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蝗之事,需要一人總領全局,其下捕蝗使則不同,要親赴鄉里,與黎庶一同滅蝗。」
看著已經在堂中坐下的眾多官員,朱由校從身側宮女的手中接過一個茶杯,喝了一口問道。
「翰林院現今還能抽調出多少人?」
聽到皇帝的話,在場眾人相互看了一眼後,包括內閣輔臣韓爌在內,同時將目光投向了一個人——吏部尚書周應秋。
因為皇帝對清流的厭惡,科道兩系官員時常發生調動,導致翰林院的官員被抽調走不少。
「回陛下。」
看到了在場眾人的目光,周應秋思索了一下後,方才道。
「臣覺得,在不影響給神廟、光廟兩位先帝修實錄的情況下,能抽調出一百餘人。」
「你說實錄,朕方才想起來。」
伸手阻止了周應秋接下來的話,朱由校看向禮部尚書孫如游問道。
「神廟與光廟的實錄修了多少了?」
「這。。。」
聽到皇帝這麼容易就轉移了話題,孫如游一時間沒反應過來,還是他身邊的韓爌提醒了一下後,方才道。
「啟奏陛下,神廟自出生至登基,及至駕崩,壽五十有六,在位四十八載。光廟自出生至登基,及至駕崩,壽三十有八,在位。。。」
說著,孫如游看了眼在場眾人,方才硬著頭皮道。
「半載。」
聽到孫如游的半載,朱由校臉上有些掛不住。
孫如遊說這個半載,屬實是給泰昌臉了,他在位實際上只有二十九天,若是從萬曆駕崩開始算,有三十九天。
大明的皇帝雖然短命,但像這種在為一月的還是有些不好聽。
要知道那怕是早有不壽之相的仁宗朱高熾,人也在位十個月啊。
見到皇帝沒有說話的意思,孫如游硬著頭皮繼續說到。
「為了儘快修給兩位先帝修成實錄,翰林院選擇從萬曆十年開始往後編撰,直徑神宗實錄已修成十卷,光宗實錄也已經修撰過半。」
「這樣啊。」
聽完孫如游的話,朱由校點了點頭。
還有個原因孫如游沒說,就是為了省錢。
等到光宗實錄修完後,再往前翻到嘉靖年間,給萬曆補上往前的二十年。
「治蝗之事大,但給先帝修實錄之事也不能怠慢。」
「翰林院出一部分官員,再從南北國子監出人吧。」
「若是不夠,從民間招募讀書人,捕蝗之後,按功准入國子監。」
「陛下聖明。」
聽到皇帝的話,畢自言等人當即開口贊同道。
他們人知道,捕蝗使這種官職只是臨時指派,事畢即撤,不給品秩。
翰林院的候補官員、國子監的學生經前番恩科、補官後,到現在已經剩不下多少。
現有的官員,勉強安排到州府已經困難,再想往下,就只能再從別的地方想辦法了。
而讓翰林院的官員和國子監的學生去下面見見世面,暫時的彌補一下巨大的官吏缺口,提高統籌調度效率,這都是利於國家的好事。
「蝗蟲本無可怕之處,但現在可怕的是聚集成群,變化詭譎,使人生畏。」
看了眼堂中眾人,戶部尚書袁世振出聲道。
「然天下所有蟲類,譬如蟻、蜂,尚無不畏懼人畜驅趕之流,蝗蟲亦是如此。」
「道理是這個道理,但有何計可行?」
聽到袁世振的話,周應秋轉頭看向這位戶部尚書問道。
「天下田畝皆有其主,若令百姓自救其田,何人不盡力殫精力?」
「但現在的問題是,如何滅蝗?」
「用火。」
周應秋的話音落下,還不待袁世振說什麼,工部尚書徐光啟就出言道。
「常言道,飛蛾赴火而亡,蜘蛛就燈而織,可見火光對於蟲類,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夜晚設篝火於溝坎之側,蝗蟲即來,焚之以埋,如是可殄盡除之。」
作為一個科學家,徐光啟提出了自己的科學滅蝗法。
不過這也是農民想出來的老辦法了。
利用生物趨光的特性殺蟲,早在漢代就被人倒騰出來了。
這辦法雖然不新鮮,但也是經歷過了歷史的考驗。
「徐尚書的辦法,我略有耳聞,據說頗為有效。」
聽到徐光啟的話,周應秋先是點頭表示贊同,而後話音一轉道。
「但此法可治標,卻難治本。」
「治民先治吏。」
身為吏部尚書,周應秋從自己的本職提出了一條辦法。
「我在南贛之時,也曾遇到蝗災。」
「蝗蟲初生之時,飛落在地,其形小且害輕,民眾多不以為意。待時日一久,蝗蟲日漸長大,則害已成,民眾已無治害之力。」
說著,周應秋對皇帝拱了拱手後。
「臣以為,當勒令各地官府、士紳、百姓,凡有見蝗群,務必報官撲殺。」
「若地主鄰人敢見之不言,則杖之。」
「人告其官若受而不理、或受理而不親臨撲除、撲除未盡而妄稱已盡者,以瀆職之罪責之。」
作為吏部尚書,周應秋深諳皇帝「治國先治吏,治吏先治官」的政治主張。
現在他對蝗災監督政策一出來,朱由校聽的是連連點頭。
周應秋是個幸臣,此刻嚴苛的本性暴露出來,開口就是杖責,閉口就是瀆職,讓韓爌、孫如游這種士大夫頗為皺眉。
但讓兩人無奈的是,皇帝卻又偏偏喜歡這一類的言論。
「啟奏陛下,罰使人畏過,賞使人用命。」
看向皇帝,內閣輔臣韓爌拱手道。
「周尚書所言,皆為懲處,未及地方用命捕蝗,如何封賞等事,臣以為不可。」
知道皇帝好務實,韓爌也漸漸的在改變自己的言行,沒敢說什麼「除天災者當以德」之類的虛言。
「不錯。」
聽到韓爌的這話,朱由校看著對方點了點頭。
這人還不是那種食古不化的啊。
「賞與罰缺一不可,就把此次除蝗添入吏部的考成吧。」
「已生蝗災之地,務必滅蝗。未生蝗災之地,要小心預防。而緊鄰蝗災發生之地,更要嚴加防範。」
「而對於滅蝗有功之人,朝廷也要有財貨賞賜。」
說著,朱由校腦中靈光一閃道。
「這樣,對於滅蝗有功之官,加三月俸祿,以為功賞。對於滅蝗之民,以蟲五斗易米一斗,鼓勵民眾捕蝗。」
聽到皇帝的話,周應秋的眼睛一亮,當即拱手贊同。
不過,坐在他身側的畢自言卻是皺起眉頭,沉吟後道。
「陛下此法雖妙,但也難保不會有奸吏趁機牟利,從中倒賣。」
「而且,若是有人故意飼養蝗蟲,將之奈何?」(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