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這個新的變局,東大和羅羅公司方面起初都有些摸不清局勢。
面對競爭對手都雄心勃勃展開了自己的民用客機,陳漢源和羅伯特其實內心有些慌。
雖然說空客現在定單拿到手軟,但是這只是一款客機,未來客機的發展究竟是如何演變,他們都看不清楚,大洋對岸一下子拿出來兩款三發的中短程客機方案,讓他們都感覺到自己的路子是不是走窄了?
現在是不是也卷一下三發的新方案,畢竟力大磚飛,三發的客機由於動力充沛,在巡航速度方面明顯要提升很多,差不多要快100公里/小時左右。如果未來乘客對於時間比較敏感的話,那麼更快的客機可能會贏得先機,而且動力大可以加大機體多裝人,以及進一步增加內油使得客機飛得可以更遠。
比雙發強,比四發的又省,理論上好像是無懈可擊,然而任重知道這只是虛幻的想像,歷史證明了三發客機只是一個美好的幻想,哪怕波音727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也擋不住三發客機是歷史長河中一條歧路的現實。
洞悉歷史的任重對於這一切,用無可置疑的態度回應了陳漢源的疑問,未來東大和空客這邊研究的洲際大飛機採用四發,而支線飛機雙發方案不需要更改。
對於下一步的目標,一方面是搞定百座級長航程的新型號,另外就是堅持4發250座以上的的A320研發,使用的發動機就是現在雙方聯合研究的RB211/WS11發動機。有著任重提供的主世界詳細RB211資料,這個發動機的研究比起原來要順利太多。
因為基本上所有的坑都被避開了,大家直奔目的地,所以在提出研究計劃後,設計方案很快出爐並成功驗證。
本來就是抄作業,羅羅公司這次是搭了任重開掛的快車,要是按照主世界的曲折歷史,RB211從61年開始,直到72年才商用,漫長的研發歷程和不斷超預算,直接把羅羅拖到破產邊緣,要不是這家企業已經尖端到不能破產,不得不讓約翰牛政府接手續命,在主世界這家企業就可能因為這款發動機研究的大坑直接無了。
現在任重選擇了主世界羅爾斯·羅伊斯向洛克希德公司提供為L-1011三星飛機設計的RB211-06型發動機的設計,該發動機可以提供33260磅(147.9千牛)的額定推力,並採用了對於60年代來說多項新技術提升推力。
按照東大方面提供的主體設計,RB211-6的原型機於60年完成初步設計後,4台原型機分別在羅羅公司和東大航空動力製造,並計劃在62年初分別各自燃氣渦輪研究院完成初步的高空試驗計劃,如果試驗順利,在63年進行裝機試驗和適航證認證,到了64年實現商業交付。
對於羅羅來說,這占了大便宜,所以任重讓東大航空動力方面同羅羅簽訂了一個補充協議,東大航空動力選派1000名工程師進入羅羅的工廠從頭到尾參與到這款發動機的原型製造,同時羅羅公司解決了原型製造過程的工藝流程後要無償將這個傳授給東大航空動力公司,帶動東大航空動力的技術水平快速成長,當然對於羅羅公司可不是這麼說的,而是培養工程師和確保雙方生產流程的標準化和統一化,使得雙方工廠的所有零部件都是通用可替換的。
羅羅那邊肯定做夢都沒有想到,能拿出來RB211這麼牛逼設計的東大航空動力居然沒有能力直接生產出來。在設計同工程實現之間,現在還存在巨大的工藝能力鴻溝。
然而即便知道,羅羅那邊也不會說什麼,畢竟三轉子設計太超前了,在主世界,他們花了足足十多年才搞定這個事情,無論是時間成本還是研發投入都是巨大到不可承受!
現在東大航空動力直接把這個拿出雙方一起進行製造工藝難點攻克,對於他們來說減少了何止一倍以上的投入,兩家現在研發實現這款發動機,預算比主世界起碼節約三分之二以上!
