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中國軍閥的最後結局> ◇出賣維新,是非誰予評說

◇出賣維新,是非誰予評說

2024-08-08 05:17:08 作者: 楊帆
  事實上,袁世凱的小站練兵並非一帆風順,由於一些滿族權貴對他並不放心,他本人生性跋扈,在練兵不久便忌者如雲,更有御史胡景桂提出參奏,說他誅戮無辜剋扣軍餉等。清廷派兵部尚書榮祿去小站查辦。榮祿一到小站,見袁世凱訓練的新軍兵強馬壯,士氣盎然,與一派頹敗面貌的綠營、鄉勇大不相同,不由得從心裡暗暗佩服。此時的榮祿哪裡還顧得上查辦袁世凱,恨不得馬上把這支新軍變成自己手裡的王牌勢力,當然也要把袁世凱牢牢抓到手中。於是,榮祿在慈禧面前極力替袁世凱說好話,對新軍大加讚揚。

  如此一來,袁世凱非但沒有獲罪,反而得到朝廷慰勉,於1897年擢直隸按察使,仍專管練兵事宜。次年,「新建陸軍」與甘肅提督董福祥的「甘軍」、聶士成的「武毅軍」劃歸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榮祿統一節制,統稱為「北洋三軍」,袁世凱的新軍果然成為榮祿手中的一張王牌。

  豈料,戊戌變法開始後,帝、後兩黨分歧越來越大,已形同水火,勢不兩立。1898年9月14日,光緒的處境已十分危急,「帝位且不能保」,於是,給康有為等人寫密詔,要他們儘快拿出應對計策。但這些維新派人士手裡無一兵一卒,要對付慈禧的保守派絕非易事。於是,他們想到了袁世凱。

  袁世凱早在朝鮮時,便與歐美使節多有來往,對西方事務多有接觸,並於1895年曾上書變法,是個銳意維新的人物。因此之故,他與康有為等人來往密切,共同語言頗多,也曾參加康有為創辦的「強學會」。康有為將袁世凱推薦給光緒帝,想以其手中的新建陸軍為奧援。

  1898年9月16日、17日,光緒帝兩次召見袁世凱,破格提拔他為候補侍郎,並讚揚他說:「人人都說你練的兵好,辦的學堂好,以後可與榮祿各辦各的事。」意思是說,以後袁世凱可以不受榮祿節制。袁世凱受此恩寵,表現得感恩戴德,連磕響頭,但此時他心裡卻是忐忑不安。他雖支持維新,卻不想捲入帝、後之爭,他深知光緒帝的勢力無法與慈禧太后的勢力相抗衡,沒有把握的事他是不願去做的。但他不敢拒絕皇上,只好佯裝答應,準備回去後再從長計議。

  豈料,18日晚,譚嗣同突然來到袁世凱在京郊法華寺的住所。由於事情緊急,譚嗣同開門見山,將守舊派大臣慫恿太后發動政變,廢黜皇帝的陰謀告訴袁世凱,然後說:「現在皇上大難臨頭,不能再等了,我們已經決定先殺榮祿,再包圍頤和園,逼太后交權,以促使變法成功」。

  袁世凱大吃一驚,事情來得太突然了,袁世凱毫無思想準備。憑榮祿對他的提攜,斷不會做出殺榮祿的事情。即使他不念及榮祿的知遇之恩,也不會冒失去這座靠山的風險。見袁世凱不說話,譚嗣同又鼓勵說:

  「你辦好這件大事,對國家對個人都有好處,事成之後,直隸總督非你莫屬。」

  袁世凱自然能掂出此事的風險有多大,他不會為了一個虛無縹緲的「直隸總督」冒此風險。就眼下情形而言,京畿一帶的「北洋三軍」都由榮祿節制,僅董、聶兩軍便各有數萬人,榮祿還掌有重兵幾十營,京城內尚有旗兵,而他的新建陸軍僅有7000餘人,力量如此懸殊,就算殺掉榮祿,也毫無勝算可言。

  「我看時機尚未成熟。」袁世凱搪塞說,「不如等皇上到天津閱兵時動手,那樣或許有些把握。」

  譚嗣同無奈,只好答應。但袁世凱不過是託詞,他根本不會為皇上和這幾個赤手空拳的書生去冒險。至於是否告密,一時頗費躊躇,他打算再看看風向。據說他當天夜裡即趕到慶王府,求見慶親王奕,想從慶親王那裡摸摸底細。

  9月20日,袁世凱返回天津,第二天去總督衙門拜謁榮祿。不料,卻得到一個萬分震驚的消息:慈禧已於20日成功發動「戊戌政變」!

  原來,當時正逢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訪問中國,康有為向光緒帝大力推薦伊藤博文,而朝廷很多官員奏請光緒帝留伊藤在北京為顧問官,以便請其贊助新政。慈禧不擔心維新派上書言事,卻擔心他們掌握武裝、與外國勢力聯合。9月19日,慈禧得知光緒帝將於第二天會見伊藤博文,頓時怒不可遏,立刻傳下懿旨,以皇帝生病不能處理朝政為由臨朝訓政,將光緒帝囚禁於中南海瀛台涵元殿,並於21日以光緒帝之名發布「訓政」詔書。

  事態發展之快,讓袁世凱措手不及。想到譚嗣同夜訪法華寺,袁世凱不寒而慄。倘若此事被康有為等人供出,自己豈不遭塌天大禍!為了保住個人身家性命,袁世凱當機立斷,將慈禧、榮祿尚不知道的維新派「殺祿圍園」、劫持太后的兵變密謀和盤托出,並申明自己的忠心和立場。

