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中國軍閥的最後結局> ◇再成對抗,皆因桂李嗜權

◇再成對抗,皆因桂李嗜權

2024-08-08 05:23:24 作者: 楊帆
  抗戰勝利後,蔣介石自恃擁有400萬裝備精良的正規軍,一方面挑起內戰企圖消滅共產黨,一方面著手削弱國民黨內部其他派系的力量,而首當其衝的便是對其威脅最大的桂系。在將任北平行營主任的李宗仁架空之後,第二個需要奪去兵權的便是白崇禧。

  1946年6月國共開戰後,白崇禧被派遣東北督戰,指揮國民黨軍在四平擊敗林彪所部。據說當時白崇禧已作出消滅東北解放軍的全盤計劃,並向蔣介石匯報。蔣介石非但不予採納,而且將白調離東北戰場,回到南京中樞,升任國民政府第一任國防部長。

  這是白崇禧一生軍旅生涯中的最高職位,但蔣介石採取明升暗降的方法,將白崇禧高高掛起,連最基本的作戰匯報會都不讓他參加,而升為參謀總長的陳誠則直接上對蔣介石,下統陸海空三軍。

  1948年春,李宗仁決定參加副總統競選,從北平致電白崇禧,並請轉告蔣介石「探其口氣」。此事被白崇禧夫人馬佩璋得知,她從不過問白的公事,唯獨對此事極力反對,她對白崇禧說:「你要看清楚,德公(李宗仁字德鄰)不是副總統的材料。」

  「這倒是。」白崇禧贊同夫人的說法,同時擔心李宗仁競選會影響蔣、桂關係,「即或僥倖獲選,恐怕也會遭猜忌;倘若不幸失敗,更是難以善後。」

  於是,白崇禧偕黃紹竑、程思遠、韋永成等人,專程赴北平勸李宗仁放棄競選,李宗仁則不為所動。後來李宗仁到南京述職,下榻白崇禧公館,白崇禧仍勸李宗仁改變主意。

  「全國黨政軍幹部都是人家(蔣介石)一手培植的,你指揮得動嗎?」白崇禧說。

  「沒問題!」李宗仁態度堅決,當即表示,「北平有很多事情辦不通,只有參加競選,才是唯一出路。即使競選失敗,也不再回北平了。」

  李宗仁決心取得國民政府第二把交椅,並認為自己有實力坐好這把交椅,對白崇禧的勸說十分不滿,背著白崇禧大罵:「他媽的,不同意也要干!白健生怕蔣介石,我不怕!」

  李宗仁歷來對白崇禧言聽計從,唯有此次,堅決要當副總統。白崇禧出於多年兄弟並維繫桂系團結的考慮,只好出面為李助選。在白崇禧的策劃與組織下,桂系競選大本營很快在太平路安樂酒家設立起來,由黃紹竑擔任助選「總參謀長」,決策機關則設在白公館。

  蔣介石為了抵制李宗仁參加競選,提議正副總統候選人由黨提名,遭到李宗仁的嚴詞反對。為此,蔣介石單獨召見李宗仁,以避免黨內分裂為由,勸他放棄競選,蔣介石說:

  「你還是自動放棄的好,因為我不支持你。我不支持你,你能選得到?」

  「這倒很難說!」李宗仁針鋒相對,寸步不讓,說,「我李某人在此,『天時』、『地利』都對我不太有利。但是我有一項長處,便是我這個人誠實,很易與人相處,所以我得一『人和』!我數十年來走遍中國,各界人士對我都很好,所以縱使委員長不支持我,我還是有希望當選的!」

  「你一定選不到,一定選不到!」蔣介石被激怒。

  「我一定選得到!一定選得到!」李宗仁也怒氣沖沖。

  之後,李宗仁與于右任、程潛訂立「攻守同盟」,聲稱如副總統候選人由黨提名,則一致脫黨。新桂系也表示,若副總統候選人由黨提名,廣西、安徽兩省國大代表將退出選舉,蔣介石被逼無奈,只好宣布「自由競選」副總統,並扶植孫中山之子孫科參加副總統競選。

  1948年3月29日,第一屆國民大會在南京召開,在4月19日、24日的前兩輪副總統競選投票中,李宗仁票數均位居第一。蔣介石見李宗仁勝利在即,連忙應對,令陳立夫散播消息,稱李宗仁「當選副總統就要逼宮,或三個月後就要逼迫領袖出國」,同時攻擊李宗仁夫人在北平貪污。在形勢對李宗仁不利時,黃紹竑勸李宗仁以退為進,宣布退出競選,白崇禧表示贊同,他對李宗仁說:

  「這倒是一個好辦法。好似下棋一樣,將他們幾軍,緩和一下局勢,雖然將不死,打亂他們的陣腳,辦法就好想了。」

  李宗仁開始不願冒險,生怕這一退出,就真的與副總統無緣了。在白崇禧和黃紹竑的反覆勸說下,李宗仁才答應冒險一試。25日,李宗仁以無法自由競選為由,宣布退出競選,而參加競選的另一候選人程潛也同時宣布退出。如此一來,孫科無競爭對手,競選無法進行,國民大會陷入停頓之中。

