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中國軍閥的最後結局> ◇直皖戰敗,小瞧了吳小鬼

◇直皖戰敗,小瞧了吳小鬼

2024-08-08 05:17:26 作者: 楊帆
  其實,早在10月10日馮國璋下台的同時,段祺瑞已通電辭去國務總理的職務,只是保留了參戰督辦一職。

  段祺瑞之所以辭職,主要是藉機擺脫來自前方的軍事壓力和來自後方的輿論壓力。在前線,主戰派吳佩孚突然通電倒戈,打亂了段祺瑞的整個軍事部署;在後方,由於「西原借款」被披露,群情譁然,而安福系包辦選舉也遭到輿論抨擊,段祺瑞為了擺脫困境,不得不再次以退為進。

  辭去國務總理後,由於內閣全是安福系的人,段祺瑞依然把持著北京政府。但在前線段祺瑞卻力不從心了。直系的後起之秀吳佩孚青出於藍,段祺瑞完全沒想到會敗倒在這個不起眼的晚輩手下。

  吳佩孚是曹錕手下的頭號大將,畢業於保定陸軍學堂,說起來還是段祺瑞的學生。而早在吳佩孚嶄露頭角時,便有山東隱士郭緒棟向段祺瑞舉薦過吳佩孚,當時郭緒棟說:

  「吳子玉是潛龍在淵,總有一天會一飛沖天。」

  「與又錚比如何?」段祺瑞急問。

  「各有長短。論手腕、心計、縱橫捭闔,當屬又錚。若論帶兵打仗,進退攻守,北洋後起將領中無出吳子玉之右者。」

  郭緒棟素有識人之能,經常為北洋中上層人士舉薦人才,段祺瑞對其所言深信不疑,隨後便找到曹錕,以軍火為交換條件,借走了吳佩孚。

  曹錕對吳佩孚一向縱容,敬重有加,但吳佩孚對曹錕的貪婪非常不齒,所以並不以追隨曹錕為榮。對段祺瑞的清廉和自律,吳佩孚早有耳聞,心中敬仰之極,聽說段祺瑞請他過去幫忙,自然喜不自禁。

  然而,兩人的第一次見面並不愉快。那天段祺瑞剛剛與馮國璋大吵了一通,馮國璋前腳走,吳佩孚後腳就來了。段祺瑞一向不擅隱藏情緒,喜怒都掛在臉上,對吳佩孚的態度便顯得冷淡而不耐煩,甚至沒看吳佩孚一眼,只是淡淡地交代了一句:「這份演習計劃,限你一周完成。」

  吳佩孚何曾受過如此冷落,心裡十分窩火,回敬道:「何須一周,一日便可完成!」

  吳佩孚的狂妄口氣,讓段祺瑞忍不住抬起頭來,看到吳佩孚不屑的眼神,段祺瑞立刻怒火中燒,恨恨地說:「好,就一天,完不成休來見我!」

  吳佩孚心高氣傲,不擅巴結上司,習慣被人敬重,見段祺瑞對自己如此不屑,不再說話,而是轉身離去。看著吳佩孚的背影,段祺瑞的心情更加敗壞。

  第一次見面,兩人對彼此都沒有留下好印象。但是,印象畢竟是可以改變的,或許相處久了,就會發現彼此的優點。到那時,說不定吳佩孚會成為段祺瑞的心腹,那麼,歷史說不定會重新改寫。可是,徐樹錚亦非等閒之輩,他怎會眼睜睜看著別人跟自己「爭寵」?於是,當吳佩孚回到住所,開始著手做演習計劃之時,徐樹錚笑呵呵地登門拜訪。

  「吳兄,久仰大名。今日相見,真是三生有幸。」

  徐樹錚對吳佩孚一副萬分敬重的樣子,令吳佩孚心中頓生好感。吳佩孚熱情地將徐樹錚迎到室內,兩人隔桌而坐,暢談時事,竟越談越投機。吳佩孚驚異地發現,徐樹錚在許多問題上見解高深,比自己有過之而無不及,立刻心生敬仰。吳佩孚生性豪爽,見今日得一知己,興致高漲,便吩咐人定了一桌酒席,邀徐樹錚外出喝酒,不醉不歸,完全將段祺瑞布置的任務拋到了腦後。

