自己的人上去,可被稱讚一聲持心為公。

  如此對比之下,顯然是高下立判!

  「既然大相公也是這般意思,那就照此辦理吧。」

  趙禎倒是沒有多說什麼,只是,眼中到底閃過一絲滿意之色。

  這才是宰相該有的氣度嘛。

  沉吟片刻,他繼續道,

  「至於蔡齊那邊,他還是要去巡邊,不過,卻不宜掌延州軍事,如今邊境群狼環伺,根基未穩,還是需要一個熟知邊情的大臣擔任。」

  「此前,右諫議大夫范仲淹,曾出使党項,對邊事知之甚詳,故而,朕屬意他來打理延州,諸卿以為如何?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