  26日,蔣介石召見白崇禧,對白誠懇地說:「副總統競選絕對是自由競選,叫李德鄰重新參加競選吧,我會全力支持他。」

  原來,不只是國民大會陷入停頓,桂系在南京郊區的軍隊蠢蠢欲動,讓蔣介石不得不對李宗仁和白崇禧低頭。白崇禧聽後大喜,不經蔣介石允許,便於次日公開蔣介石談話內容,並稱李宗仁競選副總統,完全是想倡導民主作風,他會繼續參加競選。如此一來,蔣介石偷雞不成蝕把米,反而使李宗仁更獲民心,一些原本支持孫科的蔣系國大代表,因對陳立夫阻礙自由競選產生反感,反而站到李宗仁一邊。


  4月29日,李宗仁如願以償當選副總統。其間,白崇禧功不可沒。白崇禧身為回教協會理事長,與西北五省尤其是寧、青、新的馬鴻逵、馬步芳、馬步青等回教實力派人士均感情很好,寧、青、新成為李宗仁的穩定票源,加上新桂系本身控制的皖、桂兩省,李宗仁穩占五省票源。其次,白崇禧作為國防部長,與各省軍人及民社黨關係甚佳,又為李宗仁拉到不少選票。因此,桂系內部有言論說:「李宗仁的命運幾乎與白崇禧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像這一次副總統競選,如拉攏民社黨、吸收西北及回教代表的選票,聯絡軍界的國大代表,白崇禧實在盡了很大力量。」

  然而,李宗仁競選成功,也是國民黨黨內分裂的開始。對於蔣介石來說,李宗仁當選副總統如一把尖刀插入胸中。而白崇禧也因支持李宗仁競選,被拖上戰後與蔣介石公開對抗的道路,白崇禧不得不承認:「此次選舉副總統,影響我政治生命很大。」

  李宗仁於5月就職副總統,6月,蔣介石便免去白崇禧國防部長之職,改任「華中剿匪總司令」。此時,國共戰場上局勢已發生變化,國民黨優勢正在逐漸消失。白崇禧出於戰略角度的考慮,提出「守江必守淮」,華中只設一個戰區,「華中剿總」設於蚌埠,以重兵運動於江淮河漢之間,以期兵力集中使用。

  但如此一來,白某人豈不兵權更重?因此蔣介石斷然拒絕,對白崇禧說:「我準備在中原戰場分兩個戰區,華中「剿總」設在漢口,徐州另設一「剿總」,由劉經扶(劉峙字)負責。」

  而白崇禧認為,中原地區設兩個戰區,一旦發生戰事,緩急不得相顧,如此用兵,後果不堪設想;尤其讓從沒打過勝仗的劉峙與自己並駕齊驅,徒增摩擦與障礙,於是堅辭不就,賭氣返回了上海家中。無論蔣介石如何力勸,白始終無所表示,最後連蔣介石電話都不接聽了。

  後來蔣派總統府秘書長吳忠信赴滬勸說,無功而返。蔣只好請時任監察院副院長的黃紹竑前往上海遊說。黃正想給蔣製造麻煩,認為一旦把蔣扳倒,天下就是桂系的了,當天便趕到上海。但一見面白崇禧便表示:

  「如果是那個人讓你來的,最好免開尊口。」

  「先別急,聽我把話說完。」黃紹竑樂呵呵地說,「你在南京那麼久,還不是關在籠子裡的鳥。現在籠子打開了,你不趕快遠走高飛,還等什麼?非要陪著那個人把老本都輸光了?武漢進可攻,退可守,何不趁此機會抓點軍隊,特別是要抓回廣西的老本。一旦時機成熟,可以和共產黨單獨言和,逼蔣下台,由德公出來代理總統。」

  白崇禧茅塞頓開,隨即返回南京,於6月28日在武漢就任「華中剿總司令」。10月,遼瀋戰役敗局已定,國民黨在軍事上優勢盡失。時任國防部長的何應欽感到淮海戰役可能隨時展開,提出由白崇禧統一指揮「華中」和「徐州」兩個「剿總」的所屬部隊,並對蔣介石說「只是暫時的措施」。此時局勢所迫,蔣介石也顧不得其他了,為了表示對白崇禧的信任,竟然堅定地說:「不要暫時的指揮,就叫他統一指揮下去好了。」

  這本是白崇禧當初提出的計劃,如今何應欽舊事重提,白崇禧一口答應,並在10月30日由何應欽主持的國防部會議上提出一些具體建議。但在第二天繼續召開的國防部會議上,白崇禧卻突然變卦,堅決不肯統一指揮兩個「剿總」。何應欽雖是蔣介石的嫡系,但何、白一向私交不錯,特別是出於共同對付陳誠的目的,兩人走得很近。此次由何推薦,白本不該推辭。當時在場人推測,白崇禧此舉不是故意看蔣的笑話,就是擔心蔣做下圈套,於會戰失敗後諉過於他。