  吳佩孚向來貪杯,這頓酒席直吃到半夜,與徐樹錚分別時,吳佩孚已爛醉如泥,話都說不清了,不可能再去完成什麼演習計劃。看到吳佩孚這種狀態,徐樹錚得意地笑了。

  第二天一早,徐樹錚就找到段祺瑞,裝作不經意地提起吳佩孚,段祺瑞想起給吳佩孚布置的演習計劃,應當今早交上的,一打聽,吳佩孚這會兒根本沒在差上。在徐樹錚的挑撥下,段祺瑞以為吳佩孚妄自尊大,不將自己放在眼裡,立刻備車,前往吳佩孚的住所。

  令段祺瑞吃驚的是,吳佩孚竟然宿醉未醒。段祺瑞登時火冒三丈,指著吳佩孚的鼻子就是一頓臭罵。吳佩孚吃軟不吃硬,既不解釋也不認錯,當天就返回曹錕軍中,兩人至此不歡而散。

  段祺瑞沒有想到,1918年初二次征湘時,在湖南前線連打勝仗的竟然是吳佩孚。當時曹錕為第一路總司令,吳佩孚率部打前陣,很快脫穎而出,晉升第三師師長。3月上中旬,他先克臨湘又克岳陽,接著奪取長沙、湘陰,可謂戰功赫赫。直到這時,段祺瑞仍然沒把吳佩孚放在眼裡。在吳佩孚攻下長沙之後,段祺瑞任命其親信張敬堯為湖南督軍兼省長,而張敬堯入湘後連吃敗仗,這讓賣命苦戰連打勝仗的吳佩孚憤憤不平。

  但段祺瑞完全沒有注意到吳佩孚的反應,而是急電曹錕飭令吳佩孚繼續追擊湘粵桂聯軍,直搗兩廣。吳佩孚撤出長沙後,於4月末一舉攻克衡陽。捷報傳來,段祺瑞欣喜若狂,再次命令吳佩孚繼續南下,掃平兩廣。


  這時,段祺瑞第一次感到武力統一全國已穩操勝券。豈料,吳佩孚在這個時候卻不買帳了!徐樹錚帶來的一封電報將段祺瑞從天堂推向了地獄,電報云:吳佩孚按兵不動,第三師全體大罷兵!

  段祺瑞盯著電文足有一刻鐘,然後「啪」地拍了桌子,一聲怒吼:「他為什麼要罷兵?」吼過之後,段祺瑞頹然坐在椅子上,直到這時他才意識到,慢待了吳佩孚這個武力統一的關鍵人物。徐樹錚似乎也明白過來,兩人趕緊商量補救措施。但是為時已晚,無論段祺瑞如何安撫曹錕、吳佩孚,吳佩孚均不買帳,而且很快與南軍達成停戰協議,氣得段祺瑞暴跳如雷。

  馮國璋下台後,曹錕、吳佩孚成為直系領袖,開始醞釀反皖倒段戰爭,矛頭直指徐樹錚及安福系。1920年5月,吳佩孚開始撤防北上, 6月中旬,直軍全部抵達中原,並在鄭州到保定的京漢鐵路沿線部署兵力。吳佩孚此舉不僅宣告段祺瑞的「武力統一」政策徹底破產,同時預示著直皖大戰不可避免。

  段祺瑞對此早有準備,其心腹徐樹錚早在徐世昌上台之初便出任西北籌邊使、西北邊防軍總司令,在西北地區大練「邊防軍」,如今已重兵在握,成為名副其實的「西北王」。其邊防軍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在裝備上,都遠遠勝過直軍,倘若直、皖一對一較量,段祺瑞自信穩操勝券。