再加上是兩家分攤原型機的製造費用,這個節省就還要去一半,等於是用他們原來歷史時空中六分之一成本就搞出來一款劃時代的三轉子發動機。
而且還提前了七八年時間拿出來,對於這款航空發動機的銷售來說,這又是一個巨大的優勢。
因為在60年代也好,70年代也罷,甚至80年代,可能都沒有一款航空發動機能比這款更加能打了。
因此,哪怕是東大航空動力保留了很多新技術的專利權,但是開放了RB211及後續系列三轉子發動機的授權,以此換取羅羅公司銷售這個系列發動機25%的銷售收入提成,對於雙方來說,這也是一個雙贏的事情。
相比之下,東大航空動力銷售自己造的WS-11則無需向羅羅公司支付什麼,未來這款發動機的銷售除了雙方合作的空客,東大的CAC系列,面向全球航空工業的銷售就各憑本事,按照統一的價格進行銷售了。
任重把控著航空和電子向深度發展,從目前來看,形勢一片大好,已經開始產生巨大的商業價值,個人電腦產業年銷售開始突破千萬台規模,在286出來後,電腦的性能更是暴增,把實用性更加提升到了一個新高度,對於財務、辦公人員來說,電腦開始成為不可缺少的效率工具,這樣,個人商務電腦銷售市場開始劇增,尤其是北美和歐陸方面,這個市場經過幾年培養後,開始爆發式增長,現在IT行業已經開始展露出來未來新型支柱產業的倆三分氣勢出來。
如此眾多的市場領先,要想把產業的上游留在東大,任重知道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要想走到世界的頂峰,僅僅是科技那是遠遠不夠的。
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內,確保利益不受到傷害,唯有讓自己更強!
對於這一點,任重沒有任何的懷疑。
為東大軍隊選擇的下一代武器都在緊鑼密鼓研製中。
首先是陸軍武器研究中心,坦克作為陸軍主力裝甲力量,更新換代一直沒有停止。
任重根據MBT2000坦克的成功經驗,為東大下一代坦克列出來的性能參數改良版本的60式新坦克,動力方面選擇東大新開發出來的WP-880柴油發動機,輸出功率650千瓦,驅動45噸的60式重坦公路速度超過60公里/小時;坦克主炮方面任重沒有選擇MBT2000的125毫米口徑,而是選擇了更加實用的120毫米口徑,2000米破甲超過550毫米,對比現在亮劍世界中普遍的對手105毫米主炮來說,雖然攜帶的炮彈數量減少了不少,常規備彈45發,但是在破甲攻擊效果方面全面碾壓對手,比如流氓鷹剛剛裝備的M60式坦克以及T-64坦克。哪怕T-64坦克還率先採用了125毫米滑膛炮,但是機動性和火控系統方面,都遠遠沒有實現了雷射測距和車載計算機輔助瞄準系統的60式坦克來的威猛。
考慮到坦克作戰的靈活性和質量,現在還沒有成熟的自動裝彈機任重並沒有考慮放在這款坦克上面,而是繼續採用手工裝填。
現在採用的120毫米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重量基本穩定在22公斤水平,哪怕是破甲彈重一些,也不過是25公斤左右,對於坦克裝彈人員來說問題不大,但是取消的自動裝彈機不但減少了坦克上面的重量,也減少了一個故障頻繁的系統單元,這部分剩下來的空間留給了彈藥存儲。
而裝甲方面,複合反應式裝甲開始在原始設計中標配上,滿油滿彈披掛爆炸反應裝甲下戰鬥全重48噸,但是正面主裝甲抗穿能力達到了600毫米,而坦克車首斜甲板的平均防護力達到450-470毫米。全面超過了T-64的複合裝甲,其正面裝甲實戰防禦400毫米至500毫米之間的水平。
這樣,在2000米距離上,60式坦克可以敲開T-64的烏龜殼,T64卻沒有辦法一炮破開60式的複合裝甲。
更別說T-64這款完全超前了大熊工業基礎的樣子貨故障多得令人絕望。
不僅僅如此,在對付坦克方面,任重這邊不僅僅考慮了60式坦克,還為坦克找到了一種天然克星,為他們準備了直-5武裝直升機!
經過幾年的改進,終於為直-5加裝了火箭巢、紅箭反坦克飛彈和一挺重機槍的強大火力。
4枚紅箭反坦克飛彈對於空中開蓋來說,4000米外命中率高達80%以上,相對當前坦克來說堪稱坦克克星!