  此前,榮祿聽說袁世凱被光緒帝召見並提拔,對袁世凱起了些猜疑,可聽到袁世凱的「告密」,相信他並非自願參與其中,也並無兵變的打算,因此對袁世凱依然信任如初。

  當天,榮祿連夜進京,面秉西太后。當時慈禧等人尚不知道維新派的密謀,所以只是下令捉拿康有為兄弟。聽完榮祿稟報,立刻下令擴大範圍,大肆抓捕維新人士。康有為、梁啓超已經出逃,譚嗣同、楊銳等「戊戌六君子」被抓,於28日斬首於菜市口。

  儘管戊戌變法的失敗不能歸咎於袁世凱的告密,但袁世凱的告密無疑起到催化與加劇的作用。無論如何,人們看到的結果是,光緒帝被幽禁於瀛台,譚嗣同等六君子命斷菜市口,袁世凱卻因進一步取得慈禧與榮祿的信賴而一路高升。1899年,袁世凱升任工部右侍郎。12月,署理山東巡撫,率領全部新軍(時稱「武衛右軍」)前往濟南。

  正因為袁世凱並非反對變法,因此他一旦掌握大權,便率先實行起變法來。袁世凱自任濟南巡撫及隨後的直隸總督開始,便著手興辦現代教育,其間最顯著的政績是創辦了山東大學堂(今山東大學的前身)這一中國首創的現代化大學,又於1905年廢除科舉制度;同時興辦實業,發展工礦業、交通業、農副業等,一反中國士大夫重農輕商的觀念,採取農商並重方針,創辦商務總會,設立銀元局等;整飭吏治,設立官吏考驗處、調查處等,還創建了中國警察制度。對於清廷1901年以後推行的各項「新政」,袁世凱更是事事率先倡辦,曾有人評價袁世凱說:「清廷革創之政,幾乎均出其手。」

  袁世凱就任山東巡撫後,對山東境內義和團的鎮壓,受到李鴻章和洋人的賞識。1900年八國聯軍攻占北京,慈禧與光緒西逃。袁世凱與時任粵督的李鴻章,聯合江督劉坤一、鄂督張之洞等人,採取東南互保的政策,使得東南、中南一帶免於塗炭。山東居於南北要衝,其地理位置對穩定大局尤其重要,袁世凱能夠頂住當時朝廷主流派的亂命,立足山東,保境安民,不失為明智之舉。

  庚子之變後,榮祿節制的武衛軍,有三支全軍覆沒,包括聶士成的武衛前軍,董福祥的武衛後軍,只剩了袁世凱的武衛右軍(新建陸軍)毫髮無損。袁世凱坐守山東,不曾盲從當時朝廷主流派,追隨兩宮西狩一路勤王,或許心中有愧擔心老佛爺怪罪,在兩宮西狩期間,不斷地孝敬銀兩以及各種生活物品。

  由於慈禧西逃匆忙,生活用品所帶無幾,儘管貴為太后,一旦離開紫禁城,便有了數不清的困窘與磨難。好在袁世凱懂得雪中送炭,各種貢品包括銀子、貢緞、食物等,源源不斷地送來,幫了慈禧太后的大忙。到慈禧一行回京,袁世凱光銀子就送了40多萬兩。而且袁世凱還十分體恤隨行大臣和太監,也分別給他們送去不同數量的銀子。收到銀子最多的榮祿和太監李蓮英,不斷在慈禧耳邊為袁世凱說好話,使慈禧對袁世凱更加信賴與重視。

  1901年9月《辛丑條約》簽訂後,慈禧太后如釋重負,負責簽訂此條約的李鴻章則備受國人指責。李鴻章簽字回去後大口吐血,兩個月後不治身亡;慈禧則於10月自西安起駕,取道河南、直隸回京。

  慈禧一行到河南時,袁世凱派張勳率護衛部隊趕到直豫邊界磁州迎接鑾駕。慈禧一行抵達直隸省界時,袁世凱親自趕到直隸順德府迎接兩宮鑾駕。當慈禧太后的御輦遠遠駛來時,袁世凱跪在路左邊,匍匐在地,放聲大哭,令所有在場官員大為震驚。

  因為按清朝規矩,只有皇帝、皇后大喪時,臣僕才可以跪哭,袁世凱此舉無疑犯了殺頭之罪。如果說袁世凱有意別出心裁邀寵,那麼未免冒險太大了。當時所有人都在心裡嘀咕:這下袁世凱該倒霉了。

  不曾想,太后此時心情大好,雖然她不免吃了一驚,但還是心平氣和地問他為什麼哭。袁世凱說:「臣見老佛爺清瘦,痛徹於心,不覺失禮,請老佛爺恕罪。」

  「總算菩薩保佑。」袁世凱的話說得慈禧心裡一陣陣酸楚,她非但沒有降罪於袁世凱,反而當著眾大臣的面稱讚袁世凱說,「你們瞧,這才是大清國的忠臣!」

  1901年11月李鴻章逝世前,遺奏保薦袁世凱繼任直隸總督,云:「環顧宇內人才,無出袁世凱之右者。」慈禧太后深以為然,於當月擢袁世凱署理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第二年得以實授,兼任政務處參預政務大臣和練兵大臣,在保定編練北洋常備軍(簡稱北洋軍)。以後,袁世凱又陸續兼任欽差大臣、商務大臣、政務大臣、練兵大臣、學務大臣、電政大臣、鐵路大臣等13個大臣的職務,並賞加「太子少保」的榮譽銜,因此人稱「袁宮保」。

  此時袁世凱的勢力已從軍事方面擴展到政治、經濟、教育等多個領域,尤其1905年北洋六鎮建成,全軍兵力達7萬,形成了龐大的北洋軍閥集團,袁世凱的權勢已遠遠超過當年的李鴻章。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