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聲如雷,咚咚咚的,響徹了整個京城,沈昭嬑耳朵都麻了,她急聲吩咐:「快馬加鞭,馬上回府……」
隨著她話音剛落,長街上就響起了雜亂的聲音——
「有人敲了登聞鼓……」
「發生了什麼事?怎麼有人敲登聞鼓,那可是要命的……」
「非重大冤情,不可敲響登聞鼓,這是出了什麼事,不要嚇我啊……」
「每次登聞鼓響起,都要死好多人,到底是多大的冤情,才不要命去敲登聞鼓……」
「……」
沈昭嬑心亂如麻,緊抿著唇……
大周朝三大血案,有一樁就是一個普通老百姓進京告御狀,敲響了登聞鼓引起來的。
此案發生在太祖年間,起因是,地方官員在大周朝立國後,仍然實施了前朝繼婚法,兄死弟及,兄長死後,弟弟如果單身,可以繼承兄長的妻子,甚至是兄長的婚約,迎娶兄長的未婚妻……
此事引發了一場殘酷的制改,是真正殺到了血流成河。
前世倒顯案也是血流成河。
沈昭嬑身子輕顫著,忍了又忍,還是掀了車簾,大街上百姓爭相奔走,人潮一窩峰地朝長安右門跑去。
一片嘈雜凌亂。
馬車被堵在長街上,無法動彈。
太祖皇帝登基後,設登聞鼓,並設有專人管理,一有冤民申訴,皇帝親自受理,官員如有從中阻攔,一律重判。
後成祖定都燕京,置登聞鼓於長安右門外,並規定擊登聞鼓者,先廷杖二十,以防止無端刁民的惡意擊鼓。
對於普通百姓來說,二十廷杖是要命的,當場打不死,可事後治傷吃藥……能拖死一大家子。
若非重大冤情,懷有必死的決心,根本沒有膽敢敲登聞鼓。
先帝在位時,顯國公開始把持朝政,登聞鼓淪為虛設,已經沒人敲登聞聞鳴冤,但登聞鼓是太祖設立,沒有人敲登聞鼓,不代表登聞鼓所代表的威能不在。
登聞鼓除了「申訴冤枉」以外,還作用於重大機密的奏報,故而朝中也沒人敢怠慢了登聞鼓。
馬車走走停停,沈昭嬑被晃得暈頭轉向,不知道過了多久,馬車停了下來。
沈昭嬑臉色有些發白,揚高聲音:「怎麼回事?」
陳大來不及回答,沈昭嬑聽到外面響起了彼起彼伏的驚叫聲,她掀了車簾,推開窗牖,看到大街兩旁人頭攢動,兵馬司的人如潮水一般涌到長街,驅趕長街上的百姓,百姓們蜂擁到長街兩側。
登聞鼓已經不響了,兵馬司正在維持御道……
登聞鼓但凡響起,宮裡一定能聽到,這時宮裡已經有了動作。
不知道過了多久,沈昭嬑看到一隊衙役,帶著一個滿身血污的男子,走在長街上。
那人被打得渾身血肉模糊,一邊走,一邊大喊:「小生,浙江桐廬縣,明昌十六年舉人,鄭玉庭,狀告浙江都司,都指揮使,狀告杭州織造衙門,狀告桐廬縣知縣……」
大街兩旁的百姓一聽,敲登聞鼓的竟然是個舉人老爺,一個個都驚呆了,這得多大的冤情,才要放棄自己的大好前程,拼死敲登聞鼓。
……
這時,顯國公才從左軍衙門下衙回家。
今日早朝,唐進堯又向朝廷奏報了糧倉案的進展,戶部又出了紕漏,這次查出有倉部的官員,低價收購市面上的陳糧,以陳糧替換糧倉里的新糧,賺取新舊糧食之間的差價,導致糧倉糧食腐爛。
都察院又跳出來鞭笞張致寧,張致寧以前還能與都察院吵得面紅脖子粗,現在連吵也沒臉吵了。
看樣子,是快頂不住了。
案子查到這個地步,戶部倉部幾乎洗地了一遍,可案子仍未結案,唐進堯每天一折,奏報糧倉案的進展,給張致寧施加壓力的同時,也恰恰說明,他手中仍然掌握了大量的線索。
令人頭疼的是,一些地方清流也開始摻和糧倉案。
這些清流一群人抱團一起,動一個,就要發動全身,相當棘手,換作從前隨便羅織一個罪名,殺了便是。可皇上親政之後,顯國公府對朝廷的掌控在逐漸減弱,蕭關一役後,太后黨慘遭肅清,勢力已經大不如前了。
這些清流全然一副光腳不穿鞋的作派,成天和他作對,但凡太后黨露一點頹勢,就跳出來崩噠得歡。
糧倉案繼續查下去,牽扯到戶部度支,也是遲早的事。
用不了多久,他就阻止不了唐進堯查戶部度支了。
現在顯國公面臨了一個艱難的抉擇。
是徹底放棄張致寧,放棄顯國公府在戶部多年的經營,斷尾求生,還是繼續阻止了唐進堯調查戶部度支……
顯國公左右為難,打算叫幕僚過來議事,就聽到外頭「咚咚咚」的聲音,敲得連耳朵也有些發懵。
他端著茶,轉頭問身邊的隨從:「你有沒有聽到什麼聲音?」
隨從當然聽到了:「好像是鼓聲!」
「也不是慶典的日子,京里怎麼會有鼓聲?」
京里有鐘鼓門樓,非重大日子,是不會鳴鐘擊鼓,上次鳴鐘擊鼓,還是齊王率北伐有功的將士進京的時候。
顯國然覺著奇怪,慢慢想到了一個可能性,心中悚然一驚。
室里一陣嘩啦聲響起,顯國公端在手裡的茶杯冷不防摔到地上,砸了一個粉碎,茶水灑了他滿手,連衣袖都打濕了。
「是登聞鼓!」他忽一下從椅子上站起來。
這倒不是他反應遲鈍,一時沒往上面想,而是登聞鼓有很多年沒有敲響過,他都忘了,京里還有這麼個玩意兒。
登聞鼓確實可以直達天聽,但從前顯國公府把持了朝政,登聞鼓形同虛設,沒準敢冒險去敲登聞鼓。
「有人敲響了登聞鼓!」顯國公臉上已經一片駭然,心中震動不已,剛要讓隨從去打聽一下情況。
府里的長史便匆匆過來稟報。
「國公爺,不好了,浙江桐廬縣,一個名叫鄭玉庭的舉子,敲了登聞鼓,狀告浙江都司,杭州織造衙門,及桐廬知縣,已經服了杖刑,正在進宮的路上,今兒恰逢市集,長安街上聚滿了百姓,街道兩旁,百姓夾道相送……」
長史執管府中之政令,是幕僚佐官,總管府內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