這款源自於休伊直升飛機,現在已經實現動力和航電超越的直-5G武裝直升機,未來可以為精銳的合成旅或者合成師配備有一個武裝直升機大隊(合成旅6架,合成師9架),同60式一起擔當起獵殺對手裝甲力量的主力。
研究方面,有著黎明研究院體系的支撐,一切都比較順利,現在這兩款重磅裝備都實現了定型。
不過要實現全軍換裝,從現在條件來說這不是一個容易的事情,但不是生產不了,而是代價大到根本負擔不起。
畢竟現在軍備方面需要為經濟建設讓路,東大方面現在總體軍費按照預算還不到70億,現在東大陸軍方面108個合成旅,加上特色旅和合成師還有20多個獨立作戰單位,空軍有一千多架J5A和二百架左右J-9A,加上海軍方面100多艘艦船,僅僅是維護這些已經有點捉襟見肘。
像航空母艦這樣的大傢伙,走的費用渠道都是黎明系造船業自己的資金積累,現在走的是研究口的經費!
說白了,現在唯一的航母及配套的艦載機,靠的是黎明系企業賺錢支撐研究經費!
這也是航母擴編還要放到下一個十年的原因,不僅僅是外部壓力不夠而且更重要的是沒錢!一個航母編隊需要的經費可不是少數,哪怕在現在亮劍世界這個年代,起碼也要上百億元才能建設起來。
同樣,現在研究的60式坦克功能強大,但是造價也飆升上去了,按照現在的價格體系,起碼成本也得100萬左右,全軍更換得上萬輛,那就是上百億!這根本不是現在的軍費所能支撐起來的。
直-5G武裝直升飛機價格更貴,一架起碼需要600萬以上,一個武裝直升機大隊6架的話就需要3600萬,如果是9架的加強武裝直升機大隊更是超過5400萬,一百多個陸軍單位全面換裝需要40多億,顯然這也是不現實的事情。
現階段,這些武器研究出來後,最多只能選擇幾個精銳的合成旅和合成師實現示範性裝備,用於摸索作戰戰術和進行訓練,按照現在東大的編制來說,最多是合成師配置一個加強武裝直升機大隊,空降旅、陸戰旅和快速反應部隊這三大兵種分別配一個武裝直升機大隊,野戰合成旅方面選擇2到3個建設示範單位。
哪怕就是這樣的配置,加上坦克更新的話,需要的經費也需要超過10億,這對於葉參謀來說都是一件非常頭疼的事情。
甚至都不得不通過研究試製的方式,暫時從黎明系這邊借用,好在經過了這麼多年的交往,葉參謀知道任重對於金錢這些真的完全沒有什麼興趣,一心撲在復興民族的大事上面,所以藉助黎明系的財力葉參謀也沒有多大的壓力,也正因為是這樣,龐大的黎明系企業迄今為止,不管是從什麼方面想要伸手,都被上面毫不遲疑斬斷!
作為東大最賺錢的企業集群,覬覦這些下金蛋的企業不知道有多少人,但是無論是多牛逼的人在這上面要是犯了迷糊,上面都不會念著什麼初犯從寬的說法,直接以最嚴厲的雷霆手段處置!
任重當然也很清楚上面需要說明,所以在支撐國防發展方面,黎明系從來沒有二話!
饒是如此,任重也在逐漸轉移一些成熟的產業出去,比如在鋼鐵行業,原本基於黎明研究院材料研究所的成果建立起來的特殊鋼材生產企業,在經過了十年的發展後,成長為千萬噸級的特大型企業,已經走上了穩定的發展道路,任重就把這家企業的股份控制權交付到機械工業部門,實現國資民營模式,管理層從社會招聘,實現聘任式績效考核模式,繼續保持企業的活性,同時將企業的利潤又能名正言順上繳。
任重的這個模式是為了避免自己出現意外後,這些黎明系產業被某些人直接謀取。
交付到國資後,起碼沒有人敢再伸手。
當然,當初留下為管理層保留20%分紅權的後手,現在變成了分紅的15%歸屬到黎明研究院專利權使用,補充黎明研究院相應部門的研究經費,另外分紅的5%作為全員績效獎勵的模式在全公司進行分配。
由於企業發展壯大,哪怕是5%的分紅都是一個很大的數字,對於管理層和員工的激勵來說已經足夠強了。
當然,黎明研究院保留的15%分紅也很可觀,完全可以支撐接下來的研究工作。
如果沒有這些分紅支撐,黎明研究院也沒有辦法繼續研究新產品,畢竟從現在來看,黎明研究院只是一個任重開辦的民營研究機構,沒有獲得一分錢財政撥款的機會,全部都要自負盈虧發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