  後來隨著事態的發展,大家才明白白崇禧之變事出李宗仁。當30日晚上白崇禧去看望李宗仁時,兩人分析了當時的戰局。當時滬寧一帶和談聲浪興起,未來尚不可測;其次,白若就任兩「剿總」司令,勢必要遷往蚌埠,華中地盤將被迫放棄;再者,蔣介石一貫越俎代庖,徐州那些蔣的嫡系部隊勢必聽命於蔣,一旦如此勢必導致失敗。同時,李宗仁向白透露了美國「棄蔣扶李」的計劃。李與美駐華大使司徒雷登的秘書傅涇波一直聯繫密切,此消息來源當屬可靠。於是,白當即打定主意,還是在武漢靜觀其變為好。此時,李、白已萌生坐山觀虎鬥,一旦時機成熟另起爐灶的想法。

  淮海戰役打響後,蔣介石電令白崇禧,將華中「剿總」所轄黃維兵團和張淦兵團調到津浦段參戰,白崇禧為了保存實力,只同意調走蔣介石的嫡系黃維兵團,堅決反對調走桂系張淦兵團。而當黃維兵團被解放軍包圍時,蔣介石再次電令白崇禧,調其駐紮河南的張淦的第三兵團馳援,如此黃維兵團便不會陷入孤立無援的絕境。但白仍拒絕張淦兵團出兵。

  無奈,蔣介石只得將駐紮鄂西的部隊調往蚌埠。但第二十八軍、第二十軍先後到達漢口時,白崇禧又在情報和運輸上設置障礙,阻撓其通過武漢,並給國防部打電話說:「你們把部隊都調走了,武漢還要不要?」儘管後來經過多方斡旋,白崇禧終於放行,但所耽誤的時間已無法彌補。

  不久,蔣介石又下令其精銳部隊第二軍開往南京。第二軍全部美式裝備,戰鬥力極強。當第二軍的先頭部隊抵達漢口準備裝船時,白崇禧再次派兵阻撓。蔣介石親自打電話,兩人在電話上爭吵半小時之久,蔣指責白不服從命令,白說:「合理的命令我服從,不合理的命令我不會接受!」氣得蔣介石大罵「娘希匹」。

  顧祝同等人為避免與白崇禧公開決裂,經與蔣介石商量,決定採取折中辦法,將第二軍一個師留守華中,另外三個師調往南京。白崇禧對此不置可否。但在雙方爭吵過程中,淮海戰場的國民黨軍隊已經崩潰。國防部經商議最後決定,第二軍仍由白崇禧指揮,留守華中。

  軍事上的慘敗,讓蔣介石舉步維艱,美國也作出拋棄蔣介石的決定。美駐華大使司徒雷登更是明確提議蔣介石交出軍政大權,成立陸海軍總司令部,以何應欽為總司令,負責軍事;李宗仁代理總統,負責政治。此語正中李宗仁下懷,李宗仁此時躍躍欲試,急切地想要當上代總統。

  在蔣介石遲遲不肯下野的情況下,白崇禧又一次發動逼宮。12月底,白崇禧從武漢先後兩次給蔣介石發「亥敬電」、「亥全電」,建議蔣介石與共產黨停戰議和,並聯絡湘、鄂、贛、豫、川、桂等省,先後給蔣介石發表通電,要求其「對個人進退問題做一明快決定,免誤和平談判」。與此同時,在南京的李宗仁按耐不住地提出五項「和平主張」,其中第一條便是請蔣介石下野。美國方面也聲稱:「美方在蔣先生執政時期,絕不考慮援華。」

  但蔣介石仍舊拖延,不肯下野,白崇禧見狀,更進一步,以武力脅迫蔣介石,在武漢散播言論:「蔣氏如再堅持不下野,白崇禧的部隊將退出武漢,讓開長江一線給中共。」「如以政治方法不能成功,即以軍事行動達其目的。」

  在白崇禧武力脅迫下,蔣介石最終於1949年1月21日第三次辭職下野。此次逼宮,標誌著蔣、白關係白熱化。蔣介石在下野前,曾在日記中寫到:「寒天飲冰水,點滴在心裡」,可見白崇禧逼宮對他打擊之大。

  李宗仁就職代總統後,1949年3月,白崇禧派劉仲容北上與中共接洽和談,提出與共產黨「劃江而治」的要求。4月上旬,劉從北平返回,報告了毛澤東和周恩來的決定:無論戰和,人民解放軍都要渡江。中共本有「連桂反蔣」之意,但白崇禧自恃有幾十萬能戰之兵,有西北、西南半壁江山,只要共產黨不答應「劃江而治」,便準備反共到底。

  由於白崇禧沒有和談誠意,以致錯失戴罪立功之良機。1949年4月21日,解放軍百萬雄師渡過長江,一路勢如破竹。隨著衡寶戰役重創桂軍主力,在其後的廣西戰役中,將白崇禧、李宗仁經營多年的桂系武裝,一起連窩端掉。


關閉
Δ