  在此情況下,被請入關的奉軍便成為了直皖戰爭的關鍵砝碼,奉軍偏向任何一方,都有可能導致另一方的失敗。6月下旬,張作霖翩然入京,前往團河拜訪段祺瑞,信誓旦旦地表示:嚴守中立。段祺瑞對此深信不疑,因為他知道張作霖素與曹錕不和,但是他萬萬沒有想到,張作霖與徐樹錚有著更深的嫌隙。

  秦皇島截械之後,張作霖與徐樹錚的關係曾一度十分熱絡。為了感謝徐樹錚,張作霖任命徐為關內奉軍副司令代行總司令職務。然而好景並不長,在對西南方面的作戰中,徐樹錚將奉軍放到最前線充當替死鬼,引起張作霖的不滿。後來張作霖調查到徐樹錚以奉軍名義代領軍費335萬元,用來編練自己的軍隊,氣得破口大罵,當即下令免去徐樹錚的副司令一職,兩人從此勢同水火。

  直皖戰爭爆發前,張作霖再次來到北京。7月5日,徐樹錚專程拜訪張作霖,不僅態度異常誠懇,而且對張作霖反省了自己以前的所作所為,重新取得了張作霖的信任。隨後,徐樹錚邀請張作霖到團河開會,指導皖系下一步軍事行動,張作霖欣然答應。

  7月7日,就在張作霖到達團河之前,徐樹錚告訴段祺瑞一個驚人的計劃:在宴席上行刺張作霖!段祺瑞聽後大吃一驚,立刻嚴厲勸阻:

  「又錚,不能胡來,會引發事變的!」

  「顧不了那麼多了,萬一直奉聯手,皖系就是死路一條,不能坐以待斃!」

  「不行,我們應該從長計議……」

  「你若是不忍心,一會兒躲別處去,我一個人應付得來。」

  段祺瑞知道徐樹錚對自己一片忠心,不想與他爭執。而且張作霖就要進門,爭論下去無益。但段祺瑞實在不忍心殺掉張作霖,尤其是把人家引到自己府邸,然後殺掉,傳出去輿論上都不好交代,何況段祺瑞最厭惡這種背後捅刀子的事,在他看來不符合軍人的做派。

  宴席開始後,徐樹錚對張作霖熱情招待,執禮甚恭。段祺瑞為了提醒張作霖,一直鐵青著臉,一言不發,冷冷地瞪著張作霖,張作霖震驚之餘頓時明白過來,隨後便故意大口地喝酒,然後由侍衛攙扶著到外邊嘔吐,藉機逃走了。徐樹錚得知張作霖已逃,頓足長嘆:「完了!放虎歸山,後患無窮。婦人之仁會壞了大事!」

  7月14日,直皖戰爭在京津一帶爆發。皖系以五個師四個混成旅組成定國軍,段祺瑞任總司令,徐樹錚任副總司令兼參謀長。直系以一個師九個混成旅組成討逆軍,以曹錕為總司令,吳佩孚為前敵總司令兼西路總指揮。儘管皖軍在人數與武器裝備上優於直軍,但徐樹錚完全不是吳佩孚的對手,吳佩孚不僅作戰勇猛,且戰術多變,使皖軍連吃敗仗。

  17日,嚴守中立的奉系張作霖果然對皖系宣戰,直奉聯合攻皖,使得皖軍腹背受敵,失敗已成定局。

  19日,直皖戰爭旋即結束。徐樹錚被懸賞10萬元通緝,走上四處流亡之路。邊防軍在如此短的時間內一敗塗地,令段祺瑞痛心疾首。家人和親信下屬勸他去天津避避風頭,他暴躁地大喊:「我哪裡也不去!我倒要看看他們能把我怎麼樣!」

  曹錕、張作霖自然不能把段祺瑞怎麼樣,而且兩人都先後派代表到段府慰問,吳佩孚也摒棄前嫌,親自登門拜見段祺瑞,並以「老師」相稱。此後段祺瑞一直住在北京,直到1922年2月才返回天津居住。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